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夏商周的考古揭示中华文明史的丰富内涵
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考古学家对古人的认识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清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写”历史。夏商周的考古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为了证明中华五千年文明,上世纪90年代曾经开启过“夏商周断代工程“,用...……更多
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
...重地”,“河南、郑州考古工作是支撑中国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主力军,郑州考古是解决中国五千年不断裂文明、提炼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最重要的地区。谈郑州的问题,就是在郑州找国家(起源)、找中国。”四川考古学...……更多
...主任杨荣浩在现场致辞:“中华文明和埃及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两个最重要的农耕文明的典范一直以来相互欣赏、互学互鉴。能够紧接‘良渚论坛’开启上山文化埃及展览可谓恰逢其时,这是中埃两大古老文明的再次牵手,更...……更多
...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只有厘清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源头,才能真正把握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才能培育出文化自信的宏大气度。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一是确立符合中国考古资料特征和中华文明特质的文明形成标准...……更多
...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从几千年的文明史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更多
从一粒稻米到一座论坛 良渚文明以“和”为题沟通世界
...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获得国际认可,也为世界提供判断文明的中国方案。此后,良渚被世界瞩目,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这方土地相继承办了世界考古论坛、文化遗产世界大会分会场...……更多
260余件(套)文物展示中华礼乐文明史 “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开展
...主展馆16展厅正式启幕。260余件(套)文物展示中华礼乐文明史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本次展览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27家单位联合协办。展览精选260余件(套)青铜...……更多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首届西藏历史文化论坛暨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11月28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豫见考古 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新书发布暨中原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举办
...础,系统梳理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主脉,论述河南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全书分“点点篝火 人类起源”“刀耕火种 文明肇始”“宅兹中国 礼乐相成”“王朝一统 天下华章...……更多
科技狠活看考古,纪录片《星空瞰华夏》第二季上线了
...地,尖端的科技被应用在考古学,人们终于可以开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全新篇章。依靠最新科技,我们终于有机会能够研究那些曾经鼎盛一时的文化是如何因为地震、山体滑坡、洪水和战争而湮灭的……”《星空瞰华夏》第二...……更多
...产名录》,良渚文明获得世界广泛认可,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世界文明的瑰宝。良渚,也始终牵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两次亲赴现场调研、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良渚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更多
...具有重要的意义。濮阳“西水坡蚌龙堆”的发现把中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 3000 年,是对中华文明的一大贡献。(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魏蔚 李彤)素材来源:《河南考古亲历记》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编写相关推荐·《...……更多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勤于耕作,不问收获
...说清楚了。中国历史说清楚了,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文明史上的位置说清楚了,这就是考古学的贡献,没有这个,光靠文献是不行的。一个优秀的考古学家,要会看现象,更要看本质。严文明先后主持了二十余次重大田野考...……更多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荣获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源》《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长江文明的曙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新石器时代考古卷》《中国远古时代》《中华文明的始原》《中国新石器时代》《严文明论良渚》《中国史前艺术》等。 ……更多
...”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出发,论证了运城盐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位置;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张新斌,以“要从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河东文化的意义”为题...……更多
...超聊了一个话题,就是能不能基于考古来做一部讲述中华文明史的纪录片,两人越聊越兴奋,就找到了《考古》杂志十几年的老读者、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宋炯明,三方一拍即合,决定制作一部大型纪录片,名称就用中国考古界...……更多
新闻纵深|文化IP如何赋能文旅产业
...人类早期生活的地域之一。在涿鹿,不但有自黄帝以来的文明史,桑干河流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还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提供了研究和佐证。 近代,丁玲的一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次擦亮了桑干河这张...……更多
考古没发现夏朝,会影响到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吗
...了,例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的著作《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中就承认夏朝的存在。二里头中的早期遗址是一个“国家”而不是“部落联盟”,已经是铁证如山了。五、西方的史学理论存在缺陷很多西...……更多
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
...实,推动良渚文化研究深入发展。良渚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王巍看来,在高校成立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对于传承良渚文明和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渚遗址管委会二级巡视...……更多
...讨论,涿鹿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能够提供哪些新依据、新角度,业已成为历史学、考古学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更多
...年代框架。层出不穷的新发现,不仅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明确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还让研究者发现了过去难以发现的角度,拓展了我们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南京是历史文化...……更多
《简牍探中华》:探索中华文明,传承千年智慧,构建文化新场景
...传承中,《简牍探中华》开创了一种用文化节目“续写”文明史的新方式。通过尊重现实材料和学术成果,每一期节目都致力于呈现最新研究成果。这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和探索动力,也促进了公众对中华文化传统...……更多
