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被宇文泰赏识之后,中国结束了三百多年的乱世
...当中说了,有一场著名的改革在北魏曾经开展过——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什么呢?是汉化,北魏孝文帝推进鲜卑人积极汉化。学习汉人的典章制度,使得在中原地区的鲜卑人与留守老家的鲜卑人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又因为老...……更多
​北朝名臣郦道元波澜壮阔的一生,不止一本《水经注》
(郦范)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即公元489年。这一年的北魏青州,也就是今天的潍坊和胶州一带,有一个叫做郦范的人。这个郦范,来头不小,他时任青州刺史,是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郦范做官已经很久了,他的政治生涯...……更多
为何说冯太后和孝文帝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
...一步千里呢,神话历史人物没有意思。不过我认为现在对孝文帝的评价主流方向没有问题,但过于片面强调“汉化”带来很多误解和偏见,导致民间大众对他的宣传是常常出现跑偏,孝文被打造成“一心仰慕汉文化,为了华夏民...……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冷门的帝王是谁,比普通人还要普通
...帝们出道即巅峰,一代更比一代弱,几百年才出了一个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后便一蹶不振,走向了分裂。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东魏演变成了北齐,西魏演变成了北周。在治国方针上,北齐和北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北齐采...……更多
为何说唐太宗有胡人血统?祖父和弟弟的名字就揭示了一切
...在陇西,就是为了培养弟子,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北魏孝文帝变法后,地方政策是允许湖人、汉人与鲜卑人通婚同居。所以,李世民应该有胡人的血统,但同时又有汉人的血统。 ……更多
贺拔岳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自治区五原县),投入北魏主帅广阳王元渊(元姓,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改皇族拓跋为元)麾下,元渊以贺拔岳为帐内统领,又表为强弩将军。后来,贺拔岳与其兄贺拔胜一起镇守恒州(今山西大同市)。恒州被起义军攻...……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没落
...活方式和权力结构。就像《北史·魏收传》里写的,北魏孝文帝推崇汉化政策,虽然促进了民族混搭,但也让原来的汉族豪门大家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挑战。家族内部斗争。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世家大族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和...……更多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是谁呢
...是把皇位传给只有两岁的儿子拓跋宏(元宏),史称“北魏孝文帝”。拓跋弘17岁就禅位于太子,在历史上非常罕见,估计他是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然而,即使拓跋弘退位做了太上皇,本想一心向佛,但大臣们死活都不答应,并...……更多
小窥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只鳞片羽
...倒退!然而,从更为宏观的历史上来看,鲜卑的汉化、魏孝文帝的改革、六朝的招抚,促进了华夏的大融合,到了隋唐时期,凡诸七越、蛮、侯、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等各族,已经逐渐消失,融合在以汉为基础的华夏...……更多
任城王元澄: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得力助手
北魏孝文帝元宏这一天特地让人算了一卦,只看了卦象一眼,他就笑呵呵地表示:哎呀呀,这是征讨南方,一统天下的吉象啊!大伙儿瞅了一眼,看不懂的不敢说话,看得懂的也不敢随便瞎说,大臣们谁也不敢接这个话茬,你...……更多
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与高欢的崛起之路
...北魏王朝捧上天的时候也就注定了它的衰落,转折点就是孝文帝迁都。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六镇的作用也被不断稀释,因为,洛阳朝廷已经不需要六镇的拱卫,同时,由于中原的物资不需再向代北输送,整个代北的经济也随之...……更多
子贵母死:北魏王朝的残忍规矩与皇权之争
...这件事上,起到主要的作用,则没有任何异议。至于赐死孝文帝拓跋宏的生母李夫人,那是文明太后冯氏。这个李氏原本是拓跋濬的一个皇妃,结果被刚刚继任不久的献文帝看上了,堂堂一国之君要娶先皇的妃子,冯太后内心一...……更多
元善见,鲜卑族,孝文帝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也。元善见文武双全,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从容沉雅,有孝文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十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更多
宇文护连杀三个皇帝,为什么最后没能篡位成功?
...式微,六镇原本作为防范柔然而设置的边防重镇,在北魏孝文帝一系列汉化政策之下,日益边缘化,不断累积的不满以及镇将“御下失和”,导致了公元523年的六镇兵变。起义军风起云涌,北魏派遣的讨伐军屡战屡败,关键时刻...……更多
皇帝被皇后带了顶绿帽,临终前留了道什么圣旨
...然还没被皇帝给废掉。冯妙莲的丈夫可不是一般人,北魏孝文帝,雄才伟略的君主,主持北魏的改革,让北魏成了南北朝时期相对维持时间较长的政权。这位北魏幽皇后和孝文帝感情还是有的,不只有感情,还有亲戚关系,冯妙...……更多
冯太后谋害魏孝献帝后大权在握,为什么还要加害他儿子?
