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谭佳研究员介绍说,该研究项目基本构架包括天(文)、地(理)、(器)物、(文)字和资料五卷,主要有三方面创新点:一是有别于“中华文艺思通史想通史”的起源研究,即按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殷商...……更多
全国人大代表宁雅秋:尽快将贾湖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
...过众多考古专家数十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贾湖遗址极具中华文明探源价值,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贾湖遗址孕育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全...……更多
“开明精神”传文心——开明文化论坛(2024·绍兴)侧记
...明文化论坛(2024·绍兴)举办,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赓续中华文脉 建设现代文明”主题,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共同回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历史命题。“开来而继往,明道不计功”。六年弦歌不辍,开明文化论坛成...……更多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5800年前,文明起源加速
... 蒋肖斌)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家文物局供图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即“中华文明探源...……更多
“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综合研究”项目启动
...,5月19日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开题论证会,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领域重要项目之一的红山文化综合研究正式启动。5月19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更多
...意义。2002年,国家启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级研究项目。20多年间,20多个学科、数十个单位的400多...……更多
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习近平主席贺信引发会场内外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论坛”致贺信,深刻阐明了良渚文化的独特价值,揭示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鲜明特质,表达了对办好“良渚论坛”的殷切期望,为深化文明对话、加强文明交流借鉴提供了重要指引。会场内外的中外学者纷纷表示,...……更多
...原始崇拜等领域的研究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为中华文明起源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史前人类文明的优秀代表,为同时期东亚地区的文化高峰,与西亚两河流域的同期文化相映生辉,在史前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评...……更多
郑州商城遗址:代表早商文明的发展高度
...就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全景式展示河南在中华文明、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彰显河南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工作中交出的出彩答卷。采访活动第一站来到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巍巍亳都,生生不息郑州商都...……更多
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
...鸟’实验室品牌,与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共建‘中华源’考古实验室,为郑州文物保护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介绍...……更多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也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探源工程以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支撑,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更多
...遗的保护传承,树立‘大考古’理念,实施一批重点考古研究项目,为回答好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问题提供山东答案。同时,推动‘大融合’发展,推进非遗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省文化和...……更多
跨越10万年,他们用“指纹”解锁中国水稻演化史
...讯作者吕厚远对《中国科学报》说,“水稻栽培和驯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至今,中国一些大学教材里还在讲水稻是起源于印度。”国际上,中南美洲和西亚分别被认为是玉米和小麦驯的化地。东亚稻作...……更多
浙江日报杭州12月9日讯 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也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记者获悉,近三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塘山以北的良渚外围新发现近20条水坝。中华文明探源工...……更多
...。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把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作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百余年来,我国考古学在展示中华文...……更多
专家学者齐聚“东方人类发祥地”元谋 共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电 (记者 韩帅南)24日,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分论坛·中华文明探源元谋论坛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举行,全国各地文物、考古、文化等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明探源相关理论研究”“数字赋能文物”“推动文物...……更多
...文物领域标准化建设。其中,《意见》表示,深入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围绕重大考古和历史研究课题组织多学科协同攻关,科学阐释中国境内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中...……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启动“文治大讲堂”,叶舒宪教授首讲“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起源”
...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叶舒宪教授开启第一讲 “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起源”。 “文治大讲堂”为交大文科建设处推出的全校性、通识性人文社科类系列讲座活动,也是学校继“励志讲坛”、“大师讲坛”之后的又一品牌活动。讲堂...……更多
...转自:北京晚报创造性影像呈现古代中国北京台纪录片《中华》今晚开播本报讯(记者李夏至)“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今晚,...……更多
浙江将开展456场文博活动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多样、多点开花的文博美好生活。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展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胸怀,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此次活动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更多
...亚残运会开幕式上,用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盛大气象。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更多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勤于耕作,不问收获
