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德宗真的是唐朝活得最窝囊的皇帝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20: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01早夭的胜利

众所周知,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的两大政治问题,贯穿了几乎整个唐王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而如果细究将会发现,唐德宗朝,这两个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德宗经历过被安史叛军追逐的黯淡时刻,自知藩镇问题不可姑息,于是在初政时便向割据河朔的藩镇集团开战。

唐德宗真的是唐朝活得最窝囊的皇帝吗

战事一开始颇为顺利,后来便陷入僵局,因为原先忠于唐廷、镇压藩镇叛乱的节度使,竟然同被镇压者携起手来,共同反击前线的唐中央军。

面对急转直下的形势,德宗大惊失色。他连忙调西北泾原的驻军去增援,没曾想,增援的部队路过长安时,因抱怨朝廷赏赐微薄,一怒之下竟干脆杀进长安城,逼得德宗落荒而逃,数十位皇室成员惨死乱兵刀下,德宗活得真是窝囊屈辱极了。

另外,宦官专权的问题,也在德宗朝愈演愈烈。为了制衡徘徊于忠叛之间的武将,他把驻扎都城附近的精锐部队神策军交予窦文场、霍仙鸣两个宦官统帅,从此,宦官有了兵权,干涉朝政自然更有恃无恐。由此来看,德宗不仅活得窝囊,还净给后世添乱,真的是一个十足的负面人物了。

02重整旗鼓,分化藩镇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从后来人的角度来看,这些看法,其实未免有些事后诸葛亮了。试想,经历了地方武将的连环反叛,朝臣又手无缚鸡之力,德宗不去利用“家奴”集权,又能指望谁呢?我们总不能要求德宗要预测一百年后会发生什么吧?评价历史人物,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的。因此,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德宗的另一面,杰出的一面。

经历了藩镇叛乱的冲击后,德宗知道,仓促组织二次征讨,无疑会给本不景气的中央财政雪上加霜。而且另外一方面,忠于朝廷的主力尚集结于西部地区,以监视随时有可能入侵中原的吐蕃和南诏。如果轻易将其调离去镇压东北的藩镇,难免得不偿失。所以,德宗决定韬光养晦,先和河朔藩镇和解。

这种和解,不仅仅是要求河朔的节度使要在形式上效忠唐王朝,德宗还有另一个打算,那就是尽可能分化瓦解对手。河朔藩镇由魏博、成德、卢龙三地区组成。其中成德的实力最雄厚,骄兵悍将不少。因此,在叛乱始作俑者李惟岳死后,他随即把成德一分为三,即把成德统辖的一部分地区,另外分成横海、义武两份。

横海、义武的节度使,都由唐廷认可的原安史集团将领担任。他们的存在,既可与成德等藩镇相制衡,也无形中削弱了成德藩镇的实力。到了宪宗时候,成德又想叛乱,结果因河朔其他节度使不配合,而被唐军很快扫平。追根溯源,德宗的计策功不可没。

唐德宗真的是唐朝活得最窝囊的皇帝吗

03为中兴打好经济基础

其次,打仗打得就是个后勤,而后勤,说白了就是钱。宪宗朝为击破淮西与河朔叛军,消耗钱粮甚巨。宪宗元和年初政便如此大手大脚,他的这些钱是从哪来的?

很简单,他的钱,都是前任给他积攒下来的。早在唐肃宗时候,唐廷为积累财富,就采取了盐铁官营等措施,生活必需品的大幅度抬价给民众造成不小的困扰,但也大大提升了唐王朝的经济实力。

到后来,刘晏兴办官营商业、疏浚漕河以提升江南财富转运关中效率等举措,又给朝廷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德宗当政后,继续延续前任的经济政策,另又开展两税法的改革。自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的国家经济体系,很快在德宗朝完成了全面的升级。《资治通鉴》里记载德宗即位初年,国家的收益便翻了一倍,足可见其中的效果。

当对抗河朔藩镇的战争遭遇挫折后,德宗顶住各方压力,继续贯彻之前的经济改革政策。当然了,他晚年增加税目的举措,是饱受争议的,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德宗的敛财,才给宪宗后来缔造中兴之业,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

04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

镇压藩镇的战争失败后,唐德宗看到,军事实力的提升也是至为重要的。古代战争中,骑兵军团历来是决胜千里之外的不二法宝。因此,为了有朝一日报仇雪恨,德宗开始大力发展骑兵部队。

要装备骑兵,就得有马匹。元和年间,唐将李愬之所以能雪夜奔袭淮西叛军的老巢蔡州,并将其一网打尽,靠的就是大量精锐的骑兵部队。无疑,这些战争的本钱,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在位时间较长的德宗时期(德宗与宪宗中间的顺宗朝不到一年,非常短暂)。那么德宗时候的优质军马又是从哪里来呢?

