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善长功勋卓著,因涉胡惟庸旧案惨遭朱元璋灭门
公元1354年,朱元璋从濠州出发,带领徐达、汤和、花云、周德兴等24名勇士南下定远,在定远招纳兵源,队伍逐渐扩大,当年秋天,朱元璋攻下了滁州。此时,有一位中年儒者前来投奔,朱元璋听闻他是定远知名的读书人,便...……更多
大明第一功臣之争:李善长为何超越刘伯温?
...封萧何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元朝灭、明朝立,朱元璋和刘邦都是“泥腿子”出身,朱元璋的思路和刘邦也完全一致,封文臣李善长为明朝第一公爵,居百官之首,徐达等功勋战将,位列其后。而被称为朱元璋的“智囊...……更多
朱元璋屠杀功臣时,刘伯温是如何逃脱的
...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便是其中一个,能在疑心重重的朱元璋的魔爪下逃脱,刘伯温凭借得是什么本事呢?01少年及第,英雄却无用武之地,乱世之中无奈归隐刘伯温自小就聪明好学,12岁那年就成为了秀才,被乡里亲戚夸为“...……更多
李善长的地位为什么会比刘伯温地位高
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创大明江山基业的过程中,身边的一群谋士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出名的要属李善长和刘伯温。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出身于地主。1354年,朱元璋攻打滁州的时候,李善长主动来到军营投奔朱元璋。...……更多
刘伯温与明太祖朱元璋:权谋之争下的智慧与牺牲
...物因其在历史上的杰出表现备受瞩目。然而,他与明太祖朱元璋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那就是在朱元璋定鼎天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重用刘伯温?明太祖朱元璋在创建明朝时,朝堂上出现了淮...……更多
造就刘伯温一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臣。朱元璋统一江南期间,刘伯温曾经给他指明了先进攻陈友谅后进攻张士诚的作战路线,而且曾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搭救过朱元璋的性命,即使到了北伐中原的时候也是“帷...……更多
...大多数都会浮现出一副运筹帷幄、仙气飘飘的形象。这位朱元璋军中的第一军师,凭借着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耐,谈笑间就让敌军灰飞烟灭。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明朝建立以后,在所有功臣中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李善...……更多
元至正十六(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率军攻占金陵,不久便宣布“贤人君子有能相从立功业者,吾礼用之”(《明太祖实录》),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人前来求见,朱元璋全部加以录用。元至正十八(元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攻克...……更多
朱元璋的为君之道,看他如何走上君主专制的巅峰
...,北驱蛮夷,恢复中华。吾敬太祖之才,却畏太祖之暴。朱元璋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的皇帝,确实让人对其不得不佩服。拼爹拼不过秦始皇,拼家境比刘邦还要差,拼地位更是卑微到了极致。但是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小草...……更多
赵匡胤的谋士赵普,作用相当于诸葛亮,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
...他的作用就相当于三国时期刘备身边的诸葛亮,明朝时期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那么为何我们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也许是被宋太祖的光辉功绩掩盖掉了。但是赵普这个人物对于宋太祖的成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更多
为何朱元璋没有封刘伯温为丞相
...人常将其比作三国的诸葛亮。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元璋闻刘伯温之威名,厚礼相聘请其出山辅佐,刘伯温感其真心而效力于朱元璋,朱元璋在刘伯温的辅佐下,陆续消灭群雄:张士诚、陈友谅等,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更多
朱元璋想杀刘伯温,刘伯温只用了1个字成功保住性命
刘伯温因辅佐朱元璋完成霸业而驰名天下,朱元璋曾多次称刘伯温是他身边的张良,在文学史上,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也被后人比作诸葛亮,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更多
刘伯温为何把朱元璋列举的丞相人选全部差呢
...,熟读经典,精通天文、历法、兵法等,刘伯温后来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颇有功勋,参与朱元璋的重要决策,很多重要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刘伯温是比肩诸葛亮的人物,常...……更多
揭秘开国功臣唐河,如何在朱元璋的屠刀下逃生?
