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对抗失重 这项研究专为预防航天员骨丢失和肌萎缩
...成果也将不断产出。中国航天员中心围绕“失重骨丢失和肌萎缩发生机制”这一航天医学关键问题,探究预防长期飞行骨丢失及肌萎缩的防护作用与机制,为航天员长期在轨工作保驾护航。在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中国航天员...……更多
“太空养鱼”有何奥秘
...为促进骨折、脊柱损伤修复等骨质疾病的防治,以及对抗肌萎缩、防治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林西强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应用为纲、效益为先,充分发挥国家太空实验室平台优势,持续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 ……更多
国家太空实验室硕果频出
...果为促进骨折、脊柱损伤修复等骨质疾病的防治以及对抗肌萎缩、防治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此前表示,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了130多个科学研...……更多
太空“出差”4个月 神十八乘组在轨生活充实多彩
...价量表。重点研究调节航天员微重力状态下心血管功能和肌萎缩防护的作用机制。在肌肉适应性实验中,航天员使用相关设备进行跟腱刚度测试,下肢运动学测试和足底压力测试,获取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特征。地面科研人员通...……更多
...分析长期失重飞行锻炼适应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失重肌萎缩运动防护效能预测模型。此外,神十八乘组还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试)验。他们完成了辐射损伤生物剂量仪以及辐射损伤芯片卡盒的设置、替换、撤收等工作...……更多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履铿锵 中国高质量发展积聚澎湃动能
...分析长期失重飞行锻炼适应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失重肌萎缩运动防护效能预测模型。此外,三名航天员还进行了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内相关项目的实验样品采集和存储处置,以及流体物理实验柜实验样品更换等工作...……更多
焦点访谈:天地接力 上下求索
...5时46分,东风着陆场再一次迎来了从太空出差回来的中国航天员,神舟十七号乘组安全落地。就在这个4月底,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也已经成功入轨三周年,开始了第四年的旅程。三年时间里,中国空间站已经迎接了七艘神舟飞船...……更多
“太空出差”20余天 神舟十八号乘组已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起领略了蓝色星球的神秘与壮丽。此时此刻,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在轨工作。自4月26日进驻空间站以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目前已在轨工作生活20多天,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于近日完成...……更多
...系统压力应急演练主要模拟空间站面临内部失压情况时,航天员与地面人员“天地协同”进行紧急处置的全流程。医疗救护在轨训练模拟了航天员在轨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时,进行医疗救护的过程,帮助乘组进一步熟悉设备位置...……更多
原来,中国空间站里“四季如春”
...空环境“冰火两重天”,如果无法提供良好的温度环境,航天员将难以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此外,在空间站实验舱内安装了很多测试载荷,舱外也布置了多个高热耗的暴露实验载荷,对热控的要求很高。为了保持空间站设备正常...……更多
航天点亮梦想——《大漠神箭飞天记》 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
...导入,把航天系统中火箭、空间站、发射场、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卫星的科普知识贯穿其中,全景化、多维度地给孩子们讲述中国航天发展成就的故事。《大漠神箭飞天记》是该丛书的第一册,讲述了“少年航天梦之队”在...……更多
谨守科普初心 情怀文采兼备
...以辞害意”,用浪漫的笔法冲淡书中的科学含量。就拿“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不适”来说,人们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无非是肌肉萎缩、骨质丢失之类。作者却非常具体地指出:人在太空会发生眼压和颅压改变、前庭功能等生理系...……更多
​美俄卫星仅差20米撞上!太空垃圾危害多大?1厘米物体可击穿空间站
...不少人应该还记得我国执行神舟十七号任务的时候,三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他们首次执行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出舱维修任务。就是我上面说的,中国空间站太阳翼遭遇了太空垃圾多次撞击,我国航天员在经过约7.5...……更多
太空性行为研究:NASA带你揭开神秘面纱
...天任务的时间和复杂性也不断增加。在长期航天任务中,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变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太空性行为,这在航天研究中成为较为敏感的话题。我们需要了解太空环境对航天员的生理影响。在长时间太...……更多
...回舱落地。直升机尚未着陆,摄影师就一跃而下,拍下了航天员杨利伟出舱挥手的瞬间,用照片记录下了中国航天史上的辉煌一刻。“我和杨利伟说‘感觉怎么样?摆个动作吧!’杨利伟回答‘感觉不错!’同时招了招手。”提...……更多
太空也要“消防演练”?看航天员一周工作“记录”
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时间已经过半,三名航天员迎来了“太空出差”的下半程。上周,航天员对空间站内设备进行了维护检测,并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一起来看看。太空“消防演练”测试烟火检测传感器在轨功能...……更多
“太空针灸”护卫航天员健康
...郭义教授研究团队研发的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将为在轨航天员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防护。该项科研成果开创了传统针灸走向太空的先河。据该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时间重力消失环境下,会导致心血管系...……更多
神舟十九号计划太空驻留约6个月(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组合体在垂直转运中。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宋令东。 航天员王浩泽。以上图片均为汪江波摄(新华社发)10月29日上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更多
梦想高于天,青春梦启航
...的亲身经历中点滴细节出发,描述了13次飞船返回寻找和航天员搜救历程,讲述了工程研制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科普了载人航天飞船逃逸与应急救生、飞船返回技术、返回测量链等航空航天知识,列举了一些典型故事反映了...……更多
我助航天筑梦太空 航天圆我民生梦想——写在第9个“中国航天日”之际 扫码阅读手机版
...气体检测装置”,成为“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确保航天员安全的关键设备。“该项目是2009年启动研发的。当研制‘天宫一号’考虑到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提出了需要灵敏、准确的轻量化气体环境监测设备。我们团队负责...……更多
“寻星”少年广州组队
