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哪位文官奉命慰问军队,却带着2万人打40万
...采石矶布置长江防线。为了稳住前线将士,宋高宗还派出文官虞允文代表朝廷进行慰问,没想到就是他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战局。虞允文当时已经51岁,在朝中担任任正四品的中书舍人。他虽然是个文官,但始终支持抗金,接到...……更多
从没打过仗的文官,临危带兵打败20倍敌军!主席评价:千古一人
...构赐死后,南宋再无一人可以威胁到金国。然而,宋朝的文官自有自己的风骨,绝大部分人并非像秦桧一样胆小怕事。就在金军再次大军压境的时候,一位从未上过战场的文官挺身而出。创造了以不到2万的兵力大败40万金军的辉...……更多
...元1161年)九月,完颜亮强迫征发各族人民,组成60万人的军队,号称百万,分兵四路南下攻宋。他的计划是东路渡过淮河,直取临安。这一路地形平坦,是金军进攻的主要路线,由完颜亮亲自统领。中路由蔡州进攻襄阳,西路由...……更多
虞允文:五品文官,临危受命,担负保家卫国之责
...,武将安边,泾渭分明,可是南宋时期却有这么一个五品文官,临危受命,担负保家卫国之责,他就是南宋抗金名将——虞允文。绍兴议和,南宋朝廷以岳飞之死换来一段短暂的和平后,朝野上下无心悔过,仍旧夜夜笙歌,皇室...……更多
历史上文官统兵作战的不多,但是虞允文算上时最成功的一位
古代以来流传这样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尤其在宋朝以后,书生的指数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但这些书生也并非像俗语所说那样无所作为。尤其在宋朝这样一个全朝上下大...……更多
一介书生临危受命大破金军,力挽狂澜为南宋续命百年
...胜,眼见就要成功渡江,继而灭亡南宋。值此国难之际,文官虞允文奔赴前线,防守的军队只剩下不到两万人,当时战败的主帅已被撤职,新任主帅还未到达,士气十分低迷。虞允文召集士兵诉说民族大义稳定军心,重新燃起了...……更多
南宋危机与虞允文力挽狂澜:一场改变历史的军事奇迹
...立刻命令步兵、骑兵都整好队伍,沿江布阵,又把江面的宋军船只分为五队,一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掩匿山后。敌军以为采石无兵,及近南岸,见宋军列阵相待,当涂人民观战助威者十数里不绝,方才...……更多
7万金军覆没,600艘战船被焚毁,李宝:还是岳家军能打
...着120艘战船,从苏州出征,北上抗金。1:20的兵力劣势,宋军都没啥信心。李宝为了鼓舞士气,写下遗书,表示决一死战,绝不会退缩。北上途中,李宝有个意外惊喜。北方民众不愿意被奴役,纷纷起来抗金,魏胜已经攻取海州...……更多
采石矶之战:靖康国耻后金国百万大军的梦碎
...轻逃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家眷通通撤走,一点都不对自己的军队抱有侥幸的希望。幸好在此危急关头,大臣陈康伯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并借助朝野舆论方才扭转朝堂之上的消极、躲避之风。在陈康伯的提议下,高宗方才命令积极...……更多
宋朝军队在这三次战役中大展雄风
...采石之战,此战南宋军民在军力完全不如金军的情况下在文官中书舍人虞允文的率领下大败企图在采石矶渡江的金军主力,导致金军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叛变放弃南侵,南宋转危为安。金朝灭亡北宋之后,常常有南侵灭亡南宋的...……更多
金国完颜亮与南宋的战争:一场改变历史的疯狂举动
...看到最后的成功,而且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并且一位南宋文官将领因此战名声大震。发动战争之前,金国在军事上准备得十分充分。因为很多年的汉化,所以完颜亮认为金国和南宋已经没有了什么区别,还把都城从东北迁到了燕...……更多
宋代火器的发展及其在战争中的应用
...靖康之耻这种亘古未有之国耻。但南宋和北宋不同,南宋军队的战斗力高于北宋,尤其是在唐岛,南宋甚至以少胜多,吊打20倍于己的金军。唐岛之战的意义不仅在于这是中国火器第一次在海战中实践,展现了强大威力,更在于...……更多
文官转武将:虞允文的智勇双全改写两宋命运
宋朝的时候,由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所以导致两宋时期武官地位低下、受制于文臣,很多战争的指挥者是文臣而不是武将。这样的情况往往就是“外行指导内行”,然后结果都不看理想。但是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书生...……更多
