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晚唐诗坛上的佼佼者“鬼才”李贺
...他们在尝试创作历史中,曾写下了众多令世人为之敬仰的名篇佳作。除了大家熟知的李杜、白居易之外,还有一位被称作诗鬼的诗人,他就是晚唐诗坛上的佼佼者李贺。一、唐代诗坛“鬼才”李贺李贺,作为晚唐时期比较知名的...……更多
《卜算子》背后的故事:李之仪与苏轼的友情及清节贤名
...族,沧州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元祐末年跟着苏轼在定州做幕府,天天喝酒畅聊。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更多
王安石将儿媳嫁给他人,王雱竟为何也赞同
...方正的纯良高贵人格,公私分明,一码归一码。虽然他与苏轼政见上不一致,但当苏轼每次身陷囹圄时,他都会毫不吝啬地解救苏轼于水火。他与苏轼真可谓称得上“是一辈子的朋友,也是一辈子的敌人”。王雱是王安石的一个...……更多
苏东坡,生日快乐!
文|朱德泉今天,2024年1月8日,是苏轼987年诞辰的纪念日。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日(十二月十九日)卯时,公历1037年1月8日清晨5点至7点间的某一时刻,他在四川眉山纱縠行老街一间租屋中呱呱落地。门前万竿竹,院雀杂花丛。...……更多
苏轼诗词中的历史观:揭秘刘备与诸葛亮的战争与道义
苏轼是北宋时期大文豪,更是千百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大诗人,他的诗词大气磅礴,洒脱奔放,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酒问青天”等等,让人读完感觉荡气回肠。他的性格十分直爽刚正,而且还渴望...……更多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苏轼主题文物展2号展厅将展至6月10日南国都市报5月14日讯(记者 陈望 实习生苏静怡 )5月14日,记者从省博物馆获悉,“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东坡2号厅展微调后将继续开放至6月10日...……更多
她比杨玉环更受宠,皇帝给她当马夫,苏轼为她写诗
...张跋扈,却没有擅权专政,死后更是为萧宝卷守节。宋朝苏轼感念她的坚贞,为她写诗留下千古名句: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萧宝卷被贬为东昏侯)。同样是贵妃,杨玉环也曾有“诗仙”李白为其写诗,最后却被唐...……更多
处州南园今谁在
...、袁枚……多少文人墨客,都曾与处州以文字结缘,留下名篇佳作,成为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遗产。而其中,秦观的文字“落珠玑于满纸”。绍圣元年(1094),时年46岁的秦观被谪贬至处州。秦观的才学虽深获苏轼、王安石推誉...……更多
...等为代表的抒怀派词人,这些人都写出了很多脍灸人口的名篇。但是今天我要讲的是南唐亡国君主李煜的悲情亡国之恨。李后主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古代君王词人,在评论界常有人把他的诗词与毛泽东的诗词作比较,尽管两位都是...……更多
他在宋朝就发现了石油还记录下来,是位百科全书式科学家
...。想必很多人已经猜出来了,这位大文豪就是千古有名的苏轼苏东坡,沈括干的事,叫打小报告。可能现代人虽然觉得打小报告十分令人厌恶,却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对于自视甚高的士大夫阶层,告密打小报...……更多
苏轼:在困境中绽放的文学巨星
...何人写出如此文章,能令欧梅二位交口称赞?此学子名叫苏轼,刚满21岁,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科考,便位列三甲。欧阳修对苏轼的评价甚高:“此人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他成功预测了苏轼的文学成就,但未...……更多
不愧是央妈!一次找7位“书卷气”美人演李清照,从此才女有了脸
...开始颠沛流离,于是后来有了无数描述愁绪和孤苦的千古名篇。她的词前后风格反差很大,前期可从她的字里行间窥探出她的单纯、俏皮、豪迈,后来便是孤独、惆怅、哀思,乃至悲凉……细细想来,好像没有一个女演员可以恰...……更多
上山采蘼芜 药香沁脑颅
...方。采下菊宜为枕睡,碾来芎可入茶尝。”汉乐府有传世名篇《上山采蘼芜》,通过弃妇和故夫重逢时的一番简短对话,表现弃妇的悲诉与抗议。后世诗人在作闺情诗时,多以蘼芜入诗,来表达女子复杂而细腻的情感,如唐代李...……更多
李清照父亲竟然是苏轼学生,那么李清照与苏轼有没有见过?
