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曹洪的财富与曹丕的报复:一段三国历史的恩怨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继位7年后,突然以曹洪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氏家族重要将领、魏国骠骑将军曹洪下狱,并声称要处死这位曹魏名将,一时之间,朝野震动:这难道是曹丕要自毁长城吗?曹洪,本是曹操的堂兄弟,在曹操...……更多
祢衡、孔融、杨修:三人的作死之路与曹操的恩怨情仇
...长大之后,就开始变化了,敢骂曹操了。孔融知道曹操和曹丕喜欢甄宓,于是就开始借机讽刺曹操和曹丕,说他们两个人娶甄氏如同当年武王把妲己赏赐给周公一样,曹操和曹丕那里受得了这种羞辱。孔融在得罪曹操之后,没过...……更多
...于曹植的才学在历史上是毫无置疑的,“三曹”中曹操、曹丕、曹植,曹植就占了一席之地。谢灵运更曾评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除了才高八斗,对曹...……更多
揭秘曹丕与曹彰的兄弟恩怨
曹丕称帝以后,担心骁勇善战的三弟任城王,曹彰威胁到他,所以曹丕想找个机会除掉三弟。于是,曹丕请曹彰到母亲卞太后的阁楼中下棋,曹彰来到母亲的阁楼里,瞬间也放松了警惕。曹丕随即让仆人送上了枣,兄弟二人边...……更多
...州武威姑臧人。演义中并没有对他有过多大扔描写,只在曹丕争嗣时才从侧面描写了他。其实,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小的时候,因为他才高智广,所以被人孤立,没有人能理解他,只有汉阳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之能。之后贾...……更多
为什么孙权觉得贾诩成为魏国的太尉好笑
...了曹魏内部的裂痕。在他看来,任命贾诩为太尉,可能是曹丕为了平衡朝中势力,而做出的一个妥协之举。这样的人事安排,显然不是基于能力和适合度的考量,而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在孙权眼中,这样的决策无疑是短视的,也...……更多
开国君主曹丕,在文学发展有很多贡献
...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令人瞩目。然而,作为曹操之子的曹丕,虽继承了父亲的霸业,成为魏国的开国君主,却在政治舞台上似乎总是笼罩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但历史是公正的,当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审视曹丕时,便会发现他的贡...……更多
为什么刘备和曹操,都愿意先抢地盘,再抢对手儿媳?
对于熟悉三国历史,或者说三国故事的人来说,最基本的一个主题就是曹操和刘备作为“贼”和“汉”的代表,有一直不兼容。而刘备最大的资本就是整天唱反曹操,迎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这一点来看,刘备的成功和今...……更多
三国杀:让曹丕驴叫的武将上线手杀,历史上相貌平平,身材短小
...声音。王粲就经常做“学驴叫”这个事。后来王粲死了,曹丕和大家为王粲送葬。曹丕就在王粲墓碑前说:“王粲生前喜欢学驴叫,我们不要像传统那样古板的为王粲送别,玩点花的,一起来学驴叫为王粲送别吧!”“王仲宣好...……更多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三国称谓与背后故事
...年的征战载加上不适应南方的天气而因病去世。他的长子曹丕继承大位,相对于被人称作是\"汉室之贼\"的曹操,他的长子曹丕野心要大了不小,对于他来说,他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挟天子号令的幕后统治者了,他要做一个...……更多
《三国演义》没有提到,但曹操和曹丕都很器重这个人,曹操曾经长
...不提,光曹操非常重视了戏志才还不算,就连曹操的儿子曹丕当上皇帝后,也对这位谋士念念不忘。曹丕称帝后道:“朕非戏志才,不帝也!”这句话对戏志才给了极高的赞誉。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都对戏子才赞誉有加,要知道...……更多
汉光武帝后代刘晔的“毒计”,成了三国统一的转折点
...,东汉光武帝后代的刘晔提出了一项绝妙的“毒计”。若曹丕当初听从了他的建议,三国局势将很有可能提前59年结束。我们知道,孙权趁着关羽北伐后方空虚,成功兵分多路攻占荆州,导致关羽等蜀汉将领战死,蜀汉损失惨重...……更多
...因此,当年刘备称帝前,是在“或传闻汉帝见害”,并且曹丕已经称帝的情况下,他才上位的。这样一来,并不违背他“匡扶汉室”的初心。但是历史上汉献帝并没有遇害,而且活的比刘备还长。刘备如果统一天下,他汉室宗亲...……更多
三国归魏:曹操的识人智慧与曹丕的危机
...力的人,得以让自己不管干什么都得心应手,而他的儿子曹丕,却让人非常的头疼。我们都知道,曹丕成为了下一代魏国的君王,可是他却是曹操的次子,在古代,封建帝国一直都是立长子位太子的,曹操也不例外,起初他选定...……更多
历史上的曹丕是一个好皇帝吗
...第一的宝座,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曹丕也是非常的优秀,在位七年里把魏国也是治理的繁荣昌盛,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但是每个人都不会十全十美,曹丕他就有一件事做的非常过分乃至让人觉得非...……更多
三国历史的六条冷知识
1、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三国外,还有两大地方割据势力,分别是辽东的公孙氏和交州的士燮。公孙家族割据辽东五十年,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四人先后担任辽东太守。魏明帝时,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后被司马懿...……更多
三国杀:情侣武将也有联动,这些技能搭配效果好到爆表!
