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因此,明朝刚开国的那几年,并没有功臣被轻易诛杀,这里面就有袁凯的功劳。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袁凯善于揣摩朱元璋的心思。此后几年,朱元璋的脾气越来越暴烈,每逢朱元璋做决定之前,袁凯总能...……更多
朱高炽:大智若愚的皇帝,开创仁宣之治的明君
...。建文元年,朱棣正式发兵靖难,在他奔袭大宁时,派姚广孝协助朱高炽守卫北京。不久后,南军大将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围攻北京。朱高炽虽未经沙场,但是竟然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无惧色,他指挥士兵,凭借北京城坚固...……更多
李世民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君臣和谐的典范
...待老臣们宽严相济,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是这一成功故事的最佳见证。这二十四位功臣的名单涵盖了文官和武将,并非根据功勋大小排名,而是按照官职的高低来排列。其中,长孙无忌因为在扶龙之功上...……更多
年羹尧有恩于邬先生,邬先生为何见死不救?
...抱负。邬思道的这个想法,跟辅助朱棣登基的道衍和尚姚广孝是一样的。就是为了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然后归隐山林。但是年羹尧却不一样,年羹尧从一个游击参将,一直做到大将军, 不择手段的事情太多了。...……更多
助秦国统一六国的十大功臣
...对秦国一统六国做出的贡献最大呢?以下我列举出了10位功臣,并对他们进行了排名,杀神白起也只能排名第二。第十位:司马错司马错是秦国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领,他曾率军灭亡蜀国,而后又平定了蜀地之乱,为秦国打下了...……更多
李靖为什么会受到李世民的信任
...将的C位,这一点不接受反驳。而且李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也是比较靠前的,除了排在前面的文臣,李靖算是排名第二的武将。刚才不是说,李靖是名将中的第一嘛,为什么还有人排在他的前面呀,主要是这个凌烟阁二十四...……更多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后在明成祖登上帝位后,文官集团遭遇极大的打击,靖难功臣勋贵开始占据主要权力舞台。不过在明成祖后期,朱棣也认识到不能完全依赖功勋贵族,即便是自己提拔上来的靖难功臣,所以对于科举上来的文官集团开始有意识的...……更多
北周传奇皇帝宇文邕:权谋之路与功臣的悲哀
...辛苦付出的结果,少不了文臣和武将的辅佐。正是在这些功臣的帮助下,皇帝才可以留名青史。可是有的时候,如果当臣子的立下的战功太大了,就会让自己的老板感到不放心。因为老板会担心,手下的员工这么能干,如果有天...……更多
70多岁的明朝开国功臣还下田种地,朱元璋得为何下令满门抄斩
他是明朝开国功臣,70多岁还下田种地,朱元璋得知后大怒:满门抄斩。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死在他手中的人数不胜数,可有一个人的功绩堪比西汉开国功臣萧何,最后生活却凄惨无比。他就是李善长,很早就跟着朱元璋...……更多
此书被称为“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如今仅存百分之四
...满意,认为内容实在太简略了,于是就下令让太子少保姚广孝等人和解缙一起修纂,还动员了三千多人参加编校,最终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在永乐六年全书告成。这部书一共22877卷,目录和凡例还有60卷,装订成11095册,朱棣给这...……更多
明朝南陵王朱睦楧,《宗藩条例》的推动者
...为严保勘以杜冒滥;五为戒奔竞以息饕贪;六为制拜扫以广孝思;七为立忧制以省禄费。 有了朱睦楧开了这个头之后,其他藩王也纷纷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最终由尚书李春芳收集,并颁发《宗藩条例》,其中南陵王朱睦楧所...……更多
