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德宗真的是唐朝活得最窝囊的皇帝吗
...乎整个唐王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而如果细究将会发现,唐德宗朝,这两个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德宗经历过被安史叛军追逐的黯淡时刻,自知藩镇问题不可姑息,于是在初政时便向割据河朔的藩镇集团开战。战事一开始颇为顺...……更多
李勉:唐代的忠直之臣,奸邪的克星
唐德宗偏宠奸相卢杞,指示有司提拔被贬地方不久的卢杞担任饶州刺史,遭到谏臣们一致反对。唐德宗很生气:“朕只想授予卢杞一个小州刺史职位,这都不行?”在万马齐喑中,宰相李勉挺身而出:“陛下,卢杞罪恶滔天,...……更多
他打败叛军回朝皇帝赐他免死券,他竟大怒造反
...递进,连任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军都虞侯。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免去了郭子仪副元帅的职务,将军权分给诸将,李光怀因此当上了宁、庆、晋、绛、慈、隰(xí)等州节度使,检校(代理)刑部尚书。李怀光连续几年带兵...……更多
唐代韩滉唐代韩滉是著名的画家,在唐德宗年间,曾担任宰相一职。唐代韩滉生于公元723年,卒于公元787年,是陕西省西安人。韩滉是唐朝著名宰相韩休的儿子。韩滉自幼喜欢读书,对文学和政事有不俗的见解。韩滉画像公元73...……更多
唐宣宗在位期间有何功绩
...能力强而已,晚唐真正值得尊敬的皇帝。首先是唐宪宗和唐德宗,唐德宗最主要的功绩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政治方面,抑制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压制由于平定安史之乱而跃居政治前台的军队势力。二是在经济上,推动两税法。...……更多
为什么唐朝在西域的统治从此彻底瓦解并再也恢复不了了呢
...粮尽援绝,只得以勿徙它境为条件而开城出降。刚即位的唐德宗李适,面临着两件大事:一是巩固边防,二是削弱藩镇。而要想削弱藩镇,整合内部,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吐蕃是当时唐朝的主要外部威胁,因此唐德宗主...……更多
唐朝后期最精锐的军队,保住李唐江山的同时,沦为了宦官专权工具
...他部队,因此,神策军成为唐朝皇帝手中的“王牌”。到唐德宗统治时期,神策军已经发展到15万人。唐宪宗在位时期,励精图治,不断对藩镇用兵,他所依靠的就是神策军。在平定西川的刘辟叛乱时,唐朝将领高崇文率领七千...……更多
平凉会盟唐朝轻敌大意,被吐蕃突袭阵亡数百人
...机会,继续攻打唐朝,争取更多利益。783年,泾原兵变,唐德宗逃离长安。吐蕃表示:“愿意出兵平叛,但需要割让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唐德宗急于结束叛乱,便答应了吐蕃的要求。但是,吐蕃并未真心帮忙,还趁机劫...……更多
做了26年的太子,为何当了皇帝186天后就被退位
...并顺理成章继位的人,寥寥无几。唐顺宗李诵能够在父亲唐德宗去世后,继承皇位,也算是幸运的了。李诵这个皇位也是遭遇了种种磨难,眼看着妻子被杀,不受父亲重视、屡遭怀疑,兄弟觊觎他的太子之位与他远离,宦官时刻...……更多
史上最励志的皇帝,瘫痪了还坚持处理政事
...成人的,毕竟皇宫这种地方,一不小心就连命都没了。而唐德宗正是没有那么多个儿子,唯一的儿子立为太子之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甚至是到后来唐德宗晚年,太子瘫痪,连给唐德宗请安都请不了。唐德宗在驾崩前,还无比...……更多
将军战功显赫,皇帝赐他免死金牌,他却当场大怒是为何?
