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三国时期曹魏之所以能一家独大,与明君辈出有很大的关系。曹操能力有多强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历史上的曹丕,八岁就能写文章,少年时就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不仅通晓兵法和诸子百家,还有一身盖世的武艺,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他勤政爱民、躬行节俭、平定多次叛乱、破除民间迷信,他巩固了曹魏的统治基础,并取代了汉朝,是一个出色且有建树的君主;
曹叡则更加出色,一直有“才能超越秦皇汉武”的评价,曹叡当太子时从来不和任何大臣往来,继位时才二十出头,面对曹丕留下的两位辅政大臣,在没有党羽的情况下竟能掌握所有权力。演义把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抗刻画得神乎其神,可事实是,司马懿每次带兵抵抗诸葛亮,都只是在严格执行曹叡事先做好的部署。曹叡时期,曹魏多次挫败了蜀汉与东吴的联合进攻,并在曹叡去世前一年消灭了割据辽东的公孙渊。
曹魏连续出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明君,照理说不至于传到第四代就灭亡。很多人都认为曹魏短寿是因为君主普遍早逝,曹丕只活到了39岁,曹叡只活到了35岁,曹芳继位时年仅八岁且不是曹叡的亲生儿子,司马懿成功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辅佐着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伸手便取得了曹魏的江山。
君主接连英年早逝,确实是曹魏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这只能算是直接原因。曹丕定下的一条“祖宗之法”,才是让曹魏注定无法长存的根本原因。
严禁外戚干政
外戚一般指皇太后和皇后的家族,汉朝自汉武帝时开始,就有外戚执政的传统。汉朝有一个叫大司马的官职,一般由皇帝的亲舅舅、也就是皇太后的亲兄弟担任,汉朝大部分皇帝都会把权力委托给担任大司马一职的舅舅,让大司马负责领导尚书台和朝廷的工作。
大司马本来就是汉朝最高军事长官,如果被皇帝委任行政权,则执掌军、政方面的大部分权力,一般也有负责人事的权力,可以提拔自己的亲信。所以在汉朝的很多时期,甚至会出现大司马权力、地位高于皇帝的情况。大司马位高权重,又是皇帝的亲舅舅,还有皇太后撑腰,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尽量避免与大司马发生冲突,这就造成汉朝经常出现大司马专权的情况。
大司马与皇太后结成“母党”,互相依仗,地位难以动摇。
西汉的灭亡与东汉的衰落,都与外戚干政有关。西汉之灭,源于外戚王氏太盛,最终王莽篡夺了西汉。东汉之衰,源于外戚与宦官之间长期争斗,最终引发了董卓之乱。
曹丕亲眼目睹了东汉的灭亡,所以很忌讳自家的外戚。他评价汉文帝处死亲舅舅薄昭一事就说:“对待外戚,给他们荣华富贵就行了,不能给他们权力。”
曹丕即位的第四年下了一道诏书:“妇人参政,往往会招来祸患。自今以后,群臣不可以再向太后汇报政事,外戚不可以再担任辅政之职。这道命令后世必须遵守,如有违令者,天下共诛之!”
曹丕是曹魏的开国皇帝,他定下的“祖宗之法”后世是不敢违背的。这道命令完全杜绝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注定让曹魏无法长久。
产生的后果
杜绝外戚干政看上去是有益无害的好决策,为何说这是曹魏短寿的根源呢?
皇帝和大臣之间是需要互相防备的,皇帝若不防备,则随时有可能被篡位。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朝中的大臣们即便是看上去再顺从、再忠心,也终究是信不过的“外人”。皇帝若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自家人提拔上来。
皇帝的自家人分两类,一类是宗亲,另一类是外戚,宗亲就是皇帝的叔叔、伯伯、侄子、兄弟那些同姓族人。
那么为何不重用宗亲而要重用外戚呢?
以西汉举例,汉文帝时有刘兴居作乱、汉景帝时有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有刘安作乱,汉昭帝时有燕王刘建作乱……宗亲永远是不老实的,仗着自己也是皇族的一员,体内流着龙血,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有坐上龙位的资格,皇帝怎么敢重用他们?
外戚本来是没有参政资格的,他们所有的权利,都是皇帝用一纸诏书授予的,这也代表着皇帝也可以用一纸诏书就收回他们的所有权力。若是把权力委任给宗亲,基本上就是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外戚相比于宗亲,更好控制,更不容易失控。
以皇帝亲生母亲和亲舅舅为首的外戚势力,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对皇帝有二心的。西汉之所以有王莽篡位之事,是因为汉朝连续两代皇帝绝后,年迈的王太后不得不站出来主持大局,于是与那一代皇室隔了三代的外戚王氏又重新获得了权力。隔了三代的外戚,与“外人”还有多大区别?西汉是在很特殊的情况下灭亡的!而东汉的历代外戚,对皇室基本上都是很忠心的。
曹魏所处的时代集权制并没有发展至成熟,皇帝仍然需要凭借宗亲与外戚的势力来保护皇权。曹魏既不敢提升宗亲的势力,又要彻底杜绝外戚,怎能长久呢?
宗亲与外戚这两条左膀右臂,曹魏全部都弃之不用,这完全是自废武功、自断手足。
魏明帝曹叡病重时,任命了五位辅政大臣,其中四位是曹氏宗亲,另外一位是心腹秦朗,五位辅政大臣之首是燕王曹宇。中书令刘放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极力向曹叡称述重用藩王的弊端。曹叡害怕了,最终他还是信不过藩王,改让曹爽和司马懿这两人辅政。
年仅8岁的曹芳该托付给谁呢?如果有霍光那样忠心耿耿的外戚做辅佐,曹叡死前恐怕就能安心得多了吧。可是曹魏没有霍光那样的外戚,即便外戚中有霍光那样忠心耿耿的人,弱小的外戚势力又如何能担负起辅政的重任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