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追寻科学家的精神足迹(1)|向北而行 向光而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2 18:2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有这么一群人,以国家需要为使命,将毕生奋斗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问条件艰苦,只求科研报国,在荒原上播种希望,把功勋刻进时代丰碑。

1952年,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号角在东北大地嘹亮吹响,一批胸怀报国之志的科学家和文化学者毅然响应国家号召,自愿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一路北上支援东北建设。在荒芜中筑起学术殿堂,以毕生心血浇筑出东北的科技脊梁与文化魂魄。

同样是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的汪尔康和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的董绍俊,先后踏上北上的列车支援东北建设,现如今已在东北扎根73年。他们既是志同道合的科研伙伴,又是相濡以沫的人生伴侣,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熔铸在东北这片热土之上。

近日,由春市科学技术协会与人民网联合主办的院士访谈栏目,荣幸邀请到汪尔康和董绍俊两位院士,在访谈中两位院士回顾了他们在东北大地扎根奋斗的峥嵘岁月。与此同时,两位院士以长者的睿智和师者的情怀,对当代青年科研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勉励新一代科研人勇攀科学高峰,续写科技报国的新篇章。

“我今年92岁,我现在还希望做贡献,希望能持之以恒干到底。”访谈中汪尔康院士精气神十足地说。

“干一天我就是要非常有劲地干。”94岁的董绍俊院士微笑着说。

“满腔热情就来到了大东北,那个时候的思想非常单纯就是报效祖国。”汪尔康在访谈中回忆起当时北上支援东北的情形时,眼神坚定,仿佛一切还历历在目。“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东北是重工业基地需要不断地发展。那时候全国一盘棋,国家一声号令,一大批科学家都北上来支援东北建设。”

作为中国现代电分析化学的开拓者之一,汪尔康长期致力于电分析化学研究,是中国现代电分析化学的开拓者之一,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大型脉冲极谱仪。首次提出液/液界面电化学分析研究新方法,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中国最早的现代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

“当时毕业的时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要去建设东北,那个时候没有任何的思虑,国家号召到哪去就到哪去,就是国家的需要。”坐在汪尔康旁边的董邵俊同样表达了自己北上的初衷。她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尤其在化学修饰电极和分子自组装、生物电化学及水质分析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直至今。

当主持人提到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将《先生向北》一书推荐给全省的党员干部阅读学习时,汪尔康和董绍俊两位院士深有感触地表示,这本书让他们回想起许多往事。“同感,因为我们也是1952年到这来的,一直留到现在。”董绍俊感慨道。“眼看着许多学校都是在当时建立起来的。”汪尔康院士接过话茬,他回忆道,“比如吉林大学,前身是东北人民大学,当时建设起来确实很不容易。大家齐心协力把学校从无到有地建设发展起来。”

《先生向北》一书记叙了20世纪50年代初余瑞璜、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陶蔚荪等一批自然科学家,吕振羽、于省吾、张伯驹、潘素、孙天牧、罗继祖等一批文化名人,聚拢东北,荟萃人文,一改吉林风貌,为黑土地增添了浓烈厚重的文化气氛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的故事。

在谈及人才的培养时,汪尔康和董绍俊两位院士格外重视,七十余年来,他们始终秉持“甘为人梯”的育人理念,为我国电分析化学领域培养了一代代优秀人才。如今,他们培养的不少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成为该领域的中坚力量。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汪尔康院士在访谈中反复强调,“必须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同时要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的发展模式。”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他殷切寄语:“要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既要出科研成果,更要培养后继人才。”

“我是50岁才有机会能够出国,那个时候我到了国外,我感觉到自己是个中国人,爱国的心特别迫切。”当问起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时,董绍俊院士讲起了她第一次出国演讲的经历。正因为自己代表中国科学家,她在演讲前做了充分准备。演讲结束后,她受到了隆重的单人宴请。“这份礼遇不是给我个人的,”董院士深有感触地说,“而是给予中国科学家的尊重。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把科研搞上去的决心,也深刻体会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时至今日,两位院士依然保持着与研究生们的密切交流。年轻学子们的朝气蓬勃,也让两位耄耋之年的科学家保持着活跃的学术思维和精神状态。

董绍俊院士对青年科研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年轻人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肯下功夫钻研,就一定能在科研领域有所作为、有所前进。”

