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两位院士包揽最高奖!吉林靠什么闪耀化学领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25 07:3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开栏语

科技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吉林兴。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举全省之力引人才、增人气、聚人心,涌现出一大批国家顶尖人才、行业领军人才、青年创新人才,为吉林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近日,董绍俊、徐如人两位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这不仅是对两位院士卓著成就和杰出贡献的高度褒奖,更是吉林省和吉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限光荣。以此为契机,中国吉林网即日起开设“以人兴促振兴”专栏,系统宣传一批人才先进事迹,示范带动全省广大人才勇立科研潮头、勇攀科学高峰,勇做助力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引领者、奋斗者、推动者。

汽车

电影

黑土粮仓

滑雪之乡

……

提起吉林省人们不禁会想到这些

“火出圈”的标签

近日

吉林再次“出圈”

而这次是因为

化学!

近日,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徐如人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这个奖有多重要?

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17年,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授予长期致力于我国化学科研事业,成就卓著、贡献巨大,以及(或者)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资深化学家。

奖项每两年为一届期,每届授予1-2位获奖者,前三届是每届评选一位。

如此有含金量的奖项,这次,评选出的两位获奖者全部被吉林独揽。

这闪耀的背后,是怎样的实力?

先来看看,这两位院士有多“牛”!

董绍俊

授奖理由:为我国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两位院士包揽最高奖!吉林靠什么闪耀化学领域?

董绍俊,1952年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至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別在化学修饰电极和分子自组装、生物电化学及水质分析方面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化学修饰电极中国第一人。

徐如人

授奖理由:为我国和国际分子筛多孔材料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两位院士包揽最高奖!吉林靠什么闪耀化学领域?

徐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1952年,徐如人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参与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0年来他开拓新合成路线,打破了微孔晶体结构类型、骨架元素与基本结构单元的传统观念,引领了分子筛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分子筛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定向合成路线,为国际上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两位院士闪耀的背后,有吉林省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和托举!

“在5月30日第八个全国科技者日前夕,两位院士获得这个奖项,对于吉林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舞。目前,吉林省正处在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激发全省人民积极投身吉林科技发展的热忱也有很大作用。”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说。

两位院士包揽最高奖!吉林靠什么闪耀化学领域?

实际上, 近年来,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着力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升联系服务院士工作能力和水平,在服务院士方面做了诸多努力。

答案或许可以从几个关键词中探寻。

答案一:服务

积极主动作为,为院士办实事办好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的要求,省科协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院士办实事。

陈耀辉介绍,省科协积极搭建载体平台,成立吉林省科学家联合会。为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作用,推动创新发展,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更好地服务创新发展、服务高层次人才。

答案二:弘扬科学家精神

通过“院士讲院士,学生讲老师”的方式讲述王大珩、黄大年、徐如人等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事迹。

联合中央党校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吉林省科技工作者风采录》,生动地记录了李四光、王大珩等几代科学家以实际行动,矢志践行科技报国之志,生动诠释了我国科学家精神的真谛。

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全省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吉林省长春理工大学王大珩展览馆、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等4家单位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答案三: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2022年,省科协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术年会暨“科学与中国”20周年院士进吉林活动,邀请近80位院士走进吉林,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调研服务和科普活动20余项,推动吉林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同年,西安交通大学院士专家吉林行活动,开展“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59场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化、项目和人才对接等服务,推动43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在省科协营造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中,院士、科技工作者把一篇篇硕果、论文,写在了吉林大地,转化成吉林科技前行的新动力。

“这次,我们也将结合5月30日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中弘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使大家在吉林省科技发展中凝心聚魂,发挥更大的作用。”陈耀辉表示。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 李煦

