•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埔六期潘尔燊之子:父亲对教育的重视一直影响着子孙后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15: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4月17日电(王牧雨 田鹏鹤)“我从小就受到父亲和兄长的影响,对黄埔充满了敬仰。人要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近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潘尔燊之子潘诗麟在甘肃天水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现年87岁的他回忆了父亲清贫节俭的一生。他说,父亲的进步思想和重视教育的理念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直至今天。

黄埔六期潘尔燊之子:父亲对教育的重视一直影响着子孙后代

潘尔燊之子潘诗麟接受记者采访。李亚龙 摄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甘肃天水人潘尔燊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

1923年,潘尔燊进入京师高等警官学堂。“那时踏进北洋政府举办的警官学校,就意味着毕业以后可以留在京城当个神气的警官,收入可观足以养家不说,而且很有地位,受人尊敬。”潘诗麟回忆说。

在北京学习期间,潘尔燊受到了新思想和革命形势影响。父亲听闻孙中山先生的演讲“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正是这番话,让父亲下决心赶赴广州,加入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立志救国。

潘尔燊从天津坐船出发,为了省钱,买的是最底层的船票。第一次坐船的西北旱鸭子,一路颠簸呕吐,昏天黑地,好不容易到达广州,正赶上黄埔军校第六期开班,潘尔燊如愿以偿。1926年10月,潘尔燊进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班,成为一名军官。

“父亲小时候身体不好,肺部和胃部总有不适,当兵以后格外注重锻炼,每到一个地方总是会找一处开阔地,安装一个简易的单杠锻炼身体。”潘诗麟说,受父亲影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每日坚持运动,每日都严格按照日程计划规律作息,年仅九旬的他,身体依旧硬朗。

1927年,潘尔燊从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班毕业,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之职。1941年5月7日,已是国军165师986团上校团长的潘尔燊率部参加中条山战役。上级给潘尔燊团的任务,是和其他两个团的友军一起,在山西平陆县张店镇阵地坚守,阻击进攻的日军,掩护大部队转移。潘尔燊率领986团2300多人受命进入阵地坚守。

中条山战役西线,日军主力部队共约25000人,向张店镇中国守军发起进攻。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在人数众多的日军和优势装备面前,中国守军伤亡很大,潘尔燊部却死战不退。完成预定作战任务后,潘尔燊986团2300名士兵,撤离阵地时,仅剩下7人,潘尔燊的长子黄埔军校第十一期工科毕业的潘鍾麟也在此战中壮烈殉国。

中条山战役结束后,潘尔燊先后担任甘肃保安司令部上校人事科长,岷县骑兵大队长等职务。1947年,潘尔燊返回家乡,任天水县自卫大队长。

“中条山战役中的惨痛教训,父亲看到团队士兵文化程度低,对进口武器束手无策的现象,痛心疾首。”潘诗麟说,由此,父亲特别重视教育,想以此来提升国民素质。

归乡后见到教育现状令父亲感到焦虑,当地潘集寨小学教育瘫痪,教师不负责任。父亲果断劝退了当时的校长,请来黄埔同学朱教官推荐的马宏勋担任新校长重振校风,使得学校教学回到正轨。“我清楚记得父亲说过‘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教育关系国民素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潘诗麟说。

一百多年前,潘诗麟的先辈在村子里办了一座学堂,名叫“养正学堂”。受父亲影响,二十多年前,潘诗麟和夫人把家里的祖宅腾出来办幼儿园,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学习。“今天的幼儿园沿用了‘养正’这个名字,也算是延续了祖父先辈的愿望:养天地之正气,以正义和正气护佑子孙。”潘诗麟说。

“黄埔精神的核心,就是对社会进步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追求的目标仍然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潘诗麟表示。

潘诗麟坦言,黄埔军校同学会以及黄埔后人,作为共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可以在促进两岸交流方面发挥独特而积极的作用。

潘诗麟表示,黄埔后人遍布全球,希望能够通过建立全球网络平台,举办定期的线上线下聚会,分享黄埔精神与历史故事,来凝聚全球华侨华人,增进文化认同感,让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能参与到保护和推广黄埔文化的行动中。(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解析杨宪的子孙后代于仕途无缘的原因
...点才来此定居,此举虽保全家族不被先人牵连,但却连累子孙后代们仕途不顺,难以中举。或许这就是杨德清选择要人的结果吧,要人要官,二者只能取其一,从这来看,刘基的神算并未虚言。
2023-01-03 21:24:00
薛从:薛仁贵后代中的文治名将与治水功臣
...使薛楚玉之曾孙、昭义节度使薛嵩之孙,河中节度使薛平之子。薛从门荫入仕,凭借祖上的功勋为官入仕,起家左清道率府兵曹参军,白居易《薛从可右清道率府仓曹制》:“惟汝父平,守吾藩镇,
2024-02-06 19:36:00
京兆杜行敏及其后代子孙,在唐朝留下哪些历史痕迹
...少十三个兄弟,见著于史册的就以下几人。杜恽,杜式方之子,富平县尉。杜憓,杜式方之子,兴平县尉。杜悰,杜式方之子,太傅、检校左仆射、邠国公,迎娶岐阳公主。杜恂,杜式方之子。杜慆
2024-10-16 12:50:00
贾逵子孙与司马家的庞大关系网,大魏忠臣之子为何倒戈加入司马家
...团篇第三章:贾逵子孙与司马家的庞大关系网,大魏忠臣之子为何倒戈加入司马家贾逵是魏国的忠臣,但其后代却与司马家走到了一起积极反曹。那贾逵的后代是如何与司马家族交互的呢?贾逵至少
2024-09-13 15:05:00
匈奴的起源:夏桀之子与嫔妃的逃亡
他因为朝代的灭亡带着父亲的嫔妃一起出逃,来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他和父亲的嫔妃们发生了关系,并且生下了很多的子女,后来发展成为了一个部族。这个人就是夏桀最小的儿子。这个皇子在父亲被
2024-03-20 05:00:00
夏朝君主来自哪里,为何他们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姒姓?看史书记载
...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禹改姬姓为姒姓,其子孙后代当然以姒为姓,所以夏朝君主为姒姓,为了区分不同的分支,因此衍生生一系列的氏,以区别不同的后裔。夏后氏就是夏朝王族的氏
2024-12-26 08:51:00
揭秘李渊四叔李璋,及其子孙后代
...立唐朝后,李璋被追封为毕王。咱们看看李渊四叔李璋的子孙后代,在隋唐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李璋有两子,长子李韶,次子李孝基。长子李韶的史料很少,生卒年不详,字孝继,在隋朝时曾担任
2024-06-12 13:44:00
秦国祖先和子孙后代的区别
...着祖先及出处,氏则是部族中各分支家族的代号,表示着子孙后代,一个部族一般只有一个姓,但可以有很多个氏,这是原始氏族社会流传下来的习俗,以姓区别血亲部族关系,以氏区别分支脉系。
2023-08-24 13:04:00
“家若不幸,必出祸人”:家中若有这3类人,会影响子孙后代
...:“家若不幸,必出祸人”:家中若有这3类人,会影响子孙后代第一,家里有“为老不尊”的老人,会影响后代。我朋友最近和我诉苦,说他和父亲这段时间闹僵了。朋友说,2个月前,他70岁
2023-05-03 12: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