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烽火戏诸侯“事件中,褒姒微微一笑,就该背祸国殃民的黑锅?
...外部原因,而真正的内部原因在于周王室内部的动乱。《竹书纪年》有载,周幽王为了摆脱国丈申侯专权,废除了当时的申后以及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此举引得诸侯不满,周朝内部发生动乱,所谓...……更多
为何说伊尹放太甲,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
...太甲乘机从桐宫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见《竹书纪年》)。从甲骨文中来看,商王祭祀伊尹的卜辞不少。在“旧臣”中是为首的一个。从前面里所举卜辞可看出,伊尹在商王祀典中的地位。若是伊尹曾谋篡王位,后世...……更多
史书中的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有的奉命盗墓,有的影响历史
...:“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属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曹操为筹集军饷,选择了一条取财捷径——盗墓。曹操为筹集军饷而盗墓的行为被人长期诟病曹操到底是曹操,即使是盗墓这样见不得...……更多
周昭王南征而不复,那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胶船来陷害周昭王,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可信。按照《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周昭王死于汉水前发生了许多怪事,“天大曀,雉兔皆震”,“五色光贯紫微”。这些情况很像地震前的景象,众所周知,地震前动物通常会很活跃,...……更多
晋国的起源与变迁:从唐叔虞到晋文侯的崛起
...一任国君晋文侯(仇)迎来了使晋国扬眉吐气的机会。《竹书纪年》记载,犬戎乱周后,幽王死,西周亡,申侯等诸侯拥立周平王,而虢公翰等则拥立周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二十一年后,即前750年,晋文侯果断站队周平...……更多
商纣王的罪名都比较牵强,或许都是周灭商的借口
...商的想法!后来的征伐都是为了积攒实力,收拢人心。《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二十四年,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文丁二年,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四...……更多
秦始皇陵挖开这个甬道的人到底是谁?他又做了什么呢
...墓的人更能知道陪葬坑的确切位置。挖开甬道的会是其他盗墓贼吗?虽然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保护秦始皇陵,但乱世的时候就无法保证了。史书中记载挖掘秦始皇陵墓的不止项羽,王莽时期,赤眉军也曾挖掘秦始皇陵,挖掘出葬...……更多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是怎样的
...为盘庚遵循了成汤的德政,诸侯也纷纷前来朝见了。据《竹书纪年》记载,直到商纣王亡国,整整二百七十三年商朝再未迁都。九世之乱影响九世之乱使商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相结合的王位继承制度遭到破坏,商朝统...……更多
马陵之战孙膑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过程具体经过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魏国派遣襄疵攻打韩国汝南的梁、赫,韩国派将军孔夜应战,韩国战败,后求救于...……更多
周幽王为何一直饱受争议
...气哪能咽得下。当时的申国有多桀骜不驯和自大狂妄?《竹书纪年》载:“(幽王)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这就是说,申国已经敢撇开周天子,自顾自地与西戎勾联...……更多
《竹书纪事》揭秘:尧舜禅让背后的血腥权力斗争?
...血腥的黑幕。那么你认为这是真实的历史吗?西晋279年,盗墓贼挖掘了魏王墓,在里面发现了大量竹简。但这些竹简的内容有些缺失,司马炎便命人将剩余的竹简整理出来,命名为《竹书纪事》。《竹书纪事》主要记载魏晋时期...……更多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是什么意思?
