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磁体支撑产品交付成都力量助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点亮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国际科技合作对于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更多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进展如何?
11月3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项目磁体支撑产品在广州交付。至此,中国已完成最后一批磁体支撑产品,按时兑现国际承诺,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的重大工程节点奠定了基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更多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主机安装 中国成唯一承包方
...安装任务,中国人将再次为ITER计划顺利推进贡献智慧和力量。地球万物生长所依赖的光和热,源于太阳核聚变反应后释放的能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受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可...……更多
...,还与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位于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建立了广泛合作。巴拉巴斯基近期曾前往中国。他说:“我目睹了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这些进步使中国能够为ITER做出...……更多
在成都“造太阳”的人:他从“核”点亮人类终极能源梦想|成都科创顶流来了④
科幻照进现实。电影里的行星发动机,其原理正如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这里有一群“造太阳”的人。“人类一直希望建造‘人造太阳’,利用可...……更多
通讯:走进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建设现场
...国圣保罗-莱迪朗斯11月28日电 通讯:走进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建设现场11月23日,工作人员在位于法国圣保罗-莱迪朗斯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预组装大厅里忙碌。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法国南部小镇圣保罗-莱迪朗斯...……更多
...反应堆JT-60SA在日本成功点火,我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ITER)项目最后一批磁体支撑产品,标志可控核聚变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近年来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突破、产业化逐步成熟,凭借材料性能突破低温超导磁场强度上限...……更多
MIT证明高温超导体可用于核聚变,将核聚变装置成本压缩数十倍
...fusion reactors)还入选了 2022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详情查阅 DeepTech 报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2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正式发布!)。MIT 团队与 CFS 公司基于 HTS 开发紧凑型聚变装置 SPARC...……更多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成都12月15日电 (记者 刘忠俊)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下称:“西物院”)15日透露,该院已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下称:“ITER”)总部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实施协议,将携手ITER组织及所有成...……更多
哪些A股公司参与“核聚变”工程?
...堆ITER项目顺利启动实施,中国核建都贡献了自己的建设力量;东方钽业的西材院为人造太阳项目提供铍材料;纽威股份是提供核级阀门的中国厂家,公司再次与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组织(ITEROrganization)签订了一系列新的...……更多
2022-12-14 23:49核聚变,工程,公司
走近新一代“人造太阳” 科幻作家直呼“太科幻”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召开的第三天,“在成都遇见未来——世界科幻作家对话中国人造太阳”主题实践活动在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举行。活动邀请了来自全球的科幻作家...……更多
核聚变初创公司获2000万美元融资,拟建造基于仿星器的聚变发电厂
...升到工业水平,并“引领欧洲进入清洁能源的新时代”。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通过将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融合的方式,产生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该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被捕获,最终为家庭、工业和国家提供能...……更多
核能“三步走” 从“一堆一器”讲起
...眉。在四川省乐山市主城区,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创办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下称“学院”)静静坐落,学院前身是四川乐山原二机部585所。在这里,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讲述着中国核聚变事业的艰苦...……更多
点了35亿美元,烧15壶开水,美国打开的是伊甸园,还是新帝国主义
...这让人类看到了希望,有可能让美国率先掌握宇宙的本源力量,即所谓“上帝的密码”。……更多
什么信号?成交额连续4天破万亿元!“人造太阳”有好消息
国际“人造太阳”组织与中核团队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两市成交连续4天破万亿元3月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阳。沪指震荡反弹,收涨0.39%;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午后涨逾1%,收盘分别上涨1.12%、0.94%,沪深京三市超过3500只...……更多
寻找无尽的能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
为了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科学家们一直梦想着能够模仿太阳,利用核聚变作为几乎无尽的能源。这一梦想正在通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逐步成为现实,这是一个设计用来证明核聚变能作为商业能源来源的可行性的巨...……更多
突破了!中国“人造太阳”引发轰动,可控核聚变又近了
...突破,这让我们正在向着拥有真正的、永不熄灭的“人造太阳”稳步迈进。(中国的“人造太阳”)据印度《欧亚时报》报道,近日,《科学》期刊的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颇为轰动的论文,详...……更多
探访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揭开“人造太阳”神秘面纱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成都4月4日电 (记者 刘文文)“人造太阳”是什么?为什么要建造“人造太阳”?近日,记者来到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西物院”),与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对面”,探秘...……更多
上游皖观察丨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荣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背后
...步较晚,但由于匡光力和项目组成员大多都参与过“人造太阳”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他们只用了8年时间,就研制出了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个40特斯拉级的混合磁体。但那时,大家并没有满足于“世界第二”的成绩,...……更多
均创世界纪录,“人造太阳”“九章三号”遥遥领先,中国这么强?
