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忠心护佑唐朝的最后一位节度使
...昭宗,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败三帅,救出昭宗。被封为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随着十三太保被杀,军队实力从此不及朱温。在【资治通鉴第卷二百六十六后梁纪一】,有这么一段,乙亥,下制削夺李克用官...……更多
为何说赵匡胤之死令人细思极恐
...,一个叫赵德芳。到底立谁为新帝呢?赵匡胤道:“可立晋王。”赵普又说:“陛下艰难创业,最后得到今天的升平之世,自应有圣子受命,未可议及昆弟啊!臣等恐大事一去,最后不可再立诸子。陛下宜熟计之。”赵匡胤道:...……更多
英年早逝的帝王:宇文邕与柴荣的未竟之志
我们都知道因为古代的经济条件差,社会发展的也慢。而且因为连年的战争或者饥荒,使百姓吃不饱饭,所以古代人寿命要比如今的我们短得多得多。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古代的帝王,他们的生命往往都更短。绝大多数的帝...……更多
他是后人公认的五代十国最杰出的帝王,没有他就没有大宋
...三十九岁。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他在位六年,英年早逝,就像一颗璀璨流星陨落,留下一个即将统一的天下形势。柴荣的皇位,由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承,不到一年,柴荣最信任的托孤大臣赵匡胤,便“陈桥兵变”、...……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文武双全的明朝皇帝之谜
...实现了他祖父朱棣的期望。明宣宗未解之谜之一:朱瞻基英年早逝,年仅36岁,死因至今成谜。明仁宗登基称帝后,重用\"三杨\"等众多贤臣,听取他们治国安邦的良言,减税、节支、打抱不平、宽恕罪犯,逐步按照仁爱的法则治...……更多
杨广是如何两面三刀谋夺太子之位的
晋王杨广,隋文帝杨坚之次子,在南下灭陈和抗击突厥的战争中,他都立下了大功。随着政治资本的不断增加,英俊聪敏,长于文墨,表面深沉严谨,实则虚浮诡诈的杨广,越来越觊觎于可以登上大宝的太子之位了。按照中国...……更多
揭秘明朝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的离奇死亡之谜
...明皇帝当中少有的英明之主,可惜的是他们父子俩却又都英年早逝。朱高炽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逝世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终年四十八岁。朱瞻基生于1399年3月16日,逝于1435年1月31日,终年三十八岁。...……更多
英年早逝的帝王梦:后周世宗柴荣的传奇人生
...苦苦创下的基业最终为他的属下做了嫁衣。如果柴荣没有英年早逝,中国的历史会是怎样的呢?或许,如果柴荣能够长寿,他在位期间或许能够进一步巩固后周的统一,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在他的领导下,或...……更多
曹昂如果不死,曹丕还有机会当皇帝吗
...悲痛欲绝。作为嫡长子,曹昂在曹操心中地位特殊,他的英年早逝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曹操虽然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毕竟也是个普通人,面对亲生儿子的死亡,他也难免悲伤万分。二、嫡长子殒命,曹操伤痛欲绝(1)丁夫人与...……更多
盘点历史上运气爆棚的帝王
...民间,为人放牧。然而,刘病已运气太好了,先是汉昭帝英年早逝,后则是刘贺“蔑视礼法”,被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给废了。霍光与刘病已算得上是远亲,又因其地位低,所以霍光便从民间将其拉来继位,是为汉宣帝。在位期间...……更多
解密霍去病英年早逝之谜
...是华夏民族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军事奇才,他于公元前117年英年早逝之后,迄今为止的两千多年里,无人能在21岁的年龄,能够取得他那样的军事成就,他也是两千多年里唯一能够饮马贝加尔湖的华夏族将领。霍去病的军事天才,...……更多
中国正史上公认的六位武力值爆表的猛将
...年纪时离世,这无疑令人深感痛惜。这位伟大的将领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事迹和荣耀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第五位:杨再兴!杨再兴,南宋抗金猛将,也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四位百人斩之一。他自幼酷爱习武,擅长弓...……更多
乾隆评价他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可惜英年早逝
人们说到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的名称,总会不自觉的联想到她的儿子多尔衮,多尔衮是她非常有名的儿子。其实阿巴亥一生不止多尔衮这一个儿子,她还有一个比阿巴亥不那么出色的儿子,但是这个不怎么被世人所熟识的...……更多
赵光义成为君主后,是如何对待年轻的嫂子的?