...载人航天精神在航空航天的各条阵线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培育了一位位优秀的航天员,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天团”。申行运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第一任大队长,负责首批航天员的选拔和航天大队的筹建,培...……更多
中国登月:选拔中有港澳航天员,外媒却热议,ESA不参与载人合作
这不,我国宣布了第四批次航天员——新一批10名航天员确定,外媒也是公开热议,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的航天任务备受关注。而在热议之外,来自外媒spacenews发表文章指出“中国选拔新一批次航天员,着眼于月球”,这简单...……更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林西强在会上介绍了神舟十八号乘组的在轨工作。他指出,空间站任务进入常态化值守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驻留期间...……更多
航天教员现场“选拔”小航天员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中国首部以航天员为题材的巨幕电影《火星使命》首映航天教员现场“选拔”小航天员本报讯(记者 雷嘉)“大象转圈”后能否走出直线?空间站太空授课都蕴含着哪些物理原理?昨天,中国首部以航天...……更多
“脑机接口”距离走进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从而代替士兵完成各种战斗任务。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航天员直接用思想来输出操作指令,既省去了航天员移动手臂去完成操作花费的大量时间,又减少了体力消耗和精神消耗。航天员只要“趟”在空中,就可以完成一系列运...……更多
...号乘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已在轨驻留一百多天,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最近一段时间里,他们在忙些什么?一起来看看。这是神舟十八号乘组正在开展“空间环境对生物节律与睡眠的影响及其...……更多
首批90后航天员飞赴太空
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昨日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工程新闻发言...……更多
印度欲在2035年建成空间站,“拖延症”或致无法按时完成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通过和苏联的国际合作,将印度第一个航天员夏尔玛(Sharma)送入太空,他乘坐“联盟”T-11飞船前往“礼炮七号”空间站,进行了为期7天21小时40分的太空飞行。 借船上天只是发展自主载人航天能力的探路之...……更多
本文转自:央视网自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目前,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稳定。一个月来,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的状态如何?...……更多
神舟十七号乘组在轨开展脑电测试研究 前景可期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期,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顺利进行了在轨脑电测试实验。按计划,空间站在轨脑电测试实验将分为多个阶段展开实施。目前,不同批次的航天员乘组与地面科研人员紧密合作,...……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美国一架战斗机坠毁 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援引美国圣迭戈消防救援队消息,当地时间2月12日上午,一架战斗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港坠毁
2025-02-13 08:15:00
南川消防直击实战 锻造绳索救援“尖兵”
2月12日,重庆市南川区消防救援局组织开展绳索救援技术实战演练,系统全面地对绳索救援基础理论、装备性能参数及操作使用和救援人员快速反应
2025-02-13 09:08:00
美法日在菲律宾海举行联合演习,专家:菲在拉大旗作虎皮
据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消息,美国、日本和法国近日正在菲律宾海举行名为“2025太平洋斯特勒”的联合演习。专家认为,此次参演的三个域外国家与菲律宾勾结
2025-02-13 09:33:00
视频公布!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战备警巡,解放军喊话台舰
央视新闻讯 从除夕到元宵节,东部战区一线部队始终坚守战位,时刻保持待战状态,多次出动海空兵力位台岛周边执行战备警巡和训练任务
2025-02-12 16:42:00
来源:中国国防报据美国“战争地带”网站报道,近日,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与西班牙纳凡蒂亚造船厂达成一项重要协议,旨在将SIRTAP无人机整合到西班牙海军“胡安·卡洛斯一世”号两栖攻击舰上
2025-02-12 16:52: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2月11日,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服务中心通报称,乌克兰苏梅州边境居民点遭俄军袭击,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9栋居民楼受损。俄方对此暂无回应。(总台记者王
2025-02-12 17:06:00
2月6日,99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在武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让人民群众沉浸在悲痛之中
2025-02-12 18:30:00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
2025-02-12 22:56:00
文在寅的后悔,能否成为压垮尹锡悦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日,韩国停职总统尹锡悦的前任、韩国前总统、迄今为止韩国唯一善终总统文在寅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对自己在任期间提拔尹锡悦为检察总长感到后悔
2025-02-12 23:40:00
河北新闻网讯(王闯)2月8日,在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公司(简称“开滦山矿公司”)井下掘进现场,一项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一台被员工亲切称为“小坦克”的气动履带式钻机
2025-02-13 00:36:00
新春伊始,不光地上很忙活,天上也很热闹,就在昨天,新型火箭长征八号改首飞成功,也拉开了中国航天蛇年的大幕。长征八号改也称长征八号甲
2025-02-12 16:11:00
中新网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 李京泽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日菲律宾领导人表示
2025-02-12 16:11:00
中新网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舰船过航台湾海峡提问。郭嘉昆
2025-02-12 16:11:00
探秘神奇的药石 山师附小五(5)中队参加“石头也能治病”科普活动
大众网记者 张兴华 济南报道2月9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5)中队队员们来到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参加了“石头也能治病”主题寒假科普系列活动——探秘神奇的药石
2025-02-12 11:42:00
京杭运河最大尺寸LNG动力内河集装箱运输船开启首航
“济宁港航9001”船舶首航仪式现场大众网记者 韩坤 通讯员 臧盛博 济宁报道2月9日上午,由新能船业首创的京杭运河最大尺寸LNG动力内河集装箱运输船“济宁港航9001”船舶首航仪式在龙拱港隆重举行
2025-02-12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