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名扬四海的背后故事
今天第一次知道郑和原名叫马三强,他还是一个太监。先声明一下,我对历史虽然感兴趣,但是对历史的了解却很不多,所以今天看到关于郑和这段介绍还是挺出乎我的意料。历史上名声远扬的郑和下西洋里的郑和,郑不是他...……更多
郑和七下西洋,三次战斗历险,还有一位八次下西洋的,又是谁呢?
在中国历史上,提起郑和的名字可以说人人皆知,他因带领明朝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而闻名遐迩、名垂青史!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人,祖居云南昆阳洲(今云南省晋宁县)。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云南时...……更多
明朝海盗陈祖义横行南洋,终被斩首示众
...,不过贡品是他在路上抢的就是。永乐五年,陈祖义诈降郑和,却被郑和识破,将其包围用火攻烧掉其海盗船,杀死海盗5000余人,生擒陈祖义。押回明朝之后,朱棣当着各国使臣的面将其斩首示众。一代海盗之王就这样结束了...……更多
走进江苏海院郑和航海文化博物馆——穿越600多年时光,“看见”郑和船队扬帆下西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通讯员朱孔阳证实郑和船队曾到过非洲东海岸的关键证据何在?为郑和下西洋建造海船的龙江船厂遗址是...……更多
明朝最低调皇帝,连名字都被记错,在位6年,却赚回世界一半白银
...于朱棣在外交和贸易上的卓越成就。他亲自领导了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将中国的疆域推向了世界的大舞台。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累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世界白银市场上的领军...……更多
郑和七下西洋背后的原因
...要说最早在大海中劈波斩浪的航海家,那就属大明王朝的郑和,他七下西洋,创造了诸多记录,也给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一了不起的大事件为何能出现在明朝呢?一、永乐大帝的全力支持这次大事件的发生和延续,是雄才...……更多
郑和下西洋不带年轻女子,专挑大龄妇女随行,为何船员集体支持
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曾七下西洋,先后历经28年,最远到达过东非和红海。关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图,在历史上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说法众多。有的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有人说是为了跟各国贸易往来,但...……更多
大明帝国:睥睨天下的军事实力揭秘
...分有经验,还有我们现在都耳熟能详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和下西洋等等著名事件,在明朝的巅峰时期,光舰船的数量就有3800艘,在当时的世界可谓是庞然大物。而那时郑和下西洋乘坐的舰船更是与如今的航空母舰无异,这支...……更多
于谦:明朝的救星与北京保卫战的英雄
...得到了,那应该安守本分,可王振偏不,因为他的偶像是郑和。郑和下西洋宣扬了国威,还带来了异兽“麒麟”(现在考察是长颈鹿),留名史册,完整,大抵也是想这样做。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郑和从小跟在朱棣身边,经历了...……更多
明宣宗登基后,在政治、军事与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洲殖民者的前哨远在印度洋,那么中国人无疑更加从容。郑和出洋朱瞻基登基后不久,明朝周边的哈密回回、满剌撒丁、占城、琉球中山、爪哇等数十国前来朝贡明朝,几乎是每年都来。宣德五年(1431年1月),宣宗以以外番多不...……更多
1360年5月2日发生了什么
...的统治期间,明朝的海洋事业也有了重大的发展。他派遣郑和下西洋,展示了大明的强大实力,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1360年5月2日,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日子。在这一天,一个伟大的皇帝朱棣诞生了,他带领明朝走...……更多
朱棣谋权篡位,功过是非难分
...书《永乐大典》,填补了古代文化的空白。他还连续派遣郑和下西洋,不仅绝高了国力,也促进了中外交流。在朱棣英明的统治下,明朝国势日渐鼎盛。当时的欧洲传教士尼科洛曾惊叹中国的富庶程度是欧洲的十倍。在东方,没...……更多
朱元璋直接传位给朱棣,明朝会是什么样的
...明朝未来留下了不少隐患。朱棣对太监的依赖众所周知。郑和的七下西洋就是明证。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在宫廷的实力,朱棣决定恢复曾被朱元璋废除的锦衣卫制度,并进一步设立东厂,由太监主掌。这一决策...……更多
从全民皆商到闭关锁国、为何自朱元璋起一路倒车
