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安置点上飘起“冬至味道”
...有序。当日上午12时左右,在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的临时安置点上,一锅锅热腾腾、香喷喷的水饺正在出锅,村民杨发新在村里的微信群里发送了一条“大家快来吃饺子”的语音信息,收到消息后的村民们纷纷走出帐篷,来到大...……更多
...“家”充满大爱——记者探访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草滩村安置点□本报记者 周晓华 家园受损,受灾群众在临时安置点能否安身、安心?12月22日,时值冬至日,也是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带着关切,记者走进了海东市...……更多
青海民和震区“大家庭”冬至吃饺子 感受不一样的温暖
...时许,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中川乡美一小学的震区集中安置点内,受灾群众正在和武警青海总队海东支队官兵、民和县职业技术学院爱心供餐点的师生们一起包饺子,为安置点内600余人准备午饭。图为武警官兵和受灾民众一同...……更多
...12月22日,农历冬至,青海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美一小学安置点内,武警青海总队某支队官兵和受灾村民一起在帐篷内包饺子。附近民和县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也在爱心摊点忙碌,为灾区民众和救援人员准备热气腾腾的饺子。(记...……更多
...了不少。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美一小学安置点内,来自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的师生们早早来到这里,和面、调馅、擀皮……忙活了4个多小时,3000多个饺子出锅,香味弥漫在安置点的每个角落,大家开始有序...……更多
抗震救灾部队官兵昼夜不间断为群众提供热食保障
...物,为群众送去温暖和祝福。在甘肃积石山县陈家村集中安置点,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们昼夜不间断为群众提供热食保障。今天,炊事班将上百斤的牛羊肉剁制成馅,按照1200份的标准进行备餐,近百名地方群众自发地和官兵...……更多
新闻1+1丨“砂涌”现场救援进展如何?灾区各安置点有何变化?记者直击
...即将到来的考研,如何保障?记者探访甘肃积石山县最大安置点:从900到1600总台记者 赵旭:甘肃积石山县最大的安置点,最大变化是帐篷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从19日晚上的100顶帐篷,到20日已经有170顶帐篷。安置的受灾群众...……更多
忙碌的身影传递温暖和希望
...影传递温暖和希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金田村安置点见闻鲜红的党旗飘扬在灾区安置点。西海全媒体记者 周建萍 吴梦婷/文 赵俊杰/图12月25日,晴。10时许,一辆辆满载爱心物资的车有序驶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更多
青海省海东市救援队的一天
...眼。村民们蹲着围在一起,焦急等待着亲友的消息。临时安置点外,拉面的香气四溢。草滩村,这个黄河边不知名的小村子,这两天受到众多关注。一队队救援人员和穿着军大衣的民兵跑进跑出,或双人抬担架,或手拿肩扛救援...……更多
...并协调车辆或安排警车,将他们一批又一批送到了各村的安置点。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海东市总共设置了11处远端分流点,并从各县区交警大队抽调140余名警力,全力以赴确保核心区域、核心路段畅通无阻,为抗震救灾保...……更多
一夜过去,震区最新消息!