...,结局算比较完美。不过历史的轨迹却出奇的相似,柴荣英年早逝,赵匡胤也是在49岁去世,两者所不同的,就是柴荣儿子年幼,赵匡胤忽然出世时,几个儿子已经是懂事,但为何赵匡胤没有传位给儿子,反而是赵光义继位。对...……更多
北魏的宫廷政变与女皇帝的短暂统治
...重蹈覆辙,食用“寒食散”中毒而死。年仅32岁的拓跋嗣英年早逝,在北魏皇帝中,也属于善终了。3.拓跋嗣去世后,拓跋焘即位——太武帝。拓跋焘一生与李存勖如出一辙,半生英雄,半生昏沉。他大破柔然,割据北燕,灭掉...……更多
揭秘中国古历史上历朝历代太宗皇帝的传奇
...前196年受封代王,次年汉高祖驾崩后,吕后临朝称制,汉惠帝英年早逝,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代王进京即位,史称汉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更多
中国古代皇帝的无奈:石弘、李煜与同治的命运挣扎
...一种折磨呢。再加上他幼年丧父、婚姻不幸、无子无女、英年早逝,同治19岁就早逝了,可以说同治的一生可悲可叹啊。 ……更多
明朝帝位继承:朱允炆与朱高炽的关系
...生。他们是:皇长子太子朱标,皇次子秦王朱樉,皇三子晋王朱棡,皇四子燕王朱棣,皇五子周王朱橚。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剛和周王朱橚都是孝慈高皇后马氏生这个没有争议。唯有这燕王朱棣,后来的太宗文皇帝,曾...……更多
14岁除掉权臣, 降服五十国的皇帝是谁
...为之恸哭,纷纷感叹命运的无情,让如此英明的一代君主英年早逝。综上所述,刘肇从幼年登基,就一直身处太后专政和外戚干政的双重威胁之下,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勇敢,终于赢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掌管国家期间,他勤...……更多
从晋明帝到晋哀帝,东晋的兴衰与皇帝的命运
...延年益寿,结果,晋哀帝得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自己英年早逝。晋哀帝给后世的教训就是:不要乱吃药。吃药需要谨慎。晋哀帝去世后,继位的是海西公司马奕。从后世史书称其为海西公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废帝。海...……更多
孟知祥:从无名小辈到开国皇帝,因一桩婚姻改变人生轨迹
...蜀国的开国皇帝,在建立后蜀这个国家之前,他只是唐末晋王李克用的侄女婿。李克用是唐末的著名将领,当孟知祥还只是个无名小辈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孟知祥有才能,出于赏识,李克用把自家侄女嫁给了孟知祥,还把他任命...……更多
雍正的年号并不符合传统礼法,为何会选用
...也许是暗合了历史规律,雍正上位后虽然无病无灾,却也英年早逝。难道雍正真的因为一个字的原因,便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吗?这其实也是后人的一种推理,每一位皇帝都伴有很多的流言蜚语,例如雍正的夫妻康熙,有人曾猜测...……更多
唐高宗李治:皇位继承背后的传奇故事
...动静,这让李泰有些慌张。他的对手不只有李承乾一人,晋王李治也是他争夺储君之路上的绊脚石。 李治平时声名不显,表面看上去对李泰没什么威胁,但是李泰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开始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样...……更多
历史疑案:宋太宗皇位继承真相揭秘
...召太祖的儿子贵州防御使赵德芳,但王继思“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等到王继恩带着晋王赵光义到了宫中时,宋皇后还在问“德芳来耶?”王继恩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到赵光义的...……更多
兄弟相残,盘点中国历史上杀兄夺嫡的十大皇帝
...、隋炀帝杨广杨广,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公元581年被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并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太子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伪装生活俭朴,不好声...……更多
...,庙号高祖。宇文邕比杨坚还要小两岁,所以若宇文邕不英年早逝,那么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华夏的必然是宇文邕而非杨坚。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柴荣在位期间,...……更多
唐朝之后,陆续更替了五个朝代,其中一开国皇帝喊契丹人“爸爸”
...等北方强镇均不承认梁朝。由于在唐末以来梁王朱温便与晋王李克用有旧怨,所以自建国起,梁与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持续战斗,直至亡国。梁朝建立后发兵8万,打算收复被李克用占据的潞州,但围攻半年不下。908年初李...……更多
五代后唐:沙陀族建立的短命朝代
...五代中的后唐。后唐先后只存在了14年,开国皇帝是唐朝晋王李存勖之子李克用(本姓朱耶),第二位皇帝是李存勖的螟蛉义子李嗣源(本无姓),第三位皇帝是李嗣源第三子李从厚,最后一位皇帝是李嗣源的螟蛉义子李从珂(...……更多
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后,因对士兵太吝啬导致皇帝陷入危机
...是后唐庄宗的神闵敬皇后。神闵敬皇后刘氏在五六岁时被晋王李克用的部将袁建丰在魏州俘获,为了讨李克用欢心,袁建丰将刘氏送进了晋王宫中。当时李克用的妻子曹氏见小姑娘长得挺可爱,便教她吹笙歌舞。刘氏长大后出落...……更多
武则天心中最爱的男人是谁
...人仰止供着。然而命运却把她摔进了人生的谷底。武士彟英年早逝后,长房的妻子和儿子霸占了武家全部家产,对杨氏和次女武则天却是百般刁难和欺负。武家从这个时候开始就一分为二,杨氏带着10岁的武则天只得远走他乡,...……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