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山西太原:小城故事里的红色印记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太原4月19日电 题:山西太原:小城故事里的红色印记作者 吴琼追寻红色印记,聆听小城故事。2024年4月24日,太原解放75周年。近日,记者走进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映入眼帘的就是...……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本报讯 莫负好春光,读书正当时。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2日,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与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联合举办了同读一本书知识竞赛活动,通过阅读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更多
用镜头定格“红色印记” 太原红色打卡地亲子实践活动收官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太原2月1日电(记者雷昊)今日,太原市“红色印记”红色打卡地亲子实践活动颁奖典礼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音乐厅举行。 本次活动由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教育局主办,太原市文化馆...……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红色印记”红色打卡地亲子实践活动颁奖青少年寻访记录“红色太原”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太原市“红色印记”红色打卡地亲子实践活动颁奖盛典,2月1日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举办,发挥红色资源的育...……更多
...各10名、5名专业组个人单项奖与7名志愿组个人单项奖。太原市文物局共推荐11名专业讲解员、5名志愿讲解员参赛,其中,4人进入专业组决赛,4人进入志愿组决赛。经过奋力拼搏,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讲解员石玉获...……更多
聚焦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太原宝藏地”辑录在太原,于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中,隐藏着一座座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的名人故居。它们或复旧如新,或历经风雨,既有历史曾经的印记,也有时代变迁的烙印,宛若时光...……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全省第二届红色讲解员培训班,5月7日在太原正式开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讲好新时代山西红色故事,全面提升我省讲解员业务水平,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精...……更多
中新网太原10月14日电 (任丽娜)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10月14日,山西省重点题材电影《高君宇》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举行。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征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本报讯 太原市第二届“红色印记”亲子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晚会,10月15日晚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举办,孩子们献上精彩的表演,同时为176名获奖者颁奖。第二届“红色印记”亲子实践活动由太原市文化...……更多
12月20日从太原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讲好“山西红色故事”和“科大故事”,打造教学亮点,为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近年来,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深化思...……更多
...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太原市文物局不断深化市校合作,积极联系省内外知名高校,对太原5000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进行充分挖掘。红色教育、国情教育、文物保护、文博研究……太原市文...……更多
...024年晋剧展演帷幕。红色题材现代晋剧《永祚霞光》,由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师生精心创排,以发生在太原永祚寺的红色历史故事为主题,采用倒叙的形式,生动讲述晋绥八分区游击队长和永祚寺僧人、紫霞母子等军民,联手抗...……更多
2023年度山西十大体育新闻出炉
...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 三、2023太原马拉松成绩创新纪录,全省马拉松赛事活动掀起热潮2023年5月21日,2023太原马拉松赛鸣枪,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总计3.5万人参赛,为历届最多。6人打破男女全程...……更多
第四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近日落幕,太原晋商博物院讲解员王思萱,凭借优秀表现获得专业组讲解员第13名,为山西省创下组队参加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以来最好成绩,获评全国“专业组优秀讲解员”称号。第四届全...……更多
国内首部抗战解密话剧《谍杀》,4月20日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上演。为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讲好太原故事,汲取奋进力量,由太原市委宣传部主办,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太原市话剧团、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更多
民众齐聚山西百余年国民师范旧址纪念革命先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太原4月2日电 (记者 胡健)“清明节的思念—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暨纪念太原解放75周年系列活动2日在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举行,山西太原各界民众参加纪念...……更多
剧本杀 带您进入“小城春秋”
...兴趣爱好、知识需求的不同,精心策划、打造“革命文物印记”“闽海英雄郑成功”“文物·厦门”“闽南民俗文化”等不同主题的系列特色校本课程,编写与课程配套的校本教材《鼓浪屿红色记忆》《文物·厦门》等丛书,内...……更多
· 低空游、县域游、红色游 各地假期花式宠客
...仅延长了开园时间和设备运营时间,还增加了演出场次。山西临汾:空中赏美景 低空游受热捧十一长假期间,山西临汾多个景区推出低空游项目,游客们乘坐直升机,从空中视角观赏祖国的大美河山。在洪洞广胜寺、乡宁云丘...……更多
...电影《高君宇》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举行。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厚爱。1919年“五四运...……更多
...段红色的记忆;每一位英雄,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纪念太原解放75周年专题活动之“热血无畏,英雄无名”大思政课实践教学,4月21日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举办。这是一堂有“知”有“味”的思政课,是一本生...……更多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暨《流沙》新书首发分享活动在太原市图书馆举行。此次活动由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流沙》一书书写了山西铁路工人的参战回...……更多
...尝丰富的“文化大餐”,这样过节同样充实而精彩。(《太原日报》10月5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只有传承历史韵味、坚守文化品位的城市,才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城市。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建设国际...……更多
央媒看太原11月13日至15日,中新网“山西古建筑100问”“问”到太原,分别以《全国仅存的唱经楼何以成为科举文化的最后见证?》《“千年府衙”督军府为什么曾长期是山西的政治中心?》《太原龙泉寺何以因一个“蝴蝶结...……更多
并州古建藏风韵
跟着悟空游太原位于晋源区的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也是太原古建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位于古交市的千佛寺,大殿后壁内嵌千余尊石雕小佛,至今仍然散发着不朽的艺术之光。位于清徐县的...……更多
央媒看太原6月29日,新华网总网首页以《迎旅发赏太原|盛唐边塞诗的豪迈里,有太原的侠烈之风》为题,通过视频形式,解读边塞诗中太原的侠烈之风。唐代于太原设北都,一因其龙兴故地,一因其军事重镇。北都的尚武精...……更多
...形式的基层读书活动。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全民阅读活动。太原市开展优质图书展览,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阅读活动。大同市组织开展“大同读书季”系列活动。朔州市开展以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为核心的全民阅读推广...……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用主题力作为儿童启智铸魂——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拓展与创新众人谈 肖静娴第六届山西文博会期间,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希望出版社承办的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拓展与创新研讨会暨《慈江雨》新书...……更多
10月18日,“国防在我心共筑强国梦”——2024年太原市国防教育主题宣讲进校园活动来到了古交市第四中学校。活动通过新时代公开课,结合视频、音乐、PPT等多种形式,讲述在国防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引导学...……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本报讯(记者 李晓琳 通讯员 景瑞凤)桑榆未晚初心在,倾心呵护助成长。“六一”儿童节前夕,娄烦县退休干部李国成、郝爱存等人,来到娄烦县君宇实验学校、娄烦县实验小学,向师生们赠送《讲给青...……更多
教育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山西大学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 艺术之美点亮思政课堂
...路军三大主力师由陕西东渡黄河入晋,从侯马乘火车到达太原火车站,集结于首义门外补给物资开赴抗日前线,太原民众、爱国青年、知识分子以及工农商代表自发为八路军战士送衣送食、高唱抗日歌曲欢送八路军北上抗日的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昨天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享年99岁
2025-02-17 07:40:00
呼家楼有“哪吒闹海” 还有战国币、燕京八景、乾隆御碑
近日,北京呼家楼地铁的一组“哪吒闹海”彩塑,吸引往来行人注目,成了“打卡”新热点。原来,呼家楼地区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所在地
2025-02-17 09:33:00
王爷墓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 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
2025-02-17 09:33:00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