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读者老爷们都耳熟能详,不用费心去铺陈背景,比如一提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圣人。聊三国也有一个坏处,三国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人人心中皆有定见,或者说成见,有了成见,便很难容...……更多
曹操和司马懿不敢“称帝”,与汉朝礼教有关
...不愿“称帝”,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曹操、司马懿,甚至诸葛亮也包含在内。当然三国之中也不乏跳“跳梁小丑”,诸如董卓、袁术,这些人妄自尊大,在没有掌握天下之势的情况下就敢贸然“称帝”,其结果当然是召来天下诸...……更多
蜀汉后期,诸葛亮专权到了什么程度?
自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一直不离其左右,直至天下三分,建立蜀汉。其实,刘备本意不是要请诸葛亮从政的,而是为了请出诸葛亮的名士身份,以及他在荆州的那张通达的社会关系网络,这是刘备集团迅速而顺利地实现在荆...……更多
蜀汉生死存亡之际,孟获为何不来救援?
...元之乱和顾闿之叛。说是临终托孤,可谁都知道刘备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诸葛亮对这种危境丝毫不惧,在生死存亡之际从容部署,仅用了5年时间便稳定了局面。那么,他是如...……更多
诸葛亮是忠臣,但他为何说了这样1句话
...就有极大可能当上皇帝,成为野心家的代名词。蜀汉丞相诸葛亮,也曾经面临过加九锡的处境。随着刘备和五虎上将等中坚力量相继故去,蜀汉已经形成诸葛亮一家独大的局面,刘禅暗弱无能,与曹丕等同代人相比相差甚远,因...……更多
司马懿比诸葛亮大两岁,鲁肃比诸葛亮大九岁,庞统和司马懿同岁,郭嘉比鲁肃还大两岁。这五个谋士如果在赤壁之战发生的208年结为异姓兄弟,170年出生的郭嘉就是毫无争议的老大,接下来是172年出生的鲁肃为二哥,然后是17...……更多
三国时期的李严,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烂的?
...的印象也不深刻,但他也曾有过高光时刻,甚至还得以和诸葛亮并尊,权倾朝野,可最后却被废为平民,晚节不保。李严的发迹史就好似爬山,他越登越高,在快要登上山巅之时,脚下踩空,跌入了万丈深渊。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更多
为什么诸葛亮明确表示不仅想加九锡还想加十锡
为什么诸葛亮明确表示不仅想加九锡还想加十锡,如此行径,还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就凭诸葛亮这才智刘备死后想夺权太容易了却还是一心一意辅佐阿斗几千年历史也就这一个没有一点私心的权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居然还...……更多
庞统死前写了一封信给刘备说主帅会有危险
...的原由,这个人就是早逝的凤雏庞统。我们都知道庞统和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以安天下,足以见得庞统是十分有才能的。庞统是荆州人士,虽然相貌丑陋但是十分有才能和风度,但是当时孙权和刘备都因为他的相...……更多
...著作。那里面就有关于赵云战功的记载:“建安十九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江降下巴东,入巴郡。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巴西功曹龚谌迎飞。”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赵云与诸葛亮张飞...……更多
答案也是有的,就比如说他曾劝诸葛亮称王并加九锡,表面上看他是在用名利来拉拢与诸葛亮的关系,实际上是在试探诸葛亮是否忠心于刘禅,最终诸葛亮并未接受,他还是感到安心的。还有一点必须要说,诸葛亮罢了李严的...……更多
为什么马超投奔刘备后,关羽要写信挑衅马超
...超受到重用,心中非常的不满意。于是关羽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和能力。诸葛亮知道关羽一向自大,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肯定会影响蜀汉将领内部的团结。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诸葛亮给关羽回信称:“马超这...……更多
明知道陆逊会火烧连营,诸葛亮为何不劝刘备?
...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当刘备被火烧700里连营的时候,诸葛亮看见了但是却没有说什么,难道是因为他羡慕嫉妒恨刘备?你们先不要着急,如果想要知道答案的话,那我就听我给大家慢慢说一说吧。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这个人非...……更多
诸葛亮错用马谡,是他识人不明吗?
