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苦难到新生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从苦难到新生西藏三位翻身农奴的六十五年记忆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三位曾是农奴的藏族老人讲述了自己65年的命运变迁。从旧西藏黑暗的日子,到民主改革重获新生的幸福,65年前的西藏民主...……更多
新华全媒+丨苦难与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格桑曲珍
↑格桑曲珍抚摸着家里的猫(3月16日摄)。格桑曲珍出生于1934年,是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强庆村村民。她的父母曾是当地庄园的朗生(农奴),因此她一出生就成为庄园的农奴。“早晨天不亮上山拾牛粪,夜里捻羊毛到深...……更多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扎巴旺旦:一捧青稞,两种滋味
...热气腾腾的酥油茶、丰富多样的鲜果和饮品……这些今天西藏百姓家中的寻常饮食,却是扎巴旺旦年少时的奢望。扎巴旺旦今年80岁,提起65年前的旧西藏生活,农奴主的压迫依然让他心有余悸。海报制作:新华社记者邱星翔西...……更多
强钦庄园:昔日农奴主庄园,如今人民乐园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琼达卓嘎在西藏山南市,一座昔日的农奴主庄园改造成为公共文化设施,正式向公众开放。位于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的强钦庄园拥有近200年历史,三层主体建筑在西藏农奴制度鼎盛时期管辖农奴38户,...……更多
翻身农奴讲故事|我的1959:系在糌粑口袋上的深情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广大农奴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苦难境地。饥饿、疲惫、惶恐是达国杰对旧西藏最深刻的记忆。时至今日,那段悲惨的岁月还时常出现在达国杰的梦境中,他常常被惊醒。“当时能饱餐一顿糌粑是所有农...……更多
日子像花一样美好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克松社区春耕仪式现场。记者 旦增兰泽 洛桑 唐斌 摄多吉曲珍在院子里接水浇花。 记者 旦增兰泽 洛桑 唐斌 摄多吉曲珍的儿子拉巴次仁在装饰拖拉机。 记者 旦增兰泽 洛桑 唐斌 摄走进位于山南市乃东区昌...……更多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藏北草原上,斯曲旺姆和她的“百口之家”
...封建农奴制度的民主改革运动,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新生活就从分到草场和5头牦牛开始。”斯曲旺姆说,“牲畜不断繁衍,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20世纪80年代,靠着国家的惠民政策,以及牲畜出栏积累的财...……更多
...大出血离世。同村另一家农奴主的女奴隶白追收养了这个新生儿。白追背着格知诗,天不亮就要挤牦牛奶,挑水、砍柴、锄地,天黑后还要在暗淡的松明火光下捻毛线、织毛布、磨青稞。格知诗4岁时,一天夜里,乌撒家的人闯...……更多
...巴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在2021年夏天组建了西藏“秀哒”脱口秀团队。“秀哒”藏语意为“来吧”,念增扎巴和团队成员用“秀哒”为脱口秀命名,是希望能有更多人来看藏语脱口秀,来享受语言艺术带来的纯粹快...……更多
西藏樟木口岸:普法宣传到边关
...请驻地群众到单位,参观该站执勤队史馆,并向群众讲解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以来樟木口岸走过的光辉历程,向群众宣传讲解民族团结相关政策、百万农奴解放相关历史知识,引导驻地群众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幸...……更多
...奏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时代赞歌。在西藏民族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直播大会上,2023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生深峥玉珍分享的“民大故事”,感动了现场所有师生。深峥玉珍的奶奶查洛是西藏公学(现西藏民族大...……更多
话剧《老西藏》连演三天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文艺演出启动话剧《老西藏》连演三天本报拉萨3月27日讯(记者 桑邓旺姆 张宇 见习记者 卓玛七林)26日晚,2024年格桑花演出季第一季文艺活动——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拉萨3月20日电(记者 江飞波)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20日举行的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进行的两次人大换届选举中,90%的选民参加了县、乡直接选...……更多
扎巴垤小组灾后重建换新颜
...居环境,让村庄在灾后重建中旧貌换新颜,村民开启美好新生活。走进扎巴垤小组上寨,新建的房屋错落有致,宽阔平坦的道路两旁种满了各类绿植,昔日地震造成的痕迹已不复存在,整个村庄焕然一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更多
