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还打了6年才平息呢
...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唐朝内部自己尽出昏招,原本有救的大唐王朝,也被拉入了深渊。大家都知道,唐朝定都关中的长安,而长安的门户就是当时的潼关,安禄山从范阳一路南下,先是攻取了没有任何防备的洛阳,随后便朝长安...……更多
一杆枪,一匹马,花甲老人独对30万敌军,为唐朝延续100多年国祚
...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在花甲之年立下了再造大唐之功,并且得以善终,他就是郭令公——郭子仪。郭子仪这一生最为荣耀的一件事就是以河朔之军匡扶唐朝的社稷,救华夏王朝于水深火热之中。让我们于史料中回到...……更多
...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大唐开始走向衰落。当时,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邻国回,鹘不断勒索,西面有邻国吐蕃侵扰。763年吐蕃占领首都长安十五日。唐代宗为求暂时安定,大封节度使,...……更多
三国时期曹魏的镇东将军们
...女清河公主,作为宗室和驸马,夏侯楙在魏国历任侍中、尚书、安西将军、镇东将军,假节,封列侯。曾一度驻守曹魏都城长安,但蜀汉北伐后就被调离。三、曹泰曹泰,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大司马曹仁长子,曾随魏文帝讨伐吴...……更多
...他是肃宗的长孙、代宗的长子,他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但好景不长,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载,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更多
裴行俭文武全才,唐朝识人之明的杰出统帅
高宗皇帝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在他执政时期唐朝军方的不少开国名将或老或亡,但是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名将。自从军神李药师去世,接着李勣、苏定方等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个璀璨的名将出现了。闻喜人裴行俭登上了历...……更多
俞大猷: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与诗人
...的俞家军,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俞大猷不但是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还是有名的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他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更多
...,这个事件让平定安史之乱的二号功臣蒙上了污垢,也让大唐帝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可以说埋下了亡国的种子。平定安史之乱三大功臣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郭子仪被中途解职,李光弼在尾声阶段退出主战场,只有...……更多
《长安三万里》:这样的大唐,值得一部长篇巨制来描绘
...不足以承载长安的千古风流。唯有诗人的群像,才能书写大唐的万千气象。 于是,故事还以高适的主观视角,穿针引线地带出了黄鹤楼的觥筹交错,扬州的繁华一梦,“岐王宅里”和“酒中八仙”(典出杜甫诗句)的盛世一角...……更多
一文看懂大唐节度使:节度使是个什么官职?权力很大吗?
...的是什么?是不是安禄山、史思明,还有被他们害惨了的大唐。在多数人心目中,想到节度使就会跟跋扈、割据、叛逆这些词语深度捆绑。而只要讲到唐代,尤其是中晚唐的历史,故事里那就必然绕不开“节度使”这个官职。中...……更多
...强大的唐王朝爆发了动其筋骨的“安史之乱”,这也成为大唐帝国从盛变衰的转折点,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8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千里,唐王朝也只能暂时迁都,以避祸患。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安史之乱的创...……更多
李光弼为何不能像郭子仪那样有名气呢
...为维护皇帝的权力努力,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得到大唐帝国的强有力支持,并不是简单的因为郭子仪神功无敌。如果背叛了皇帝,他就会丧失这一切。李光弼陷入这种困境中,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以前,帝国给予他各种...……更多
安史之乱中,大唐天子统御无方,屡屡败坏大局。在759年的邺之战中,唐肃宗再次犯浑:以宦官监军,不设主帅。结果,20万大军被史思明大败。大唐收复两京后的大好局面遭到逆转,形势岌岌可危。危急时刻,李光弼巧妙用兵...……更多
郭子仪和李光弼谁在战绩和谋略上更胜一筹
说起中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当之无愧的前两位,但两者相比谁又更强一些呢?今天我们从八个方面对比一下:一、名气地位二人虽然都是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十七史百将传中的名将,但若论名气地位,郭子仪无疑更胜一...……更多
