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战国时期主要文学作品盘点
...襄王二十年(前299年),该书已经遗失,现在所看到的是王国维编成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更多
中小学班主任 一起过节
...天下午,嘉兴市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节启动仪式在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文苑小学举行,向全市奋斗在教育一线的中小学班主任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相关报道详见2版)。■摄影 记者 孟多多 ……更多
...时常拖住我们的脚步。如何做到“思静而心安”?我相信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能给出答案。他说,“古今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年少轻狂的我们,抱怨环境和生活,然而忘记改变...……更多
为何是国学而不是儒学
...代国学研究的另一典范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在声名显赫的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赵元任的指导下,走了一条“汉学化的国学”道路,呈现出与国际学界的中国研究接轨、合流的新的“世界化”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近代学术...……更多
柳永:北宋词坛的革新者与传世巨匠
...文坛的关注,也为后世的词人开辟了新的创作道路。正如王国维所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从小令到长调,正是词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柳永正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开拓...……更多
推窗即江南
...人文之城,境内有江南文化之源——马家浜遗址,茅盾、王国维等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是魅力之城,京杭大运河串联起乌镇、西塘等千年古镇,“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愈发响亮;是幸福之城,城乡均衡、生活富庶,农民收入连...……更多
聚焦北京图博会贵州展团|李万生:清水江文书的“抢救性”极大
...往的40年。他动情说道,“我们的相识从1988年开始,借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风义平生师友间’,在张新民老师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李万生表示,清水江文书的史料收集整理意义重大,从中能看到一个真实的贵州,从...……更多
拉萨河畔的春日美景
...级的水利风景区,每天来这里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王国维曾在词中感慨“一生难得是春闲”。既然已到暮春,何不怀着期待与热爱,在拉萨河畔沐浴春光,感受爱与暖、喜悦与希望,奔赴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更多
商国是怎么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部落,逐步做大,最后吞并大夏的呢
...世:主壬第十三世:主癸第十四世:天乙(汤)1917年,王国维写了两篇论文,名为《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排出了一个殷商的世系,证明《史记》中所记载的殷商先公,除个别有误外,...……更多
...真实的想法做法写入自己的词里,这事十分难能可贵的,王国维就曾评价过:“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亡国之君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亡国...……更多
​陆游对中国文献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史》旧版毁于火,因此这个宋本可能就是陆游所刻版本。王国维所撰《两浙古刊本考》中关于《大字刘宾客集》的介绍:“日本京都崇兰馆藏大字本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每半页十行,行十八字,殆即严州所刻。此淳熙戊申陆放...……更多
牧野之战:商周政权更迭与中华文明的转折点
...部落在这场战争中击败了商朝,从此开创了周朝的历史。王国维先生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商朝与周朝的文化、政治特色截然不同,而周朝更是一个中国史上的新起点。周朝为中国传...……更多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及治学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更多
...受损失,主办方有权要求参赛者承担侵权责任。国学大师王国维将美育视为“无用之用”的教育。所谓“无用”,就是避免过于功利的培养方式。有专家说“美育一旦与比赛、评优挂钩,就容易违背初衷”。各类美术比赛都应尽...……更多
...州日报“更快更高更强”的三种境界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三境界”之说早已脍炙人口。而“更快更高更强”这句奥林匹克格言,其实也有三种境...……更多
...,陆维钊从事文史辞章之学,早年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助教,后在上海学习清词,大部分时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做教授。因而,陆维钊认为自己首先是诗人,其书画作品也总是充满诗意,诗书画印和谐统一。尤其是他的...……更多
【博法巾帼·木兰芳华】卢钰燕:漫漫执行悟
...个过程是充满苦涩却带着成就感的,犹如中学时代学习的王国维的三境,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对应的是卢钰燕刚到执行局的时候,刑事到执行的变换,重新开始学习民事法律内容、撰写执行文书...……更多
古人教你如何用诗词撩妹,表白必备
...三十六大》冯唐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玄宗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更多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陈浩东 王军近来夜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多
...解引杜预曰:“商丘,宋地。”宋地又在哪里?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说商》(《观堂集林》卷十二)中说“商之国号,本于地名……古之宋国,实名商丘,丘者虚也”。《史记·郑世家·集解》引服虔曰:“商人,契之先,汤之...……更多
...被认为是名作。李煜在词史上地位甚高,得到许多好评,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此说影响极大,但是后主的作品并不是什么士大夫之词,而是颓废派的帝...……更多
在“红船起航地”遇上“澎湃中国红”
...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嘉兴同样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如王国维、茅盾、徐志摩、丰子恺、陈省身、金庸等名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经典著作。值得关注的是,活动上举行了“新华荐书·澎湃中国红”书单第一季落户嘉兴签约仪式...……更多
红船起航地 聚焦新发展
...人文之城,境内有江南文化之源——马家浜遗址,茅盾、王国维等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是魅力之城,京杭大运河串联起乌镇、西塘等千年古镇,“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愈发响亮;是幸福之城,城乡均衡、生活富庶,农民收入连...……更多
宋徽宗的假新闻从何而来
...代《白雨斋词话》评价他:“词至美成,乃有大宗。”;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说他:“而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纵观整个宋朝,社会主流对婉约词都持批判态度。写婉约词的人,会被贴上“行为失检”等另类标签。...……更多
缙云丨钟其贵:人生境界漫谈
人生境界漫谈文/钟其贵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曾诗意地描述人生三境界。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此境界着眼于人生的抉择(立志);二境界“衣...……更多
聊聊哪些有写诗癖的古代帝王
...后期的《虞美人》、《浪淘沙令》凄凉悲壮,意境深远。王国维赞誉李词“神秀”,纳兰性德更将李词置于宋词之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粗人,有时也附庸风雅。他的诗艺术性稍差,但胜在霸道,尽显帝王气象。如他有首模仿黄...……更多
通讯极为不便的古代社会,如何守密于第三者、以及取信于第三者
...,一个原因在于其质地较硬,另一个则在于其表面印文。王国维在《史籀篇》疏证序中提出“战国时秦俑籀文,六国用古文”的说法,因此将战国文字分为东、西两个大系列。而李学勤先生则在王国维的基础之上,把古文字与历...……更多
嫦娥四号帮人们了解月球背面,历史上辛弃疾曾猜到月球绕着地球转
...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一下子就猜中了真相。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此评价:“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当然了,辛弃疾完全是碰巧,但是这种瑰丽的想象还是给后人留下一篇优...……更多
让学生“学得懂、学得乐、学得会”
...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开展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坚持“以体育智、以体育人”运动理念,共同编织“人人会踢球、人人乐运动、人人更健康”的足球梦。目前,学校已被评为“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更多
北宋宰相晏殊是著作等身的杰出词人〔196〕
...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等。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论断,由古词集句而成,他认为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层境界,第一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