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最失败的一次托孤,包括皇帝在内,托孤大臣无一善终
...国最为失败的一次托孤:不仅皇帝被废,五位托孤大臣也无一善终。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为吴,孙策临终前曾说过:“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更多
三国最失败的托孤,皇帝去世后托孤大臣竟然自相残杀
...睦相处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孙权刚去世后,东吴的托孤大臣就开始自相残杀!一具体来说,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更多
三国时期失败的三次托孤案例
...际,刘备将太子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在这两位托孤大臣的忠心辅佐下,刘禅坐稳了蜀汉皇帝的宝座,甚至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君主。不过,同样是三国时期,也有比较失败的三次托孤案例。一、曹叡托孤魏明帝曹叡(...……更多
...成了孙权的不满,不久后就被流放到了泾县。满朝文武均无一人为他求情,只有诸葛瑾认为虞翻虽然冲动耿直,但是忠心为主,不至于被判流放之罪,所以多次为其求情。诸葛瑾的动画形象后来远在泾县的虞翻得知此事大为感动...……更多
三国的11位皇帝,谁在位的时间最长,谁在位时间最短?
...刘备非常气愤,他为了延续汉朝国祚,在诸葛亮、马超等大臣的劝说下,在蜀地称帝,史称蜀汉。刘备称帝后,并没有攻打曹魏,讨伐“汉贼”曹丕,而是为了报夺荆州、杀关羽之仇,率兵攻打江东。和江东交手时,刘备出现疏...……更多
三国时期,孙权的七个儿子都是何结局?
...孙权犹豫了好几年,后来终于将孙和软禁。为太子求情的大臣都被孙权或流放或处死。太元二年(252年),孙权封孙和为南阳王,派遣他居住在长沙。同年,孙权去世,诸葛恪执掌朝政。到了第二年,诸葛恪被诛杀,孙峻掌权,...……更多
...芳比较相似。因此,孙权同样给孙亮留下了诸葛恪等辅政大臣。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按照辈分,他还是诸葛亮的侄子。 建兴元年(252年)闰月,孙亮任命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兼职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朱...……更多
...子孙和,立自己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孙权留下了五大顾命大臣来辅佐幼子。但是这五大辅政大臣,都是东吴重臣,却都没有好下场。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孙弘(?—252年),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扬州会稽(今...……更多
刘备临终托孤为什么选了两个托孤重臣
...刘备死后他就是绝对的第一人,不过刘备临终前任命托孤大臣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觉得这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还达不到100%的信任,所以想用李严牵制诸葛亮,并且还把最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实...……更多
孙权的儿子分别是怎么死的
...恪和孙綝之手,最后不仅孙亮被废,五大托孤大臣也几乎无一善终。 ……更多
三国时期的父子名将与权力斗争
...期也有不少兄弟武将。其中,就以下一对兄弟,哥哥诛杀大臣,弟弟废立皇帝!一、孙峻孙峻(219年-256年),字子远,扬州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作...……更多
三国历史揭秘:董卓之乱到赤壁之战的真相与
...英年早逝,幼子曹芳继位。司马懿受曹睿托孤,成为辅政大臣。曹爽(曹真的儿子)也是辅政大臣,他身为曹氏宗亲,行为跋扈。为避其锐气,司马懿选择装病骗过了曹爽。曹爽随着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先帝,司马懿发动政...……更多
三国权臣孙峻兄弟,为何难以复制司马家的成功?
...权去世后,孙峻一同和诸葛恪、滕胤等人奉诏成为了辅政大臣,辅佐年轻皇帝孙亮,任武卫将军封都乡侯。之后,由于诸葛恪伐魏失败,名望大降,朝野上下一片不满,皇帝孙亮也愈发不满诸葛恪专权。于是孙峻瞄准时机,会同...……更多
三国中同是帝二代,刘禅为何过的最舒坦?
