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没有兵权的司马懿,是如何反败为胜的呢
...初元年,曹丕登基称帝,司马懿开始得到重用,先后担任尚书、督军、御史中丞、侍中等职位,留镇后方,不过这个时候的司马懿主要扮演萧何、曹参一类的角色,虽然位高权重但不涉军权,为治国之能臣。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更多
诸葛亮署大司马府事,法正领汉中王尚书令,谁是二把手?
...事而是署大司马府事,法正则由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升为尚书令、护军将军,那么两人谁的级别更高,或者说谁才是刘备之下的第二把手?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这里的大司马是东汉朝廷的大司马,而不是汉中王国的大司马,法正...……更多
诸葛亮去世后的蜀汉:大将杨仪的怨言与自杀
...亮之子诸葛瞻,年仅八岁。诸葛亮死后,蒋琬接任,担任尚书令,主持蜀汉朝政。蒋琬是诸葛亮在死前,就暗中选好的接班人。而在诸葛亮病死之后,率军安全退回的杨仪,本以为他肯定会接替诸葛亮,谁知道,竟然是竹篮打水...……更多
盘点诸葛亮培养的六位接班人
...、卫将军,统帅诸将,和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一起总领尚书事。景耀六年(263年)冬天,诸葛瞻与魏将邓艾交战于绵竹,因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错失兵机,兵败被杀,致使绵竹失守,并最终导致蜀汉走向灭亡。五、蒋琬...……更多
三国时期,曹魏灭亡前最后的四大忠臣都是谁?
...史之职由诸葛绪填补。王经回京后,先后担任司隶校尉和尚书,颇受魏帝曹髦宠幸。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见自己权力威势日渐削弱,感到愤恨,于是召见王经、王沈、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起...……更多
2022-12-16 20:46忠臣,时期,三国
曹丕一生的贵人都有谁?
...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登基后,便。任命司马懿为尚书,到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之时,司马懿已经是抚军大将军,假节之仪。更是在临终之时,被委任为辅政大臣,其时,曹丕对太子曹叡说:“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更多
吕布败亡后的三国风云:张辽、陈群等人的抉择与归宿
...陈群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和司马懿、曹真、曹休等人一起受诏辅政。曹叡即位,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青龙四年十二月癸巳...……更多
诸葛亮最初的名声怎么传出来的
...膏粱盛德”。华腴——三世有令、仆者。令、仆分别一指尚书令、尚书仆射。这二位分别是尚书台的正副手。两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总览全国政要,主管具体事物。职权如同宰相,若加油录尚书事官衔,权同宰相。在魏晋交替...……更多
...亭侯,转丞相长史。同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更多
曹操帐下真正顶级的治国能臣,只有这三位
...政治家、书法家。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他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国建立,曹操以钟繇任大...……更多
诸葛亮领益州牧后,为何很多魏国官员给他写信呢
...基本上就只有个益州了)。魏国的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都各自写书信给诸葛亮。这么多魏国高官写信,是因为他们跟诸葛亮关系好?是因为他们恭喜诸葛亮高升?都不是,他们是想告诉诸...……更多
曹魏集团的谋士团,你觉得谁最强
...位重要政治家和谋士。他曾任丞相西曹令史、中正大夫、尚书令等要职。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为曹魏选拔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为曹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蒋济蒋济...……更多
三国蜀汉灭亡之际,有哪些大将选择投降
...事,以为丞相府令史,迁相府主簿,赞为“良士”。累迁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继任尚书令。由此,对于董厥来说,一开始是为文臣。景耀四年(261年),董厥迁任辅国大将军,与卫将军诸葛瞻并为平尚书事。...……更多
...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认为杨仪性情急躁狭隘,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更多
...平原侯(曹叡)文学掾,结下深厚情谊。魏明帝登基,历任尚书郎、羽林监、洛阳典农中郎将等要职,这促使毌丘俭对曹魏忠心耿耿。在平定辽东公孙渊后,毌丘俭被册封为左将军,并在之后出任镇南将军、豫州刺史。东兴之战后...……更多
魏帝曹髦被杀,只有哪两人敢公开在曹髦尸体旁痛哭
...子,敢公开为曹髦痛哭呢?这两个人分别是太傅司马孚和尚书右仆射陈泰。《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记载:帝之崩也,太傅司马孚、尚书右仆射陈泰枕帝尸於股,号哭尽哀。当时,司马孚枕着曹髦的尸体,大哭说,杀了陛下...……更多
卫瓘除掉邓艾、钟会和姜维,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卫瓘,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官至尚书令、侍中、太保。在三国时期,卫瓘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如司马炎就说他:“忠允清识,有文武之才”,他认为卫瓘是位文武双全的大忠臣,知识渊博、清...……更多
...颖而出。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因此,在诸葛亮病逝后,蒋琬不仅是大将军,还因为担任尚书令、录尚书事等官职...……更多
诸葛亮控制着朝政大权,刘禅心中有所不满吗?