...后安置第一夜夜幕降临,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临时安置点上,救援人员正在加速搭建帐篷,电力部门工作人员正在为每个帐篷通电,受灾群众自发排队领取食品、水、被褥等救援物资。昨晚是灾后安置第一夜,凛冽的严寒...……更多
...砂涌”灾害的青海海东市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同样建设了安置点,新华社记者报道称,在村子不远处,工作人员选择了相对平缓的地方搭起帐篷,为村民们建设了临时安置点。19日19时许,气温已经降至近零下10℃。记者在现场看...……更多
积石山6.2级地震丨让寒冬不再寒冷
...12月22日,武警青海总队官兵在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临时安置点和受灾群众一起包饺子。在甘肃、青海的地震灾区,人民子弟兵继续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天寒地冻,大爱暖心。新华社发(韩振 摄)12月22日,西部战区陆军某旅...……更多
“有这么多人援助我们,我们一定能重建家园”
...驶了进来。再往里走,金田村旁的空地上,现在成了临时安置点,一排排蓝色帐篷分外显眼,村民们围着圈蹲在一起,眼神不约而同地往北向瞟去,焦急等待着亲友的消息。金田村群众团坐在一起。贺勇摄。金田村,这个黄河边...……更多
积石山6.2级地震|直击青海灾后40小时:温暖中升腾希望
...一幕。20日,记者来到位于中川乡草滩村美一小学的临时安置点。“加油草滩村”“加油金田村”——在教学楼一间教室内,黑板上这几个字温暖着所有人。12月20日,这是在民和县中川乡美一小学教学楼一间教室内拍摄的“加油...……更多
...海省电力公司进一步统筹安排,全力确保医院、受灾群众安置点、政府指挥部等重要单位用电可靠,加快受损设备排查、线路抢修,尽快全面恢复供电,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灾区群众用电需求。与此同时,作为地震灾区电力...……更多
积石山6.2级地震|全力以赴打好严寒下的硬仗——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的继续埋头搜救,有的负责的区域搜寻即将结束,又来到安置点帮助受灾群众搭起帐篷。他们说,搜救还在继续,为了失联群众,他们一刻都不能停。 12月21日,救援队员正前往救援现场。新华社记者张龙 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2...……更多
...巡检。走进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塔沙坡村临时安置点,每每推开帐篷门帘,温暖的炉火正旺,个别配备的电暖气持续运转,折叠床上的电热毯十分温暖,还没来得及深深感受,整理好工作棉衣,带好工器具,向着帐篷...……更多
党群一心,共克时艰
...中午时分,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金田村集中安置点上,村党支部书记杨德录疾步穿梭在各个帐篷,安排落实物资发放、帐篷搭建、受灾人员入住等工作。突如其来的地震和砂涌让金田村受灾严重,36户村民房屋被毁...……更多
...的群众搬进板房午后,冬日暖阳照耀在中川乡草滩村过渡安置点的广场上。88岁的王金宝拄着拐杖悠闲地晒着太阳,一旁的孙女祁欣菲热情地邀请记者:“屋里暖和点,咱们进屋说。”一间18平方米的活动板房内,暖意扑面而来...……更多
白衣天使用行动温暖灾区群众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草滩村安置点内医护人员给群众发放药品。西海全媒体记者 祁宗珠 摄西海全媒体记者 祁宗珠 李增平12月22日、23日,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中川乡安置点,跟随医护人员的步伐...……更多
“谢谢你们,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拿出手工制作的河湟刺绣作品:鞋垫、枕套等物品返回安置点。红色的牡丹花、石榴、海棠,金黄色的蝴蝶,青色的鸳鸯,粉红色的凤凰……12时许,草滩村安置点的蓝色帐篷内,妇女们拿着象征美好生活的刺绣,一一交到草...……更多
飘扬的党旗就是群众的主心骨
...,佩戴党员徽章的党员们匆忙有序地奔走在每一个角落。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小队……灾害发生后,一个个临时党组织第一时间来到灾区。在灾难面前,党员冲锋在前,凝心聚力、主动担当,筑起了抗震救...……更多
集装箱房里的温暖
...灾群众中的一员。12月22日晚上7点,喇海恩一家6口从临时安置点的帐篷搬进了新搭建的折叠式集装箱房内,现在他们一家总算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喇海恩的婆婆半身瘫痪已有13年,还有一位腿部有疾病的小姑子,记者看到他们一...……更多
积石山6.2级地震丨守望相助,这份力量在灾情中温暖人心
...民和县官亭镇,大多数惊魂未定的受灾群众被转移到临时安置点。民和县官亭镇居民马俊海望了一眼排在拉面摊前的长队,加劲为乡亲们做面。地震发生后,马俊海一家及时跑了出来,但自家的拉面店几乎全部损毁。看着受灾的...……更多
甘肃地震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
...渡房搭建,保证每户有一顶棉帐篷和有一间过渡房,确保安置点群众温暖过冬;进一步加强生活必需品供给,及时将已经运抵灾区的粮食、肉类、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过渡性安置点水、电等...……更多
流淌的温暖 ——灾后首日海东市震区见闻
...互帮互助,自保自救,守望相助。夜幕降临,民和县集中安置点之一的中川乡美一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变成村民遮风避雨的港湾。偌大的操场上,消防、电力、医疗、交通、通讯……参与救援的每一个人还在忙碌。冒着冬夜酷寒...……更多
...的过渡安置已逐步展开。在民和县中川乡、官亭镇等多个安置点,板房搭建正在进行,部分群众已经住进板房。板房内,暖炉、床铺等基本生活物资已配备齐全。“每个板房里都发了火炉,比帐篷里要暖和得多。”已经住进活动...……更多
