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代宗夺位记: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
...的文武百官就仓皇跑路,在马嵬坡之变后,唐玄宗和太子李亨分道扬镳,而李亨也在部分大臣的拥立下宣布称帝,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李亨(唐肃宗)登基以后,以朝廷的名义号令天下勤王兵马抵御安禄山,经过双方的一系列...……更多
他是历史上唯一的聋哑皇帝,做了半年皇帝半年太上皇
...镇势力,藩镇势力再起已是唐末黄巢起义的时候了;提升宰相权力,打击了宦官专权;使”军国枢机,尽归之于宰相“,”能用忠谋,不惑群议“,”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他也被称为唐朝三大明主之一(另...……更多
唐朝时期的权力斗争,高力士在其中的作用与影响
...到了毁灭性打击。而当时高力士大概九岁左右,就被罚做奴仆。就这样,一夜间,高力士从贵族家的小少爷,成为了贵族家的奴仆。如此落差,可谓天差地别。从高力士童年时候的境遇来看,有时候,人的命运哪里能由自己掌控...……更多
奸相李林甫是怎么蒙蔽唐玄宗,使盛世唐朝走向衰败的?
在中国的古代史书中,宰相是最受皇帝宠爱的人,拥有着仅次于皇帝的权力。宰相是最高的官员,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很高,不但要管理朝堂上的事务,还要管理朝堂上的事务。因此,在民众的心目中,宰相就是他们的信仰。宰...……更多
...开创,少则十年八年,多则一两代人,而姚崇和宋璟担任宰相的时间,加起来也才七年(姚崇3年,宋璟4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与“春蚕吐丝”二十年的房玄龄、“死而后已”的杜如晦齐名,姚崇、宋璟真是牛出了亚洲了。...……更多
...竟犯了何错?姚崇曾任武则天执政、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兼兵部尚书,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万岁通天元年,当时还是武则天执政时期,契丹在边境作乱,相继攻陷河北数州...……更多
...,试图帮他开罪。唐玄宗大怒:堂堂的中书省官员、后备宰相,居然公开为罪犯走后门,拿我这个皇帝当睁眼瞎呐?严办,必须严办!他话音刚落,宰相张九龄连忙插话:“据臣所知,王元琰的妻子正是严挺之的前妻,二人已经...……更多
...杀死了杨国忠,并迫使杨贵妃自尽。之后,唐玄宗与太子李亨(即唐肃宗)分道扬镳,李亨没有随父前往成都,而是北上来到了灵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父子嫌隙关于父子分道扬镳的问题,史书上是这么说的,“行至马嵬...……更多
究竟是什么样的恩怨纠葛,让唐朝的父子两代君主走向对立
...治野心与权力斗争 与玄宗的放纵不同,他的太子唐肃宗李亨则一直谨慎小心,生怕被父亲发现任何破绽。肃宗自幼就被玄宗视为眼中钉,因为他是玄宗的第二个太子,前一个太子李瑛已经被玄宗废黜并杀害。为了保住自己的太...……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为何一再奔蜀
...的意图。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宰相杨国忠早有入蜀准备。“自禄山兵起,国忠以身领剑南节制,乃布腹心于梁、益间,以图自全之计\",表面上杨国忠“首唱幸蜀之策\",但老谋深算的玄宗早有幸蜀的...……更多
...算是相当少了,比如玄宗的太子,后来登基称帝的唐肃宗李亨。年至知天命的年龄才急急渴渴地登上皇位。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一般所认为的“漫长”的过程可是在当时老皇帝创造的和平稳定时期中度过的。而唐玄宗这十九年是在...……更多
...则天集团手中夺回,但其晚年宁可相信太监,也不愿相信宰相与皇后,并且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也使得唐朝由盛转衰。李隆基初登基之时,倒是个明君,不仅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更多
唐朝时期的牛仙客在边境时政绩卓著,拜相后为何庸庸碌碌?
前文讲过张九龄担任宰相时,曾经阻挡牛仙客入阁拜相,还与唐玄宗李隆基发生了冲突。这个冲突不但让张九龄和李隆基的矛盾激化,还使其被罢相贬官外放,最终使得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出任中书令,而牛仙客也顺利入阁拜相...……更多
唐代名士李纾:李渊的曾孙,四朝元老与社交达人
...校书郎。可惜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仓皇出逃,李亨在灵武登基,李隆基被做为太上皇。具体也弄不清楚,李纾是怎么度过安史之乱的,在有李纾消息已经是唐德宗李适大历年间了,离安史之乱也已十几年了,李纾在唐...……更多
唐玄宗的失误与安史之乱的爆发,最后是怎么被平定的?