三国演义》大家看过了,诸葛亮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战时也能料敌机先,可以说是百战百胜。可是在他生涯的末期,却干了一件糗事,因为用错了马谡,导致街亭丢失,蜀军无功而返。马谡那么...……更多
曹操要是杀了司马懿结果会怎样
...是王而非帝)与驾崩,司马家族迅速崛起,司马懿也成了诸葛亮进取中原的拦路虎,这不能不让我们十分遗憾:如果曹操当年看到司马懿后背和脸面同时对着自己,马上命令虎贲卫士上去按住,让他保持这个姿势一个时辰,三国...……更多
古代的开国功臣为何都不得善终呢
...。可见历朝历代都免不了有兔死狗烹的事情发生。那假如诸葛亮在活着的时候蜀汉能够统一,作为蜀汉最大功成的诸葛亮,是否会因为被领导忌惮而被杀呢?如果蜀汉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可以统一天下,那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更多
三国时期蜀汉托孤重臣李严的能力与人品
...位,却因为人品问题,没人肯跟他来往,这也是他最终被诸葛亮一步步逼迫,却无人站在他这一边的根本原因。02.托孤重臣被边缘化李严的人品如此不堪,若是在治世,他这样的人必然是不会受到重用的。幸运的是,李严身处乱...……更多
曹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内容精彩令人深思
...、郭嘉等等,可谓是阵营豪华,那么对于蜀汉刘备的谋臣诸葛亮,他有没有动过心思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我们翻阅了《三国志·曹操传》中都没有任何关于诸葛亮的记载,但事实上,作为三国争雄的主要核心人物,曹操对于...……更多
揭秘李严:在刘备心中地位显赫,为何斗不过诸葛亮
刘备托孤诸葛亮,为何又垂青李严?这背后的玄机实则颇为微妙。世人猜测,刘备此举是牵制诸葛亮,然而,细品刘备临终之言,此说实则站不住脚。刘备驾崩前留下遗嘱,托孤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辅,又特别指出以李严为...……更多
哪个皇帝痛批诸葛亮的2个污点
...的人才优势。无论是武将中的关张赵马黄,还是谋臣中的诸葛亮、庞统、法正,都曾是各自领域中的翘楚之辈。其中,又以诸葛亮对蜀汉的作用最为突出,贡献最大。第一他为刘备量身定制了“隆中对”的基本国策,为刘备势力...……更多
同是托孤大臣,司马懿夺权诸葛亮为何没有
...篡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比之下,身在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则显得尤为忠心。在刘备去世前,他将蜀汉与刘禅尽数交到诸葛亮手中,当时刘备称诸葛亮有更换帝王的权力,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可以说,同为托孤重臣,...……更多
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李严哭得最伤心
...中还是蛮有地位的。当时蜀汉要整改法制,刘备让李严、诸葛亮、法正,以及刘巴和伊藉等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在刘备晋位为汉中王时,当时大臣们的汉中王劝进表中,李严是蜀汉11位重臣之一。要知道,这里面的人都是诸...……更多
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为什么容不下李严
...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于是诸葛亮上奏弹...……更多
刘备兵败夷陵,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那么位极人臣的诸葛亮为何不选择谋朝篡位呢?诸葛亮成为蜀汉真正的统治者,小皇帝刘禅备位而已。后来阿斗说:政由葛氏,祭由寡人。诸葛亮在蜀汉说一不二,和明万历时的张居正很...……更多
...“空城计”“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这是诸葛亮精心组织的第一次伐魏军事行动,可是,百密而有一疏,初出祁山,诸葛亮应该是做足了准备,但是,他为什么舍赵云、魏延不用而任用马谡呢?这的确是好多人无...……更多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两位大臣,李严和诸葛亮。这时,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李严就是蜀汉军队中的一把手。李严的地位一点也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是为什么到后来他的事迹却会远远比不上...……更多
诸葛亮一生为何谨小慎微,原因让人心酸
...。”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意在借诸葛亮和吕端的为人正直做事之风以勉励。“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一生为何谨小慎微,原因让人心酸。在任何的时期,总会有一些人,为了表明自己的独树一帜、不...……更多
刘备如何巧妙地维持蜀汉内部的稳定
...的设计。由于荆州系一直是刘备集团的主力,此时的丞相诸葛亮又是荆州派的绝对主导,所以,刘备必然要将辅政大臣的重任交给诸葛亮。没办法,此时的刘备其实没得选,在荆州系的大部分人病逝或者战死的情况下,诸葛亮不...……更多
刘备出兵东吴诸葛亮缄口不言,这是为什么?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对他言听计从,这引起了关羽、张飞的不满。刘备对他们说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可以说刘备、诸葛亮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刘备对诸葛...……更多
托孤重臣李严哪里比不上诸葛亮?他为什么被关押?
