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深化市校合作是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太原市文物局不断深化市校合作,积极联系省内外知名高校,对太原5000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进行充分挖掘。红色教育、国情教育、文物保护、文博研究……太原市文物局通过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不断推动市校合作迈向深入。
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今年4月,为纪念太原解放75周年,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简称“国师纪念馆”)联合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太原进山中学举办了“热血无畏英雄无名”专题活动。
活动中,一部《解放太原》专题片,带大家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共同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国师纪念馆副馆长杨芸讲述了革命文物故事——《一件大衣的故事》,为全场师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身在白区心向延安的信仰之旅。
今年以来,国师纪念馆积极组织开展“以吾辈之青春·谱育人之华章”“追寻红色足迹·点燃理想之光”“奋勇向前·不负青春”“寻访革命足迹·铭记光辉历程”等系列教育活动共计11场,累计接待高校师生400余人。
去年11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公布了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名单。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国师纪念馆打造的“追寻红色足迹·点燃理想之光”社会实践研学课程,被评为工作案例类优质资源精品项目。
杨芸介绍,国师纪念馆利用革命旧址做“课堂”、革命文物做“教材”,将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让思政课“接地气”“聚人气”“出新气”,发挥革命文物的育人作用,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
守护文物璀璨华光
文物本体保护、考古发掘、红色文化研究……目前,太原市文物局已与20所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38项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博研究馆员裴静蓉告诉记者:“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合作的‘悦龙台M6部分出土文物修复’项目,开创了山西省室内科技考古的先河。在发掘与研究过程中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完成了多项分析检测工作,为出土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双塔博物馆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的“永祚寺无梁殿建筑健康评估体系建设及研究”项目,探索了无梁殿文物建筑科技保护和健康评估的新方法,也为今后太原乃至山西省的相关文物建筑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除高端项目外,太原市文物局与很多高校在课题研究方面开展了积极合作。考古专家常一民研究员名家工作室与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研究团队强强联合,开展的“太原盆地昭余古湖历史地理环境及其演变研究”,对全面认识太原历史地位、晋阳文化发展以及为汾河治理与利用提供借鉴指导,对于坚持“四治”一体推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具有积极意义。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为创新人才交流机制,打造文物高端人才平台,太原市文物局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议、学者访问进修等方式,促进文博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联合省内外知名高校和文博单位成立“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同时开设文博培训讲座,邀请北京大学、敦煌博物院等的知名文博学者来并授课,促进文物事业汇智聚力和文博人才交流互鉴。
此外,太原市文物局大力培养本土文博研究领域专业人才。2022年,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副馆长吴鹏程成功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作为太原市唯一、山西省文物系统首位入选人员前往敦煌研究院,研修“佛教考古与石窟寺研究”等课题。吴鹏程表示,这次研修经历让他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物工作的重要价值,他会重点关注山西地区文物特色,将学习成果与本土实际相结合。
太原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文物系统不断开发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太原丰厚的历史文物和红色资源优势,实现了与高校的积极互动和深度合作。2023年,全市文物系统接待保障研学师生共22063人次(含省外2959人次),涵盖省外67所、省内53所高校。今后,全市文物系统还将采取多项措施,实证太原历史,凝聚文保合力,展现晋阳风华,讲好太原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