...又具有相当的政治手腕。他选择任用年轻有为的姚崇担任宰相,协助治理灾害、兴修水利。姚崇将计就计,上下一心,各地蝗灾水患逐渐得到控制,人民脱离水火,国家经济文化得以恢复发展。李隆基也相继提拔实事求是的宋璟...……更多
聊聊连续四代皇帝都是嫡长子继位的历史
...宪宗李纯善于纳谏,很会用人,将“军国枢机,尽归之于宰相”,“能用忠谋,不惑群议”。他先后任用了一批年轻有为、力主削藩、反对宦官干扰军政的宰相,比如大名鼎鼎的李吉甫、黄裳、裴度、武元衡等,另外他重用的文...……更多
权谋之术:李林甫一步步攀附权贵,最终独揽大唐相权
...极而衰的转折点。战乱结束的五十多年后,唐宪宗问政于宰相崔群:“玄宗之政,先理而后乱,何也?”答曰:“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更多
唐肃宗如果听了他的话,唐朝最少还能坚持一百年
...嵬坡事变后,唐玄宗执意前往蜀地。百姓们就去拦皇太子李亨。本来李亨也怕啊!想随着唐玄宗跑到蜀地。但是无奈玄宗一心想脱身,便严令李亨从了百姓的心愿,留在西北对抗叛军。说来也是巧了,李亨带领关中士卒与河北的...……更多
李白真的参与“谋反”了吗?到底有何隐情
...战利品,并允许这些外族人在大唐境内任意劫掠。皇太子李亨的\"兵变当唐玄宗仓惶逃往蜀地时,他身边还带着3000多名军队。而另一位皇太子李亨,手中也掌控着2000多人。在这种危难时刻,两人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李亨的想法很简...……更多
...色”的杨贵妃,她只是李隆基的一个贵嫔,因为生下一子李亨,在肃宗李亨即皇帝位后,才被追封为元献皇后的。唐玄宗李隆基的元配皇后王皇后因“符厌事件”,在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七月,被唐玄宗废为庶人。在王皇后被...……更多
唐朝皇后的不幸与权力斗争
...庶人,打入冷宫,很快王皇后死在凄冷的冷宫中。唐肃宗李亨——张皇后 在李亨为太子期间,张氏入选太子宫为良娣。安史之乱爆发后,她与李亨一同随唐玄宗西逃蜀地。当时路上危险重重,可每当夜晚住宿的时候,张氏都要...……更多
唐玄宗为什么收王忠嗣为义子?他为何能独掌四镇节度使?
... 据《王忠嗣神道碑》记载,青少年时期的王忠嗣与太子李亨关系最亲密,二人同吃同住,李亨称王忠嗣为“兄”,王忠嗣则“惟事惟直,不倾不堕,未尝迕目,孰云有过”。成年后的王忠嗣沉默寡言,刚猛勇烈,专注于武略。...……更多
安史之乱究竟带来了多么大的影响
...乱在经过最初的争斗之后,也迎来了第二代人。唐朝太子李亨在收拢援军后再度与叛军正面交锋,这一次唐军没有重蹈覆辙,反而接连取得大胜。李亨也被部下拥立为新帝,新帝登基士气大振,重新收回了洛阳与长安,安史之乱...……更多
...李泌六十六岁,鬓角斑白的时候,才被皇帝重新任命做了宰相,而学长今天将来详细介绍李泌的一生。李泌出身于名门,祖上是一个非常尊贵严谨的家族。从小李泌便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他被当地的人称为神童,7岁时便能...……更多
他是道士身份担当唐朝宰相,和张九龄是忘年交
对于李泌而言,他是以道士身份担当唐王朝的宰相,放眼古代,这样的搭配,都算得上隐藏职业了。说起来,他这个隐藏职业的转职之旅还颇为曲折。《新唐书·李泌列传》: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弼六世孙,徙居京兆。从上...……更多
唐代宗为何总能抓住机会轻松除掉3大宦官
...数百人扈从侍奉。贵幸之人不敢呼其官名,但称为五郎。宰相李揆,本山东名门大族,位居台辅,也和李辅国认本家,见辅国执子弟之重礼,称他为五父,因李辅国在兄弟之中排行第五。代宗李豫任天下兵马元帅时,李辅国判元...……更多
睿真皇后为何能让唐朝的四位皇帝都为她牵肠挂肚呢
...于唐玄宗开元末年,以良家子选入东宫。 当时的太子是李亨,也就是在安史之乱后登基为帝的唐肃宗。沈氏来到东宫以后,李亨见她相貌出众,知书达礼,就将她赏赐给了自己的长子李俶做侍妾,李俶后来改名为李豫,也就是...……更多
...确实就被罢相了。史书记载,当时的首相张九龄与另一位宰相李林甫关系不好。李林甫一心想取代张九龄,而张九龄则有意提拔自己的亲信严挺之为宰相。唐玄宗对宰相的使用,与之前的几位皇帝都不同,他喜欢用“二相制”,...……更多
唐太宗的诗情与政治:文治武功中的文人情怀
...懂古今篇什,足可以怡悦圣情。”文宗这才作罢。他还和宰相一道讨论诗的工拙,郑覃说:“诗写的最好的,是古诗三百篇,都是国人创作的讥刺时政的作品,君主可以以此了解民情风俗。而后世的词人,华而不实,于世事无补...……更多
安史之乱的发生,杨贵妃有没有责任?
...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纠集15万精锐军队,在范阳在以讨伐宰相杨国忠的名义,正式起兵反唐,拉开了“长史之乱”的序幕,也开启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第二年六月,势如破竹的叛军攻陷潼关,危及京城长安。唐玄宗...……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