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里的政敌弹劾他,他又被贬为平民。这个人就是东晋大臣殷浩。殷浩生于公元303年,字深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西华县)人,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殷浩见识度量清明高远,年少便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与叔父殷融都酷...……更多
简介东晋时期大臣殷浩
殷浩(303年~356年),字渊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省西华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清谈家,光禄勋殷羡的儿子。早年见识高远,度量清明,富有美名,酷爱《老子》、《易经》,善于清谈。隐居十年,不曾出仕。接受会稽王司马昱...……更多
王彪之的智慧与东晋的命运,看他如何挽救岌岌可危的东晋?
...生起不臣之心。 为了抗衡桓温,司马昱引有极高名望的殷浩为心腹,并在后赵皇帝石虎逝世后,支持殷浩北伐。决定乘后赵大乱进军的当然还有桓温,但在屡次请求北伐不果的情况下,他亲帅五万大军迫近京都。面对来势汹汹...……更多
殷浩北伐失败谢尚却大有收获,成为桓温的发展最大的障碍
...王敦有风致得多。说起来,谢尚出镇寿春,原是为了配合殷浩北伐。跟谢尚一样,殷浩也是一个大名士,但刚开始,他的名气比谢尚大。殷浩擅长清谈,谢尚曾登门挑战。殷浩旁征博引,开阖纵横,做了许多关于人生意义上的阐...……更多
蔡谟称疾拒不上朝
...朝臣听他语言激烈,也觉一惊,连忙注视,乃是中军将军殷浩。当下互相讨论,议久未决,殷浩尚与固争,还是徐州刺史荀羡私语殷浩道:“蔡公望倾内外,今日被诛,明日必有人借口,欲为齐桓晋文的举动了,公何苦激成乱衅...……更多
聊聊东晋时期官员——王述
...,终日清静无事。因母亲去世离职守孝。服孝期满,代替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封征虏将军。初上任时,主簿请示避讳事宜。王述回答说:“亡祖和先君,名扬海内,远近皆知,只须亲族内部避讳,其余的人无须避讳。”不久朝廷...……更多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
...集二卷,已佚。轶事典故堕其云雾王濛和刘惔到中军将军殷浩家清谈,谈完了,就一起坐车走。刘惔对王濛说:“渊源(殷浩字)的言论真可意。”王濛说:“你原来掉进了他设下的迷雾中。标同伐异镇西将军谢尚写信给扬州刺史...……更多
东晋兴师北伐屡屡功败垂成,始终未能恢复中原统一
...。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的多次行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祖逖、桓温、刘裕三人的先后北伐。首先北伐的是东晋名将祖逖。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更多
东晋十六次北伐全回顾,哪次效果最佳
...以说庾亮北伐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徒劳无功。东晋——殷浩第一次北伐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后赵君主石虎去世,晋廷欲乘石虎新死荡平关河,晋穆帝任命殷浩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统军进取中原。永和八年...……更多
邺城围困,蒋干出击未果,慕容评等围攻愈急
...,史家号为前燕。即十六国中三燕之一。话说晋中军将军殷浩,累蒙迁擢,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他本来大言不惭,至此,因桓温屡请北伐,便想自担重任,得能侥幸一胜,方好压倒桓温,免受奚落。当下拟定草表,自请北...……更多
...廷也察觉到了桓温的野心,所以没有让桓温北伐,而是派殷浩负责北伐事宜。然而殷浩屡战屡败,引发朝野的不满,桓温趁机弹劾殷浩,接过了北伐的大旗,“自此内外大权一归温矣”。桓温先后三次北伐,前两次取得了一些战...……更多
殷浩一错再错,姚襄巧计退敌
殷浩不听劝谏一败再败,姚襄进屯盱眙陈情谢罪王羲之因前谏不听,已遭败衄,一误不堪再误,乃更剀切陈书重谏殷浩道:近闻安西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以区区江左,所营如此,天下寒心,固已久矣,而加之败丧...……更多
东晋灭成汉之战是怎么回事
