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三国时期末期,魏国因为曹真,曹休等曹氏宗族的人杰接连去世,曹家可以信赖的能臣少之又少,司马懿则因此颇受曹家重用,但因为“三马食槽”和司马懿的“狼顾之相”,可以说曹家对司马懿还是颇有防备,司马懿对于曹家来说是“不可不服之毒”,在曹叡去世,任命托孤大臣的时候,本来全都由曹氏亲族的人担任,司马懿看似即将与托孤大臣这一位置失之交臂,但就在关键的时刻,有两个人出手帮了他一把,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就是孙资和刘放。
曹操在世的时候,二人担任秘书郎。曹操死后,秘书省被曹丕改组成为了中书省,而则孙资任中书令,刘放升为中书监。这职位的权力可以说相当于皇帝的左右手,是十分重要的职位。
曹叡继位后,此二人依旧担任原位,而且深深地得到了曹叡的宠幸。
公元238年农历12月,曹叡突然病重,没有好转的迹象,已经开始安排后事。
此时的司马懿在哪里呢?公元238年正月,司马懿被曹叡派往辽东,讨伐公孙渊,当时曹叡询问司马懿用多长时间可以平定叛乱,司马懿回答:“行军一百天,进攻一百天,回程一百天,途中休息六十天,加一起不会超过一年。”而司马懿也却是没有食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困扰了曹魏十多年的辽东问题,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得到了曹爽病重的消息,可以说是心急如焚,远在千里之外的他无法立刻回到曹叡身边,而这势必影响着托孤大臣的人选,眼看就要功亏一篑,他只好把希望放在孙资刘放——这两个平时和他没有什么往来的人身上。
与此同时,曹叡安排曹宇做大将军,和曹真之子曹爽、曹肇、曹操的继子秦朗,共同辅政,担任辅政大臣。这几个人虽然才能略显平庸,但却可以保障曹魏无忧,可以这么说,如果曹魏真用这几个人担任辅政大臣,曹魏以后被司马氏篡权的机会会更小。
而就在这时,孙资和刘放二人出手了,曹叡平时对这二人极为信任,让其掌管机要,一旦这帮皇亲国戚上台,就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了,尤其是曹肇和夏侯献,曾经指桑骂槐一般地骂过他们,因此绝对不能让这几个人掌权,于是孙资、刘放二人连忙借询问托孤大臣是谁的机会,称曹宇之前又派兵在宫门南面,不让他们随便出入,这是十分僭越的做法。这引起了曹叡极大的不满,当曹叡问谁可以胜任的时候,曹爽正好进来,二人见到后,心想推荐这么一个人当辅政大臣总比那些皇亲国戚上任要好,于是举荐曹爽担任辅政大臣,同时称司马懿可以一起辅政。
此时的曹爽特别紧张,不敢说话,在孙资和刘放的一阵暗示之下,曹爽才说道自己愿意用生命来保护皇族,曹叡此时还有疑虑,孙资此时连忙劝谏。“圣上,那些人有如此的劣行,莫非圣上愿意将社稷托付给那样不可靠的人?圣上不为太子想,也要为天下苍生着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叡答应了这样的请求,为了保险,刘放劝曹叡写一份诏书,但此时病重的曹叡已经没有办法提笔了,于是刘放代笔写了一份诏书。
刘放和孙资拿著曹叡的亲笔手诏,走到殿外宣布不得让曹肇进宫,同时免除燕王曹宇的职务,被免职的众人哭着走出宫门。
239年春,正月,司马懿以极快的速度回到了曹叡的身边,曹叡说:“朕强忍不死就是为了等你,现在终于相见,已经没有余恨了。”
此后不久,曹叡因病去世,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共同担任曹芳的辅政大臣。在此之后就是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权力斗争了,曹爽曾经一时占据优势,但因为其本身的才能平庸以及司马懿的刻意示弱,导致了对局势的错误判断,从而让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篡夺了曹魏大权,不过那是后话了。
而把司马懿扶上辅政大臣之位的功臣——孙资和刘放。此后一直官居要职,执掌中枢,直至去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