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如何?
...越广泛,这些学说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二】董仲舒的生平他是一位勤奋的人。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在汉景帝时期,担任汉朝的博士。汉朝时期的博士,非现在的博士能够相...……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西汉王朝抗击腐败进程中的作用
...代了“黄老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董仲舒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以后,西汉董仲舒开始糅合各家思想重新整合儒家学说在董仲舒的学说中,天是宇宙间最高主宰,有绝对的权威,而人为天所创造,君权也是...……更多
汉代太学的兴起与勤工俭学
...如果是非正式生的话则必须由本人自理全部费用。自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使儒学取代\"黄老之学\"成为帝王统治社会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代经学盛极一时。虽然汉代选官制度以\"察举制\"为主...……更多
东方朔才华横溢,又受刘彻的宠信,为何没入三公九卿?
...家,还是黄老,刘彻都是很排斥的。刘彻支持公孙弘打压董仲舒,就是因为董仲舒提倡的是真正的儒家。刘彻把汉景帝时期的朝廷重臣汲黯排挤出朝廷,本质上是因为汲黯反对法家治国的一些方法和理念。东方朔的面临的问题与...……更多
卜式:从牧羊人到丞相的传奇之路
...的使者让他当官他不当,疑为有冤案,结果卜式也没有。丞相公孙弘怀疑他有问题,就不让汉武帝接受他的财物。于是,皇上没有接受卜式的请求。卜式回家,又到田里牧羊了。天下发生灾情时卜式拿出了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更多
征辟,是察举制度的补充,为两汉政权选拔人才做出突出贡献
...起对豪强特权的冲击。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举贤良对策,董仲舒对曰:“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更,又以富,未必贤也。……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更多
西汉的郡国并行,是怎么影响汉王朝国运的?
...加强也是势在必行,加上之前七国之乱的余悸,在思想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证实了君权是受命于天的,君权为天也成为必然。所以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议下实行\"推恩令\",废除了郡国并行的局面,重新确立了秦朝实行的郡县...……更多
明宣宗2件事毁掉朱元璋苦心,成明亡源头
...民丞相公孙弘的出现。公孙弘其人出生不咋地,甚至当过猪倌。好不容易经过层层进步,步步升迁,在外事活动中收获了汉武帝好感,终于时来运转,在60多岁年纪,一跃而起成了丞相。这样的人,你说他当了丞相之后会如何?...……更多
汉武帝刘彻凭啥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少了这四个人真不行
...所以历代皇帝采取“愚民”政策。愚民政策的源头就是从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的。董仲舒出生在一个儒学底蕴浓厚的家族,从小耳濡目染,对儒学有深刻的认识。后来他又四处游学,接触到了更多学派的思...……更多
公孙弘是西汉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开创“以丞相褒侯”先例
公孙弘这个人挺奇特的,他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公孙弘出生于菑川国薛县,年轻时曾在家乡做狱吏,后因触犯法律而被免职。失去职务的公孙弘没有了经济来源,于是到...……更多
为何说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巅峰?体现在哪些方面?
...。何谓礼?纪纲是也。——《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董仲舒在提出君权神授观点时,为了加强帝王的权威,他同时还提到“三纲”的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套观念,在父子、君臣、夫妻之间,构筑起了由...……更多
...蛊之祸”的公孙贺公元前91年初春,奉汉武帝诏敕,大汉丞相公孙贺被捕入狱。在狱中,有司穷治其罪,他和儿子公孙敬声受尽了凌辱和拷打,最后,父子双双死于狱中。汉武帝犹恨意难消,下旨将公孙贺灭族——这不是汉武帝...……更多
大将威震匈奴,听说汉武帝命其为丞相,却吓得瘫软倒地
...上却发生了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当时,大汉帝国的丞相——石庆去世了,相位出现了空缺。于是,汉武帝当即下达命令,将抗击匈奴的大将——葛绎侯公孙贺继任丞相之位。公孙贺,和卫青是故交,曾因军功而封侯,威名...……更多
汉武帝时期丞相公孙贺有着怎样的经历
公孙贺,西汉将领,汉武帝时期丞相,封葛绎侯。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胶东王刘彻立为太子,选为太子舍人。后元三年(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迁太仆。元光元年(前134年)至元鼎六年(前111年),先后以太仆之职出任轻车将军...……更多
刘建:荒唐的西汉宗室成员