方孝孺被诛十族到底是真是的还是杜撰出来呢
...,因为方孝孺在当时有着第一大儒的身份,再加上身边姚广孝曾经警告过朱棣,说方孝孺城破虽然不投降,但一定不能杀他。因为杀了他,天下读书的种子也就断了。所以,朱棣还是对方孝孺很客气的。方孝孺和朱棣见面的场景...……更多
...,显然没安好心。朱元璋驾崩之前除掉了很多位高权重的功臣,但是对徐达和常遇春却没必要下手,所谓“蒸鹅杀徐达”,那纯属演义小说的抹黑,即使是清朝人,在编《明史》的时候,也记载了朱元璋和徐达、常遇春的感情。...……更多
后勤英雄:君主成功的无声奉献者
...、程昱、贾诩等人。而曹操认为自己能够统一北方,首席功臣乃是一直坐镇后方筹措粮草的荀彧。曹操在每次出征的时候都由荀彧提供粮草辎重,且每次举棋不定之时都会写信问计于荀彧。曹操在统一北方的重要战役官渡之战中...……更多
刘邦屠戮功臣的后果是什么,差点让五胡乱华提前几百年
...混的那么惨,完全是他与吕雉咎由自取,屠戮了那么多的功臣名将。跟随刘邦打天下的那些人,有的在历史上可都是赫赫有名的名将以及谋士。像韩信、张良、英布还有彭越等等。这些谋士名将,随便拉出来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多面人格魅力和历史功过
...被加上“武”“圣”“大”等字,最终定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他的庙号为太宗,是唐朝第一个使用“宗”字作为庙号的皇帝。李世民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有着矛盾而又和谐的气质。他既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军事天...……更多
穿越历史:哪个朝代的君臣阵容最强
...杰之一,坐镇后方治国抚民,支撑前线无后顾之忧,名列功臣第一。大将韩信,三杰之一,号称兵仙,刘邦争天下军功第一人,关东诸侯之地几乎全是韩信打下的。谋士张良,三杰之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三...……更多
“读书种子”是怎样炼成的
...明史·方孝孺传》记载,建文三年,燕王朱棣反。军师姚广孝曾跪求朱棣说:“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但最后,朱棣仍然把方杀了,还异常残忍地诛了他十族...……更多
明朝开国功臣70多岁还下田种地,朱元璋得知后却将他满门抄斩
...在他手中的人数不胜数,可有一个人的功绩堪比西汉开国功臣萧何,最后生活却凄惨无比。他就是李善长,很早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了。朱元璋称帝后,李善长被封左丞相,封宣国公。朱元璋将他当成智脑,拜为军师。洪武三年...……更多
配享曹操宗庙的26位魏国功臣,郭嘉排在最后
...。曹操死后,被供奉在魏国宗庙里。为了表彰魏国的开国功臣,从魏明帝曹叡时期开始,便将一部分死去的功臣配享曹操宗庙。根据史书记载,一共有二十六位魏国功臣得以配享曹操的宗庙。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二十六位配...……更多
聊聊哪些关于赵光义的轶事典故和争议
...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于永熙陵。轶事典故开卷有益宋太宗好读书,“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更多
...卷中原,威声所振,直连塞外”,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正月,因攻打和州有功,徐达被在滁州驻扎的朱元璋提升为镇府。正是在此期间,起义军中发生了一件非常事件:孙德崖部因缺粮,来和州向...……更多
聊聊东魏-北齐高氏政权的历史
...习惯自认为是鲜卑人。高洋在准备废魏建齐时,曾问汉族功臣杜弼,治国应该用哪一种人?杜弼说:“鲜卑只是车马客,治国还是要用中国人(指汉族人)。”高洋认为杜弼是在嘲讽自己,怀恨在心,在统治局面稳定后最终杀死...……更多
尉迟敬德年近花甲,李世民还要把女儿嫁给他是为什么?