...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中国共产党让我们这代人得到了新生,我们的后代在改革发展中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未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好!”顿珠说。 ……更多
西藏林芝:铭记党恩跟党走  团结奋进勇向前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鲜敢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之际,林芝边境管理支队各级深入辖区,与各族群众举行形式多样的系列庆祝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感恩奋进、勇毅前行,为林芝边境辖区高质量发展持续凝聚力量。“升国旗、...……更多
藏历新年遇上农历春节 藏北人家“四世同堂”年味浓
...10日,斯曲旺姆一家人正欢度藏历新年。斯曲旺姆的家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公塘乡甲根村,天高云阔的藏北草原上。“当雄”藏语意为“精心挑选的牧场”,平均海拔约4200米。这片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的广阔牧场水草丰美、...……更多
...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阿汝村群众朝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阔步前行。(永青 达珍 洛桑旦增) ……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959年3月28日 ,西藏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开始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65年后的今天,雪域高原唱新歌。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出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历时四年摄制的纪录...……更多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拉萨举行读书分享交流会本报拉萨3月23日讯(记者 央金)近日,由拉萨市委组织部、拉萨市委宣传部(拉萨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拉萨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感悟领袖风范 锤炼...……更多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拉萨4月12日电 (记者 赵朗)“幸福西藏 沧桑巨变”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12日在拉萨召开,发布会发布了西藏民主改革65年来卫生健康发展成就。会上,西藏自治区卫健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更多
辽阔草原 “医”路畅行
...各项检查,从饮食到活动都做有详细的方案,而且每天对新生儿有着专业的护理和体检。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费用全免。“以前别说生孩子,就是看病都难。但现在我们小病就在村里卫生院看,大病也不用乱跑,直接去州医院就...……更多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回望沧桑巨变 凝聚奋进力量拉萨市教育系统上好《铭记历史 建设新西藏》思政课本报拉萨讯(记者 格桑伦珠)近日,拉萨市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心组织,在拉萨市实验小学...……更多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本报泽当4月20日电(记者 武沛涛)近日,共青团山南市委员会组织山南市30名优秀少先队员,前往拉萨市开展“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爱国精神”红领巾研学活动。活动中,少先队员们来到布达拉宫雪城、西藏...……更多
...,樱桃树也被一棵棵砍倒。《樱桃园》的故事背景是俄国农奴解放后,无所事事的贵族阶级的瓦解,资产阶级上升的时期。“樱桃园”作为全剧的核心意象,很显然,其被拍卖,象征的是旧世界的崩塌,新世界的降临。契诃夫与...……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琼达卓嘎记者从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卫生健康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民主改革65年来,西藏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极大改善,各族群众健康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更多
...受到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随着教育信息化在西藏深入发展,电子白板、远程授课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等“互联网+教育”应用正逐步改变高原地区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给孩子们带来了轻松愉快的学...……更多
铺就云上天路 浙藏两所小学组建引擎式党建共同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纪念日”,伴随着杭州市澎博小学小歌手社团的《我的家在日喀则》和《梦想天堂》两首歌曲,杭州市澎博小学和西藏那曲市色尼区达前乡小学的线上教育交流活动...……更多