...,而邻居不举报的也跟着连坐。虽然明朝有官方贸易,有郑和下西洋,然而几乎都是厚往薄来。各个国家争相向明朝“朝贡”,而明朝赏赐财物则远超其所值。有史学家评价说名是各国向明朝朝贡,实是明朝向各国朝贡。而清初...……更多
...的张骞出使西域,再到唐朝的玄奘西行取经,以及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在人口迁移过程中,古代中国实现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交往。”中央民族大学讲师邱玉鼎告诉中新社记者,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在当地传播文化,还带去建筑...……更多
...。他为了让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向明朝“朝贡”,于是派遣郑和下西洋,将明朝的名声远播印度洋沿岸。然而,朝贡贸易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的。在明朝初期,朱元璋还试图用大明宝钞来打赏外国使团,但是外国使团很快发现...……更多
...穆伊兹总统十分高兴。明宣德六年(1431年),时年60岁的郑和第七次奉命出使西洋,船队停泊福建长乐等候信风,在修建天妃宫时铸造了一口铜钟,以祈保往返平安。郑和船队曾两次前往马尔代夫,与其结下不解之缘。而这口铜...……更多
为什么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为什么不继续追赶北元
...的志向在海上明朝最强的还有海军,说起明朝很容易想起郑和下西洋。明朝的时候海上贸易非常发达。郑和最远曾经到达过西非等地区。另外明朝的海军规模也是非常庞大的。1405年郑和的船长151.8米宽61.6米,数量上有200多艘。...……更多
此人曾5次亲征蒙古,收复多块失地,征服了世界
...内阁,还曾经五次亲自征战蒙古,收复了多块土地,还派郑和下西洋,让世界知道中华的威力。当然,他统治的朝代,也是一个繁华的时代,也可以被载入史册,令人人称赞。尤其是在武功这方面,他可以说是中国的漫长历史上...……更多
朱棣驾崩后,太子从天牢放出一罪臣,开创大明又一盛世
...朱棣一生的高度概括。靖难之役、五征漠北、平定安南、郑和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永乐大帝”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但在生命最后一刻,朱棣病死在榆木川的前夕。他自己也意识到了,他的“折腾”几乎毁掉了大明...……更多
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老国王为何选择在华下葬
...讲建文帝已经逃亡海外,带着焦急与不安的心理,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很有钱,要说郑和出海单单寻找朱允炆那肯定站不住脚,关于他出洋的目的咱们暂且不论,不过这次事件的意义倒是十分重大,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更多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顺道把一个国给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航海行动,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前后七次远洋航行。按照明史的官方说法,如此规模的航海行动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向周边小国展现大明的强盛。当然民间也有传闻说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更多
2022-12-19 14:18郑和,西洋,回事,这是
太监也有大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六位杰出太监
...为了表彰怀恩的功德,明孝宗特批为他建造显忠祠。NO.3郑和郑和,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他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NO.2蔡伦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更多
靖难之役后关于朱允炆下落之谜的四种猜测
...跑,于是朱允炆漂洋逃到海外去了,所以明朝永乐皇帝让郑和下西洋,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虽然朱棣最终当上了明朝的皇帝,但是,无论怎样,朱允炆都是朱元璋的指定继承人,他的皇位是名正言顺的。而...……更多
...进行,明朝在松花江上建造了造船厂。 这种巡游活动和郑和下西洋的性质十分相似,在巡游的过程中,除了炫耀国力之外,还会接受“贡品”,并对“进贡”的部落进行大规模的赏赐。但这种活动是需要雄厚的财力来维持的,...……更多
郑和,在靖难之役立功,被朱棣赐姓,可为何是“郑”而不是“朱”
为何朱棣赐姓给太监郑和,这其中涉及到历史背景和朝代礼仪的方方面面。太监作为历朝历代最卑贱的阶级之一,在社会地位上一直受到严重歧视。朱元璋就曾言:“太监不过是司晨昏、给使令、供洒扫的粗使下人”,而康熙...……更多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明朝?是不是因为这些原因?
