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隆兴北伐:宋孝宗的复兴尝试与邵宏渊的背叛
...一掷,并不占天时,但隆兴北伐,还是有所机会的。可惜宋孝宗错用一人,导致草草收场。隆兴北伐的时机不差,当时金国政局不稳,金世宗趁完颜亮南征之时,自立为帝,金国国内宗室叛乱、契丹起义,让他焦头烂额。南宋这...……更多
...宋求和,而此时的宋高宗已然退位,太子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年轻气盛的宋孝宗一心想要收复中原,又怎么会答应金世宗的求和请求呢?金世宗得知南宋拒绝和谈的消息后,调集大军驻守黄河以南各个重镇,并且形成了对南...……更多
爱国反误国的主战派张浚,隆兴北伐导致四万多人阵亡
隆兴元年(1163年)刚即位的宋孝宗说:“宋和金有灭亡国家,俘虏皇帝、宗亲的仇恨,如果皇帝不想着报仇,那么别人更不会用心”他一心想着恢复中原,起用著名主战派首领张浚为枢密使,江淮、荆襄都督(权力极大,可越...……更多
宋孝宗北伐的惨败,揭示南宋缺乏良将的困境
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禅位,他的养子宋孝宗即位,至此南宋终于迎来了一位“立志恢复中原”的明君。一个月后,宋孝宗下旨为岳飞平反,并且重新启用主战派官员。到了第二年四月,宋孝宗派出八万大军北伐金朝。然而,...……更多
李世辅:从金国叛逃到南宋建功的传奇英雄
...官至武职巅峰太尉,成为南宋的擎天柱。(四)隆兴北伐宋孝宗即位后,锐意进取,雄心勃勃,绕过相关部门,直接向枢密使张浚和前线诸将下达北伐诏令。张浚聚合八万精兵(号称二十万),兵分两路北伐:左路由李显忠率部...……更多
南宋主战派主持的两次北伐为何都失败了
...想而不断努力,于是就有了两次著名的北伐战争;也就是宋孝宗时期的“隆兴北伐”和宋宁宗的“开禧北伐”。这两次北伐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暴露南宋军队许多弊端;且促成它们的主事人目的各有不同,自然导致两次北伐失利...……更多
...浚烦得要死,“今复论兵,极为生事”,又贬了他。直到宋孝宗赵昚继位,张浚才迎来人生中最后的曙光,年轻的赵昚锐意进取,一上位便拜张浚为枢密使,意图北伐。隆兴元年(1163),在张浚等人的支持下,赵昚径自绕过三...……更多
...,着力打造家门口养老服务新模式。城壕镇72岁的村民余宏渊,他的孩子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家门口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不仅让他的老年生活多了一份陪伴,也让远在他乡的孩子们得以放心。城壕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重点...……更多
一介书生虞允文以智慧和勇气指挥采石之战
...。北伐进退难取舍采石之战后的第二年宋高宗赵构退位,宋孝宗赵昚继位。和高宗对金朝的态度不同,宋孝宗继位之后没有轻松,没有安宁,有的只是一种屈辱。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蓝图孝宗在短时间内替岳飞平反,又在登基的...……更多
揭秘宋朝十大猛将的战功与英勇
...过人,武艺超群。他率领军队北伐,英勇善战,曾进行“隆兴”北伐。在宿州决战金兵时,由于邵宏渊不听从李显忠的安排,导致北伐失败。尽管如此,李显忠善使双刀,凭借寡敌众的战术,大破金兵二十万铁鹞子和十万拐子马...……更多
抗金名将虞允文,南宋诸将难有匹敌者
...放弃土地,被宰相弹劾,改任为显谟阁学士、知平江府。宋孝宗即位后,想要继续北伐,建功立业,他派张浚来完成这个任务,可是他毕竟年龄大了,这一战直接让宋朝大败,签订了“隆兴和议”。隆兴二年(1164年),即使失...……更多
宋孝宗:南宋英明宽厚君主的典范
...幽默。不过,个人觉得,南宋也是存在英明君主的,比如宋孝宗就是典型。宋孝宗可以用英雄气短来形容。1、捡来的皇位宋高宗的独生儿子没等长大就过世了,而宋高宗之后就没能有子嗣。有说法认为宋高宗中年以后就没了生...……更多
南宋最有血性皇帝是谁呢,一生致力北伐金国
...输当年太祖的豪情帝王,他就是南宋王朝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说起宋孝宗,他的命运也是颇多波折,他的祖上本是太祖赵匡胤一脉,本应代代帝王,然而由于“烛影斧声”这种不可为外人道哉的不正常传承,赵匡胤的弟弟赵...……更多
宋孝宗为何急忙退位让赵惇登基
...因为膝下无子,赵构收养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宋孝宗,宋孝宗从六岁就跟着赵构,在公元1162年接手皇位。和赵构不一样的是,宋孝宗是一个非常热血的青年,刚刚坐上皇位就要为岳飞平反,而且对自己父亲生前的治...……更多