金军7万人是怎么败在3千宋军手下的
...队在海上航行到第四天时,北风突然转为了南风,于是南宋军就乘风向前疾驶。但由于金军不习惯海上风浪,只能在停泊在岛间,充当水手的也是被迫征来的汉族人民。当他们远远望见李宝的舰队时,于是就将金兵骗到了舱中,...……更多
一介书生虞允文以智慧和勇气指挥采石之战
...能提笔作文的虞允文非常聪慧,更加与众不同的是他虽为文官但是对边防战况非常关心。宋金之战即将爆发之际高宗派遣成闵去荆襄固防,此时虞允文就认为金兵进攻的重点应该是在淮西,而非荆襄。当完颜亮造都于卞南下渡淮...……更多
文弱书生虞允文:凭一己之力挽救南宋的传奇人物
...之。然远水救不了近火,金兵已然到了跟前,却无主帅。宋军军心溃散,毫无秩序。 而就是在此时,一介文弱书生虞允文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虞允文到了江边,见士兵士气低下。其下令集合三军,并与之言道,“若金军成功渡...……更多
南宋战神宰相:1万8残兵大败60万金军,逼死金皇帝,千古一人
...国皇帝完颜亮率百万大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宋史·卷三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二·虞允文传》:“金主自将,兵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更多
虞允文:以少胜多,大败金军的文人将领
...却是一位文人,一位以少胜多、大败金军的文人,就是虞允文。估计大家对于这个名字都不太熟悉,确实,虞允文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算太高,然而要是论到功绩的话,人家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据说,我们的主席在看完他的事迹...……更多
韩世忠在黄天荡困住金兀术十万大军,正待活捉,被汉奸坏了大事
...而,当金军途经牛头山时,正好碰到了刚收复建康的岳飞军队,岳飞见敌人从这里出来,立即痛击,完颜宗弼只好又退回黄天荡。韩世忠做好了精心准备,准备全歼金军,眼看金军马上玩完,此时,又有汉奸向金军献计,让金军...……更多
金人灭宋野心,最终被“降将”李显忠击溃
...稳定。于是,在赵曙、秦桧的密谋下,他直接中止了北宋军队远征的全部任务,下令全军立即回朝,甚至在一天之内连续给岳飞颁发了十二道金牌,迫使负隅顽抗的岳飞回朝接掌大权。岳飞悲愤地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更多
书生拜大将,南宋灭亡前的一场大捷,为大宋续命一百多年
...的大军已经抵达长江北岸,时刻准备渡江切菜,而南岸的宋军只有不到两万人,且军心涣散,更要命的是,赵构任命的主帅不见了,此时看来南宋灭亡已是注定。虞允文到了后,先是拿出自己的演讲天赋,凝聚军心,然后他抓住...……更多
抗金名将虞允文,南宋诸将难有匹敌者
...,随即发表了动人心魄鼓舞士气的演讲,他说:朝廷培养军队三十年,将士们为什么不能抛头颅洒热血,去报效国家么?如果金军渡江过来了,我们还能跑到哪里去?听完后,将士们像打了鸡血一样,他领导着两万人的宋军大战...……更多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因心软放走一人,后来此人竟成闻名世界名将
...了“冻死不折屋,饿死不虏掠”的岳家军,并且率领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屡建奇功,令金兵闻风丧胆。岳家军的威名传遍了大江南北,山东宛亭县(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北)的李宝,听闻后便来投效这支军队。李宝只是...……更多
南宋抗金英雄虞允文,两万人破敌军四十万,至其皇帝于死地
...命令之后立马赶往前线,比李显忠还早到达前线。当时的宋军群龙无首,不知所措,金兵已经开始渡江,情况万分危急。面对40万大军,区区不到2万人怎么应敌?可是虞允文坚决抵抗,亲自领兵上吗冲在前线,对着正在渡江的金...……更多
为何金国在轻易地覆灭了两大王朝,却没有覆灭南宋
...反金情绪,李纲上书,提议在黄河一带布防,并派遣一名文官前往河北收编起义军。对于李纲来说,不管是正规军还是叛军,都是自己人。如果能将这数十万的叛军收入囊中,那就一定可以夺回失去的土。但对赵构而言,连官军...……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黄天荡之战”,是南宋讳败为胜的精神狂欢吗?
