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所研究员严小微说,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院士在三亚发现的“野败”,就是“三系法”不育系的鼻祖,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严小微表示,他们团队主要的育种方向就是把野生稻资源保...……更多
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
...续11年成为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南繁加代这一“助推器”功不可没。“常规选定一个自交系需四五代,再加上组配二三代,要六七年时间。但通过南繁加代,三四年就能培育出一个品种。”李登海说,玉米生长期一般为90-120天,...……更多
...来,我们培养了大批的工程师、技术家和发明人才,例如袁隆平、欧阳自远、屠呦呦等,也出现了许多领先全球的技术,例如高铁技术、航天技术、潜水技术等,但是我国在科学领域却没有什么建树,我们在世界物理学、数学、...……更多
“他们”为什么获奖
...域重大成果持续产出,自然科学奖连续9次产生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研究员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荣获2023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该成果在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方面取得重要科学发现,推动我国拓扑物态研究领域站...……更多
从一粒种子到满仓好粮
...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揭牌。基地负责人戴扬介绍:“我们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100余家科研院所和种业公司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20余家南繁单位搬进专家服务基地。一支汇聚300多人的南繁科研育种团队,围...……更多
扎根南繁四十载 培育水稻新品种
...本报记者 郭志华●人物档案钱前,水稻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一粒种子,孕育希望,造福人类。提起关于种子的故事,今年61岁的钱前眼神中闪烁光芒。“1983年7月,我从南开大学生物遗传...……更多
崖城自古“名”且“特”
...崖城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和颜龙安、“玉米大王”李登海等农业科学家的引领下,以其“天然大温室”和“绿色基因库”的独特优势,创造了中国南繁育种的光彩业绩。再如...……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这是国家耕地红线外,有开拓潜力的重要后备耕地资源。袁隆平院士生前多次表示,如果能在1亿多亩有水稻种植潜力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每年则有望增加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为增加“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更多
...贡献。至此,共和国今年已痛别42位两院院士: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更多
...全媒体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环境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汤鸿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公开资料显示,汤鸿霄,1931年10月4日出生于河北徐水,1950年1月...……更多
走下“神坛”的欧洲自然科学院
...公开信,信中称“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公共组织,与国有的中国科学院或俄国科学院不一样,我们邀请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具有学术价值,他们的成就使人受益。”欧洲自然科学院院长致中国院士的公开信 吴继华强调,欧洲自...……更多
院士头衔花40万就能买?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院士资格不会售卖
...销其院士资格。“但我们不会因为某位申请人他是否符合中国科学院的原始标准,来决定我们是否(授予他院士资格)。”吴继华表示,欧洲自然学院的院士认定标准,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认定标准不一样。据介绍,欧洲自然科学...……更多
40万可当选?“洋院士”疯狂扩招!
...示,类似组织机构按相关国家的制度的确存在,只是不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这样有公权力做信用背书。而中外的制度、文化差异给了太多人钻空子的机会。一位高校学者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很多国外院士确实是很高...……更多
大江东︱嫦娥六号月背采样归来,这个“追月兄弟连”献了哪些宝?
...探月工程的又一壮举,凝聚了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系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技术物理所、上海光机所、上海硅酸盐所、上海有机所组成的“追月兄弟连”,再次拿出各自法宝,助力完成此...……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学科前沿论坛”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
日前,中国科学院学部第154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功召开。聚焦“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学科前沿”的本次高层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更多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女性不需要照顾 需要在同等条件下受到平等对待
...2024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表示,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大约有4000万,占科技工作者总人数的45%左右,所以今天我们与...……更多
“科学与中国”上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走近大零号湾系列巡讲活动正式启动
...巡讲活动在上海闵行区大零号湾图书馆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科学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摩擦学专家温诗铸和血管学家汪忠镐逝世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络平台4日转发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发布的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摩擦学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更多
大河网讯 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本次评选分别选举产生30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6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新乡医学院特聘教授Bernard Malissen(伯纳德·麦利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更多
《弘扬科学家精神》在京首发 著名科学家“亲笔”记“亲历”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实践与思考》日前在京首发。该书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特约媒体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聂常虹,中宣部宣...……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进中学校园 开讲开学第一课
...文转自:人民政协报课程开始前,傅伯杰院士(左四)向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的同学们献上寄语,并与几位师生合影留念。本报讯(实习生 李敏 见习记者 朱英杰)“愿你们像一颗颗种子,扎根沃土,努力生长,将来成长为...……更多
两位俄罗斯籍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11月23日电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消息,今年有两位俄罗斯籍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3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11月23日公布了当选的外籍院...……更多
...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的恒心毅力。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曾表示,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坐定了冷板凳,便没有捷径可走,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才是把板凳坐...……更多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伯纳德·麦利森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拉维·席尔瓦、张建伟入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今年两院院士增选“河南院士”已达6人本报讯(记者 尹江勇)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3年外籍院士...……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0月22日晚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杨乐,因病医治无效,于22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更多
别让“砖家”害了真专家
...、趣味诙谐的语言传播知识、演绎经典,受到人们欢迎。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文学教授戴建业、史学教授于赓哲、哲学教授刘擎、人类学家项飙等纷纷“出圈”,他们总能对普通人看不透又总想看透的纷繁世界给出合情合理...……更多
两位院士包揽最高奖!吉林靠什么闪耀化学领域?