...下大臣却十分客气。西汉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曾担任他的国相。刘非知道董仲舒是个大儒,能用儒家大礼匡正他的过错,不但没有为难董仲舒,而且对董仲舒非常敬重。刘非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等一...……更多
...熙、乾隆,排名第三。汉武帝在位期间,前后一共有13位丞相,每位丞相的平均任职时间是4年多一点,跟现在美国总统的任期差不多。这13位丞相,咱们就按照他们的任职顺序来捋一捋,事迹什么的太多,一篇文章装不下,主要...……更多
儒家文化为什么还能延续千年
...同一部经典,不同的家法可以同时设立不同的博士。直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才完全确立了正统地位,所谓“罢黜”,并不是禁绝其学术,董仲舒自己的学说就使用了不少阴阳家的思想。“罢黜”仅仅是不为其...……更多
刘彻与刘病已两位皇帝的治国策略
...化,期望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使人民自觉遵守。尤其是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等理念后,更是让汉武帝觉得此种思想有利于其统治。第二,儒家思想可以打破黄老、无为对当时人们的思想统治。从惠帝、吕后到...……更多
揭秘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们的结局
...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等十数人曾担任过丞相一职,其中李蔡、庄青翟、赵周都是被迫自杀,而窦婴、公孙贺、刘屈氂则是最终被斩杀。乐安侯李蔡李蔡,李广堂弟,曾任汉文帝的侍从,后任汉武帝的第七个丞相...……更多
西汉初期丞相张苍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南国相,入为御史大夫。汉文帝四年,灌婴去世后,接任丞相。因政见不同,主动致仕。汉景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52年),去世,谥号为文。曾经校正《九章算术》,制定历法,主张废除肉刑,主要门生为贾谊。人物生平追随刘邦...……更多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秦汉时期,丞相的权力非常大,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许多人为了爬到这个位置,不惜动用各种阴谋诡计。可是西汉时期,却出现了一幕让人非常不解的事情。汉武帝任命一位官员担任丞相。...……更多
孔子泉下有知的话,会不会感激董仲舒
大汉的鼎盛,始于董仲舒;刘汉的终结,亡于董卓。董仲舒给华夏文明上了一把锁对汉朝来说,董卓是实至名归的董贼,但对华夏历史来说,董仲舒比董卓更可恶。董仲舒在主观上没有作恶的动机,但他为刘氏汉朝吹鼓抬轿所...……更多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但推动儒学地位是的董仲舒
...,爱好刑名之学,儒学仍居末流。但是在时代的呼唤下,董仲舒应运而生了。是他将儒学推上了中国封建统治哲学的正宗地位,而且后来儒学的这种地位一直没有动摇,并在中国政治、思想、伦理等领域独居风骚两千年。董仲舒...……更多
伴君如伴虎:汉武帝时代丞相的悲惨命运
...得近的大臣,被处斩的概率越大。而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丞相无疑是最危险的职业。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1年继位,直到公元前87年才驾崩,在位54年。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一共更换了13任丞相。更换频率之高,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更多
汉武帝刘彻:千古第一帝的辉煌与决断
...成为统治意识形态,因为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统一。董仲舒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从此,儒家思想取代了法家、道家思想,统治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多
刘屈氂:一个被命运推上丞相之位的汉代官员
...春(前91年),武帝刘彻下诏:“其以涿郡太守屈氂为左丞相,分丞相长史为两府,以待天下之选。夫亲亲任贤,周唐之道也。以澎户二千二百封左丞相为澎候。”那么刘屈氂有能力胜任丞相之职么?单从这个诏书就能看出端倪...……更多
董宣在酷吏传中排名第一,连皇帝都敢硬怼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大儒董仲舒提出:“君要臣死,臣不死为不忠”,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此后,皇帝言出法随,多少将相名臣困于此言,明知皇帝说的不对,也不得不依旨照办。后世皇帝们也因此养成了一...……更多
从布衣到丞相,他是三国时期最为出彩的逆袭者
...,曾经是一位避祸江东的平民。他,最终身居高位到东吴丞相。能够实现从平民到丞相的华丽转身,他,就是步骘。步骘,临淮淮阴人,可谓三国时期的东吴重臣之一。或许他不如张昭德高望重,或许不如周瑜、陆逊等文武双全...……更多
聊聊先秦至唐之禁书都有哪些
...缴,秘密收藏。汉武帝时期“罢黝百家,独尊儒术”源于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更多
古代最传奇的丞相,年近50还在养猪,60岁入朝为官
...易的事情,但也有例外。在西汉时期,有一位相当传奇的丞相,年近50还在养猪,60岁的时候通过他人的举荐入朝为官,活到80岁才去世,其事迹相当的励志。公孙弘,西汉菑川国薛县人,虽然家里比较穷,但他志向远大,读过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