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荆襄七郡:刘表如何稳固荆州,成为三国鼎立的关键
东汉末年,中央主要力量依靠:士人、宦官、外戚这三大集团,其中的宦官和外戚常年争斗,导致东汉末年皇帝更换频繁,各地盗贼横生,朝廷力量薄弱,让各州、郡、县自己征兵御敌。黄巾起义把天下搅的大乱,东汉朝廷更...……更多
荆州刺史王叡为何最终被逼自尽
...起义的战役,并且有所成就,这是其能够获得朝廷册封的关键。孙坚到任数月后,便击败区星平定长沙叛乱。随后零陵、桂阳二郡周朝、郭石等起兵响应区星,王叡便出兵与孙坚合作讨伐。在这一过程中,王叡因孙坚出身低下、...……更多
哪三位汉末名臣获得了董卓的充分信任
...军校尉等官职。不过,到了公元190年,周毖推荐的州牧、太守大多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役,董卓认为周毖与他们串通,于是杀害了他。 ……更多
东汉为什么灭亡?是外戚还是宦官还是其他原因
...失去了敬畏。最初,汉武帝时曾经将天下分为十三州,用刺史监察。到了黄巾之乱爆发,阴谋家刘焉上书朝廷,建议改刺史为州牧,全权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税收等大权,位在郡国守相之上,以更好的协调一州的力量镇压黄...……更多
细数“五凉”的兴衰
...,万不能依赖强者的怜悯和施舍;二,一个政权的兴衰,关键在于能否使国民拥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否与民同利。暴虐役使民众,只能适得其反;三,统治集团是否能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也是国家能否兴隆昌盛的重要保障。...……更多
三国时期的开国名臣袁遗为何畏惧凉州铁骑?
...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三国志·武帝纪)初平元年(190年),渤海...……更多
...地。东汉末年,出身宗室的大臣刘焉历任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重要官职。富有远见的他预料到天下将会大乱,于是向朝廷提出了设立一州最高长官“州牧”的建议,并主动请求担任汉朝最南端交州的州牧。上书后...……更多
为何匡扶汉室会交给一个弱势的刘备
...为益州牧,刘焉担任益州牧以后,马上派遣张鲁进攻汉中太守苏固,可见刘焉此时已经野心勃勃,想要取代汉室,自己当皇帝了。可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鲁也是个有野心的,他占据汉中以后,居然斩杀汉使,脱离刘焉,刘...……更多
...的第二年正月,也即公元190年,山东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讨伐董卓。比如曹操、袁绍、袁术、孙坚等人,就借此起兵讨伐董卓。毕竟,董卓废黜皇帝的行为,在当时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讨伐董卓...……更多
...就留在这里帮助陶谦大爷了。也因此,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刺史就是巡察各郡的官员,和后来的州牧是一回事,只是东汉末期州牧权力更大些,等于是割据一方的政权。这里的“表”呢是别人向皇帝上表推荐了,但皇帝批不...……更多
晋武帝罢州郡兵,改变了西晋王朝的国运和历史走向
...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之后,便有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大量的解散军队,转向国内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罢郡兵,但是这一举措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西晋王朝的国运和历史走向。一:天下归一,西晋一统1:伐蜀...……更多
聊聊古代中国的集权之路,分封制、郡县制、到最后的行省制度
...207年),秦始皇通过李斯的建议,在天下设置了36郡,郡太守直接接受朝廷的领导,这是最集权的形式,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更多
聊聊东吴集团进据江东的决策及实施
...于江淮名士张纮,询问当时世务。小霸王孙策像 孙策的想法是,想让袁术归还孙坚旧部,然后去舅舅吴景的丹阳整顿兵马军资,然后进据江东,为朝廷外藩。张纮很赞同他的想法,但同时站得又比他高,他指出,若投丹阳,收...……更多
吴国良臣薛综,学识纯正而且善于规劝进言
...轻视忽略官吏的人选,所以冒昧地尽情陈说这些不高明的想法,以便扩大圣明的思考。” (二)薛综献计献策。薛综在《上疏谏亲征公孙渊》指出不能出征辽东的三大理由:一是辽东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谷物不能种植,...……更多
