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哪位宰相多次对安禄山暗下杀手,可惜功亏一篑
...龄之后,朝中大臣总觉得安禄山要反。李林甫说他要反,杨国忠也说他要反,在这样的舆论环境里,哪怕是一个毫无反心的人也不免要动一动造反的念头了。唐玄宗坚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朝廷给安禄山发出的信号却不...……更多
...安全入蜀。因此安禄山造反有三个原因:李林甫养育之,杨国忠激怒之,杨贵妃引诱之(虽然并非故意引诱)。安禄山身为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杨国忠对他逢迎谄媚,每次安禄山上殿,杨国忠都要在身边搀扶。李林甫召安禄山谈事...……更多
他垂涎女儿美色强行纳妾,还逼妻子说女儿不是亲生,这个禽兽是谁
...。孔彦舟本是一个无赖,后来因杀人逃亡在外,恰好赶上朝廷征兵,他便应募为宋军,仗着好杀斗狠还混上了武官的职位。以他的本事打不过金兵却能欺负百姓,一边儿狼狈逃窜一边烧杀抢夺,朝廷也是没有可用之人,就这样一...……更多
朱见深恢复商辂的官职,为何遭到御史弹劾?
...辞去阁臣的职位。他们将商辂、程信、姚夔、马昂等朝廷重臣痛斥为奸邪,要朱见深将这些大臣贬出朝廷。朱见深没有接受他们的建议,然后给事中董旻、陈鹤、胡智等人又当面觐见弹劾,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商辂没有办法,...……更多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了开元盛世的辉煌。然而,晚年的他变得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等佞臣纷纷得势,朝政日渐黑暗,国家的繁荣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这时的大唐户数逾九百万,人口超过五千万,国家看似安定,...……更多
石勒与刘曜的恩怨:后赵的建立与前赵的覆灭
...毕竟是他的亲人,必须信任。二是程遐等人是汉人,虽是重臣,终究是两张皮。但石虎却没有这么想,他管你是不是亲人,谁拦在他面前就是除掉谁,当然除了石勒。公元333年,石勒去世,石弘继位后,朝政就由石虎把持。第二...……更多
清朝的八旗旗主的权利很大吗
...命于皇帝,还得绝对服从于本旗的旗主。清朝初期的朝廷重臣范文程,深得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皇帝信任,为清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范文程妻子被镶白旗旗主多铎欺负、霸占,搞得沸沸扬扬。最终,多铎被罚银1...……更多
安史之乱险些让大唐陨落,盛世大唐当真这么不堪一击吗?
...晚年沉迷于女色,昏庸不查,重用杨玉环她哥——大奸臣杨国忠,致使整个国家被搞得乌烟瘴气,让野心勃勃的安禄山抓住机会,趁乱起兵造反了。这一观点,乍一听没有什么问题,历朝历代的野史杂记,以及民间诸多小说演义...……更多
一日杀三王:唐朝宫廷阴谋与太子的悲剧命运
...期间,唐玄宗对李亨就十分忌惮。甚至还利用当时的宰辅杨国忠和李亨互相牵制。所以从李隆基的权谋手段来看,武惠妃的动作、图谋他未必不知道。所以基于这些,或许,李瑛被杀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李隆基早就不想让...……更多
安禄山造反一年之后就死了,安史之乱打了八年是谁在指挥战争?
...贵妃后情况更加严重,只顾和她取乐不问朝堂之事。使得杨国忠趁机把持朝政,此人是贵妃之兄。没什么才能心胸还很狭隘,不能容人。安禄山因为有功被皇上看重,引起他的嫉妒,两人从此不和。而安禄山本就有二心,再加上...……更多
被明宣宗称之为“宗室亲贤”的朱孟烷,在藩地的真实表现又是如何
...疑虑,断自圣衷。于今无事之时,托以京师粮储不,充命重臣与湖广三司选其护卫精锐官军,给粮与船,令运至北京,因而留使操备,则剪其羽翼,绝其邪谋。王可以永保国土,而朝廷恩义两全矣。’”(《明宣宗实录》)武汉...……更多
...的叛乱,除了西汉“诛晁错”的七国之乱,还有唐朝“讨杨国忠”的安史之乱、明朝“诛齐黄”的靖难之役。为啥只有汉景帝乖乖地听叛军的要求、自己杀掉了晁错?咱们不能只盯着汉景帝为人狠辣、薄情寡义,更应该看到晁错...……更多
荒唐的“洗三礼”,唐玄宗是真的昏聩吗
...玄宗皇帝听后哈哈大笑,夸其忠心。这些话让李林甫或者杨国忠说出来,或许玄宗皇帝皆不以为意,但唯独安禄山说了这样的话却能让玄宗感动,为啥呢?这就是人性的弱点,胡人的身份让玄宗没有防备,也成了安禄山的加分项...……更多
明朝重臣杨荣:从科举状元到皇帝智囊的传奇人生
...小节而利全局,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作为大明时期的重臣,杨荣在日常生活当中兢兢业业,为大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在杨荣70岁的时候,他也因为疾病的原因而离开了人世。这对于当朝皇帝来说,也是一...……更多
山口百惠和杨贵妃这两个美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禄山在范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起兵,打着诛杀宰相杨国忠的旗号,领着十多万虎狼之师,一路势不可挡,很快就攻陷了东都洛阳,随即挥师西进,杀向潼关。当时在骊山华清池的唐玄宗不相信安禄山会反叛,叛变的消息不...……更多
李隆基为了江山走出无情的一步
...。当行至马嵬坡时,愤怒疲惫的士兵心怀怨恨,竟将宰相杨国忠当众斩杀,后来又逼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如果杨贵妃不死,那么唐玄宗将失去军队的保护。杨玉环自然是知道唐玄宗的选择,等待她的只有死路一条。在洪昇的《长...……更多