...:两人一个是三国中第一个国家魏国的开国皇帝,一个是三国历史中第一美人,虽然说曹操曹植也都喜欢甄姬,但甄姬最后还是曹丕的妻子。在三国杀当中,曹丕和甄姬的强度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不仅自己实力强,曹丕的翻面...……更多
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的谥号之谜
...测的曹操和刘备,孙权需要十分谨慎应对。曹操去世后,曹丕、刘备先后称帝,这让孙权陷入尴尬状态:那就是自己算什么?此前孙权的身份是汉朝的地方官。如今汉献帝禅位给曹丕,理论上也意味着把对孙权的管理权,移交给...……更多
三国杀:这些武将的技能联动,不是老玩家根本不知道!
...田的情况下攻击他,三人的技能相生相克,设计巧妙。2.曹丕曹植既能配合又能克制: 这二位大家可能不陌生,曹丕是大名鼎鼎的魏文帝,魏国的创立者,而曹植则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洛神赋》和《七步诗》都出自他之手...……更多
乐进:被历史掩盖的曹营骁将
...写,我只想提两个,第一,名将淳于琼是被乐进力斩,为三国历史上的武将交锋添上一笔,另一个便是合肥之战。人们说合肥之战乐进的表现不佳,我想这来自于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的逍遥津之战的雏形来自于《资治通鉴》的...……更多
为何三国中没曹真什么戏份呢
...曹真虽然姓曹,但也并非曹家人,而是改姓为曹。魏文帝曹丕去世之前,考虑曹睿年纪小,治国经验太少,担心自己去世后,江山无法传承下去,于是曹丕指令曹真和司马懿共同辅佐新的皇帝曹睿。这算是一种平衡。曹丕算得上...……更多
细说吴蜀联盟中的恩恩怨怨
...雍凉。在孙吴帝国这边,孙权一直是以吴王自居,他看到曹丕、刘禅都称帝了,自己心里也是渴望称帝的,无奈他缺少法理支持。例如曹丕是用“汉魏禅代”的方式称帝,刘备有姓刘的天然优势,以汉室后裔的身份宣布继承大统...……更多
曹丕三次伐吴的失败原因及启示
...情况,其中很多观点非常有意思,有助于我们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 ……更多
曹操的历史定位与三国时期的定义
...东汉末年:从中平元年到建安25年,指从东汉亡国前夕到曹丕篡汉自立,三国鼎立结束,时间:184年——220年。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更多
...曹操提名,上报皇帝,进行册封。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近水楼台先得月,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正式登基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刘备自称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更多
三国时期九次御驾亲征败了六次,唯一一次大胜还是被逼的
...没有回到成都,最后病逝白帝城,可以说刘备伐吴堪称是三国历史上最失败的一次御驾亲征。曹丕三次御驾亲征东吴曹丕在位七年,对蜀汉采取守势,却对东吴采取攻势,先后于222-223年、224年和225年三次御驾亲征东吴:第一次...……更多
三国富二代盘点:从曹丕到刘禅,谁是最出色的继承者?
