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国内外学术界巨大关注,该遗址也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处距今至少13万年的旧石器遗址究竟应该如何与公众见面?12月9日,皮洛遗址公园保护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研讨会在资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古...……更多
风餐露宿、荒野挖掘,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打捞宝贵记忆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原为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6年改为现名,主要负责新疆文物保护和科研工作。其中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主持的若羌县小河墓地发掘成果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李文...……更多
时政微视频|共同守护人类文化瑰宝,习近平推动中外联合考古
...路”文化保护与研究工作,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中外联合考古不断推进。在乌兹别克斯坦,中乌联合考古队发现了撒扎干、拉巴特等遗址;在柬埔寨,中国工作队参与吴哥窟古迹修复工作,修复了周萨神庙和茶胶寺等古迹。“一...……更多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发掘资料 为研究晋南地区商代人群提供直接
来源:极目新闻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2022年发掘资料。资料显示,在西吴壁遗址揭露出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中条山铜矿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更多
□沈苑 文/图“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今年7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得到高度评价...……更多
...史前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评为二十世纪全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和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相继入选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参加“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更多
考古专业学生走进郧阳,探寻百万年来的文明痕迹
...员 虞顺芳 唐少卿)12月2日,来自西北大学和内蒙古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学生在郧阳区踏上了探索人类文明的旅程,他们从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来到郧阳博物馆和大丰仓,深入了解郧阳厚重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图文来源:郧...……更多
...机器人”获得特等奖,与钢铁侠的“战衣”相似,都是外骨骼机器人。中北大学学生研发的这款机器人也可称之为“康复医生”,主要用于康复需求,针对因脑梗塞等脑部疾病导致偏瘫以及骨关节术后造成关节障碍的人群。学生...……更多
考古发现许多神秘书籍,不是地球之物,而是外星物品?
...个宇宙的奥秘,试图寻找其他智慧生命的踪迹。近年来,考古学家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神秘的书籍,这些书籍中蕴含着超越人类认知的信息,让科学家们不禁怀疑:它们或许并不是地球的产物,而是来自外星的笔记。在过去...……更多
广西柳州发掘出距今四万至三万年墓葬
记者近日从广西柳州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获悉,柳州市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凤岩遗址进行了为期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清理出一座距今四万至三万年的墓葬,为认识柳州乃至整个...……更多
死后消失?探寻科学揭秘:最终去向何方?
...燥的环境可以减缓分解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体的骨骼逐渐暴露,由于软组织的分解。这些骨骼最终会被风化、碎裂和散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考古学发掘中能够找到成千上万年前的古代动物和人类的骨骼,而找不...……更多
4000年前的这座中国古城,竟然用玉砌墙
...今 4000 年左右,规模宏大的石头城——石峁。在石峁正式考古发掘之前,当地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石峁的玉器是夹在城墙墙缝里的。很多只见过石峁出土的玉器的人持怀疑态度,因为那里的玉器薄的只有一两毫米,将这么薄的...……更多
泥河湾发现110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技术已具较高水平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中外科学家们对泥河湾盆地岑家湾遗址的最新研究发现,这里的古人类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并将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演化到更先进模式“准备石核技术”的时间提早至110...……更多
揭秘人体的奇迹:曾经拥有的“阴茎骨”是进化还是退化?
...度得到解释。要了解阴茎为什么没有骨头,需要了解阴茎骨骼存在的意义。在很多动物的阴茎中,存在一种称为阴茎骨骼的器官。阴茎骨骼是由骨骼化的海绵体组织形成的,它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硬度,使得阴茎在交配过程中...……更多
...和地区性文物科研机构,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文物保护和考古关键技术,形成若干系统解决方案。到2035年,建成文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和共享服务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科技创新系统性理论、方法与技术。科技创...……更多
了解亚洲的历史与现实
...德 著陈洪波 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3月版本书为著名考古学家彼得·贝尔伍德的代表作,探讨了今天遍布东南亚和太平洋等地区的南岛人群起源和扩散的历史过程。作者坚持南岛族群起源于中国华南大陆并逐渐向外扩散的观点...……更多
...带,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关外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先商遗址位于河北,这当时商人南下中原的过渡遗址。商人早期从事畜牧业,曾发明了马车、牛车,并和中原进行着商业贸易。目前,考古学家尚未从商王...……更多
浙江大学发布《重大领域交叉前沿方向2022》报告
...,选取智慧海洋、未来食品、空天科技、仿生工程、科技考古五大领域,分别凝练形成50个交叉前沿方向。同时,对各领域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智慧海洋学科交叉特征明显,涉及能源、材料、机械、电子、控...……更多
考古新发现!南海千米深海底发现古船遗址,揭示古代商船失事秘密
在10月19日上午的国家文物局新闻发布会上,水下考古的重要发现受到了热烈关注。其中,深海考古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二号沉船遗址中的发现尤为引人瞩目。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海千米级海底发现的大型古代沉船遗址,为研究...……更多
...华民族的祖先。这样的观点到底正确吗?本文通过最新的考古成果,以及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综合介绍一下中国境内的古人类都是哪些人类。一,中国境内的直立人根据考古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研究,人类是从猿类进化而来。...……更多
...王 巍《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3日 第 06 版)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我国考古取得的显著成就,更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考古理念的更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已进行了30多...……更多
全程参与武王墩墓发掘,山大考古早已走出山东