...当初刘备在白帝城没脸回成都,所以在奄奄一息之际,将诸葛亮和李严喊到了身边。他希望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一起辅佐幼子刘禅。虽然假惺惺让关键时刻可以诸葛亮取而代之,但是刘备打心眼里是舍不得的。那么能够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只有乾隆的裕陵对外开放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陵墓往往是尘封往事的见证。位于中国河北省的清东陵,作为清朝帝王的安息之地,承载了无数辉煌与秘密。然而
2024-10-28 19:07:00
聊聊古代朝廷谏官与言官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谏官和言官是两种具有监督职能的官员,它们在朝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它们在功能上有所重叠,但在职责和作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2024-10-28 19:10:00
聊聊北魏王朝的衰亡起点——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是北魏末年的一场重大政变,这场政变对北魏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变故之后,北魏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尽管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挽救局势
2024-10-28 19:24:00
益州之战:兵力悬殊下的智谋胜利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战役中,益州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中,刘备与刘璋的兵力对比成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4-10-28 19:25:00
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很低,为何乾隆那么长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的平均寿命并不高,多数因疾病、刺杀或政治斗争而早逝。然而,清朝的乾隆皇帝却是一个显著的例外,他不仅享有一个长达六十年的reign(在位期间)
2024-10-28 19:26:00
曹孟德的抉择:吕布末路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吕布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反复无常的性格而闻名。他被称为“飞将”,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2024-10-28 19:28:00
古代皇帝死宫外,尸体怎么处理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生前身后的事务都受到极为严格的礼仪规定。当皇帝不幸在宫外崩逝时,其遗体的处理方式更是充满讲究
2024-10-28 19:28:00
探讨哪个少数民族在秦汉时期对中原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无疑是一个关键阶段,标志着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转折点。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并非完全安稳
2024-10-28 19:29:00
聊聊明朝皇帝名字与五行的神秘联系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的朝代,其皇帝的名字似乎隐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规律。仔细研究这些帝王的名号,我们会发现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4-10-28 19:29:00
聊聊莫邪的故事与干将铸剑的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宝剑的传说,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莫邪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两把剑——干将与莫邪。这些传说中的宝剑不仅代表了古代铸剑艺术的巅峰
2024-10-28 19:30:00
聊聊乾隆皇帝作为完美主义者的诸多面貌
清朝历史上,乾隆皇帝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治国理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一位统治者,他不仅追求政治上的完美,还在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表现出完美主义者的特征
2024-10-28 19:31:00
聊聊明朝奇葩皇帝与清朝勤政皇帝的对比
明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封建王朝,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以多位个性鲜明的皇帝闻名,而清朝则以勤政著称
2024-10-28 19:32:00
探讨西晋内部的动荡
西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其命运充满了曲折和波折。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西晋是被匈奴所灭的。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表面现象更为复杂
2024-10-28 19:33:00
刘备伐吴仅仅是为了报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吗
在三国时期,刘备伐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许多人认为,刘备发动这场战争仅仅是为了报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历史背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时
2024-10-28 19:34:00
探讨“四川”这一名称的由来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然而,为何它被称为“四川”,而不是“三川”或“吴川”?这其中的命名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讲究?首先
2024-10-28 1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