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裴楷
...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的堂弟。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更多
除了魏延外,你还知道哪些人被灭三族呢
...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何晏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家,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一称何进弟何苗之孙)。何晏之父早逝,司空曹操纳其母尹氏为妾,他因而被收养,为曹操所宠爱。大将军曹爽执掌大权时,何晏受...……更多
...,罗宪跟随晋武帝司马炎在华林园侍宴,司马炎诏问蜀国大臣的子弟,又问先辈适合时宜可用的人,罗宪推荐了蜀人常忌、杜轸等,都是蜀国的良才,司马炎都召见并加以任命。公元270年(泰始六年),罗宪卒于任上,被追封为安...……更多
你知道哪些人被称为“竹林七贤”吗
...七、王戎(234—305),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更多
秦始皇最大的苦主是谁呢
...之下无完卵。以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为首的公卿大臣,多惋惜蒙氏兄弟之死,希望杀戮到此为止,而赵高恨极蒙毅,还想赶尽杀绝。右丞相冯去疾出列道:“蒙氏兄弟为国之栋梁,今陛下无故诛之,必致群臣离心,将士...……更多
聊一聊三国时期的五位“奉车都尉”
...,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卢毓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良乡侯卢植之子。卢毓出身范阳卢氏,以学术和品行,见称于世,授门下赋曹,在崔琰举荐下,出任冀州主簿。上书批评“士亡法”量刑过重,得到丞相曹操的赏识...……更多
聊一聊三国时期的十位著名养子
...临终之际,曹真和司马懿、陈群、曹休等人一起成为辅政大臣。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爵邵陵侯。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期间,曹真率军抵抗,而且和诸葛亮之间互有胜负。公元230年,曹真代替曹休成为大司马,从而...……更多
聊聊三国的六位“长水校尉”
长水校尉是由汉武帝设立的八校尉之一。西汉时期,长水校尉为北军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位次列卿,属官有丞、司马等。领长水宣曲胡骑,屯戍京师,兼任征伐。东汉时期,长水校尉依然执掌禁军,并且官显职闲,多以宗...……更多
三国时期失败的三次托孤案例
...际,刘备将太子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在这两位托孤大臣的忠心辅佐下,刘禅坐稳了蜀汉皇帝的宝座,甚至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君主。不过,同样是三国时期,也有比较失败的三次托孤案例。一、曹叡托孤魏明帝曹叡(...……更多
三国时期的权力斗争:司马懿为何惧怕曹叡
...国的第三代君主——魏明帝曹叡,并且让司马懿当了托孤大臣,辅佐年轻的曹叡坐江山。后人对曹叡的评价不怎么样,认为他是一个昏君,和他爸爸他爷爷相比,曹叡既没有曹操的雄心壮志,也没有曹丕的雷厉风行。甚至有人把...……更多
三国时期有位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以假节行大将军事。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他就是活了90岁的高柔。高柔历经魏武帝曹...……更多
三国时期的策略大师:司马懿的智慧与策略
...很强的主观意识。在很多方面他都坚持自己的做法,虽然大臣们也给了他很多建议,但是也只是他下决定的一个参考。而司马懿身为大臣,自然要经常给曹睿提出一些建议,不过对于曹睿这位主观能力如此之上的人来说采不采用...……更多
司马昭的政治手腕与军事策略:稳定曹魏与统一三国
...昭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父亲司马懿是魏国的重要大臣,而他的母亲则是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公主。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司马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他不仅聪明伶俐,还颇具领导才能,很早就被视为家族中的...……更多
聊一聊三国比较著名的五位太子中庶子
...曹魏平步青云。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人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更多
聊聊曹魏的7任“凉州刺史”
...默无闻的。一、邹岐邹岐(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曹丕即位之初,邹岐以安定太守迁凉州刺史,后被张既接任。魏明帝曹叡在位时,邹岐任徐州刺史。二、张既张既(?—223年),字德容,冯翊高陵(今陕西西安市...……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的宫廷兵变