徐达等功臣都被朱元璋处决了。为什么只有唐河逃走了?徐达等功臣都被朱元璋处决了。为什么只有唐河逃走了?原因令人惊讶。我们知道,朱元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曾经以李善长为首的怀仁集团与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更多
朱元璋为什么执意出兵安丰?
...吕珍兵围安丰城内,安丰城岌岌可危,于是刘福通派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想要出兵救援安丰城,结果却遭到了明朝第一智者刘伯温的强烈反对,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虽然韩林儿是我们名义上的皇帝,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更多
2022-12-20 15:49安丰,朱元璋
...集权机构接连被建立起来。提起明朝,就不得不提明太祖朱元璋。如果没有明太祖朱元璋的话,可能历史上也不会有明朝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朱元璋此人在历史上是非常受争议的,朱元璋请群臣吃饭,为什么刘伯温看到菜后,...……更多
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做丞相?刘伯温是怎么回答的
...,你觉得怎么样?”1370年,大明丞相一职空缺,明太祖朱元璋于是召来刘伯温,问他让杨宪当丞相怎么样。杨宪和刘伯温的关系一向不错,虽然如此,刘伯温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杨宪当丞相不行,因为杨宪只有丞相的才...……更多
刘伯温精彩而不幸的人生及其《卖柑者言》(229)
...入选中学语文的《卖柑者言》,即出于此书。四、50岁侍朱元璋,献应天决策至正20年〔1360年〕,义军元帅朱元璋下金华、定括苍,听到刘基宋濂等“浙东四先生”大名,便统统聘请到应天,委以重任。其中,任宋濂为五经师、...……更多
...兵法等,他的诗文古朴豪迈,多为同情民间疾苦的作品。朱元璋听闻这个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派遣人马带着厚礼将他请到自己身边。他刚做了朱元璋的谋士就上书陈述他的治国意见,朱元璋听完之后为自己得到这样一位治世奇才...……更多
明朝开国封爵,刘伯温为何仅受封伯爵
明朝开国封爵,刘伯温仅受封伯爵,这是合理的,朱元璋并没有亏待他。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早前称吴王时就封过一次),除一部分是死后的追封外,活着的功臣封了6公爵,28侯爵,2伯爵。其中,名气颇大,...……更多
故事发生在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尝遍了山珍海味,却仍旧保持了一种独特的口味——喜欢吃烧饼。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刘伯温)觐见,于是他赶紧宣...……更多
聊聊刘伯温的烧饼歌的故事
刘伯温的《烧饼歌》的名字的由来是这样的:朱元璋召见刘伯温的时候正在吃烧饼,看到刘伯温来了就迅速的把饼藏在碗中,并且让刘伯温猜碗中是何物。民间一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更多
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去给刘伯温看病,为何他喝了几服药死了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参与重要决策。针对当时的形势,刘伯温提出时务十八策,被朱元璋采纳。朱元璋当皇帝后,刘伯温又参与制定历法、奏立军卫法等。朱元璋曾夸赞刘伯温是他的“张良”,刘伯温...……更多
...开了张士诚,继续等待时机。后来知人善任,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对刘伯温多次邀请,刘伯温认为朱元璋必成大器,就铁了心辅佐朱元璋,最终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建立了大明王朝,刘伯温也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名留青史。虽...……更多
封爵排最后当官总被贬,朱元璋为何不待见刘伯温?
...俩这么像呢。刘伯温和诸葛亮的才识的确很像,但刘备和朱元璋却迥然不同,刘备把诸葛亮当做股肱之臣,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全部托付给他,诸葛亮在蜀汉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掌握蜀汉实权,成了蜀汉实际上的...……更多
明朝开国功臣的爵位之谜:刘伯温为何待遇最低?
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六人被封为国公,二十八人被封为侯,几天后又加册封两人为伯爵。在这些功臣中,刘伯温的爵位竟然最低,俸禄也是最少的。按理说,刘伯温对明朝开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功勋卓著...……更多
刘伯温:神机妙算背后的悲剧人生
...的形象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其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为朱元璋的帝国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位天文地理学家、明初三大诗人之首,以及军事家的身份,让他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的佼佼者。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刘伯...……更多
刘伯温是“神”一样的人物,为什么朱元璋只封他为诚意伯?