盘点历史上成功为王朝续命的肱骨之臣
...郭子仪力保李亨登基,平定安史之乱,单骑退兵回纥,对大唐可谓有再造之功,成功为大唐续命200年。于谦[吐舌]发错了额,再来 土木堡之变时力排众议,坚持不南迁。亲自督战抵抗瓦剌大军,成功保卫京师,为明朝续命200年...……更多
聊聊吐谷浑汗国的故事
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大唐德宗皇帝李适接到朔方节度使的奏报:大唐青海国王、吐谷浑可汗、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大将军、安乐州都督因病在安乐州(宁夏同心)去世。因其无子,所以朔方节度使在告哀的同时也奏请皇...……更多
郭子仪功高盖主,为何能得以善终
...,要么朱温,郭子仪死后朔方军也叛变了,一支始终忠于大唐的功勋部队也受不了了,此时唐就走向末路了。郭子仪本来忠心能打会做人,朝廷外环境危机四伏,皇帝哪敢杀郭子仪,他好皇帝好。也就是说这是双方互相依附才能...……更多
诸葛瞻绵竹阵亡,蜀汉哪五位后起之秀战死
...、黄崇和李球都担任什么官职?张遵是张飞的孙子,担任尚书,尚书是什么官呢?《三国志张飞传》记载: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尚书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张遵作为名将之后,作为皇帝的近...……更多
从平西郡王到阶下囚:哥舒翰的传奇人生,大唐名将的荣辱兴衰史
...里,还有哥舒翰自己的诗里。这是个颇有文采的战将,在大唐名将云集,哥舒翰是个特殊的存在,他虽然是一个突厥人,但他既继承了突厥人骁勇善战的传统,又对汉族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哥舒翰)哥舒翰是在民族大融合时...……更多
香积寺之战:唐朝与安史叛军的生死对决
...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实际指挥者是副元帅郭子仪。其中大唐军队有11万,安西军和北庭军为主,辅助部队有4万,包括有吐火罗叶护5千人(阿富汗军队),于阗军队5千,西南蛮族军队。叛军一方:11万人左右。主帅,安庆绪所...……更多
聊聊唐代交往使节的管理机构与职能
...验视,鸿胪寺接到物品后逐一点视,成清单上报。为显示大唐国威,根据贡献价值回赐价值及数量远高于所奉贡献之物的物品。 受命出使。鸿胪寺官员受命出使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以鸿胪寺官员的身份出使,出使官员...……更多
...将高适从成都调到灵武商量对策,高适说,李璘部下都是大唐将士,他们都是忠于朝廷的。之所以跟着李璘混,还是李隆基的诏书在起作用。只要到了前线,向他们说明情况,现在大唐话事人是你,李隆基说了不算,老黄历早翻...……更多
比秦琼薛仁贵还厉害的名将,却被李世民无视是什么原因?
一、大唐三类名将隋唐之时,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时代,出现了许多名将。尤其在李世民手下,都扎堆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止一个“瓦岗群雄”,就足以亮瞎后人的双眼。且更牛之处还在于,李世民手下的这些名将,还...……更多
李靖在凌烟阁的排名之谜:官职与功绩的权衡
身为大唐绝世战神,李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之所以排名第八,其实并不是他功劳不够大,或者李世民对他观感一般之类的原因。而是单纯因为当时李靖的官职不够大,仅此而已。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就得从头说起了...……更多
安禄山手下名将李归仁,他被封为北平王后结局如何?
李归仁是安禄山手下猛将,被封为北平王。叛将崔乾佑攻取长安后,李归仁奉安禄山之命随同叛将安守忠守卫长安。叛军进入长安后,不思进取,进展缓慢。官军方面,自太子到达灵武后,唐将郭子仪开始着手收复长安,首先...……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能征善战的十八大名将,你最欣赏谁?
...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曾给予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更多
他打败叛军回朝皇帝赐他免死券,他竟大怒造反
...再退。后来李光洁率军急行千里,奔赴救驾,才得以保住大唐江山。唐德宗因此对李光洁感激不已,并赐予了他国姓“李”。公元783年,泾原的朱泚反叛称帝,李怀光率军前往,并成功打败朱泚。次年,唐德宗特意赏赐给他一张...……更多
...战,击败了两股叛军,成功收复长安,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唐王朝。唐德宗闻讯非常高兴,“拜晟司徒,兼中书令,实封千户”。之后,唐德宗又对李晟进行了一番赏赐,“赐第永崇里、泾阳上田、延平门之林园、女乐一列”。...……更多
一生鲜有败绩,最终却投敌乞活的一代名将是谁呢
...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其人便是大唐帝国名将哥舒翰老将军,他本是西突厥汗国突骑施部落哥舒氏人,他的亲爷爷名叫哥舒沮,他的亲爸爸名叫哥舒道元,道元做过大唐帝国安西副都护大人,所以他家世...……更多
唐朝兴衰录:国都长安七度失守的传奇历程
...次失守的经过。首先是公元七百五十五年,唐玄宗时期,大唐陷入了霓裳羽衣曲的繁荣之中。然而,渔阳鞞鼓的动静已经开始。当时的唐玄宗早已失去了年轻时的英明神武,对抗安史叛军的过程中,他先是派出名将高仙芝、封常...……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