...秋》中将这件事掩盖修饰为“天王狩于河阳”。另外在《竹书纪年》中又描述为: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而在《左传》这本为《春秋》做注解的史书中最终做出如此解释说: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更多
蒙恬北伐真的是打击匈奴这么简单吗
...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竹书纪年·郭注》云:“穆王西征至昆仑丘,西见王母。”《史记·周本纪》:“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特别是根据《尔雅》的记载,黄帝战蚩尤的时候,西...……更多
...忧患,矛盾重重,只得以迁都来扭转不利的局势。《古本竹书纪年》中说:“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司马迁也说:“河亶甲居相。”相都在今河南内黄东南。河亶甲这次迁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王族内部的矛盾。稍事整...……更多
中国两座超三千年历史的城市,一个从不改名
...邯郸被忽略了,却从未被忘记。邯郸这个名字最早是在《竹书纪年》之中,在《汉书》中也对其做了解释,原先当地有一座邯山,“单”字意是山脉的尽头,于是就有了“邯郸”这个名称。这是一座历史非常久远的城市,在上古...……更多
探寻夏朝的文字之谜:从符号到甲骨文的演变
...是不是成熟的文字,我们无法确定。而且在《史记》、《竹书纪年》、《春秋事语》等古籍里面也有部分关于夏朝的历史记载,夏朝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很远很远,但也可以很近很近,我们可以翻阅这些书籍来感受它。虽然对于...……更多
商朝覆灭之谜:从周武王的崛起看商纣王的败落
...王古公歹夫去世后,纪礼发动了部落扩张的战争。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周军攻克了陈国下属的婢益,接管了这里的耕地和人口。紧接着,他又消灭了在今天西安的重国,俘虏了黎国和余国的君王。周部落的势力不断壮大。...……更多
夏朝真名是不是叫夏呢
...不早于周朝甚至更晚。即便是对三代史研究影响巨大的《竹书纪年》和《清华简》,也是成书于东周时期。而周代距夏朝已过去了近千年之久,这对于“夏”这个朝代名而言,无疑缺少了一锤定音的关键依据。当然,朝代称谓的...……更多
春秋战国时代的长城
...到公元前5世纪末才再次出现了长城的记载。根据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公元前404年,晋烈公出兵伐齐,并攻占了长城。这一记载也得到了出土青铜器骉(biāo)羌钟铭文的印证。铭文内容显示,晋烈公十二年(公元前404年)...……更多
...,而是把这种不正常的王位传承写得非常平淡。好在在《竹书纪年》中有较为详尽的记载: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懿王之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诸侯于是携德...……更多
...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竹书纪年》记载予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后来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镇附近),另载东征后获得九尾狐。予统治时,夏朝进入鼎盛期。杼精明干练,曾...……更多
...说在商朝建立之前,商国就已经存在了。根据《史记》《竹书纪年》《世本》的记载,以及甲骨文资料的佐证,商灭夏之前有十四代,这段历史被称为“先商”。先商一共迁徙了八次,《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更多
武王征商与周公东征究竟是怎样的历史“征”途?
...出居于东。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竹书纪年》)。虽然周公东征,“东伐淮夷”“袭淮夷”对淮夷进行了征讨,但并不是如对待三监势力以消灭镇压为目的,而是以平定为目的。可以说,周公东征对待淮夷...……更多
黄帝和蚩尤为何却绕道1600里外的河北开战
...重要的是,双槐树遗址发现了明显的地裂缝隙,与今本《竹书纪年》所载的“一百年,地裂,帝陟”相互印证。显然,河南伊洛平原地区正是黄帝的根据地,这块上古时期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广袤平原,古国林立,黄帝正是通过对...……更多
西周凭什么可以长期独霸天下
...写了《史记?周本纪》(但很遗憾他没看过魏国史官编的《竹书纪年》)。但这些文献有两个特点,一短二散,主要的人物、事件都有提及,但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叙述。比如,“烽火戏诸侯”事件,在陈述上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更多
...。《史记》称他在位时荒淫无度,商朝再度衰落。《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三十三年,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但晚期加重繁苛的刑法,造成商朝衰弱。祖甲死后由其子廪辛即位。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更多