...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徐如人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这个奖有多重要? 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更多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舒红兵加盟兰大受聘为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本报讯】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日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举行萃英讲席教授聘任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舒红兵受聘为...……更多
每两年进行一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将在今年有序展开。据中科院官网消息,2月11日至12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作工作报告并作总结讲话。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更多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武汉新增5名院士
...武汉11月22日消息(记者张卓见习记者黄韵臻)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记者梳理发现,其中有5位出自武汉地区的高校、研究所。这5名院士...……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强降雨持续进行,江西高安锦江河段水位迅速上升
连日来江西省多地持续强降雨多条河流超过警戒水位防汛形势严峻江西省军区组织民兵日夜坚守全力展开巡堤护坝、排查险情、转移群众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连日强降雨影响江西省南昌市锦江松湖街河段水位达28
2024-06-30 00:03:00
内蒙古海拉尔公安分局千里追凶破获命案
6月25日中午,伴随着机场门前闪烁的警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公安分局命案积案专案组凯旋归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2024-06-30 00:31:00
深中通道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均衡发展
央视网消息:备受瞩目的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即将全线通车。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大大缩短,大湾区又将如何释放潜力与活力
2024-06-30 00:00:00
梅雨带南落上海仍有强对流天气
@上海的小伙伴们别看今天好像摆脱了梅雨但今夜梅雨就要卷土重来了!上海徐家汇站常年平均梅雨量为262.5毫米,梅雨期21天
2024-06-30 00:13:00
长沙市师大思沁高级中学姐妹高考放榜收获一模一样的总分
唐蓓和龙蕾是一对出生时间相差20分钟的双胞胎姐妹,去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在和父母商量之后,两姐妹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爸爸多方打听之后
2024-06-30 00:33:00
长江中下游洪水频发
中央气象台6月29日10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预计,6月29日14时至30日14时江苏南部、上海、浙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东部
2024-06-30 00:46:00
江西上饶玉山县发生山体塌方
视频截图6月29日,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玉山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玉山之窗”通报,受强降雨影响,6月27日13时15分
2024-06-30 00:46:00
休宁县老兵曹新峰:一线上的“守护者”
铁锨、手推车、冲水枪……6月28日,在休宁县横江路上,曹新峰与队员们一起忙着道路清淤。此时,他全身已湿透,雨衣外是雨水
2024-06-30 00:49:00
80后女子烫发后回家,丈夫直呼像大妈,网友:起码老10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且每个时代的流行元素不一样,时尚也就像一个轮回,就像现在流行黑长直的发型,可能在以前就太普通了,在六七十年代
2024-06-30 10:23:00
爸爸带娃致孩子大哭,被大姐误当成人贩子,男子表情是亮点
北京,一名女子在逛街的时候,发现一名小女孩总是不停地哭泣,而旁边站着一个表情严肃的男人,女子以为这个男子是“人贩子”,可能小女孩有危险
2024-06-30 10:24:00
四川:男子在养生店花14万谈恋爱,妻子怒曝光,手机相册打马赛克
婚姻能够保护夫妻双方正当权益,如果恋爱期间分手,是得不到保护的,属于自由,而要是结婚之后离婚,那就需要走法律途径,所以婚姻是保护双方的权益
2024-06-30 10:25:00
已婚女子和男网友奔现,丈夫让男子娶了她,男网友:我不要
婚姻是保护夫妻正当权益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契约,只是这种契约可能是一辈子,也可能是三年五年!婚姻的长短,主要看夫妻之间的感情基础和经营婚姻的技巧
2024-06-30 10:29:00
义乌女子逛商贸城,偶遇僧人进手串,女子:香炉上一绕,价格翻倍
很多人喜欢守护内心的宁静,一旦遇到什么烦心事,就想找个寄托情感的东西,而有些人则喜欢沾点仙气,比如盘珠子或者去寺庙买点手串
2024-06-30 10:30:00
8旬老人去美容店按摩,被女店员拒绝,网友:大爷挺会玩啊
人们在年轻的时候,会努力工作,想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等老了之后,才能享福,这是多数人努力的动力,因为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努力
2024-06-30 10:33:00
女子和男友冷战3个月,闺蜜劝分,不料收到闺蜜和男友的结婚请柬
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生活中,我们要有防范之心,除了自己的至亲之人,其他朋友都不能全信,有些事情就要保留,不能把所有事情
2024-06-30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