...究成果包括《(新编)中国通史纲要(全二册)》《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全二册)》,均为《(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前者以国家统一、社会发展为主线,围绕中国历史的关键之变、关键节点,突出历史...……更多
我国在东海发现4艘英国沉船,全是圆明园文物,英国:请马上归还
...成为全球性的共识。各国应超越政治偏见,共同关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我们需要在文化交流中消弭隔阂,而非通过文物之争制造新的仇隙。海洋属于全人类,海底文物也应该惠及全人类。这比单纯的国家利益更加宏大。让我们期待...……更多
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带来启示:遇见良渚 共享美好
...识……一曲文明交流互鉴的协奏曲,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唱响全新乐章。回顾那些真挚的话语、动人的瞬间,种种美好历历在目——那不仅是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的中华文...……更多
纪录片《何以中国》交响主题曲首次公演 由罗大佑打造
...对文明历史的加持,听众的感受是万籁和鸣,表达了中国文明史的恢弘和磅礴。后续让观众更加好奇纪录片如何用影像与文字解读考古,讲述中国。”乐评人杨建国称:“这首乐曲结构短小但构思精巧简练,不但有大自然的声音...……更多
...洗的工艺,都已经有了一个很大提升。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更迭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对美的追求。专家介绍,在蛋壳陶之前,更常见的是红陶和彩陶,烧成温度较低,一般在800℃以下。这两件“单耳彩陶杯”就是长江流域...……更多
...长三角。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万年上山”,实证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盛名千载,南湖上的小小红船承载千钧……古往今来,这里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并保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多
续写八千年西辽河文明 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在辽宁阜新召开
...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上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重要实证,因此,对探讨中华民族万年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新全如是说。研讨会现场。孟令卓 摄研讨会现场,与会...……更多
从甲骨文溯源中华早期文明(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国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正是这个时代揭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序幕。学术界对此之所以比较认可,是因为后来的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更多的实物资料表明,符合文明时代标准的几个方面,此时大致齐备,文化现象集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朝一特殊群体,人口多达数万,这群人杀人放火衙门也管不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现在也有很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电影,在剧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一种人手上顶个鸟笼或拿着一个装蛐蛐的小罐子
2024-10-28 23:57:00
吴善柳10年高考,立志教师却拒绝北师大,36清华毕业已超考编年龄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有“名校情结”,那么你愿意为了自己心中的名校坚持几年?或者说愿意参加几次高考来圆梦?估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两三年
2024-10-29 00:01:00
秦始皇修建一条公路,2000多年不长草,专家:地下有东西!
出门旅行不仅是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为了感受到不同的人文风情,欢迎各位读者来到本期的“PALM看世界”。秦始皇对于我们中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2024-10-29 00:01:00
感受中国诗词的力量(我和中国的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也门)奥巴迪·阿克拉姆·瓦特克·加莱布今年一月,加莱布在北京故宫游览留念。作者供图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2024-10-29 06:31:00
让古典诗词中的器物重现光彩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蒋 寅《诗歌名物百例》:扬之水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从《诗经名物新证》到《古诗文名物新证》,从《终朝采蓝
2024-10-29 06:31:00
为何只有乾隆的裕陵对外开放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陵墓往往是尘封往事的见证。位于中国河北省的清东陵,作为清朝帝王的安息之地,承载了无数辉煌与秘密。然而
2024-10-28 19:07:00
聊聊古代朝廷谏官与言官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谏官和言官是两种具有监督职能的官员,它们在朝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它们在功能上有所重叠,但在职责和作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2024-10-28 19:10:00
聊聊北魏王朝的衰亡起点——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是北魏末年的一场重大政变,这场政变对北魏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变故之后,北魏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尽管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挽救局势
2024-10-28 19:24:00
益州之战:兵力悬殊下的智谋胜利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战役中,益州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中,刘备与刘璋的兵力对比成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4-10-28 19:25:00
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很低,为何乾隆那么长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的平均寿命并不高,多数因疾病、刺杀或政治斗争而早逝。然而,清朝的乾隆皇帝却是一个显著的例外,他不仅享有一个长达六十年的reign(在位期间)
2024-10-28 19:26:00
曹孟德的抉择:吕布末路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吕布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反复无常的性格而闻名。他被称为“飞将”,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2024-10-28 19:28:00
古代皇帝死宫外,尸体怎么处理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生前身后的事务都受到极为严格的礼仪规定。当皇帝不幸在宫外崩逝时,其遗体的处理方式更是充满讲究
2024-10-28 19:28:00
探讨哪个少数民族在秦汉时期对中原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无疑是一个关键阶段,标志着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转折点。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并非完全安稳
2024-10-28 19:29:00
聊聊明朝皇帝名字与五行的神秘联系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的朝代,其皇帝的名字似乎隐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规律。仔细研究这些帝王的名号,我们会发现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4-10-28 19:29:00
聊聊莫邪的故事与干将铸剑的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宝剑的传说,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莫邪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两把剑——干将与莫邪。这些传说中的宝剑不仅代表了古代铸剑艺术的巅峰
2024-10-28 1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