北魏冯太后出生于公元441年,她在丈夫魏文成帝拓跋濬驾崩后,以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逐渐掌握北魏大权。魏孝献帝之子出生时,冯太后因喜得嫡孙,决定停止临朝,不再掌管北魏政务,让已为人父的魏孝献帝开始亲政。此...……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女性掌权者,10位独掌大权的太后
...归功于两个人。头一个,是文明冯太后。后一个,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由于北魏施行十分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即如果皇子被确立为太子,那么诞下太子的生母就要被处死,所以冯太后并非当时的皇帝,献文帝拓跋弘的亲生...……更多
...又再次拥有了一个西域的据点。不过当时北魏处于后期,孝文帝忙于改革和南征,无暇顾及西域,因此西域成为了高车和柔然的战场。 从487年到541年,柔然和高车在阿尔泰山一带持续僵持了50多年,双方互有胜负。高车强盛之...……更多
诸葛亮的八阵图千年来只被桓温看透,但他却不敢破阵
...八阵图。如此看来,八阵图主要是用来对付骑兵的,北魏孝文帝时期,为了抵御北方的柔然军队,大臣高闾就建议用八阵图在开阔的战场上御敌。虽然鲜卑骑兵也不赖,但有八阵图助力,必然事半功倍。 其实诸葛亮并非在北伐...……更多
冯太后与拓跋弘有什么仇恨,为何非要致他于死地?
...。文成帝拓跋濬在政治斗争中即位后,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开始让北魏的国力恢复。这些改革措施中比较典型的有两条,一条是引入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另一条是大量启用汉族官僚。从史料记载来看,拓跋濬的措施很得...……更多
五胡乱华爆发是必然的,因为居住着大量的异族
...aee2161ca1ca14fc4a.jpeg\"/>于是在崔浩去世四十年后,在孝文帝拓跋宏的主导下,北魏政权进行了相当激进的全盘汉化改革,包括改革土地制度和官制,放弃鲜卑语和鲜卑姓,废除鲜卑旧俗和迁都洛阳等等。这场改革实际上是胡...……更多
2022-12-16 13:32异族,居住,必然
他是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年仅二十三岁就被架空做了太上皇
...线,让五岁的皇子拓跋宏接了班(父子名字同音),也就是孝文帝。献文帝呢,就成了最年轻的太上皇。看来,政治斗争终究还不是两个人的斗争啊!虽然太上皇是个虚职,但是献文帝仍然率领部队东讨西伐,他过不惯那种清闲的日...……更多
揭秘:南齐南梁的历史传承与萧道成的崛起之路
...逼之下,将皇位让给了五岁的儿子拓跋宏,即著名的北魏孝文帝,后来改姓为元。从拓跋弘开始,北魏就开始了有意识的汉化和政治改革,国力不断增强。可是无论汉化与否,鲜卑人的性格都不会改变,他们早就盯上了南朝这块...……更多
为何说杨隋皇室是弘农杨氏的“假冒牌”
...多由鲜卑等族贵族、中原强宗子弟担任。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为摆脱代北鲜卑贵族保守思想的影响,加速政权的进一步汉化,将都城从平城迁移至洛阳,开始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加速了鲜卑族...……更多
太监与皇后的爱情:北魏时期的禁忌之恋
...有生之年,许以不死。后来张祐病死,年仅49岁。冯氏及孝文帝“亲临之”。仅过了一年,总经冯氏也去世,史书上说:“太后郁于心疾,情终而逝,哀莫大于心死。享年也是49岁。是非功过,任人评说。但他们纯洁、凄美的爱...……更多
中国最简单的姓氏是哪个,笔画只有一笔很常见
...,乙那娄氏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孝文帝积极学习汉族的文化,在鲜卑内部掀起了汉化改革的浪潮。当时鲜卑族生硬而昂长的姓氏也因此得以简单化,乙那娄氏便简称为了乙姓,传承于后世。 乙姓的第三...……更多
河阴之变:改变北魏命运,胡太后与尔朱荣的权谋较量
...她出身平凡,却凭借自己的美貌嫁入了北魏皇室,成为了孝文帝的皇后。在这个时期,她还保持着一个贤惠贤淑的形象,深受朝野的爱戴。但是,当她的儿子元诩登基为帝后,胡太后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她开始贪恋权力,不愿意...……更多
中国最难起名的三大姓氏,不管叫啥什么都会让人觉得别扭
...己的文化。死姓来自于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拓跋部,在北魏孝文帝南迁之后,主张民族融合,于是迁都洛阳。此后,死姓就在中原地区流传开来。如今,死姓只在河南、宁夏等地有零散的分布,总数只有1000人。不难理解,死姓这...……更多
2022-12-23 14:59:00姓氏,中国,别扭,三大
北魏太武帝长子拓跋晃之死的原因
...文帝,13岁诞下长子。元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北魏75年出生了6代人。所以北魏早期的接班虽然不平顺,但是儿子没了孙子也能顶上的例子也有。尽管自己儿子死了,但是太武帝的孙子已经12岁了,太武帝本人...……更多
隋文帝杨坚:幸运的开国皇帝与关陇集团的支持
...于北魏。北魏是由拓跋珪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经过孝文帝改革之后,北方六镇发生叛乱。六镇兵马的叛乱,给北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北魏内部的不断相互博弈,导致拓跋家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后来北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