唐德宗真的是唐朝活得最窝囊的皇帝吗

在买马问题上,德宗想到了自己西北的邻居——回纥。早在安史之乱之时,回纥就曾多次应唐廷邀请,发兵内地助唐军平叛。而此时此刻,为了能获得来自中亚草原的优质军马,德宗更是向回纥频频抛出橄榄枝。经过商议,德宗可以用唐绢大量换取军马。

需要说明的是,在军马贸易中,回纥多少也有些“奸商”的嘴脸,例如以劣质马充好马,虚报马数给唐廷官员等,唐朝在与回纥贸易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不过,唐廷的骑兵力量,还是相比之前大有增长,他们摩拳擦掌,以在未来的战争中一雪前耻。

除去购买军马外,为了显示双方关系之紧密,德宗还把自己的女儿咸安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通过这一举措,唐廷跟回纥就不仅是军事盟友,还有姻亲关系了。当然了,德宗与回纥的联合,还有更进一步的考虑,那就是回纥可以协助西北唐军,去监视盘踞在青藏高原上的强敌吐蕃。

吐蕃在唐中期,正属于实力上升时期,十分觊觎唐的土地与财富,并曾多次入侵唐王朝腹地,给唐王朝的政治精英们造成巨大的困扰。不过,当得知唐廷与回纥关系的日趋紧密后,吐蕃在进攻唐朝的军事行动上,的确相比以往谨慎了许多,西北边境的局势暂时和缓了下来。唐王朝借此机会,得以韬光养晦,并专心对付闹分裂的藩镇,元和中兴呼之而出。而德宗的这一对外政策,也充分证明了他在政治上的眼光之长远。

德宗窝囊吗?纵观其一生,德宗的政绩的确乏善可陈,但这绝不代表他一无是处。这个世界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不胜枚举。而德宗,正是默默无闻的“前人”中的一分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德宗在位期间发动了削藩战争,但过程并不顺利,接连导致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唐德宗只能被迫逃出奉天,好在李泌、李晟等大臣平定叛乱,这才解决一场危机。不过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奉天之难
2023-10-25 17:32:00
李泌历经四朝,为何皇帝们对他始终信任
...挽狂澜公元779年(大历十四年)五月,李适即位,这便是唐德宗。但是他此时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外有吐蕃咄咄逼人,已经攻陷河西、陇右之地,西域都护府和大唐联系断绝。内有藩
2024-04-26 17:54:00
为什么唐朝在西域的统治从此彻底瓦解并再也恢复不了了呢
...粮尽援绝,只得以勿徙它境为条件而开城出降。刚即位的唐德宗李适,面临着两件大事:一是巩固边防,二是削弱藩镇。而要想削弱藩镇,整合内部,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吐蕃是当时唐朝的
2023-05-05 06:02:00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粮尽援绝,只得以勿徙它境为条件而开城出降。刚即位的唐德宗李适,面临着两件大事:一是巩固边防,二是削弱藩镇。而要想削弱藩镇,整合内部,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吐蕃是当时唐朝的
2023-10-25 18:17:00
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有一种顶级思维方式,错不了
...十四年(公元779年),唐代宗薨逝,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当时的唐朝,内忧外患,局势混乱。唐德宗登上皇位后,有中兴之志,想要革除代宗时期的弊政,于是整顿吏治,疏斥宦官,整
2023-05-28 18:18:00
唐德宗李适:削藩不擅长,养宦官还行
...山”的勇气?大历十四年,他带着这些疑问登基了,是为唐德宗。既然自己当家做主了,他要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把削藩提上日程。公元781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临终之前就上表请求
2024-06-22 21:21:00
奉天保卫战,两个胡人保住大唐最后的生机
大唐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被迫流亡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朱泚在占据长安后称帝,建国号“大秦”。这是除“安史之乱”外,唐朝最接近灭亡的一次危机。奇怪的是,
2023-06-12 07:07:00
唐朝最大的昏君,就是因为此人,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国彻底走向覆灭
...后,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李适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是为唐德宗。前期也算是有功 唐德宗刚登基,便任命崔佑甫为相,开始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措施,使大唐一度出现了中兴之象。在宰相崔佑甫
2024-11-16 11:29:00
吐蕃劫持唐朝使臣,德宗被戏耍,割让土地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双管齐下,周边又有游牧骑兵威胁,唐德宗心力交瘁,迫切需要和平。唐朝“求和”的欲望,比吐蕃更加强烈,尚结赞决定在“谈判桌”上取得最大利益。782年,河朔藩镇闹
2024-07-11 17: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
山河铭记| 微笑赴死的“最美抗日女战士”
大皖新闻讯 在刚刚公布的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唯一一名皖籍抗日英烈便是成本华。1938年春天,安徽和县,24岁的成本华在被日军残忍杀害前
2025-09-03 09:04:00
山河铭记 地名诉说抗战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仲铭桥、家齐路、耀华社区……为铭记抗战英雄事迹,南京一些桥梁、道路、社区以英雄的名字命名
2025-09-03 09:17:00
行程逾万里 寻找和传承父亲的“抗战足迹”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建芬张露李子俊在南京雨花台长眠的十万英烈中,已知姓名者仅有1519位,陶家齐是其中之一:南京江宁人
2025-09-03 09: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抗联将士慷慨赴死
2025-09-03 09:22:00
潍坊:抗战精神烛照当代奋斗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王玉龙)每年清明时节,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南陈村的乡亲们都会聚集到烈士陵园,将亲手扎制的花圈敬献于墓碑前
2025-09-03 11:49: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寄存一个文脉图书馆|一见·抗战贵州⑥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3 12:36:00
80年前的这一天,胜利的欢呼穿透硝烟,苦难的土地迎来黎明。那些在山河破碎时发出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绝境中凝聚起的不屈力量
2025-09-03 09:48:00
江苏南京:跨越80年,看四位抗战老兵的过去与现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抗战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是国家的财富、民族的英雄。近日,记者循着时光足迹,走近这些扎根南京的老兵与老党员
2025-09-03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