...夺冀州,袁绍和公孙瓒频繁发生战争,界桥之战便是一次关键的战役。更有意思的是,袁绍占据冀州前,曾联合过公孙瓒,也就是说,他们昔日是友不是敌,界桥之战也是一场从友变成敌的战争。智取冀州初平元年(190年),关东...……更多
...190年,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阳太守张咨和渤海太守袁绍等10余人都纷纷起兵反对董卓,从此便开始掀起了大规模持续反抗董卓的斗争浪潮。不久之后,长沙太守孙坚率领豫州各郡军队征讨董卓,虽然孙...……更多
...郡以及本县之人不得担任本州的刺史、太守以及县令长等关键职位,这就是虽然豫州在曹操手中,但他却让刘备当豫州牧的原因。正因如此,虽然陶谦手下的陈登、麋竺等本地豪强颇具实力,特别是陈登更是智勇双全,但是,他...……更多
聊一聊三国最长寿和最短命的诸侯
...国时期,士燮是割据交州一带的诸侯。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东汉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朝廷衰微。在此背景下,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趾太守,实际上已成为割据...……更多
董卓的残暴之谜:身份变化与高压政策的影响
...的人为,他的一言一行从来都不可能只代表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那么当时还有一位暴君,董卓,也就不难解释了。《三国志》载:董卓少好侠,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董...……更多
刘备与刘璋:从联盟到对立,益州的权力转移
...惠,阴图异计”。他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同时反把汉中太守苏固给杀了,把斜谷阁道给拆了,再上表朝廷,声称“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刘焉为立威,不惜用重刑管制,找借口杀了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在益州引起...……更多
董卓麾下的一位谋士,曾亲手毒杀汉少帝
...二年正月(初平元年,190年),山东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怕他们以迎接弘农王复位为名义,从而讨伐自己,干脆就派李儒来除掉刘辩。董卓将弘农王置于阁上,于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190年3月6日...……更多
张仪被秦国驱逐,他的孙子推翻秦朝
...帝)。刘炟即位后,升任侍中、虎贲中郎将,旋即任东郡太守。任职十五年后,升任魏郡太守,调任河南尹。永元五年升任太仆。数月后,接替尹睦担任太尉。永元十六年(104年),复任光禄勋,同年七月任司徒。任职一月多后...……更多
...和控制地方,汉灵帝采纳了宗室成员刘焉将负责监察的州刺史改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建议,在各州委任州牧。“是时用刘虞为幽州,刘焉为益州,刘表为荆州,贾琮为冀州。虞等皆为海内清名之士,或从列卿尚书以选为牧伯,各以...……更多
“温酒斩华雄”是假的,斩了华雄的其实是孙坚
...乎只有江东霸主孙坚,早在联盟之前,他就有讨伐董卓的想法了。在这个联盟中依附于袁术,主动进攻董卓,取得很大成功,斩了华雄的也是他,却被移花接木到了关羽身上。孙坚的攻势很猛,董卓都被他打怕了,派部将李傕前...……更多
...的弟弟袁术,他并非能力不行,而是故意不送,因为他的想法跟鲍信差不多——如果孙坚破洛阳、杀董卓,那么就是除“狼”得“虎”。华雄得知孙坚缺粮,便在夜里对其发动袭击,使得孙坚落荒而逃。他的手下爱将祖茂,也在...……更多
盘点三国时期的9大权臣
...之所以能被刘备请出来,刘备的诚心只是一方面原因,而关键原因还是两人的目的一致,刘备是要恢复汉室正统,而诸葛亮也是为了匡扶汉室。但没想到,刘备却在半途而终,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更多
刘备在东汉朝廷体制中,担任时间最长的官职是什么官
...答案是:豫州牧!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当时官居豫州刺史的刘备跟占着徐州的吕布闹掰了,打又打不赢,就跑去投奔曹操。曹操大喜,不但否决了郭嘉、程昱等提出的干掉刘备的建议,大度的表示:“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更多
汜水关前华雄连胜四阵,曹操手下猛将为何不上场?