汪尔康院士则着重强调:“要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保持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这对青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老一辈科学家们扎根东北、奉献毕生的崇高品格。七十余年前,他们响应祖国号召,放弃优渥条件,在艰苦环境中开拓进取。他们潜心科研,用毕生心血浇灌出东北大地的科技之花。这种胸怀家国、矢志报国的精神,这种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品格,这种甘于奉献、薪火相传的担当,正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将这种科学家精神代代相传,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吉大原创话剧《先生向北》引发强烈共鸣
...吾、高鼎三、余瑞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一路向北、扎根东北,从四面八方汇聚长春,为吉林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夯基垒台、架梁立柱的故事。《先生向北》改编自吉
2024-04-25 09:24:00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未来之夜”:勇做科技创新“追光者”
...院副总工程师李洪波与中国首位乘“蛟龙”潜入大洋的女科学家唐立梅率先登台,分享了“神舟”飞天、“蛟龙”探海背后的故事。▲李洪波(左)与唐立梅腾讯总编辑、公共政策副总裁朱殿君通过
2024-08-28 13:45:00
精品短剧《向光而行之兄弟忠诚》即将上映
大众网记者 刘小凡 青岛报道1月3日,精品短剧《向光而行之兄弟忠诚》即将上映。该短剧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机拍摄,是由青岛象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和青岛传珑领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2025-01-03 19:45:00
向光而行  奋斗追梦
...呵护,等待开花结果的收获时刻。新一年,新希望让我们向光而行,努力奔跑,追逐梦想。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在新的一年里,企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是每一个人对美
2024-01-03 02:24:00
坚定信念 向光而行——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开展观影《红光》主题党日活动
...的工作热情,始终做到担责于身、履职于行,坚定信念,向光而行!(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2023-09-20 17:01:00
...阵,在市场的风浪中站稳脚跟。在此之前,好分期发起了“向光而行”创业者支持计划,通过实地走访、深度交流,真实了解小微创业者的需求。并打造了一系列微纪录片和图文故事,记录下这个群
2025-07-19 21:47:00
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向光而行 师梦启航”迎新生文艺演出
9月19日晚,山东师范大学2024年“向光而行 师梦启航”迎新生文艺演出在长清湖校区图书馆北广场举行。山东省委外办、共青团山东省委、长清区委等部门领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
2024-09-20 21:03:00
暖心行动 向光而行——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开展计生协“暖心行动”志愿者培训活动
鲁网7月3日讯为进一步提高计生协志愿者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计生特殊家庭,7月2日上午,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计生协邀请区计生协及区精神关怀专家组在党群三楼会议室开展志愿者服务培训。
2025-07-03 13:45:00
【初心·奋斗】城发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李利:死磕到底 向光而行
...甘于奉献、追求进取的心。突破困局蜕变成长 死磕到底向光而行2023年,李利遇到了职业生涯的重要挑战,她几乎同时配合展开三项审计任务,不仅时间紧迫,且对数据质量要求极高。巨大压
2024-07-05 13: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农行泰安山口支行:启动特殊服务为八旬老人解社保卡之急
通讯员 杨玉雪 张梦琪“姑娘,我们的孩子都在外地,今天好不容易来到银行,能不能帮帮我?”近日,86岁的李奶奶在农行泰安山口支行补办社保卡时的一段对话
2025-09-17 12:53:00
东南网9月1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至8月底,我省企业总量已突破210万户大关。与此同时
2025-09-17 13:21:00
尼泊尔唐卡的使者:德亚院长的艺术传承与文明互鉴之路
又一次见到德亚(Daya prasad joshi),我几乎确信他是某种意义上的使者——缘于他身后那些神秘而瑰丽的唐卡
2025-09-17 13:54:00
妙手仁心筑天路 情系边疆护安康——记泰安市中心医院赵广永援疆纪实
昆仑山脉的余晖漫过新疆戈壁,洒在岳普湖县人民医院的楼宇间,也映照着胸外科医生赵广永忙碌的身影。来自泰安市中心医院的援疆医者
2025-09-17 13:28:00
上饶市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公益课火热进行中
夏末的余热还未散尽,初秋的晚风已带来惊喜。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火热进行中!无论你想给自己充能、陪孩子互动,还是帮娃培养兴趣
2025-09-17 13:28:00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精准施策助学子 金秋助学暖人心
通讯员 孙钰婧 近日,大津口乡启动2025年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通过精准摸排、简化流程、足额发放,为5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在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2025-09-17 12:54:00
当刘慈欣在撰写《三体》初稿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部诞生于工业小镇的作品,会成为撬动全球文化对话的“中国支点”。9月16日
2025-09-17 10:3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日前,重庆理工大学因留学生住宿安排引发的争议,将高校学生隐私与安全管理问题再次推向公众视野。尽管学校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并致歉
2025-09-17 10:37:00
近日,杭州一女子散步误踩氢氟酸(俗称“化骨水”)不幸离世。记者调查发现,氢氟酸是无色、具刺激性气味的腐蚀性液体,属最高毒性级别
2025-09-17 10:37:00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烟台报道2025年8月的一天上午,中国农业银行招远辛庄支行营业大厅迎来一位神色焦急的老人。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
2025-09-17 10:40:00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通讯员 于青 烟台报道每年大学开学季,诈骗分子都会盯上刚步入校园、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新生。冒充学校
2025-09-17 10:40:00
陈广江保洁、保安、厨师也被竞业限制?据报道,近年来,一些企业任意扩大竞业限制人员范围,甚至“全员覆盖”,有的企业限制劳动者离职后的就业范围
2025-09-17 10:52:00
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穿梭于隧道桥梁,坚守在站台车厢,奔波于调度中枢,用汗水浇灌责任,用坚守诠释担当
2025-09-17 10:53:00
【文化社区】十周年·正青春|银龄学堂 拾光正好——上高街道双龙社区老年学堂十周年记
鲁网9月17日讯十年,是一段温暖的陪伴,更是一场青春的延续。上高街道双龙社区老年学堂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文化养老
2025-09-17 10:40:00
淄博市选手在2025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创意大赛省决赛中斩获佳绩
鲁网9月17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左文广)9月14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各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2025-09-17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