苏轼的学生遍布天下,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其实也是其中之一,被称之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既然是苏轼的学生,李格非应该是常常与苏轼见面。那么问题来了,李清照与苏轼到底有没有见过呢?一个是千古风...……更多
2023年体育观察:中国韵,世界风
...道出了亚洲友人的共同心声。杭州亚运会期间,中国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多位外国运动员用中文背出,词人苏轼笔下对生活的热爱幻化成华夏文化迈向世界的美好愿景。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维诺德·库马尔·帝...……更多
看了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我顿悟人生的苦、难、烦,不过如此
...现,人生的苦、难、烦,不过如此。1生活再难,难不过苏轼有人说,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是读不懂苏轼的。他本是天之骄子,奈何命运多舛,苦难几乎贯穿了一生。纪录片《历史那些事》中讲到,当苏轼20岁时,他就凭借出色...……更多
读书,为什么是世间第一等好事?
...望的良方,也是消解烦闷的法宝。古今皆是如此。大文豪苏轼曾前往徐州任职。在不得志的日子里,他花了不少时间来读书,正所谓“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焦躁的心绪渐渐被阅读抚平。苏轼一生性格豁达...……更多
唐朝一位薄情诗人,却写下一首最深情的诗
...讲的这位唐朝诗人,亦是颇有盛名,他就是元稹。倘若说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千古第一悼亡词,那么他的一首《离思》则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悼亡词。这首《离思》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诗中更...……更多
苏轼的冬至:井底微阳回未回
...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冬至这天,苏轼用几个意象的组合描绘出了寒冷而又带有生机的景象,“井底微阳”暗示着天气将逐渐转暖,但地底深处的暖意尚未升腾,这种“回未回”的状态象征着大自然的阴阳...……更多
长孙皇后:千古第一贤后的典范
...。那么,为何长孙皇后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此崇高,被誉为千古第一贤后呢?长孙皇后:千古贞矣的典范长孙皇后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位尊贵的皇后,更是一位智慧、毅力与德行并重的女性。坚定的支持者:在李世民的每一个关键时...……更多
柳宗元的孤独诗篇:《江雪》的深远意境
...酒,独酌无相亲”;明明心怀美好,却被泼洒满身脏水,苏轼的孤独不溶于人世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咫尺之幅,寥寥数字,孤独感却袭满全身。然而这些孤独不能算在读者身上,它们只是作者从千年岁月之前...……更多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变法的浪潮一波接一波。与此同时,在家里守孝满三年的苏轼,回到了京师,但是他发现一切都变了,而他曾经引以为傲的雄心壮志,在逐渐被消磨,原来世间最有力量的只能是时间。苏轼不能接受新法,于是便上书抨击,结果...……更多
“东坡讲坛”第二场明天开讲 专访主讲嘉宾李公羽提前“剧透”亮点
...海南省博物馆开讲。2月17日,记者独家专访主讲嘉宾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他提前“剧透”此次讲座的特色、亮点,以便线上、线下的广大受众可以提前了解,有利于充分汲取知识“养分”...……更多
苏轼与日照丨白鹤楼二三事
...五莲县九仙山南麓。地处深山,名虽不显,但与一代文豪苏轼渊源颇深,文化底蕴亦很丰厚。坐落自九仙山南麓丁家楼子村逶迄西行,有巨石堆积山谷,溪水潺潺,南侧小路上行,有巨石森然而立,长两丈、宽丈余,石顶方而平...……更多
当你想不开时,不妨看看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
...的经历中汲取智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世界,看看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哪些启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治水名人。他的一生充...……更多
宋祁:才情横溢,两首词传颂千古
...个性情真人,至情至真,所以才能写出这么多传颂千古的名篇佳作 ……更多
...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句便出自明代杨慎歌咏长江的名篇。在芳草诗会活动现场,几名身穿红色马甲的小朋友围在“长江诗词大闯关”的游戏树前,争前恐后地填写着与长江相关的名篇名句。江宁街道新洲村社工吴亚楠告诉...……更多
江苏徐州:《彭城风华》沉浸式体验游客“人在船中坐,船在戏中行”
点睛:为迎接一代文豪苏轼履职徐州,彭城百姓夹道相迎,在百姓们的簇拥下,游客与苏轼、苏辙兄弟结伴前往码头,路两侧禁军擂鼓,鼓声动天;官姬婀娜,翩翩起舞,开启了“苏徐州”繁华盛景的序幕。近年来,徐州市委...……更多
和诗以歌 韵律家园 2024太保家园客服节启幕 打造沉浸式文化享老体验
...工作人员穿梭其中,首批受邀客户兴致勃勃的听专家讲解苏轼生平事迹,领略东坡先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心态;细细品味社区精心准备的宋式下午茶,感受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诗以歌,韵律家园”为主题的202...……更多
...的绘本《琵琶行》画风唯美,用60页国风画卷讲述了千古名篇《琵琶行》的故事。新书上市一周内网络平台销量超过5000册,至今累计销售达到3万册。“互联网+”时代让更多力量聚合,更精准地直达读者。一年前,《今天在等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