摄像 明鑫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5 0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营造尊崇科学的氛围:春节前多位领导看望慰问院士或其亲属
...访慰问当地院士或其亲属,送上新春祝福。1月13日上午,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来到吉林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张希。 吉林大学官网 图在吉林省,省委书记景俊海1月13日上午来到
2023-01-14 13:40:00
吉林省两位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定授予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徐如人(吉林大学)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这是该奖首次同时授予两人,两位获奖者均来自吉林省。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1
2024-05-24 22:24:00
张健夫委员:大力弘扬院士精神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人民网长春1月26日电 (记者马俊华)“吉林省作为科教大省,培养过众多优秀院士,弘扬院士精神,对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勉励各界高
2024-01-26 15:20:00
吉林省科协主席于吉红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2月17日上午,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吉林省科协主席、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
2023-02-20 20:01:00
居全国高校之首!吉林大学近五年培养33位两院院士
...和办学水平。对近五年2019-2023年两院院士数量详细统计,吉林大学凭借培养院士33人(中科院院士19人,工程院院士14人),排名全国高校之首。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吉林
2024-09-01 11:50:00
...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直至今。当主持人提到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将《先生向北》一书推荐给全省的党员干部阅读学习时,汪尔康和董绍俊两位院士深有感触地表示,这本书让他们回想起许
2025-05-22 18:27:00
双院士领衔!中国北方大豆博士后论坛在吉林农业大学举办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吉林省长发现代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吉林农业大学、共青团吉林省委协办的“中国北方大豆良种
2023-08-03 20:54:00
吉师风范丨李玉:蘑菇院士的家国情怀
李玉,1944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吉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著名菌物学家、植物病理学家,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以战略科学家的胸怀眼光,在国际上构建了中国特色、
2024-09-12 16:06:00
2024年6月,吉林大学校友、国际知名半导体光电子专家王钢获评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终身院士FRSA。2023年12月,王钢在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的支持下,回到家乡吉林开展氧化镓功率
2024-07-07 20: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发布五十三个AI场景需求 十一个重点合作项目完成签约市国资国企人工智能场景发布会举行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11月21日
2025-11-26 10:26:00
一键下单、一网统飞,南京首次完成在建工程抵押“空中查验”
一键下单、一网统飞,南京首次完成在建工程抵押“空中查验”现场跑变天上拍,不动产查验“飞”上云端南报网讯(记者何钢)“这么快就完成查验了
2025-11-26 10:2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强记者张希)近日,江宁开发区与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子企业江苏省对外经贸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共建签约仪式,双方携手打造的“南非(江苏)中心”正式启动
2025-11-26 10:26:00
高淳区大丰河夜市出台管理细则摊主成立自治联盟 内生动力做“火”夜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1月19日19时,高淳区丰瑞路大丰河夜市
2025-11-26 10:26:00
南京用“黑科技”守护900万人的河湖安澜
南京用“黑科技”守护900万人的河湖安澜——汛前:CCTV机器人“腹内钻” 汛期:AI大模型指挥排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随着今年主汛期的结束
2025-11-26 10:26:00
传统遇潮流 非遗“闹”商圈
近日,河西金鹰世界开启特色非遗盛宴,瞻淇鱼灯的摇曳、汉服巡游的雅致、潮汕英歌舞的劲爽……传统民俗与商圈消费融合,沉浸式场景吸引市民驻足,烟火气中尽显文化魅力与消费新体验。 南京日
2025-11-26 10:26:00
由“管”变“服”,南京多个片区创新背街小巷治理办法
由“管”变“服”,南京多个片区创新背街小巷治理办法治理“一站式” 办事“不出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艳科巷“网红”餐厅多哩小馆最近需办理营业执照
2025-11-26 10:27:00
“宁芜号”破洞而出 南京南隧道贯通
11月21日,在南京市雨花台区韩府山地底43米深处,开挖直径达9.33米的“宁芜号”土压平衡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标志着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南京南隧道盾构段顺利贯通,施工取得重大进
2025-11-26 10:2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这个学期,南京不少小学的课堂悄悄变了样。南师附小仙鹤门分校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教室里就可以读绘本
2025-11-26 10:27:00
秦淮河赛艇马拉松精英赛举办
赛道“艇”出圈 玩法“艇”新潮秦淮河赛艇马拉松精英赛举办11月22日,“潮汇水岸 艇聚鼓楼”2025秦淮河赛艇马拉松精英赛举行
2025-11-26 10:27:00
□蔡勤禹李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陆海统筹,提高经略海洋能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22年4月10日
2025-11-26 10:27:00
南京市第三十一届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举行“科技小达人”现场“大比武”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可自动拨打110/120并实时发送定位的紧急救助机器人
2025-11-26 10:27:00
南京二十九中新校区即将竣工
11月24日航拍南京二十九中鼓楼河西新校区,主体结构已完工,装饰装修进入收尾阶段。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涵盖教学实验楼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记者王茸实习生朱镜宇)新的一周阳光开场,秋高气爽,最高气温在20℃左右。不过,随着冷空气的到来,降温将成为本周“主调”
2025-11-26 10:27:00
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在苏率先落地境外资金“一盘棋”,省钱省时还提效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为持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2025-11-26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