...笼罩着头顶。气候急剧变化,方圆几十里都是雨雾弥漫。军队见状失声惊呼:\"龙神显灵了,请我们顺应天意前行吧!\"瞬间风起云涌,长江像波涛汹涌一般激荡不安。兀术发布命令:\"乘着龙的力量,保护部队,烧毁村庄,直接...……更多
聊聊南宋抗金的关键之役——采石之战
...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军事冲突。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南宋军队的坚韧与智谋,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团结与抗争精神。在南宋时期,面临着金朝的强大压力,宋高宗赵构的政府不断寻找和平解决之道。然而,金朝的野心...……更多
能在战场上能打胜仗的文官,除了诸葛亮,还有谁
...,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开疆扩土,这很正常,但是,作为文官,在战场上能统兵打仗,而且打仗很厉害的,都有谁?有句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未必,书生打仗,也有很厉害的。提起文官统兵打仗很厉害的人,人们津津乐...……更多
...必烈开始削弱“汉军”将领的兵权,只有董文炳继续保有军队。董文炳的长项,是使用水师,鄂州之战、襄阳之战、丁家洲之战、焦山之战、镇江之战、常州之战,南宋水师主力损失殆尽,大多被董文炳搞定。没有董文炳的水师...……更多
岳飞捷报连连为何被宋高宗召回
...的军队,“还我河山”的目的,明确而高尚。岳飞告诫“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治军提出:“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毕沅《岳飞》)岳家军以光复河山为信仰,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宋军有了质变。另一方面,金军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安:曾卑微讨好情敌,为让丈夫不厌恶,小脚的她请教小叔学识字
朱安朱安,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晚年时常想念鲁迅的爱人许广平,和他的独子周海婴。她一生没有选项,临终前曾流泪倾诉一个心愿
2025-02-22 15:24:00
杜牧一生不羁,老了睡不着时写此诗,充满禅意,最后10字发人深省
唐代有两个“杜”,一个杜甫,一个杜牧。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是一代诗圣。而对于杜牧,长期以来,很多人心中却很难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
2025-02-22 15:35:00
书画雅趣丨墨染簪雪,笔绘瓮春
“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岁月如画,光阴似墨,簪雪与瓮春交织成诗,书画艺术恰似这岁月的记录者,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深情凝于笔端
2025-02-22 10:32:00
借助AIGC技术,我们让七位贵州历史名人跨越百年与今人重逢。张之洞的深邃目光、丁宝桢的凛然正气、奢香夫人的睿智风华,在算法精准还原下面容纤毫毕现
2025-02-22 01:2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孙现富水泊梁山,我的老家。每当别人问起家乡,我都这样自豪地回答。“迤俪梁山,荦确延岱宗脊脉;浩淼水泊
2025-02-22 04:23:00
首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系东北抗联与日伪军警战斗时被劫掠内容!
2月21日,杨靖宇信件档案媒体见面会在吉林省档案馆举行,首次公布杨靖宇信件一封。这封日文版的信件对杨靖宇同志事迹研究,乃至东北抗联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5-02-21 18:26:00
山村老汉挖出简陋古墓,出土18件宫廷宝物,墓主身份令专家不齿
北京丰台区右安门外彭庄,如今可能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但是在60多年前,它只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山村。1957年,有一个长期在当地居住的山村老农
2025-02-21 18:33:00
才女闻母国遭难后千里救国,写首令人热血沸腾之作,流传2600多年
上下5000千,我国出现了不少女诗人。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唐代的290年间就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到了宋元明清,诗坛也从来不缺才女
2025-02-21 18:40:00
山西朔州一桩女子婚外情引来的报复惨案
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娶了一个美若天仙的老婆潘金莲,潘金莲不喜欢武大郎的矮小与老实
2025-02-21 18:44:00
当年中国男子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娶了泰国人妖皇后,现在生活怎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人们对爱情看的很开,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爱,很多人不在乎年龄和地位。在中国,有一个人不顾家人的反对
2025-02-21 18:57:00
年龄比皇帝大17岁,长相也一般的万贵妃,却为何能宠冠六宫呢?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无关年龄,无关身份,无关国藉,甚至无关距离,无关时空。在当今社会姐弟恋早就不稀奇了,而在古代也有这样一对姐弟恋
2025-02-21 19:21:00
1983年,尤太忠司令员请河南省长吃饭,说家乡的事就拜托了
尤太忠与家乡的不了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将领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这群光辉的英雄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2025-02-21 19:21:00
真实晚清老照片:乞丐饿死街头无人问津,小少爷肉乎乎的呆萌可爱
上图是晚清街上的一名商贩,他们经常在走街串巷,挑着担子,特别累,但是为了养家糊口,再累也要坚持住。此时正有人向他询价,他将东西放在地上便开始耐心介绍
2025-02-21 19:37:00
德国公主有何魅力,为何俄国皇室喜欢娶德国公主
文/寂寞的红酒俄国和德国是欧洲地区的两大强国,两国在近代经常互掐,两次世界大战两国甚至灭了对方。不过,在一战前,两国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2025-02-21 19:44:00
美洲发现汉化最大的国家,华人统治引国人热议,至今我国密切关注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它不仅将汉语中的客家话定为国家法定语言,在2014年该国政府还把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全国永久性公共节假日
2025-02-21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