...面我们就从魏蜀吴三国来盘点几位富二代。魏国富二代,曹丕和曹植。魏国并不是由曹操创建的,可是所有的家业却是曹操一人挣下的。而在继承的问题上,他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他有两位合适的儿子,都才华出众。一个是曹丕...……更多
三国时期英雄与豪族的较量
...雄气尽,魏武帝终究还是满怀遗憾离开了。霸业的继承者曹丕,没有曹操的威望,压不住手底下的人,那就只能靠收买了,为了收买曹操留下的老臣,就必须得篡位,只有让大家成为开国功臣,人家才会服你,可是如果真要这么...……更多
刘备伐吴:为关羽复仇还是争夺荆州?
...能久存面对孙吴象征,曹丕的选择可以说这次刘备伐吴是三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机会,因为除此之外都是曹魏在东西两线共同对抗蜀吴两国。如果此次曹魏出兵一战灭吴(哪怕是和刘备分享吴国),那么注定曹魏会统一天下也说...……更多
孟达:追逐利益的一生,终成三国历史的悲剧人物
孟达,原为益州牧刘璋的部将,与法正,以及张松等人为友。因其逐利的本色,使得他曾有过三次投降的经历。在公元211年,孟达随好友法正等人弃刘璋而投刘备。孟达和法正之前依附刘璋,就是因为天下饥荒,百姓衣不蔽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如果扶苏当上皇帝,秦国的命运将会如何
秦国的灭亡,很大程度源于胡亥和赵高等人的“作死”,但如果立扶苏成功继位,真的可以使秦国避免短期内灭亡吗?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2024-06-22 11:51:00
秦始皇如果不统一六国,秦国还会不会早亡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可以说对于中国古代的贡献是很大的
2024-06-22 11:50:00
朱元璋求见范蠡后人,为何要他当女婿
明朝是我国史上为数不多的由农民出身的人实行大一统的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身份卑微,却拥有非凡的胆识。他很会判断实势,还善于用人
2024-06-22 11:48:00
如果商鞅在其他国家进行变法能成功吗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进行变法,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秦国因为这次变法国立极大地增强,之后不断的兼并其他国家,最终统一六国
2024-06-22 11:51:00
自从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张邦昌曾今在金人的威胁下做了一个月的假皇帝,虽然说当皇帝能够要风得风,但是他本身是不愿意的
2024-06-22 12:01:00
为何秦国能够从边陲小国、弱国,发展到能够一举荡平天下
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嬴政经过艰苦卓绝的灭国战争,终于灭掉六国,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史称秦始皇。将周室衰微以来,天下群雄割据
2024-06-22 11:52:00
魏征和李世民这一对臣子,相处的模式非常有趣,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相爱相杀,但是李世民又离不开魏征。作为凌烟阁的24功臣之一
2024-06-22 11:56:00
除了识人有误之外,魏征还犯了一个让李世民难以忍受的错误。作为谏臣,魏征常常会指出李世民的错误行为。李世民对于魏征的直谏
2024-06-22 11:57:00
在张邦昌将政权交给赵构之后,赵构原本丝毫都没有责怪他抢了自己的皇帝位置的事情,甚至还让他官复原职,让他继续在朝为官。不过虽然赵构觉得这件事情并没什么
2024-06-22 12:02:00
但是他唯独做错了一件事,李承乾患有足疾,在东宫静养的时候,亲小人,远君子,这让李世民很不放心。于是他招来了杜正伦,希望他能够循循善诱
2024-06-22 11:56:00
梁朝对元颢的支持力度是有限的,仅派出七千人的精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但陈庆之渡河后却真的势如破竹,出乎意料的将元颢顺利送回了洛阳
2024-06-22 11:59:00
在清朝雍正、乾隆、嘉庆时期,江苏铜山(今徐州丰县)有一个著名的李氏家族,这个家族人丁兴旺,在苏北很有影响力。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
2024-06-22 12:02:00
魏征不光是李世民的谏臣,同时也有识人的能力,魏征在世的时候,曾向李世民推举了两个人,一个是杜正伦,另一个则是侯君集,魏征曾对李世民说过
2024-06-22 11:56:00
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中,南北朝是存在感相对比较薄弱的一个阶段,因为没有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古典名著的传播与推广,人们对南北朝的历史人物和主要事件都比较陌生
2024-06-22 11:59:00
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持续衰微,吐蕃于是趁机攻掠河西诸州,而唐朝对此已是鞭长莫及。唐朝末期,沙州张义潮散尽家财、建归义军
2024-06-22 1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