...—《资治通鉴》尉迟敬德是唐代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他也是中国传统年画中寓意平安吉祥门神的原型,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资治通鉴》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一天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更多
朱棣尊称张信为“恩人”,他是如何赌赢家族10代富贵
...随后,朱棣将密谋起兵的计划和盘托出,朱棣迅速召来姚广孝、朱能、张玉等人商议,最终决定将计就计。张昺、谢贵和张信带兵包围燕王府邸,以抓捕燕王属官的名义顺利进府,朱棣端坐堂上,待张昺、谢贵和张信来到面前,...……更多
...就藩,留在京城伺机行动,他先是进谗言使得立储的第一功臣解缙遭到贬黜,几年之后惨遭杀害,然后私养了许多武士图谋不轨,好在杨士奇、徐皇后说服了朱棣削夺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他就藩乐安。高煦与高炽之争才算...……更多
...帝。明朝的建立,得赖于那些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什么淮西二十四将啊,浙东四先生啊,都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当中,不得不提的一位便是被誉为“明朝第一开国功臣”的徐达了。这徐达,跟朱元璋是...……更多
古代皇帝为什么畏惧的是忠臣
...被诛十族的方孝孺当初,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谋士姚广孝就给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方孝孺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这方孝孺可以说是当下文人界的一号人物,可大用,朱棣点头应承。至此,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更多
...,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张昭因老气横秋遭弃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大封功臣,但有一个名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张昭。同事们开始见到张昭时,都拱手说恭...……更多
朱元璋为何不放过在老家耕田种地的李善长
...杀其实不仅仅一个李善长,在他的刀下,不知冤死了多少功臣。自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就活得活得浑浑噩噩,再也没人去修正他的过激行为了。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功臣,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勋卓著。洪武三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烟袋斜街接头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谍战·《夜北平1938》在烟袋斜街接头▌邱振刚 著第二天一早,穆立民就骑上自行车,出了燕京大学进了城
2024-06-18 14:22:00
朱元璋前去寺庙拜佛,问方丈:要跪吗?方丈如何回答
在历代开国君王当中,朱元璋是为数不多的“苦出身”,完完全全是从最底层奋斗出来的,他的这番经历在互联网上被戏称为“开局一个碗”
2024-06-18 15:10:00
李 鸿章告诫后人:如果想中国强盛,必须灭掉哪个国家
清朝末年的历史,读来总叫人心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李鸿章作为晚清宰辅之臣,却是以和外国人签署不平等的卖国条约而“享誉世界”的
2024-06-18 15:11:00
清朝哪位将军45岁滔天权势,47岁身死族裂
清朝的时候,皇室有过这样一条规定,皇帝的儿子,也就是皇子们长到一定岁数,都可以得到一个佐领来作为他的仆从。形式上是仆从
2024-06-18 15:14:00
嘉靖皇帝竟一度锐意改革,影响有多大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死后,因为无子可继皇位,皇太后张氏命太监张永、谷大用等到内阁与大学士们议所当立
2024-06-18 15:15:00
李自成兵败后,为何去向成谜
自古以来,每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基本都没有好下场,大多数要么就是被杀,要么就是被囚禁。但是也不乏有一些朝代比较特殊
2024-06-18 15:15:00
为何世人评论李世民与杨广截然相反
隋炀帝杨广以“昏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他的昏庸无能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他嫉贤妒能的性格,拒绝纳谏的作风还是那荒淫无度的生活习惯
2024-06-18 15:16:00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其实不只是她一个想撵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们都知道,抄检大观园是贾府走向衰败的一道分水岭
2024-06-18 15:16:00
大明如果没有谁将早亡一百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忠臣于谦写的一首诗歌,提起于谦或许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
2024-06-18 15:17:00
为什么当今中国人都只有“名”而没有“字”呢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社会时期,人们不仅仅拥有大名称号,而且还有字。在同龄人之间通常是以字来相互相称的!从而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2024-06-18 15:18:00
古代刽子手听到喊一声“刀下留人”,为何能停下来
说起古代刑场的情景,或许大家在大量的戏曲或者一些影视剧中,看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画面:一个高大魁梧的刽子手举着一把大刀,刀面寒光闪闪令人背脊发凉
2024-06-18 15:19:00
哪位名士追求女伶金玉兰被拒,却痴情不改
名士易顺鼎出生于1858年,他不但在清末为官员,还是诗人,被称为寒庐七子之一。易顺鼎字实甫、晚号哭庵,他是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2024-06-18 15:19:00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谁比较倒霉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全国军队当中推行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特殊的军事改革:他命令赵国军队放弃以往战甲,全部采用胡人的服饰
2024-06-18 15:21:00
倘若小国不向中原王朝朝贡,必将面临宗主国的严厉惩罚。因此,当中原王朝势力强盛之际,周边小国无不俯首帖耳,顺从其意愿,以示臣服
2024-06-18 15:22:00
这两千八百位宫女因为什么原因被活埋
殉葬在古时候是很常有的事儿,如果你出生在那个年代,没钱没势没地位,运气再差一点,可能就会是其中的一员,想那明太祖去世后
2024-06-18 1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