...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诸葛恪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的大权。建兴二年(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更多
司马氏权谋之路:从托孤大臣到西晋开国皇帝的崛起
...西晋王朝的兴与衰。司马氏与曹氏家族的爱与恨一、托孤大臣司马懿若要谈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则要从三国时期说起。东汉末年军阀四起,州牧割据,中原大地经过一番厮杀后,曹操逐渐统一北方成为“乱世枭雄”。曹操任...……更多
三国末期权谋之战:孙资刘放助司马懿登顶
...于曹家来说是“不可不服之毒”,在曹叡去世,任命托孤大臣的时候,本来全都由曹氏亲族的人担任,司马懿看似即将与托孤大臣这一位置失之交臂,但就在关键的时刻,有两个人出手帮了他一把,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就是孙...……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的5次托孤
...功的。孙家势单力薄,没有宗室亲属的支撑,只能靠外姓大臣,而张昭、周瑜一文一武搭配非常合理。张昭是天下名士,有很高的人望,而且在孙策时期,基本上所有的政务都是张昭在替孙策处理,以至于北方的人们只知道张昭...……更多
三国时的曹魏为何短寿
...才能超越秦皇汉武”的评价,曹叡当太子时从来不和任何大臣往来,继位时才二十出头,面对曹丕留下的两位辅政大臣,在没有党羽的情况下竟能掌握所有权力。演义把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抗刻画得神乎其神,可事实是,司马懿...……更多
...事上有出头之日。其次,曹真可能和司马懿一同成为托孤大臣。魏明帝曹叡病重时,将七岁的曹芳托孤给老臣司马懿和宗室曹爽。曹爽是曹魏宗室的代表,和门阀士族代表司马懿一同管理朝政。曹爽毕竟是小辈,和狡猾司马懿不...……更多
为何曹操、孙权待养子如己出,刘备却杀了刘封?
...骑将军、给事中,并打算以秦朗与曹爽、司马懿等为托孤大臣。后被刘放、孙资等离间罢免官职。曹操对待养子的态度宽容、真诚,堪称三国时期最称职的养父。无论是早期收养的曹真,还是后来随母嫁过来的何晏、秦朗,皆一...……更多
2022-12-17 12:57孙权,刘备,养子
司马懿子孙灭了三国,建立的西晋王朝为何如此短命
...奢靡享乐,每天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当时有个名为何曾的大臣,他每天吃饭要用一万钱,却还说“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更为过分,每天的伙食费高达两万钱,这几乎相当于上千个平头百姓一整月的开支总和,其奢侈程度可...……更多
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对抗司马家族,为何在晋朝还能飞黄腾达?
...谋划策稳定江东,后帮助晋明帝平定王敦之乱,又以顾命大臣的身份辅佐晋康帝,政绩卓著,为东晋立下大功,也让诸葛家族恢复了昔日的权势。诸葛恪的影视剧形象东晋晚期,最活跃的诸葛家族成员是诸葛长民。诸葛长民的世...……更多
古代皇帝去世后,被托孤的大臣下场如何?
...国家的重任。于是皇帝只能在临死前,托孤给一位或多位大臣,这些大臣因此也就有了监国的权力。那么那些渐渐长大的皇帝,会怎样对待这些大臣呢?在古代,死前托孤是件比较平常的事,比如三国时期。刘备死前他儿子还不...……更多
高平陵之变前曹爽打压司马懿或许只是历史的谎言
...观”,何晏作为司马家的政敌,去世四十多年后还有西晋大臣称赞他的选举做法,可见他在任时做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魏略里称何晏为“台中三狗”之一,使得后人以为何晏等人败坏官场。 曹爽兄弟在史书里也被塑造得...……更多
盘点曹魏的8位骠骑将军
...弃,涿郡方城(今河北固安)人。刘放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西乡侯刘容的后代。公元245年(正始五年),刘放任骠骑将军,仍领中书监。公元250年(嘉平二年),刘放去世,谥曰敬侯。五、孙资孙资(?-251年),字彦龙,...……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荒唐封建政权
...一铲除,并大肆杀戮辅政集团的子嗣。刘子业在位时,对大臣打杀无常,对其皇室叔、伯、兄、弟都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杀戮。刘子业登上皇位后去拜祭祖庙,看到刘骏的画像竟然直接说:你个齇奴!骂了还不过瘾,竟然直接想去...……更多
聊一聊曾担任此“大司农”的人物
...详),字子华,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建安十三年(208年),司马芝投靠曹操。黄初年间(220年-226年),司马芝担任河南尹。魏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后来,司马芝大司农,主张“崇本抑末,务农重...……更多
司马氏家族分明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为什么到了晋朝会败家呢?
...,老师还没教会他一个字,这样的废才,怎能做皇帝呢?大臣向他反映说,老百姓现在没有粮食吃了,他说,为什么不吃肉粥?这样的皇帝怎能治国呢。 八王之乱,是西晋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是一个祸...……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