...光便被任命为朔方军都虞候,后又被封爵食实封三百户,唐德宗十分信任他。公元783年10月,泾原军队叛变,哗变的士兵们拥立朱泚为帝,国号大秦,年号应天,唐德宗无奈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接着便与李怀光取得联系,...……更多
震惊唐朝的假冒皇太后案!唐德宗生母竟被冒充
震惊唐朝的假冒皇太后案!唐代宗没干完的事,唐德宗继续干。李适15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常年随父亲和爷爷颠簸于战火之中,对母亲的思念可想而知。他即位后,尊沈氏为“睿贞皇太后”,并派出比父亲时期更为庞大的寻...……更多
武元衡:铁血宰相的传奇人生与悲壮结局
...个儿子,满岁的时候,就迁居到了洛阳,官至润州司马,唐德宗贞元六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前妻是陇西李氏女,生下长子武谭,就去世了,继室夫人为中书舍人周思钧的孙女周氏,后封汝南县君。武元衡就是父亲继室夫人周...……更多
...从这一刻开始,李泌拉开了与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代皇帝交往的传奇故事,他以“白衣山人”的身份干预朝政,又数次协调皇家父子矛盾,为大唐帝国平定叛乱,以及政权稳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李泌虽深...……更多
宫女冒充太后皇帝却赦她无罪,原因让人感动
...宫女冒充太后娘娘,但皇帝却赦免了她的罪行。落难皇妃唐德宗的生母睿真皇后沈氏一生命途多舛,早年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东宫,很快便为当时还是太子的唐代宗生下了长子李适,也就是后来的唐德宗。但没有过几年的安稳日...……更多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寒风凛冽,天空中飘扬着鹅毛大雪,长安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唐德宗李适躺在大明宫会宁殿病榻上,已经不能说话,须臾,驾崩,宫中痛哭失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四月,李适...……更多
魏博为何屹立一百五十年不倒,成为唐朝最强藩镇
...始终是唐朝后期的心头大患眼看藩镇尾大不掉,唐代宗、唐德宗和唐宪宗多次征讨魏博,但魏博屡顺屡叛,始终未能彻底剿灭,朝廷只能任由其做大,虽然魏博只有六州之地,但靠着节度使的纵横捭阖加上魏博的甲兵强盛,始终...……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粮尽援绝,只得以勿徙它境为条件而开城出降。刚即位的唐德宗李适,面临着两件大事:一是巩固边防,二是削弱藩镇。而要想削弱藩镇,整合内部,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吐蕃是当时唐朝的主要外部威胁,因此唐德宗主...……更多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位置上坐了二十六年,没有因为宫斗而无辜丧命。779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当年便将李诵设立为皇太子。在位期间,李诵战战兢兢,为人做事十分严谨,对于政事仅仅发表过一次意见,从中便可窥见之严谨程度。 哪怕已经小心...……更多
唐朝武将世家:父亲挽救唐朝江山,儿子是中兴名将
...年,魏博节度使田悦叛乱,并且得到了其他藩镇的响应,唐德宗派李晟率领神策军前去平叛。在两年的交战中,李晟屡战屡胜,叛军坚守不出,双方陷入相持阶段。可就在这个时候,长安附近爆发了兵变,泾原军哗变,并且拥立...……更多
杜秋娘:唐代名妓的权力之路
...主宠妃,对唐朝的政治格局有一定的影响。杜秋娘出生在唐德宗贞元元年的润州,母亲是南京的一位官妓。她的母亲与一位姓杜的官员相好,然后有了身孕。但是等到杜姓官员升迁之后,却就将其母抛弃。于是杜母最后只能剩下...……更多
名将马燧:功败垂成,战略失误导致藩镇割据乱象
...结盟诚意,必须为平凉劫盟事件承担全部责任!”马燧是唐德宗时“名盖一时”的名将,他“雄勇强力,常先计后战”,是个智谋型将帅。他擅长战前誓师动员,每逢大战,必“亲自号令,(令)士无不慷慨感动。”将士们被激...……更多
唐朝皇帝的无奈:权力斗争与\\\'跑路\\\'的背后原因
...仪赶走了吐蕃军,才把唐代宗给接回家。第三个跑路的是唐德宗。唐代宗传承了优秀的跑路天赋,那他儿子唐德宗也不遑多让啊!各路节度使叛乱以后,泾原节度使姚令言为表忠心,立刻带着5000人马前来长安护驾。按道理唐德...……更多
颜真卿投降李希烈之后几乎造成对方窝里反,可惜功败垂成
...真卿为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朝中的奸臣都很讨厌他。唐德宗在位时,奸臣卢杞当了宰相,为了能大权独揽,他就想把颜真卿排挤出朝廷。这时军阀李希烈造反,朝廷几次派兵征讨都未能取胜,唐德宗无计可施,就问卢杞怎么...……更多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奉天是大唐的西大门,有他在猖狂的吐蕃根本进不来。唐德宗继位后,试图改变因为内乱带来的困扰,希望权利从地方回归到朝廷。于是开始削藩,第一个开刀的就是郭子仪,解除了他的兵权,浑瑊也被明升暗降给了一个闲职...……更多
唐朝21位皇帝,为何吃丹药的和太上皇比较多
...那样的话,唐朝或许就是另一种结果了。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适。对于唐德宗,他在位期间所做的事还是很复杂的。唐德宗在位初期严禁宦官干政、选贤任能、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这些都促进了唐朝经济和社会的...……更多
唐朝中后期的宦官集团为什么能够控制了唐朝的中央禁军?
...的势力依然很强大。唐代宗去世后,其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登基后决定削弱宦官对禁军的控制,任命司农卿白志贞为神策军统帅。白志贞上任后不久,藩镇就搞出了“泾原兵变”。面对藩镇发动的“泾原兵变”,白...……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一支神秘大军,坚守边疆数十年,城破后全部战死
...兵力共计不到2万。郭昕被隔绝在西域长达十五年,直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始与内地联系上。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郭昕与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一起派使者借道到朝廷间道奏事。唐德宗对其进行了嘉奖,任命李元忠为北...……更多
李承的八世孙李揆,称李辅国为五父,被元载报复
...情,李揆被贬莱州。李揆在唐代宗李豫时期李辅国又拥立唐德宗李适继位,权势更进一步,被拜为中书令,李辅国经常在皇帝面前称赞元载,而元载也善于应承上意,投靠李辅国,后成为宰相。762年(李亨五月去世,李豫继位)...……更多
他是杜牧的祖父,官拜宰相,最大成就是一本书
...并担任工部郎中,后历任江西青苗使、抚州刺史等职。 唐德宗即位后,杜佑被召回朝廷再度担任工部郎中,数年后河北诸藩叛乱,杜佑被任命为度支郎中兼和籴使,负责向前线调运粮草。建中三年(782),由于得罪了嫉贤妒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