...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的考古资料。”近日,安徽省淮南市、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武王墩墓最新考古发现。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全程参与...……更多
文化中国行|招果洞遗址:“洞”穿四万年
招果洞遗址简介: 2016年至2020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最终确认该遗址文化堆积从距今4万年,一直延续到全新世,跨越了整个旧...……更多
《豫见考古 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新书发布暨中原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举办
大河网讯 12月29日,由郑州大学出版社举办的《豫见考古 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新书发布暨中原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大学主校区举行。河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梁莉,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更多
考古新发现:北周武帝宇文邕遗骸中砷含量较高 死因或与服食丹药有关
...帝遗骨的股骨部位,说明这些元素是在长期饮食中累积在骨骼中的。”研究团队介绍。 研究团队正在提取古DNA据介绍,在北周武帝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服用道家丹药是社会上层所崇尚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以求滋补长生...……更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1月中旬,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结果:贵州普定穿洞出土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骨角器和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的墓葬,并且在早年发掘的地层...……更多
被曹操盗过的古墓,其主人到底是谁
...发现这里的泥土之中除了有很多木炭之外,还夹杂着一些骨骼,因为古人们在修建墓葬是会考虑到防潮作用,一些有条件的人便会利用木炭来对这座古墓实施一些防潮的措施,但是这里为什么会出现骨骼呢?经过初步的观察之后...……更多
西咸新区北城村发现十六国至隋唐大型部族墓地 生动再现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逐渐融合过程
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四个项目中有两个来自陕西。据介绍,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北城村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规模最大的独立墓园,墓地布局清晰、规划有序,延续时间...……更多
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 黄万波:毕生深耕古人类起源研究
...石发掘工作,先后对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组织 5 次大型考古发掘,并据此研究提出“在 200万年前龙骨坡有古人类存在”等学术论断,将中国的史前文化向前推进了 100 万年。1954年,黄万波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更多
...,启发我们去作贵州多元文化历史源流的思考。贵州通过考古认知自己,外界通过考古认知贵州。“贵州有古可考?”面对这一直以来的质疑,贵州不断用引人注目的考古成果打破。除了史前考古的光芒熠熠,贵州赫章可乐遗址...……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潍坊诸城市南湖区:人大代表一线履职 助推营商环境再升级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卢炜婕 潍坊报道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潍坊诸城市南湖区人大积极响应诸城市人大常委会的号召
2025-02-23 22:40:00
自2月中旬以来,贵州天空仿佛被戳穿了蓄水池,贵阳市民手机里的天气APP清一色挂满“阴雨”标识。连续的阴雨天气笼罩贵州,网友直呼“潮湿得都快发霉长蘑菇了
2025-02-23 22:44:00
潍坊诸城市南湖区:人大代表助推环境整治 扮靓美丽乡村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卢炜婕 潍坊报道为进一步巩固辖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村容村貌
2025-02-23 22:44:00
央视网消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各式各样的春菜陆续“上新”,为市民餐桌增添专属的“春天味道”。走进热闹的西双版纳勐海县双合市场
2025-02-23 22:57:00
央视网消息:近期,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演出市场的客流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在北京,一些沉浸式的音乐剧、舞台剧受到消费者青睐
2025-02-23 22:58:00
天津这条新建轨道交通,最新亮相! 扫码阅读手机版
日前,天津轨道交通Z4线北段主体工程顺利完成,正式进入机电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阶段。今天,轨道交通Z4线一期工程北段建设情况介绍来了
2025-02-23 23:0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冶、师源)2月21日,唐秦高速公路唐山段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有序施工,各项工程正加紧推进。2025年以来
2025-02-23 23:08:00
【当代声音】远谋近施必答题 不负时光争朝夕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贵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新春第一会”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劲擂战鼓,对远谋近施只争朝夕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
2025-02-23 23:15:00
贵州文旅出海 持续深拓国际旅游市场
“越南游客比较喜欢赏花,所以本次踩线中特意选择了百里杜鹃景区和樱花园,回去我会把贵州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类景点精心加入到旅游产品中
2025-02-23 23:15:00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 | 政府、学者、村民三方共议“可持续文化生态圈”建设
初春的贵州,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屯堡村寨,宛如一颗颗散落的文化遗珠。沿着蜿蜒延伸的青石板路前行,600年前的明代江淮风貌在雕花窗棂与石头寨墙间若隐若现
2025-02-23 23:16:00
2025年第二届海南乡村振兴摄影大赛采风活动走进昌江
南海网2月23日消息(记者 鲁启兰)近日,“大地流彩绘村景 乡村新貌谱振兴”2025年第二届海南乡村振兴摄影大赛征稿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2025-02-23 23:21:00
“西安处处是宝藏!”“这也太有特色了!”你敢想象吗西安竟在航站楼建起了博物馆↓↓自动播放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期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各类古代文化遗迹6848处包括古代墓葬4093座陶窑
2025-02-23 19:35:00
今日热榜丨今年春节,这个90亿的大项目里有没有你的身影?
历时40天的2025年春运于2月22日结束,你是否参与了一个90亿的大项目呢?据交通运输部预计,整个春运期间,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
2025-02-23 19:3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春节过后,湖南新田县产业开发区内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各企业开启复工复产模式,全体员工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工作中
2025-02-23 19:4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排头兵,我们能拿到市级龙头企业的光荣称号,定将不辱使命
2025-02-23 1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