寻找失落的夏朝:火山喷发、自然灾害与华夏文明的起源之谜
...《尚书》等典籍中,但是一部在西晋太康年间被发现的《竹书纪年》,却提供了许多与上述典籍中不同的记载和补充。▲影视剧中的夏桀形象 《竹书纪年》中就曾经提到夏桀时代出现的气象和地质灾害,在夏桀成为夏王朝的君...……更多
...,河亶甲弥留之际令他即位。他在位时商朝再度兴盛。《竹书纪年》称他的庙号为中宗。《今本竹书纪年》称祖乙在位期间,将国都由相迁至耿,后又迁都于庇。由其弟祖辛即位。个人简介祖乙,商朝国王,商王河亶甲子,河亶...……更多
古代最神秘的5大古墓,至今无人敢挖掘
...墓中,有很多价值连城的陪葬品,所以它们也被各朝代的盗墓贼所惦记。这也导致很多帝王将相的陵寝遭盗墓贼光顾过了,且遭到了破坏,但这5个古墓,至今无人敢挖掘。一、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更多
...。《史记·殷本纪》:“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古本竹书纪年》有“冯辛先居殷”的记载,《汉书·古今人表》也有“冯辛”之载。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所以她开始利用清流党的力量牵制恭亲王的权力,然后又巧妙地利用侍读学士蔡寿祺劾疏,最终成功地罢免了恭亲王的官职,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人手调到了军机处
2024-06-11 20:36:00
妻子拎不清会带来什么结果?看看杨素和徐达就知道
古代大户人家人家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讲究一个“娶妻娶贤”,尤其是皇族和官宦世家,有一个贤内助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如虎添翼
2024-06-11 20:36:00
一八九四年,借着六十大寿的慈禧,借了醇亲王“在颐和园受贺,以康熙、乾隆年间为例,自内到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祝会”
2024-06-11 20:37:00
六旬大寿即将到来,为了不让战争影响自己大寿甚至想让外国干涉内政,从而尽快结束战争,顺利举行大寿。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以各种手段与其斗争时
2024-06-11 20:38:00
李治被严重低估,历史上的他究竟有多恐怖
谈到李治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比起来丰功伟绩缔造了贞观之治的父亲李世民、传奇一生的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孙子李隆基
2024-06-11 20:38:00
于是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派发维新变法,一开始对于变法的希望很强,但是慈禧非常害怕光绪帝脱离自己的控制,自己大权旁落
2024-06-11 20:38:00
光绪帝于1908年逝世,溥仪继承。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慈禧在中南海仪鸾殿去世。最后,慈禧终于结束了她那堕落的封建生活。在整个一生中
2024-06-11 20:39:00
但后人印象最差的当属嘉靖皇帝,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昏庸之君,因为当年明朝大清官“直谏”的皇帝是嘉靖,明朝最大的奸臣严嵩出现在嘉靖时期
2024-06-11 20:40:00
他14岁登基,赶走了三朝不倒、权倾天下的文官,控制了官僚集团,将士大夫集团玩弄于股掌之间,将皇权空前强化,让百官及百姓对他的崇拜达到了畸形的程度
2024-06-11 20:40:00
从周朝以来,一直都是这样,即使长子去世,还有次子。可嘉靖帝似乎天生就注定是君主之才,他继承皇帝之位并不是正常继承。首先
2024-06-11 20:41:00
李建成多次引诱拉拢李安远为何都失败
唐初右武卫大将军李安远,曾经被李建成多次拉拢,无动于衷,始终如一支持李世民,是李世民铁杆支持者!李安远家世显赫,心路历程复杂
2024-06-11 20:41:00
在明武宗过世12天后,嘉靖在接送队伍的护送下到达京城。谁知,他非要仪式才进。根据礼法,嘉靖帝的要求是合理的,可错就错在张太后
2024-06-11 20:42:00
独孤伽罗为何会让隋文帝杨坚又爱又恨
她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皇后,她美丽端庄,是个难得的好妻子;她聪明睿智,是一个优秀的参谋者。她跟隋文帝杨坚珠联璧合,二人伉俪情深
2024-06-11 20:42:00
众所周知他的年号叫做“嘉靖”,但是当初内阁大臣给他拟定的年号叫做“绍治”,这又引起了嘉靖帝的不满,坚决要换掉年号。因为“绍”字带有继承的意思
2024-06-11 20:42:00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盛唐的分裂起源于军阀的割据,各方节度使手握重兵,原本是朝廷坚强的壁垒,最后却反倒成为了最大的隐患。当安禄山和史思明一拍即合
2024-06-11 2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