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红军长征在石阡90周年‖在红色遗迹和非遗文化中与历史对话
...(本网记者 麻占江 杜叶姣 周子童)10月8日,记者随“红军长征在石阡”90周年纪念活动参观人员走进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万寿宫、禹王宫及非遗博物馆,聆听讲解员热情洋溢地解说石阡的红色历史和非遗文化。从老街南...……更多
“长征文化体验官”走进遵义 寻访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
“很荣幸作为一名‘长征文化体验官’,能来到遵义这片革命圣地、红色福地,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体验历程。”10月23日,以“弘扬长征精神传承长征文化”为主题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论坛在遵义市举行。“长征文...……更多
鸣枪起跑!官方指定赞助单位四特酒携手于都跑出文化自信
5月19日,2024于都红色半程马拉松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鸣枪起跑。作为2024于都红色半程马拉松的官方指定赞助单位,四特酒陪伴约5000位跑者从起点出发,迈开热情而又充满活力的步伐,用奔跑丈量这座充满...……更多
广西师范大学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云端“行走的思政课”开课
...英勇的一战,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而90年前的今天,正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打响的日子……”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颜小华正在主课...……更多
1935年6月,红军克服千难万险,最终翻越了夹金山。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军需处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翻越大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更多
“90后”对话“90后”⑨|追忆鲁班场战斗:一把军壶话传承
...1935年3月15日。这场战斗在当时的仁怀市鲁班场打响,为中央红军从茅台顺利三渡赤水赢得主动,创造有利条件的关键一战。“蒋爷爷,您能描绘一下当时红军在鲁班的战斗场景吗?”李焰问。蒋道德老人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更多
...银行”购买必需物资流通到地方的。“扁担银行”是对随中央红军行动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形象称呼。长征开始后,国家银行接到的任务是把所有的金银珠宝、红军票、印钞机、铸币机、制币原料等打包带走,绝不留...……更多
诗词里的遵义会议 | 从诗词里感受革命光辉
...之地。伍修权《七律·历史转折》(1935年1月)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伍修权列席了这次重要会议——遵义会议。这首七律,是作者参加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亲身感受,对红军在长征初...……更多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科科长谢称英:甘做基层文保路上的“老黄牛”
...英(左二)与群众交流 受访者供图“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游人如织。“于都是红色文物大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00余处,可移动文物2...……更多
...火花》杂志主编,是山西省文联的负责人之一。他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有广泛的研究。他听说我是石阡人,便和我谈起了红军长征时,在石阡甘溪与国民党有一场恶战,大部分突围出去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师,未能突围的另一部...……更多
...文转自:赣南日报本报讯 (祝福)“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10月是于都县的“长征纪念月”,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重温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更多
...彼时的赣南地区,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肖昌传。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8.6万余人在于都县集结出发。红军出征前,群众编出一双双、一筐筐、一车车的草鞋,“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的歌谣,响彻...……更多
3年不喝湘江水,10年不吃湘江鱼,湘江战役究竟有多惨烈?
...如此痛心?生死之战:红军为何非渡湘江不可?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开始长征。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在湘江布下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一举歼灭。湘江成为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渡过去,生;...……更多
在于都河畔,聆听历史的回响
...族息息相关。一群人,从此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史料、一幅幅画面映入眼帘,馆内摆放的文物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出发时一幕幕动人的历史画面,师生们驻足于镌刻着英...……更多
...山战斗场景,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1935年2月18日和19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奔袭娄山关,乘胜再次攻占遵义城。2月28日清晨,红三军团立即在遵义老城沿西向南延伸的红花冈、老鸦山、碧云峰、插旗山一线制高点构筑防御工事...……更多
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剧《伟大转折》2024年1月15日在遵义上演
...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1+3+8”标志性项目之一。该剧以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后转兵贵州,召开遵义会议为主线,以普通红军战士军医小华佗的命运为辅线,通过现代舞台创意和新科技手段,运用巨幕油画、战场硝烟、红歌水舞、...……更多
省科技厅机关离退休党支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重走长征路”主题党日活动
...继、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在兵临贵阳陈列馆,详细了解中央红军长征兵临贵阳的历史故事,感受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百折不挠的必胜决心。老同志们每参观一处都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悟,不时向讲解员请教红军在贵阳...……更多
转折之城 | 坚持真理点亮希望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湘江被红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万分悲壮……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数万红军将士长眠江畔。至今,桂北地区仍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足见此战...……更多
红色故事的创新表达
...西日报舞台剧《长征第一渡》剧照 □ 张秀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星夜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80多年后的今天,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舞台剧《长征第一渡》震撼开演,带领人们近距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编者...……更多
推动红色旅游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图)
...三期民声话题“红色文旅”,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党组成员、于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红保中心)主任钟敏,带着满满的履职心得,回应网友关切。不少网友在“问计江西”平台上...……更多
人民日报关注四川: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文化公园(四川段)规划建设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主轴,以红二、红四方面军路线为两线,以长征在四川的历史事件节点将线路分为10个区段,整体空间布局形态呈现“一轴两线十区段”。截至2024年3月...……更多
编者按:1934年11月16日,作为红军长征四大主力之一的红二十五军在罗山县何家冲集结,出发长征。时光荏苒,战争硝烟早已散去,而长征精神始终光芒闪耀,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更多
...师范大学、遵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遵义会议精神”理论研讨会举行,全国近5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在中央及省级等媒体和刊物发表理论文章宣传遵义会议精神,持续深入挖掘长征文...……更多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红军歌曲》抄本,记录红军当时流行的19首歌词
...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关键节点。1934年底至1935年初,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指挥下,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渡过乌江,为红军进入包括印江在内的黔东地区铺平了道路。红军进入印江后,在...……更多
书写红色文化的壮丽篇章
...公园总体布局,即以遵义会议会址及周边文物为核心,以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线,以“黔大毕”和黔东的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遗迹为两翼,纳入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展示点,明确“以线串点扩面”工作路径,突出长征“征程”特...……更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90年前,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夜渡于都河,正式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90年后,长征沿线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史部门、红军将领亲属、入选论...……更多
全党党龄最长、全军军龄最长的开国将军,迎来110岁生日
...天两夜,为红军主力集结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前至关重要的一战。此战之后,张力雄跟随主力部队长征。漫漫长征途中,红五军团是后卫部队,多次完成阻击任务,荣膺“铁流后卫”的称号。张力雄跟随...……更多
送别任弼时之女任远征:最后一位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曾为中国首颗人造气象卫星研制作贡献
...佳木回忆起大嫂任远征时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任远征在长征途中出生,也经历过长征,她的身上留下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许多感人故事。 最后一位在长征途中出生的红军后代为中国首颗人造气...……更多
...州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影片以1935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感人故事,再现了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更多
...神品质。红色半程马拉松赛是此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的深情纪念,也是对长征精神的生动诠释。参赛选手们用坚定的步伐丈量历史,用辛勤的汗水致敬英雄,每一步都凝聚着对长征精神的敬仰与传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