东晋灭成汉之战,指的是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至永和三年(347年)三月,东晋安西将军桓温率军西征,攻克成都(今属四川),灭亡成汉的战争。最终以桓温于永和三年(347年)灭亡成汉结束此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更多
桓温枕戈泣血报父仇
...廷予谥文穆,特进前国子祭酒顾和为尚书令,前司徒长史殷浩为扬州刺史。这两人为褚裒所荐。顾和以孝著名,正直有余,干济不足。殷浩父名羡,尝为豫章太守,就是不肯寄书、掷诸流水的殷洪乔(殷羡字洪乔)。殷浩素尚风...……更多
聊聊东晋大臣、清谈家——刘惔
...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史称“刘尹”。三十六岁时,去世,获赠前将军。袁宏《名士传》称为“永和名士”。《...……更多
司马聃崇尚孝道儒家治国,皇帝生涯的转折点
...日。是岁,仇池公杨国为其从父俊所杀,俊自立。释文:永和十二年(即公元356年)春天正月的丁卯日,皇帝司马聃上朝,因为皇天后的母亲去世的原因,虽然悬挂了乐器但是并不演奏,以示哀悼。镇北将军段龛与慕容恪在广固...……更多
聊聊东晋史学家孙盛,善谈名理尤喜诡辩
...的诡辩技巧力挫对手。据记载,他曾经与“擅名一时”的殷浩辨析名理,双方辩论超过半日,都未能使对方屈服。这也足以证明孙盛的清谈水平。总结总而言之,孙盛两次随征西大将军桓温出征,经历战阵。又善谈名理,尤喜诡...……更多
东晋时期大臣谢奕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在交往中略为留意谦虚退让,而没有不同寻常的交情。到永和元年(345年)桓温升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将要西去赴任之际,桓温对谢奕的情意就特别深厚了,谢奕对此也没有什么猜测。只有谢虎子(二弟谢据的小名)的妻子王氏...……更多
王羲之的书法人生
...名大盛,震动朝廷。会稽王司马昱也不禁畏忌起来,乃引殷浩为心膂,阴欲抗衡桓温。殷浩方因父丁忧去职,扬州刺史一缺,由领司徒蔡谟摄任。至殷浩已服阕,复起为扬州刺史,兼建武将军,参预政权。秘书丞荀羡,即尚书左...……更多
...病死,中原大乱。晋穆帝在为期间东晋朝廷先后令褚裒、殷浩北伐,均未成功。永和十年(354年),太尉、征西将军桓温北伐关中,大败前秦。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更多
他是东晋最短命的皇帝,52岁才登基,8个月后就忧愤而死
...名声大振,连朝廷对他也惧怕三分。司马昱认为扬州刺史殷浩素有盛名,朝野对他也推崇佩服,便以他作为心腹,让他参与朝政,想以此与桓温抗衡。并且,司马昱还大量援引会稽人士及玄学同好进入朝廷,来制衡桓温。对此,...……更多
2022-12-13 12:27忧愤,皇帝
聊聊东晋时期重臣——何充
...决请求做地方长官。何充说:“桓温、褚裒为一方诸侯,殷浩掌管诏令,我可以无辛劳了。”何充身居宰相,虽无修正改革之能,但刚强果敢,才识度量过人,执掌国政,正气凛然,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无不以功...……更多
桓温北伐王猛出山
殷浩败北落井下石,桓温北伐王猛出山随后,殷浩大名一落千丈,投井下石的疏文,陆续进呈。就中有一疏最为利害,署名非别,便是那殷浩的仇家桓温。疏云:按中军将军殷浩,过蒙朝恩,叨窃非据。宠灵超卓,再司京辇不...……更多
东晋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他人生的结局也和哥哥如出一辙,最终惭愤而死。褚裒、殷浩北伐349年,后赵帝石虎去世,其诸子争权,后赵大乱。东晋朝廷趁机北伐,时任征北大将军的褚裒率领三万大军出兵北上,在代陂,褚裒的三千精锐被后赵将领全歼,...……更多
他本是少年英雄,因父亲的死改变一生命运
...内,无人敢与之匹敌。朝廷也意识到桓温的威胁,于是召殷浩入朝,并授予他军政大权,希望用殷浩来牵制桓温。但桓温却毫不在意,他认为殷浩不会有什么作为,因此继续在自己的驻地扩充军队,以待时日。果然,殷浩带领军...……更多
驸马桓温金屋藏娇的故事
...,做了驸马,从此步步高升。 平定蜀地又偶得佳人青睐永和元年,庾翼因病逝世,临终前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来接管荆州,但是身旁辅佐的侍中却否定了他的想法,认为桓温的才能更为出众一些,便推荐桓温接管,但是丹杨尹刘...……更多
聊聊东晋第三代权臣桓温
...坏了,而立下不世之功的桓温也被赋予征西大将军称号。殷浩北伐 桓温入朝对于有些人来说是高兴不起来的,会稽王司马昱为了防止桓温做大,安排心腹殷浩也入朝理政,对桓温形成掣肘,而褚太后的父亲,征北大将军褚裒更...……更多
桓温和刘裕能力相当野心相同,为何一个功亏一篑,一个一举成功?