...英明果断。他即位不久,就把朝政交给自己,让几位辅政大臣无用武之地。同时注重法理,改革汉法,制定新法。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多次抵御吴、蜀的进攻,平定鲜卑,打败公孙渊,战功赫赫。在位后期,骄奢淫逸,...……更多
他是三国最强段子手,曾舌战孙权,给后人留下不少段子
...葛家还有一位传奇人物:段子大王诸葛恪。诸葛恪,吴国大臣诸葛瑾之子。他从小聪明颖达,思维极其敏捷,加之性格滑稽,给后人留下不少段子。段子一:爸爸的驴 有一次吴主孙权大会群臣,孙权想开诸葛瑾的玩笑,就牵了...……更多
魏国最出色的皇帝,能力堪比曹操
...即皇位的时候。那时候明帝年轻,即位头几天也没见什么大臣,朝臣们大都不了解他,心里捏一把汗,不知道这个皇上行不行。后来曹叡只单独见了侍中刘晔,说了一天的话。刘晔出宫之后,大家都去探问新皇帝怎么样,刘晔答...……更多
孙权为何让吴国走上了衰亡之路
...始正向发展,直到东晋时期,大有赶超北方之势。托孤五大臣中,最先发难的是孙弘,孙权刚刚驾崩,孙弘便欲先除诸葛恪,却被诸葛恪与孙峻反杀。孙亮继位后,素有治国之能的诸葛恪辅政,一时间倒也中外翕然,人怀欢欣。...……更多
东吴名将陆逊之死:权臣与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立太子,是处于一种密谋状态。换句话说,这事情按理说大臣们不应该知道。但偏偏陆逊知道了。于是孙权命人调查此事,很多吴国大臣为此被捕并受到拷打。这其中就有人指控陆逊有很多罪状。本来陆逊就是吴国的功臣,如今...……更多
...准备从水路袭击魏国上庸、魏兴等地,但此举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对,蒋琬辍计后病倒,不久病亡,临死前上书刘禅用姜维为凉州刺史。蒋琬死后,刘禅就迁费祎为大辅政,而后不久庲降都督马忠病逝,刘禅先后任命阎宇、霍弋...……更多
...君是哪几位?东吴五君,指三国时期江东孙吴政权的五位大臣:诸葛瑾、顾邵、步骘、严畯、张承。他们都得到了吴主的器重,当时人也对他们评价颇高。顾邵简介顾邵字孝则,丞相顾雍之子,三国时吴国官员。其人博览群书,...……更多
三国名相诸葛亮和周瑜谁,从人品和能力方面分析他们谁更厉害?
...器重和信任诸葛亮,他在去世前把诸葛亮当成重要的托孤大臣,甚至还说出如果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可以取代他这样的话。但孙权对周瑜的态度就复杂多了,周瑜虽然尽心尽力为吴国开疆拓土,但孙权一直在猜忌他,甚至有传...……更多
孙权废太子引发孙吴王朝动荡
...在宫中地位得不到明显的区隔,引发了二人之间的矛盾。大臣们趁机拉拢二人,加剧了王朝内部的党争。孙权曾试图通过礼制的区隔来缓解矛盾,但由于自身宠爱的原因,导致党争日益激烈。太子和鲁王的争斗成为王朝内部不可...……更多
此人没有突出的业绩,却深受皇帝信任步步高升
...是宠爱有加,临终前更是全权委任他的儿子诸葛恪做顾命大臣。孙权对诸葛瑾的好,超过了对其他所有人的总和! ……更多
东吴历史上,哪六位武将被逼自尽
...一聊东吴被逼自尽的武将。一、朱据朱据是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和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对于朱据来说,出自吴郡朱氏这家世家大族。在此基础上,朱据仪表堂堂,体格健壮,善于论辩诘难。黄武初...……更多
盘点三国时代的权臣的各自结局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大臣,这就是权臣。权臣依靠掌握政治资源、军事资源甚至经济资源来控制朝局,封建时代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权臣对君主或者视为傀儡,或谋求取代。而君主连自己的政治名份、地位、待...……更多
孙权与刘备:从结盟到再结盟的曲折历程
...认二帝并存的情况,并且打算与孙权中分天下。很多蜀汉大臣表示不能接受,因为他们之所以如此团结,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正统,可是现在这个正统不仅成了最弱小的,而且还要公然认可其他人的篡逆行为。不过诸葛亮采...……更多
三国中七大隐忍的人物,曹操仅排名第三名
...一看这架势,那是连连推辞,坚决不敢接受玉玺。底下的大臣们左劝又劝,好话说尽,曹丕依然义正言辞地表示:我的德行比舜、禹差远了,实在不敢接受禅让。刘协一听,又下了一道诏令,说:无数神迹已经证明,我的大汉已...……更多
哪个皇帝痛批诸葛亮的2个污点
...臣权独大之嫌。《三国志》引用《诸葛亮集》中的记载,大臣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称王爵,诸葛亮回应说,待到斩了曹叡,灭掉魏国,即使加十锡也不多。虽然他一生没有像司马懿一样野心勃勃图谋篡位,但说出这样的话,在...……更多
公主干政第一人:揭秘孙鲁班如何一手遮
...话,说太子孙和无心去祈福,而是借公派之由拜访了王公大臣,并与之谋朝串位。 事实上,太子孙和的叔父张休恰巧住在宗庙附近,听说侄子要来祭祀,他便邀请其到家里做客。这样一件事,便成了孙鲁班口中的太子图谋不轨...……更多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是因为他太聪明了吗?
...要还是因为陆逊一不小心趟了浑水。什么浑水呢?孙权与大臣杨竺私下秘商废除太子之事,而这件事情被人捅了出去。于是孙权彻查告密之人,陆逊也是嫌疑人之一。孙权为什么要逼死他一手栽培起来的陆逊呢?作为江东世家大...……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