战争与和平:金国与南宋关系的演变
...南侵。金国内部政变,导致完颜亮南侵彻底失败。此后,宋孝宗、宋宁宗分别发动了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但都以失败,不得已都与金国重新签订了比较屈辱的和议。这时候,金国为什么不趁机攻下南宋,一个是金国内部政权不...……更多
靖康之耻与南宋的建立:历史的转折点
...目的就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愿意长期保持“和好”。史载,宋孝宗不小心碰伤了一只眼睛。金朝派遣使者前来贺寿时,特献上一个千手千眼白玉观音做为寿礼,颇有戏弄之意。宋孝宗下令将这座千手千眼的白玉观音迎入径山,并邀...……更多
朱熹:二十七次辞官背后的故事
...索。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禅位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宋孝宗鉴于朝廷对金的软弱,试图振作,因此广开言路。朱熹先上书三札,后又应召到京入见,当场向宋孝宗提建议。归纳他的上书及面见所谈,其大意有三:一...……更多
2023保定半程马拉松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二环向阳大街口、北二环乐凯大街口、西堤惠阳口、西堤隆兴口封闭。除七一东路、七一西路、复兴东路、北堤路沿线各相交道路、隆兴路外,其它路段均可进出市区。8时45分至9时20分,七一东路(东三环至东苑街)、七一西路...……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太上皇们,此人7岁就成为太上皇
...鲁古;4、厌倦政务主动内禅的太上皇2人: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5、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太上皇3人:后主高纬、北齐幼主高恒、宋徽宗赵佶。第一种太上皇中,嬴楚和李敬都是追封的,刘邦他爹刘太公成为太上皇时也没几天...……更多
南宋为什么宁愿选择偏安苟且,也不愿意北伐收复失地
...都不想北伐收复失地?当然不是。至少宋高宗之后的皇帝宋孝宗积极抗金,发起了隆兴北伐。还有宋宁宗的开禧北伐,以及宋理宗的端平入洛。不过,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皆以失败告终。端平入洛虽然获得短暂成功,收复了旧都...……更多
从秦朝起,为啥仅有明朝和民国自南向北统一
...之北伐(南梁支持力度不够)、刘裕北伐(后继无力)、宋孝宗隆兴北伐(宋军主将不和,金军团结强大)等等都无外乎这两点原因,或许这也可以用于解释为何仅有明朝和民国可以自南向北统一了,不足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指...……更多
从宫女到太皇太后,揭秘南宋成肃皇后谢氏的传奇人生
...与孝顺下安度晚年,她的一生不能不称之为传奇。她就是宋孝宗的第三任皇后谢氏,历史上称其为成肃皇后。孝媳贤妻,正位中宫:历史上关于谢氏的出身,史书上记载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谢氏的出身...……更多
他为收复故土付出一生心血,又为权势不择手段
...个人叫做韩侂胄。公元1194年的六月,早已禅位的太上皇宋孝宗赵昚病逝,而宋光宗赵惇对此前因父子失和引发的“过宫风波”耿耿于怀,于是便已患病为理由,拒绝主持太上皇赵昚的葬礼,朝野上下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宋光宗...……更多
宋朝太上皇现象:四代皇帝连续禅让探秘
...让赵构名誉扫地。赵构在金兵退兵后没几天就宣布禅位给宋孝宗赵昚,并且在禅位仪式上当众表示自己很多做法错误,希望大家帮他替罪(上曰:“朕在位久,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赵构甩锅当上太上皇后心情倍好,足足...……更多
辛弃疾的军事与政治才华,未实现的恢复中原之梦
...疾开始了在南宋的仕宦生涯。1163年,宋高宗赵构禅让,宋孝宗赵昚继位。宋孝宗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不仅给岳飞翻案,还积极准备北伐,任命老将张浚北伐金国,收复中原故土。北伐起初,宋军将士斗志高昂,颇有收复之意...……更多
各朝各代的太上皇都是怎么来的?