...献,将互助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近日,记者走进官西村安置点,此时受灾群众已经住进了安置板房,原本相邻的人们现在变成了一个院子里的家人。“我们这里安置的不仅有本村的村民,还有许多外来做生意的人员,许多人在...……更多
...我在现场】22日中午,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美一小学临时安置点的空地上,两口支起的大锅里热气蒸腾。旁边,一条15米长的面案,围满了正在包饺子的乡亲们。“今天冬至,必须上饺子!”民和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李祯仁边捏...……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讯(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6月18日,记者从南阳市文联获悉,在近日公布的2024年中国作家协会新增会员名单中
2024-06-25 06:17:00
风雨中,他们一直在坚守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暴力梅”威力持续,防汛压力考验着杭州城市运行力本报记者走近那些城乡守护者——风雨中,他们一直在坚守省防指办发哥们将就着休息的“小床”管权二(左一)在排查情况 韩玉枫在雨中指挥交通“暴力梅”威力持续
2024-06-25 06:1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积极参与抢险救援、救助服务等工作——江西吉安1800余支党员突击队奋战在防汛一线(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本报记者 朱 磊 王 丹《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5日 第 04 版)“我们加紧清淤
2024-06-25 06:19:00
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5日 第 07 版)图一图二测绘遥感学家李德仁——精准测绘大地山河本报记者 谷业凯人物小传李德仁
2024-06-25 06:19:00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每个夜市都是贵州凯里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凯里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凯里的饮食文化。中博商业步行街:凯里美食的代表之地
2024-06-25 06:19:00
文化自信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和学术创新上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应该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影视语言可以是世界的
2024-06-25 06:37: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创新团队品种选育及产业应用获突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
2024-06-25 06:39: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伏广伟访谈|龙江羽绒产业迎来新机遇□本报记者 孙思琪“黑龙江羽绒产业招商引资合作洽谈会的举办可谓恰逢其时
2024-06-25 06:39:00
桦南  筑牢保田为民“安全堤”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众志成城加固堤坝。纪世强摄本报24日讯(贺东旭 记者刘大泳)24日,在佳木斯市桦南县梨树乡七虎力河堤坝上
2024-06-25 06:40: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记者手记】◎本报记者 付毅飞夏日的清华大学校园,绿叶摇曳、光影交错,宁静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李文正馆古籍阅览室
2024-06-25 06:42: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记者手记】◎王 菲 本报记者 吴纯新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登上了领奖台
2024-06-25 06:43:00
《看云南——名家笔下的云南》
本文转自:云南信息报《看云南——名家笔下的云南》汇聚收录全国近50位知名作家赴云南采风的散文佳作,从作家视角、以文艺形式
2024-06-25 06:44:00
抢通“孤岛村”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6月19日起,皖南强降雨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绍濂乡受灾严重,小溪、清溪、古祝等多个村庄一度断路、断电、断通信
2024-06-25 06:45:00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针对新型毒品及替代物质有所蔓延趋势兰州公安加大打击力度 侦破多起涉毒案件兰州晚报讯 6月24日,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4-06-25 06:45:00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兰州晚报讯 6月24日,市就业局发布公示,拟认定“兰州拉面师”“金城护工”“苦水玫瑰农艺工”等10个劳务品牌为兰州市市级劳务品牌
2024-06-25 0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