...,从抗倭英雄戚继光到力图改革的张居正,从七下西洋的郑和到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从与城共存的史可法到大明最后的脊梁李定国。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因为怀念一个人而去怀念一个朝代。就算30年不上朝的万历时期,万历三大...……更多
浅谈明朝初期和中后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明朝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阶段,郑和七次下西洋和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中国和欧洲各国在对世界探索、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态度上表现截然不同,这导致两个文明不同的社会发展结局。研究明代...……更多
康熙给朱元璋六次扫墓,并三跪九叩原因何在
...集大成的旷世大典《永乐大典》,甚至推动了震惊世界的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这样的一个时期的确称得上盛世。在清朝时期,明朝已经就是过去式了,著名的康熙皇帝为何还五次三番的去祭拜明太祖朱元璋呢?作为历史上很...……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的书画艺术与治国理念
...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明朝先有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沟通。后有西方传教士东来叩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同时,明代又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朝代。朱瞻基(1398-1435)是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此人身高不足1米6,是黑帮老大,4个貌美女儿却无人敢娶
大家好,我是欣欣。黑帮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都不是一个好的概念,但在黑帮这个混乱的领域里,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往往也拥有非凡的能力
2025-02-03 22:25:00
望夷宫之变,宦官赵高杀害秦二世
公元前207年的一天,赵高的女婿阎乐带着一千多名士卒来到了望夷宫的宫门前,他受赵高指使,想要杀进望夷宫去,除掉秦二世胡亥
2025-02-03 22:20:00
为什么说秦国的崛起始于秦襄公?看看他是如何借势而起的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周幽王继位,幽王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宜臼为太子。周幽王继位后贪婪腐败,不问政事,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
2025-02-03 15:43:00
参观福建省历史纪念馆
今天,烈日炎炎,天气巨热无比,最高温41度,车上的空调效果已经不明显,大地反射上来的热气让人眼睛不敢睁太开,我喝了瓶红牛醒醒脑
2025-02-03 15:45:00
如今5000元,放在80年代等于多少钱?答案有些出其不意
而现在,生活的成本变高了,几乎在外面吃一顿快餐,至少都在10元以上,此外生活处处是开销,从肉价到房价都昂贵,使得那个年代的老人
2025-02-03 15:48:00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内藏十万件圆明园文物,全部捐给国家
圆明园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宝库,里面容纳千万文物,个个价值连城。如果不是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圆明园也不至沦落至此,不免让人惋惜
2025-02-03 15:54:00
600年前,这一批美丽的外国女人纷纷嫁入中国,都说:太荣幸
中国与朝鲜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从古至今都是十分的友好,而我国也在许多方面都在全力支持着朝鲜国。古代时期,朝鲜曾有一位名叫“李成桂”的人
2025-02-03 16:04:00
古人真的天一黑就睡觉吗?那你就想错了,古人比我们想象中更会玩
科技的发展给了人们生活无尽的便利,不说几十年前,哪怕就放在10年前,恐怕人们都不敢相信我们手里的手机,能够拥有这么多的功能
2025-02-03 16:10:00
奴婢出身,后被乾隆封为皇贵妃,去世后却被诛灭九族!
小编有话说:感谢你对文章的关注,希望你能畅所欲言,留下你的宝贵意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于乾隆时期的一位特殊女性,她经历了从奴婢到皇贵妃的不平凡命运
2025-02-03 16:23:00
严格戒律的尼姑庵:每天睡4小时,只吃1顿饭,一生不碰钱财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不断繁荣昌盛,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变得蒸蒸日上起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25-02-03 16:27:00
五胡乱华始作俑者刘渊,其实是个“胡人面孔华夏心”
刘渊(?-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
2025-02-03 16:34:00
古代没有星期制度怎么休假?黄金周什么不在话下,反正我酸了
国庆黄金周又要来了!每年的休假都是我们最盼望的日子,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可以说是非常兴奋,难得有机会能放松。那么话说回来
2025-02-03 16:37:00
《人民的名义》想升到李达康的级别有多难?普通人到副处就到头了
在《人民的名义》里面,要说剧中最大的官是哪个?毫无疑问是赵立春,因为副国级干部,算得上是位高权重的存在了,不过,要说最像赵立春的人
2025-02-03 16:43:00
100多年前,欧洲人曾大量食用木乃伊,还将其做成燃料,是为了什么
提到古埃及,人们脑海中常常浮现的是那神秘的木乃伊。古埃及人深信,只要尸体得以保存,灵魂就能永存。因此,从王室贵族到普通百姓
2025-02-03 16:48:00
别小看这一条条鱼,估摸着有六七斤重长兴吕山,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相传三国时大将吕蒙雄踞立防,留有吕蒙山,吕山故此得名。“小时候
2025-02-03 0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