西汉与东汉:起源、地理位置和制度的差异
...和贵族手里,大部分农民都要依附于地主的土地而成为了农奴。这种制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东汉时期由于对农业的大力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土地公有制和均田制已经开始实行,农民有...……更多
拉孜县吉角村:沪藏情深暖民心  乡村振兴搬新居
...的生活十分困难。经过共同努力,村民们终于告别了“高苦难”,搬进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居。新吉角村位于县城核心区域杨浦路,交通便利,周边基础设施完善。搬迁后,村民们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将享受到更...……更多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7-11院士站上“量子之巅”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年轻得主薛其坤 带领团队助力我国量子科学研究跻身世界第一梯队7-11院士站上“量子之巅”6月24日
2024-06-26 14:08:00
苏州相城警方助力团圆
江南时报讯 “警察同志你好,我想找一下我的哥哥,不知道现在住在哪里,我们50年没见面了,母亲过世前,交代我一定要找到哥哥
2024-06-26 14:55:00
母亲患重病,儿子花十万元陪游欧洲15天,回来后与母亲断绝关系
李桂花坐在医院的检查室里,手心不断出汗。一旁的医生拿着检查报告,面色严肃地对她说:“李老师,检查结果出来了,您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
2024-06-26 10:17:00
女子给男闺蜜买房,还就在自家隔壁,丈夫说他们没住在一起就行
春天的一个午后,阳光明媚,陈静带着一丝闲暇的心情,独自一人逛起了街。她在一家咖啡店坐下休息时,无意间瞥见对面的小区有“出售”标志
2024-06-26 10:15:00
我儿子婚礼前单位欠礼的同事没来几个,我一气之下做了件尴尬的事
李广华和张莉已经进入退休生活多年,平日里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儿子李强的婚礼却让他们充满了期待和忙碌。作为家中的独子,李强的婚礼对于他们来说
2024-06-26 10:18:00
大伯过寿我随礼3万,他回我一箱桃子,回到家拆开后,我愣住了
李明坐在办公桌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眼睛不时瞟向电脑右下角的时间。他心里盘算着,下班后还得去银行一趟,为大伯的寿宴准备一份合适的礼物
2024-06-26 10:23:00
大嫂总发朋友圈仅我老公可见,我疑俩人有猫腻,得知实情我打上门
最近几天,小芸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每当大嫂王丽更新微信朋友圈的时候,小芸都看不到新的动态。本以为是王丽很久没有更新,但无意中的一次聊天
2024-06-26 10:27:00
我发现现在农村光棍多,并不是男多女少造成的,其实是另有原因
故事开始在一个典型的农村市集日,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蔬菜和泥土的混合香味。李大强独自一人在集市上悠闲地逛着,他的步伐慢而沉稳
2024-06-26 10:19:00
我坐月子,小姑子提走我娘家的补品,婆婆直接一巴掌:我教你的?
李晓慧刚刚生下第一个孩子,躺在医院的床上,虽然疲惫,但眼中满是对新生命的喜爱和期待。她的母亲,张婷婷,走进病房,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编织袋
2024-06-26 10:25:00
我刚退休,小叔子就把婆婆送到我家,女儿给我买机票:谁妈谁伺候
李娟退休的第一天,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客厅的地板上。她伸了个懒腰,心想终于可以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了。然而,平静的早晨很快被打破
2024-06-26 10:24:00
老公,我回娘家住几天,“你回娘家住,让我妈伺候10口人吗?”
李慧和张强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小宝回到张强的家中,屋里已经洋溢着王大妈准备的温馨迎接氛围。王大妈特意煮了滋补的鸡汤,还精心布置了小宝的婴儿床
2024-06-26 10:22:00
鸡腿给孙子,外孙没有!女儿连夜回婆家,以后别叫我回娘家!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早晨,李广和赵慧夫妇早早地起床开始准备食材,今天他们要为家人准备一场特别的聚餐。李广负责炒菜,赵慧则是忙碌于烘焙一些点心和准备冷菜
2024-06-26 10:26:00
我提干后回家相亲,帮助了一位特别漂亮的姑娘,她竟然找上了门
春节前夕,赵峰站在列车的窗前,望着飞驰而过的风景,心中既期待又忐忑。这次回家,不仅仅是因为长久未见的亲人,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刚刚在公司得到了提升
2024-06-26 10:22:00
继父上门我家27年,靠种菜把我和哥哥养大,晚年却被哥送回老家
李明坐在旧木椅上,窗外的阳光透进来,照在他脸上。他闭上眼睛,回忆起27年前的那个春日午后,张华第一次踏入他们的家。他的手里提着一篮子新鲜的蔬菜
2024-06-26 10:21:00
五一回家看我妈,她说要随我回去住一段时间,我当没听见提前走了
五一假期,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主人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愉悦。他乘坐着颠簸的巴士,穿过了郁郁葱葱的乡间小路,抵达了自己的老家
2024-06-26 1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