...做了25年的太上皇,是历史上做太上皇时间最长的君主。宋孝宗赵昚(1127年--1194年),隆兴北伐失败后,孝宗的雄心壮志受到打击,开始厌倦政事,太上皇赵构病逝后借机禅位儿子,自己做了太上皇。 宋光宗赵惇(1147年--1200年...……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三位孝宗皇帝晋穆帝、宋孝宗和明孝宗的比较
...的都是一代明君,这三位皇帝是晋穆帝司马聃(dān),宋孝宗赵昚(shèn),明孝宗朱祐樘(táng),现在来看看这三位皇帝谁更胜一筹。晋穆帝司马聃像一、晋穆帝司马聃司马聃(343年-361年),晋康帝司马岳长子,母褚蒜子...……更多
金世宗完颜雍:金朝的\\\'小尧舜\\\'明君
...平定了契丹人的起义。接着,完颜雍又部署军队,击败了宋孝宗的北伐,并且迫使南宋达成“隆兴和议”。之后,金世宗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整顿内政和发展经济方面。他改革吏治,注重法律体系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和...……更多
双向六车道!石家庄市正定县迎旭路、隆兴路通车
...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今天,石家庄市正定县迎旭路、隆兴路通车,市民王小飞驾车体验,颇为感慨,“从正定东城门到园博园5分钟就能到,再也不用绕行正无路和河北大道了。”图为刚刚主路通车的迎旭路。今年以来,正...……更多
铁血南宋宰相如何沦为和谈牺牲品
...官职不高,但他善于钻营权谋,在宋廷中的分量并不低。宋孝宗去世后,光宗赵惇没有继承父亲的仁孝,不仅不去服丧,甚至连朝政都不管,整日在宫中闭门不出,这里面当然还有皇后李凤娘的“功劳”。宋光宗的做派激起大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赵构虽然建立南宋王朝,令赵宋江山延续一百五十三年,然历史上有关他的评价基本是毁誉参半,特别其为与金人议和,以"莫须有"罪名赐岳飞死于大理寺后
2024-06-22 12:59:00
如果说康王赵构是勇者无畏,那么高宗赵构让我们看到更多是恐惧、逃跑以及提防,而推究其性格演变的缘由离不开靖康前后的遭际,这不但影响到他和孝宗两朝的施政方针
2024-06-22 12:59:00
授任刑部尚书,封滑国公。历任陕东道行台民部尚书,升任御史大夫。当时蜀地刚刚平定,官吏大多放肆横行,民不聊生,下诏命皇甫无逸持符节前去巡视抚慰
2024-06-22 13:00:00
皇甫无逸(?~627年),字仁俭,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洛阳七子之一。隋唐时期大臣,并州司马皇甫诞之子。初以门荫
2024-06-22 13:01:00
公元208年正月,在北方征战的曹操回到邺城,在此之后,曹操开始准备南征荆州,他在邺城内开凿玄武池以训练水师,并让马腾与其家属来到邺城作为人质
2024-06-22 13:02:00
千百年来,大运河让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留下绝美诗句。今天,让我们用AI穿越千年,见证运河古韵新辉,以诗歌纪念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2024-06-22 13:03:00
卢楚是隋朝官员,他被称为是隋朝最后一位忠臣。卢楚本有机会继续活下去,但他却选择和隋朝共存亡。卢楚年少成才,后来为尚书右司郎
2024-06-22 13:03:00
洛阳七贵,为争夺权力相爱相杀,有一天,王世充对其手下将领说道:“元文都那帮人,都是些只会写写划划的文官而已。如今李密投降我主
2024-06-22 13:04:00
华督,对于孔父嘉妻子的欲念日益膨胀,不久便开始了躁动不安。此事儿,太史公司马迁只说了五个字:“(华)督利孔父(嘉)妻”
2024-06-22 13:05:00
这事儿还得从宋殇公九年(公元前711)说起。那年有一天,宋国的太宰华督,正在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的大街上百无聊赖地走着
2024-06-22 13:05:00
在李显去世之后,韦皇后灭掉李氏家族,想要跟武则天一样,当上皇帝。当李唐再次遭到劫难的时候,临淄王李隆基就发起了“唐隆之变”
2024-06-22 13:09:00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系列·四艺精绝的一代巨匠(第二辑)
吴昌硕像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2024-06-22 13:45:00
最后的赵国人,率四十万大军南下,秦乱自闭建立南越王
《大秦赋》用魔幻般的漫长和短暂,分别演绎了宫斗戏和灭六国之战,尽管电视剧灭六国用的时间非常短,但通过旁白,也足以让我们了解到秦朝统一六国的伟大功业
2024-06-22 14:27:00
六国君主下场如何,无封地无爵位无地位,坐吃等死
《大秦赋》用比秦王扫六合还要猛烈的气势,迅速结束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的故事,有的用了几个镜头,有的甚至只有旁白。电视剧可以就这么结束
2024-06-22 14:28:00
楚国为什么能够笑到最后
悠悠春秋大梦,滚滚战国狼烟。公元前641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两年后,公元前639年,宋国国君宋襄公意欲取代齐国霸主地位
2024-06-22 1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