...料不及,孙坚是个令董卓都非常忌惮的猛将,当时大家的想法连孙坚都败了,想必这个华雄比孙坚更勇猛,曹操估计也是这样想的。其二:华雄连斩俞涉、潘凤时,众人的反应是大惊道失色。可以说是要不是后来的关羽出战,就...……更多
2022-12-18 20:35水关,猛将
...事史,官名,亦称别驾从事,简称“别驾”。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对于张松来说,承担着辅佐刘璋的重任。在赤壁之战后,虽然曹操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但是,在整体实力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依然是当时最强...……更多
刘备当汉中王需要让马超上表朝廷
...也是朝廷正式册封过的官员,而且级别极高,曾历任徐州刺史、谏议大夫、偏将军、并州牧、都亭侯等。要知道刘备当时也不过是个豫州牧、左将军。正因如此,在《汉中王劝进表》中署名的大臣只有被朝廷正式册封过的马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晋文公回到晋国后,是如何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回到晋国,在秦穆公的支持下消灭反对势力,然后奖励有功之臣,宽容有过失的旧臣,安抚百姓。经过一系列的措施
2024-06-28 13:13:00
有儿有女的孔子夫妇为什么会走到离婚这个地步呢
孔子是公认的大圣人,把他和离婚两个字放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是违和感满满。关于孔子的夫人,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我们无从得知她的相貌品行
2024-06-28 13:14:00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原因一首先,就春秋时期来说,比如楚国在一个一个消灭身边的小国时,往往就是把你打服就行了,然后还为这些君主保留一块祭祀先祖的地方
2024-06-28 13:15:00
长平之战后李牧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
2024-06-28 13:17:00
聊聊春秋时期宋国第24任国君宋文公
宋文公为人贤明,礼待国人,好施舍。因其容貌俊美,他祖父宋襄公的夫人想与他私通,宋文公不肯,襄公夫人便帮助他在国人中广施恩惠
2024-06-28 13:17:00
长平之战中,怎么一开始没让白起指挥
长平之战中,怎么一开始没让白起指挥?1、撤掉廉颇,启用赵括廉颇在赵国还算是一个名将,后期换成了没有大战经验的赵括。临阵换将
2024-06-28 13:19:00
张良出生于贵族,他的爷爷曾经在韩国当了三年的宰相,父亲也曾官至宰相。等到张良长大的时候,国家已经慢慢的开始衰落了,伴随国家的灭亡
2024-06-28 13:19:00
之后因为张良与项梁之间有旧的交情,于是在项梁的帮助下,曾经韩国的公子横阳君被拥立为王,并且张良做了丞相。到这一阶段,张良复国的梦基本上实现了
2024-06-28 13:20:00
李牧被陷害去世后,赵国的命运如何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代表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来临,春秋时代的一个特点在于乱,战国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在于变。战国四大名将有两位在秦国
2024-06-28 13:20:00
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有着怎样的经历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2024-06-28 13:22:00
聊聊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宋襄公雄心勃勃
2024-06-28 13:23:00
道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代表人物有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老子、列子、庄子、慎到、杨朱、王诩等
2024-06-28 13:24:00
马陵之战中庞涓中计来追,孙膑是如何安排的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战败,但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魏国又逐渐恢复了对外扩张的脚步。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在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举行会盟
2024-06-28 13:25:00
同样是名将,韩信真的看不起白起吗
白起是历史上尽人皆知的一位名将,作为历史上的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白起最有名的战争就是谋划了长平之战,这一战让白起的名字印在了古代史的名将录中
2024-06-28 13:29:00
吴王阖闾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公元前515年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继位。他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充实兵库,积聚粮食,实行强兵兴国之路。后持续派军攻楚
2024-06-28 1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