...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为了牵制和掣肘桓温,遂将扬州刺史殷浩引入朝中,担任建武将军,桓温颇为不满,不臣之心渐生。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了西天,北方动荡。桓温见机遂上书朝廷,请求北伐。晋廷担忧桓温借此坐大,...……更多
晋攻前秦之战恒温为什么失败
...一起分享。起因永和十年正月,东晋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因北伐失利被废为庶人,朝中大权尽落桓温之手。二月,桓温亲率步骑兵4万从江陵(今属湖北)北上;水军从襄阳(今屑湖北)沿沔水入均口(今湖北均县西),至南乡(今河南...……更多
同为权臣幕僚,王坦之与郗超为何走向“敌对”?
...是难上加难。掌权之后的司马昱哪怕重用完全不会打仗的殷浩北伐,也不愿相信桓温不会反叛,比起东晋皇室的软弱,颇有战功,有宁济海内之志的桓温,让郗超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忠心追随桓温,成为桓温的谋主,两人后来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解读和分析南宋的四木三凶
在南宋历史上,“四木三凶”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南宋初期的四位名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以及三位奸臣秦桧
2024-09-28 21:48:00
揭示嘉定和议的真相和历史逻辑
在南宋历史上,嘉定和议是一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它不仅标志着宋金关系的转折,也对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嘉定和议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2024-09-28 21:49:00
开禧北伐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呢
在南宋历史上,开禧北伐是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旨在收复失地、振兴国威。那么,在这次北伐中,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2024-09-28 21:50:00
揭示三国北伐失败的历史逻辑和教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变革的时代。其中,北伐作为蜀汉政权对抗曹魏的重要战略行动,其失败原因一直备受关注
2024-09-28 21:50:00
清朝为什么没有言官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中,言官制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到了清朝时期,这一制度却逐渐消失,令人不禁产生疑问:清朝为什么没有言官
2024-09-28 21:51:00
唐朝朋党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朋党之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09-28 21:51:00
揭示秦朝的选官制度背后的逻辑与特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和选官机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的选官制度,以世卿世禄制为基础
2024-09-28 21:52:00
探讨这一古代选官制度的奥秘
在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其中,察举制作为两汉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09-28 21:53:00
聊聊那些以身许国,马革裹尸的一代名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以身许国,马革裹尸,成为了后人敬仰的一代名将。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战争与荣誉
2024-09-28 21:56:00
聊聊东汉的中兴之主:汉和帝刘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东汉的汉和帝刘肇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誉为东汉的“中兴之主”。然而
2024-09-28 21:57:00
聊聊古代流放和发配的区别
在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流放和发配是两种常见的刑罚方式,用于惩罚罪犯或政治犯。尽管这两种刑罚都涉及到将犯人驱逐到远离家乡的地方
2024-09-28 21:58:00
探讨古代流放是否真的自由
在古代社会,流放是一种常见的刑罚,通常用于惩罚罪犯或政治犯。然而,这种看似“自由”的惩罚方式,实际上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苦难和限制
2024-09-28 21:58:00
探寻一下战神赵匡胤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以“陈桥兵变”和平篡位,开创了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者
2024-09-28 21:59:00
探讨魏东亭被贬的原因
在康熙年间的官场,魏东亭的遭遇引人深思。作为一位曾经备受皇帝赏识的官员,魏东亭的仕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他的地位却在不久后急转直下
2024-09-28 21:59:00
聊聊明朝中期的奸臣——严嵩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物,他们起初以良好的形象示人,然而在权力的腐蚀下,最终走上了祸国殃民的道路。其中,有一位尤为引人注目
2024-09-28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