...考古知之甚少,也可以感受到中国考古人近百年来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所做的努力。而这三个遗址,都是考古学家严文明当年带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学生实习过的地方。1932年,中国考古学发展初期,严文明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更多
...露,该省仰韶文化早中晚期考古研究取得新成果。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区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由河南牵头,...……更多
初步廓清良渚遗址群三个发展阶段
...理念、信仰体系不断成熟的演进过程,显示出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寺墩遗址是一处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中心聚落遗址,遗址自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更多
...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文明获得世界广泛认可,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世界文明的瑰宝。良渚,也始终牵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两次亲赴现场调研、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良渚见证了习近平...……更多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走进一座博物馆,寻根五千年中华文明
...总书记考察了运城博物馆,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他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更多
以骨论古,将骨论今:2022年人类骨骼考古盘点
...了该人群在南下过程中不断与当地定居人群的融合,这对中华多元统一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古人口学研究古人口学是依托于人口学视角和方法论,对遗址中发现的人骨遗存进行静态数据的收集与动态数据的估算研究,静...……更多
追光—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一座五千年古城焕新文明之光
如果说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满天星斗,那毫无疑问,5000年实证的良渚文明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巨星。在这里,你能触摸到,文化基因如何植入第一片信息,文明记忆如何书写第一段传奇。文脉绵亘,映烁古今。习近平文化思想提...……更多
260余件(套)文物展示中华礼乐文明史 “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开展
...南博物院主展馆16展厅正式启幕。260余件(套)文物展示中华礼乐文明史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本次展览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27家单位联合协办。展览精选260余件(...……更多
...、岭南早期文化与社会发展道路及机制、岭南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岭南在中华文明对外交流重要地位的历史由来等关键问题,以实证“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桓台农商银行开展反电诈宣传进社区活动
为提高群众防识骗、防骗、拒骗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近日,桓台农商银行联合桓台县少海街道锦秋社区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
2024-06-12 16:29:00
铁路迎端午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贵阳三大火车站一天发送旅客超13
来源:极目新闻6月10日是2024年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返程旅游、探亲等多股客流叠加,贵阳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贵阳铁路增加运力
2024-06-12 16:33:00
端午佳节荷花盛开,市民游客纷至沓来赏美景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刘中灿6月10日,在武汉汉街靠近沙湖一带,随着夏日荷花的陆续盛开,绿叶映日,红花娇艳,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2024-06-12 16:30:00
百年后继续做“老师”,武科大80后女教授预约遗体捐献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肖杨通讯员黄宏杰“我爱教师这个职业,希望百年后继续做一名老师!”近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科技大学获悉
2024-06-12 16:29:00
端午假期湖北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579万人次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刘微通讯员鄂文旅2024年端午节假期,湖北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全省文旅活动以周边游、省内游、亲子游
2024-06-12 16:30:00
“拿不到冠军游回南京”,不必笑话力争上游的豪情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评论员徐汉雄6月9日至10日,2024年长沙市龙舟邀请赛暨望城区端午龙舟文化节在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举行
2024-06-12 16:41:00
95后小伙在武汉公交车上向女友求婚成功
来源:极目新闻00:20极目新闻记者黄永进通讯员陈祺民方婷婷“亲爱的,嫁给我吧!”“我愿意。”6月9日晚,95后小伙夏先生单膝跪地
2024-06-12 16:36:00
江城迎来凉爽的一天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刘中灿6月10日,武汉的天气变幻莫测。中午时分,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有风雨欲来之势。然而,降雨并未如期而至
2024-06-12 16:35:00
龙年端午节恰逢高考季,特色餐饮成假期餐饮消费主流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石倩实习生徐棒高瑞琪端午节遇上高考季,武汉许多餐厅都推出了针对考生的折扣活动或套餐。这个端午节
2024-06-12 16:38:00
端午节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艾草也可以“小清新”
来源:极目新闻时清日长,仲夏蝉鸣,端午挂艾草的习俗由来已久,寓意驱邪纳福。在云南昆明的鲜花市场,当地人把艾草和鲜花设计在一起
2024-06-12 16:41:00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廖仕祺通讯员裴霓裳清水粽子本来是周婆婆(化姓)很喜爱的食物,但她今年端午节却没有像往年一样享用这道美食
2024-06-12 16:35:00
东湖听涛景区,端午节期间每天推出五场皮影戏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王永胜6月10日,在武汉东湖听涛景区,孝感非遗传人在表演皮影戏,市民游客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端午期间
2024-06-12 16:36:00
宜昌秭归:端午寄情赛龙舟
来源:极目新闻6月10日,“甲辰龙腾盛世中华”2024全国龙舟大联动之“我在宜昌过端午”2024屈原故里传统龙舟赛,在三峡大坝前的屈原故里国家龙舟训练比赛基地激情开赛
2024-06-12 16:40:00
优惠政策叠加,武汉经开区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姚岗通讯员金晨田钰杰端午节小长假期间,记者在武汉多家汽车4S店看到,不少市民前往咨询购买汽车
2024-06-12 16:43:00
石首一大货车侧翻司机被困,消防员紧急出动成功施救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黄志刚6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荆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日前,石首市消防救援大队救助了一名在车祸中被困的司机
2024-06-12 1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