...不能的“牛人”。事实上,刘伯温,确实很了不起,他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和治理大明王朝,提供了不小的助力。从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到1375年,十多年的时间里,刘伯温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等重大事件,...……更多
他们是最早看透朱元璋的人,两人善终,一人忧郁而死
...,低调做人。比如以下三位明朝开国功臣,就因为看透了朱元璋,因而得以善终。第一位、徐达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同时也是明朝第一名将。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乡,为人谨慎,善于治军,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几十年,为明...……更多
刘伯温神预言:刘家五代后奇才出世,光宗耀祖
...刘伯温又被称为刘基,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勋,其深受朱元璋的青睐和宠幸,而在整个明朝的历史上刘伯温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刘伯温到底为何能被历史铭记呢?刘伯温不但聪慧过人而且非常有远见,他死前对后世...……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公元前196年,萧何和吕后设计杀害了韩信,刘邦解除了大危机,高兴地对萧何说:“爱卿,这次你立了大功了,我要重重的恩赐你
2024-06-27 18:51:00
刘邦非常满意地点点头,朝堂上重重地表扬了萧何的大局观。下朝回到家的萧何想着刚刚的一幕,后怕不已,心想:幸亏幕僚提醒,咱们这个皇帝猜忌心深重
2024-06-27 18:51:00
对于西汉帝国而言,张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被称为开国功臣,还与孔子、杜甫等人并称为中国古代圣人。与其他因文学而在列的人不同
2024-06-27 18:51:00
韩信攻打齐国非常顺利,很快征服了齐国的兵马。这个时候,韩信遣人给刘邦送了一封自己的书信,内容是齐国人非常奸诈,即便已经收服齐国
2024-06-27 18:52:00
刘邦称帝以后对身旁臣子的猜忌之心愈加严重。历史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流传久远。由此可见,君主的猜疑之心不可避免,此时已经功高盖主的韩信
2024-06-27 18:52:00
韩信的军事领兵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能顺利攻占多处城池,又能成功击败霸王项羽,就恰恰证明了他的能力。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一旦刘邦去世
2024-06-27 18:52:00
刘邦称帝后迁都长安,张良跟随刘邦迁移后便不问政事,整日闭门练功。张良对外宣称自己身体羸弱,不堪重负,其实这些都是他的推托之词
2024-06-27 18:53:00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并没有像历代皇帝一样草菅人命,他对待功臣相当不错。就比如对待丞相王琯,虽然他们经常在政治主张上意见不合
2024-06-27 18:53:00
秦朝虽然一统了六国,但所维持的时间并不久,秦二世是个无能之人。导致秦国二世而亡。史官们还来不及书写多少秦始皇的功勋,就被刘邦带领的队伍打败
2024-06-27 18:54:00
当时的古人文字和语言不通,常年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一片小范围内。只有贵族吗能四处游走,而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六国原本的皇室和贵族失去了他们的权益。于是怨恨秦始皇,四处传播秦始皇的恶行,
2024-06-27 18:54:00
秦始皇作为第一个一统六国的人,我们总是觉得他发动过多次战争,带领铁骑踏遍每一寸土地,是个不折不扣的残暴之人。但实际上在秦始皇一统国家的战争中
2024-06-27 18:54:00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烧毁儒学经典并挖坑活埋众多儒家弟子。秦始皇在一统国家后,为了完善政治制度,提倡以法家作为治国理念的改革遭到了当时儒生们的反对
2024-06-27 18:54:00
刘邦是个可以说是个江湖痞子,早期没有钱,没有权,还曾在街边当过乞丐。这都是他的劣势,而且最重要的是和项羽比起来,他没有家庭背景
2024-06-27 18:55:00
刘邦这个人很聪明,有那种普通人的小聪明,也有普通人不能及的大智慧。他在经历事情的时候往往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再加上身边有骁勇善战的人辅佐
2024-06-27 18:55:00
这位女子也曾经出现过在电视中,她就是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曹皇后。曹皇后的出身非常显赫,出身于“真定曹氏”家族,乃是将门之女
2024-06-27 1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