李辅国与张皇后本是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嵬坡时发生了兵变,李隆基相军队妥协,处死了杨贵妃和杨国忠,于是父子俩分道扬镳。李隆基继续前往蜀中避难,而李亨则带领军队去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并在此登基即位。李亨为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局面,招揽了大量的唐军藩...……更多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与命运
...,只能说是命,这皇帝爱美人,美人能有什么办法。不过杨国忠确实是个小人,使得朝堂上乌烟瘴气,后来又有安禄山趁机造反,因为唐朝很久都没有战乱了,所以大家的兵力也不行,所以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逃到了马嵬坡,后...……更多
李世民的三大名将数他最厉害,晚年时却被人唾骂
...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无以逾公”。正式把他指定为托孤重臣,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二人,成为唐高宗李治的三大护法。长孙无忌、褚遂良最终不负重托,李勣却闹出了大乱子。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昏庸懦弱,管不住他老婆武则...……更多
杨广玄孙杨慎矜,为何会被唐玄宗赐死
...象为杨慎矜驱邪的事,李隆基大怒。婢女又把这事告诉了杨国忠,而杨国和杨慎矜的表侄王鉷关系很好,王鉷还和李林甫是一个派系,唐玄宗还特意告诉王鉷,不要和杨慎矜来往了,而王鉷确定李隆基对杨慎矜憎恨后,不久,便...……更多
...称帝,便被加封建雄军节度,并加同平章事,成为后汉的重臣。后周的时候,王晏又坚决拥护从王晏的这一路走来可以说和宋江的晋升计划如出一辙,都是从绿林强盗做起,然后接受朝廷招安建功立业走向人生巅峰。只是宋江就...……更多
...夜宴图上为何画有一个和尚?先要搞明白韩熙载是谁?南唐重臣韩熙载是位大名鼎鼎的角色,在五代画家顾闳中创作《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是在其中的男主。这幅画卷呈现了南唐重臣韩熙载盛况空前的夜宴生活场景,主要表...……更多
清朝科举案揭秘:一品重臣柏葰因何无辜丧命?
...。清朝时期,负责科举考试的无一不是当朝有名的学士和重臣。然而每当发生考试舞弊时,皇帝往往会大兴惨案,株连许多无辜的官员。有时甚至是因为南北教育水平不同,最后却归咎于考官身上,并株连几族。而柏葰,就是清...……更多
唐朝奇才李泌的一生:一生历经四帝辅佐三帝,古之能及者寥寥无几
...亨(即后来的唐肃宗),随同玄宗至马嵬驿时发动兵变,杨国忠,杨玉环等人皆死于此次事件。李亨仓皇北上,次年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遥尊远在蜀地的玄宗为太上皇。玄宗知道后只能无奈接受。名分有了,那就开始...……更多
...八品),高适很不满意。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病逝,杨国忠大肆清算李林甫旧部,由于给李林甫写过效忠信,高适生怕受了牵连,毅然弃官,一口气跑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成为哥舒翰私人秘书。哥舒翰和安禄山封常清...……更多
揭秘唐朝宰相李泌:被称为神仙宰相,有神童之称
...亨学习。李泌深得李亨信任但是好景不长,李泌遭到贼臣杨国忠的污蔑,认为他写的《感遇诗》是在讽刺朝廷,于是李泌逃离朝廷,再次选择归隐。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即位后,他开始四处寻找李泌。昔日,李泌不...……更多
纳兰明珠晚年遭受冷落,依旧左右逢源化解危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官场左右逢源,人敬三分的大清重臣,到了晚年也摆脱不了党争相残的厄运,但他却能次次化险为夷,每每在千钧一发之际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他就是清朝名臣——纳兰明珠。一、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更多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唐玄宗只顾忙着和杨贵妃卿卿我我,朝政被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把持,除了他们的亲信和没有底线的官员,谁也不能进入朝廷。杜甫在长安漂了几年,经常就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以说...……更多
晚清重臣李公的家底,到底有多厚呢
李鸿章在北京没房,不是他买不起,而是朝廷不允许他买。如果朝廷采取限购政策,别说一套房,十套、百套,中堂大人也是随便买买的。熟悉晚清史的,应该都是听说过这两句话: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今天就...……更多
...及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而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平原。当时的平原郡隶属于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麾下,那一年已经是公元753年,也就是安史之乱前夕,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已经流露出了不臣之心。颜真卿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