...息技术的世界记录,中国科学院大学让我们看到了人才的力量。人造太阳是通过在高温条件下将氢等轻元素压缩并加热,使其发生核聚变的一种巨型聚变装置,利用高温等离子体的热核聚变,模拟太阳内部的反应过程,从而实现...……更多
成都双流:多措并举打造西部成果转化高地
...,记者获悉,通威太阳能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开工。中心功能定位主要是开展新型电池和组件技术、重要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中试,致力于在硬件条件、研发团队、研发成果等方面,为下一代高效电池产业...……更多
...内容提出意见建议。产业工人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在全国政协协商座谈会上,针对目前存在的“技能证书满天飞,技能水平不着地”等现象,严建文建议,要加大技能学校与当地企业的双向合作,并进一步弘扬工程...……更多
太阳爆发的神秘力量被羲和号观测到了!全方位立体探测即将展开!
...导航星,准备掀开宇宙的神秘面纱,为人类解开太阳深邃力量的奥秘。太阳爆发的神秘力量:了解太阳的日冕物质抛射现象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上一种比较罕见但令人印象深刻的现象。它通常发生在太阳表面的活动区域,特别是...……更多
“新丝路”为经济全球化增添活力
...“空中丝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赢共享记者呼涛谢佼成都报道古丝绸之路通过驼队和帆船以漫长艰难的商道联通中西方,使得物资互换,文明互鉴。21世纪,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架设起一条彰显...……更多
电力点亮美好生活,核聚变发电:未来能源的曙光
...半衰期也相对较短,从而大大降低了放射性污染的风险。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虽然在环保方面表现优异,但它们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时间限制较大,其发电稳定...……更多
「星环聚能」获数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聚变能商业化 | 36氪首发
...设计新一代聚变验证装置CTRFR-1,该装置将通过高温超导磁体约束等离子体,并通过磁重联加热等离子体到1亿度,使其达到聚变条件,完整验证星环聚能的聚变方案。预计到2027年,公司将开始建设商业示范装置,并且有可能在203...……更多
...告,2023年,中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66%,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该报告评价,“中国对全球实现‘可再生能源增加两倍’目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跑全球,多...……更多
联创超导与中核聚变(成都)设计研究院签订协议 联合建设聚变-裂变混合实验堆项目 【联创超导与中核聚变(成都)设计研究院签订协议 联合建设聚变-裂变混合实验堆项目】财联社11月12日电,记者今日获悉,联创光电子公...……更多
数十年耗资数十亿,美国核聚变实现突破
...生核聚变的必要条件。核聚变研究的目的是复制在太阳上产生能量的核反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是科学家们一直在追求的无碳能源的“圣杯”。它距离投入商业使用至少还需要十年,甚至也可能需要几十年。大量...……更多
2022-12-13 14:12核聚变,美国,突破
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
地球距离太阳大约1.5亿公里,光速为每秒30万公里,用距离除以时间,很容易算出太阳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事实远非如此简单。因为太阳光并不是在太阳表面产生的,而是在太阳最核心区域产生的。而太阳本身就相当于...……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授枪!军营里的“冠礼”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冠礼是古代青年成年的重要礼仪,承载着成长与担当的深刻内涵。而在当代军营,同样有一场意义非凡的仪式,那便是授枪仪式
2025-02-07 18:06:00
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花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温和的言语……外表看起来质朴温润的黄旭华
2025-02-07 18:22:00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德黑兰消息:伊朗新研发的“沙希德·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6日正式加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舰队,交付仪式当天在该国南部阿巴斯港举行
2025-02-07 20:16:00
美国亮对外军售成果,五角大楼定新竞争战略,三个方向中国需重视
近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2024年对外军售成果,按照美方的说法,军事装备的销售额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3187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9%
2025-02-07 21:48:00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今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今天中午,习近平主席为来华出席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2025-02-07 18:45:00
送别黄旭华院士!今天再读一次他的故事
据中国船舶719所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的发
2025-02-07 14:14:00
“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编辑:杨雁琳责编:廖异 审核:阮鹏程
2025-02-07 16:02:00
伊朗首艘无人机航母入列,可搭载隐身无人机
“沙希德·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伊朗首艘无人机航母入列,可搭载多种类型无人机。据央视新闻2月6日报道,当地时间6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为该国首个无人机航母揭幕
2025-02-07 11:14:00
大国外交最前线,这一站——“冰城”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月7日至14日在哈尔滨举办。现在的哈尔滨,年味儿与亚冬元素融合交织
2025-02-07 11:44:00
临沂:新春招聘会温暖开年 释放大量就业岗位
近日,众多求职者在临沂市兰山区2025年春风行动招聘会上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2025-02-07 11:53:00
美军承包飞机在菲律宾坠毁 造成包括美国军人在内4人死亡
中新网2月7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表示,当地时间2月6日,一架美国军方承包的飞机在菲律宾南部的稻田中坠毁
2025-02-07 07:43:00
台积电变“美积电”?美国还没有动手,先遭到了当头一棒
最近,台积电董事长回应了,外界有关于台积电未来是否有可能会成为“美积电”的质疑,并声称“门都没有”。他还谈到了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办厂时
2025-02-06 18:25:00
来源:中国国防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决定在2027年前采购约310架小型自杀式无人机,部署到陆上自卫队西南方向相关任务部队
2025-02-06 15:09: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月5日下午,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2025-02-06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