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在暗处的老狐狸。咱们重点来聊聊那个让他名声大噪的高平陵之变。这事儿,在三国的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个大爆炸事件。当时,曹魏的权力早就不是曹家说了算,司马懿一看这情况,心想得趁机行事。于是乎,他就发起了一场...……更多
聊聊关羽英雄末路的悲壮
...转折点。比如关羽的北伐,就是这样的影响蜀国国运甚至三国历史走向的大战。公元219年,在令曹操孙权等枭雄一度虎视眈眈的荆襄大地,关羽挥师北伐,矛头直指魏国的心脏地带。在战争的前期,他凭借智勇双全的素质,巧妙...……更多
为何曹魏几次政 变,每次都把郭太后抬出来
...出城祭拜高平陵之际,突然发动政,变,诛杀了曹爽,即三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发动政,变时,便抬出了郭太后。《晋书》记载: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是日,太白袭月。帝于是...……更多
司马懿隐忍多年最终篡权成功,他有三次大难不死
...)正月,魏帝曹芳,和当时的大将军曹爽三兄弟,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曹叡的陵墓。这时,隐忍多年的司马懿觉得机会来了,千载难逢,于是,暗中策划兵变,当大将军曹爽一行出了洛阳城之后,司马懿立即动手,他利用平时...……更多
高平陵之变,司马师的三千死士居功至伟
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政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变。整个政变过程体现了司马懿的做事风格,那就是隐忍坚持,一击必杀。在发动高平陵事变前,面对曹爽的步步紧逼,司马懿先是步步退让,然后采取装病的办法,迷惑对手。...……更多
盘点三国时期的9大权臣
...心人物;在曹芳继位后,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之后司马懿大肆打压异己,扶持亲信,架空魏室,至此,司马氏掌权。TOP...……更多
曹魏两代君主不到40就死了,为什么曹操后代如此短命?
...以曹叡的一生是受争议的,公元239年,曹叡驾崩,葬于高平陵,这个高平陵,正是后来司马家转折的那个高平陵。儿子孙子都短命,后世有儒者说,这是曹操摄政导致的,而且曹操头痛而死,这是被大汉的先祖诅咒了,但封建迷...……更多
除了魏延外,你还知道哪些人被灭三族呢
...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解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之后,曹爽即司马懿加以谋反之罪而被屠灭三族。二、桓范在曹爽倒下后,他的党羽自然也逃不过司马懿父子的屠刀,一些人甚至...……更多
袁术与袁绍反目成仇与三国历史的转折点
据史料记载,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其家族汝南袁氏是两汉赫赫有名的世家豪族,代代都有人在朝为高官,所谓“四世三公”,即袁家有四代担任太尉(袁汤)、司徒(袁安)、司空(袁隗)、太傅(袁逢)等执政大...……更多
司马炎用“晋”作为国号,背后有何用意?
...的曹芳登上了皇位,此时朝政被司马懿和曹爽所把持。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成为了独揽大权的人。高平陵事件让司马懿完成了从辅政大臣到盖主权臣的转变。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了灭蜀汉的战争,而灭掉蜀汉就成为了司马昭...……更多
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寿春之战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通过这场兵变,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篡夺了曹魏的大权。在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担任大将军等重要官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在曹魏内部遇到...……更多
三国常胜将军赵云,正史和野史上的记载是怎么死的?
...等。而三国时代虽然前后只有100年时间,但这段历史因为转折点太多,谋臣武将之间的武力、智力碰撞让这段历史的精彩程度对比其他朝代毫不逊色,特别像关羽、吕布、张飞、赵云、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这样的人才更是古今...……更多
三国时期失败的三次托孤案例
...帝驾崩于洛阳宫嘉福殿。正月癸丑日(2月17日),葬于高平陵。太子曹芳即位后,大将军曹爽架空了司马懿,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面对嚣张跋扈的曹爽,司马懿隐忍了十年之久,最终在公元249年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更多
司马懿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在三国时期,高平陵之变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即对曹魏甚至整个三国的历史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249年,曹芳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大将军曹爽等人随行。得知这一消息后,司马懿上奏郭太后,请求...……更多
西晋兴亡录:从高平陵事变到永嘉之乱的历史变迁
...新时代。下面让我们来揭开西晋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高平陵事变曹丕去世后,魏明帝曹睿继位,但曹睿却英年早逝,幼子曹芳继位。司马懿受曹睿托孤,成为辅政大臣。曹爽(曹真的儿子)也是辅政大臣,他身为曹氏宗亲,行...……更多
司马师:三国枭雄的权谋之路
...的影响,继承了司马懿雄才大略、不择手段的个性。在高平陵政变中,他就是司马父子谋划的核心人物。政变成功后,司马懿让人观察两个儿子的表现。得到的回报是,司马昭紧张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而司马师却像没事人一样呼...……更多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乱世枭雄——石勒的崛起与争议
...,在经历了数次颠沛流离后,石勒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永安元年(304年),西晋在历经八王之乱后,国家陷入一片困顿,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劫持晋惠帝遭到天下诸侯讨伐,而石勒当时便投奔了司马颖手下大将公师藩,...……更多
高平陵之变时,曹魏诸臣都站在司马懿身后
高平陵之变不仅是曹魏政权的转折点,也是三国时代的转折点。更是士族门阀政治的开始。高平陵之变本质上可以说是曹芳和曹爽两人造成的。司马懿更多是顺势而为。说司马懿篡位本人篡位有些牵强。而曹爽十年辅政可谓是...……更多
建安二十四年,三国大批名人为何密集死去
恐怖的建安二十四年有许多名人先后去世,给三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一事件的发生主要是源于当时爆发了三件事情,从而导致许多名人去世,那么主要是哪三件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建安二十四年有哪些...……更多
西晋灭亡时的惨,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洛阳。刘渊的死,对于中国历史来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刘渊能多活几年的话,或许汉赵政权可以彻底统一北方,继而南下灭了东晋政权,再次实现统一。以刘渊自认为汉家后裔的思想,接下来的时代,或许也不会...……更多
曹真: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将领,他与司马懿的真实关系
...样的假设:如果曹真不是早亡,也就不会有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就不会架空皇帝曹芳,司马炎也不会以晋代魏了。果真的如此吗?历史剧《虎啸龙吟》里把曹真描述成一个大草包。作为大都督的曹真,在和司马懿的明...……更多
司马懿叛变后,曹操的旧部下为何原地不动?