...,继续延续诸葛亮的影响力。在诸葛亮病重时期,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看望诸葛亮,并且询问诸葛亮的身后安排。诸葛亮回答先用蒋琬,后用费祎。之后就没有意见。刘禅可以说是完全延续了诸葛亮的政治遗嘱,诸葛亮去世后以...……更多
陈群的治国之才,奠定曹魏法度的杰出贡献
...础,直到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陈群”更被曹丕封为“尚书令”,进爵“颖乡侯”。但曹丕强迫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他,曹魏上下皆被封赏,人人都表现的很高兴,唯有陈群一脸凝重。 曹丕对陈群极为重视,见他不高兴一位...……更多
三国时期名气最大的8位“卫将军”
...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虽然是魏国降将,但是,姜维在蜀汉的表现,无疑获得了后主刘禅的信任,这是其可以担任卫将军,从而执掌蜀汉禁军的重要原因。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卫将...……更多
聊一聊曾担任此“大司农”的人物
...丞相(曹操)府任职。魏明帝在位时,桓范历任中领军、尚书、东中郎将、使持节、兖州刺史等官职。魏帝曹芳即位,桓范担任大司农,掌握朝廷财政。桓范对曹爽行事提供建议,被司马懿称为曹爽的“智囊”。正始十年(249年...……更多
聊聊三国的治世之才——陈群
...的御史中丞,这个官跟牛,历来都是主公的心腹爱才,与尚书令、司隶校尉合成“三独坐”。曹丕称帝后,陈群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叡即位后,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陈群于公元243年去世...……更多
刘禅投降后写下哪三字,司马昭不杀他
...智慧便完全地体现出来了。刘禅封蒋琬为大将军,费祎为尚书令,让大将军蒋琬兼顾行政方面,而尚书令费祎兼顾军事方面,两个权臣互相制约,避免一家独大,这会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君主能想出来的策略吗? 随着蒋琬、费祎...……更多
揭秘蜀汉灭亡的真实原因
...了近30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现宝鸡)将死之时,刘禅让尚书仆射李福前来隐晦的询问诸葛亮身后,谁可代替诸葛亮的位子,诸葛亮说:我死后蒋琬可担大任,李福又问:蒋琬之后呢?“费祎可及蒋琬之后”,“费祎之后呢?”,...……更多
司马懿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势力在护卫着
...,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司马懿少年时和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因与同...……更多
蜀汉北伐失利,黄权之失成最大遗憾
...个人就是黄权。法正先担任过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后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虽有一定的统兵权利,但更多的是作为刘备的谋主,在刘备身边出谋划策,再就是以尚书令参与国政。虽然一定比马谡更老练成熟,但毕竟还是谋...……更多
一览三国颍川陈氏的家族网
...联系。永嘉之乱后,陈眕南渡并在东晋持续做大官,历任尚书、镇东将军、幽州刺史(遥领)、都督幽平二州(遥领)诸军事,袭封广陵公,死后谥号为“凯”。他的弟弟陈匡曾在惠帝时为当时的太子司马遹做伴读。陈规并无过...……更多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郭淮为何坐视不理呢
...淮的压制。并且,曹爽还提拔丁谧、何晏、邓飏等心腹为尚书,这被视为取代世家大族的行为。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曹爽打破九品中正制的行为极大的损害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如果让曹爽长期执...……更多
曹操和司马懿不敢“称帝”,与汉朝礼教有关
...蒂固的“思想基础”。“曹操”乃是孝廉出身,曾因通《尚书》被举为议郎,可谓深受“儒学”思想教育;再说“诸葛亮”,那就更不用提了,出身书香门第,自比管仲、乐毅;“司马懿”也不例外,更是位“博学洽闻,伏膺儒...……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