...。249年正月六日,曹爽将军陪同曹芳及其兄弟亲信参拜高平陵。司马懿借此机会发动高平陵变法,政变成功,顺利登上皇位。就在曹芳一行离开洛阳城之后,司马懿以太后的名义关闭了城门,占领了军械库,并控制了军营。很快...……更多
三国时期各国皇帝大全
...土木,滥用民力,临终又托孤失当,导致朝政动荡。葬高平陵。魏哀帝曹芳(232年——274年),240年—254年在位15年,年号:正始(240—254),嘉平(249年—254年) 魏哀帝曹芳,字兰卿,为魏明帝曹叡之养子。根据《魏氏春秋...……更多
三国历史上死得最有气节的一位皇帝是谁
...过完一生,可以说完全丧失了帝王应该有的气节。不过在三国历史之中,却有这么一位傀儡皇帝,敢于直面面对权臣,和权臣硬碰硬,虽然说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却保全了帝王的气节,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他就是三国时...……更多
曹髦的抗争与司马氏的崛起:三国时期的权力斗争
...你了。再加上司马懿阴险狡诈,足智多谋,最后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夺取魏国大半权力,终于为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铺了一条夺权的大路。其时,时人皆以为曹魏政权应该就此告一段落,谁知道,此时竟然出了一个搅局者,...……更多
三国时期的人,平均寿命是几岁
...。正始六年高柔被封为司空,正始九年被封为司徒。因高平陵之变中高柔支持司马懿,所以在事成之后被封为万岁乡侯。甘露元年被封为太尉,直至景元四年高柔薨逝,享年89岁。值得一提的是,高柔的孙子高浑继承了高柔的爵...……更多
为什么司马懿可以统一三国而诸葛亮却不行呢
...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更多
揭秘三国时期最突破道德底线的四件事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相信司马懿的承诺,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放弃了抵抗。可是,之后司马懿的行动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不仅背弃誓言,还残忍地消灭了曹爽及其亲信的三族。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如果规则不被信...……更多
盘点三国时期名气最大的八大骠骑将军
...曹魏大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彻底改变了曹魏的历史走向。五、王昶王昶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正元二年(255年),由于平定淮南三叛有功,王昶接任了骠骑将军...……更多
...很多人会想到司马懿。的确,司马懿作为曹魏的重臣,在三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活到了72岁,可谓是寿终正寝。然而,魏国还有一位老人,他的寿命比司马懿还要长,他就是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司马孚,字叔达,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历史深厚 方言独特 乐观向上 幽默开朗沈阳:具有天生的喜剧“基因”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以下简称沈阳喜剧电影周)将于6月7日至11日举办
2024-05-30 03:55:00
岳钟琪:四川成都人,原籍凉州庄浪(今甘肃临洮)。岳钟琪出生时清朝统治已经稳固。他是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
2024-05-30 06:00:00
周敬王二十年(前500),晋赵鞅伐卫,卫人惧,进贡五百家给赵鞅,赵鞅将其放在族兄邯郸赵午那里。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
2024-05-30 06:01:00
王导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就是收揽一批北方来的士族作骨干,联络南方士族作辅助,自己作为南北士族的首领,在自己的上面,安置一个姓司马的皇帝
2024-05-30 06:04:00
东晋统治集团和广大民众间的矛盾,当然是严重的。东晋政治是西晋政治的继续。首先是用人,“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和西晋完全相同
2024-05-30 06:05:00
中国北方一直由后赵、前秦等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西晋灭亡后,汉族在江东建立东晋政权
2024-05-30 06:03:00
宇文泰(507—556),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
2024-05-30 06:05:00
东晋朝的崩溃——桓玄为盟主的诸藩镇,占据建康以西的州郡,朝廷政令只能施行在东方的会稽(治山阴,浙江绍兴县)、临海(治章安
2024-05-30 06:06:00
古代人从公主到皇后再到太后似乎是比较合理的顺序,但是有一位女子的身份却是从皇后变成太后,又变成公主,这位女子就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
2024-05-30 06:06:00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说一句名言“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位备受赞誉的女子到底是谁呢?且听小编为你细说。阴丽华,蕙质兰心
2024-05-30 06:07:00
刘元进:余杭(今浙江杭州)人,隋末江南农民起义领袖。刘元进少年时就仗义行侠,为乡里所尊崇。双手各长一尺多,两臂下垂过膝
2024-05-30 06:09:00
读《三国演义》的次数越多,越会觉得刘备不是仁德的主公,而是个虚伪的君主。就连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2024-05-30 06:09:00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
2024-05-30 06:08:00
“古人欲写得丧形,万事画在方罫内。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黄庶《下棋》古人没什么娱乐活动,因此,下棋就成为大多数人的爱好
2024-05-30 06:07:00
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孔融,作为孔子后裔和少年天才,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也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孔融的“谢幕”却是不幸的
2024-05-30 0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