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考船出坞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4月20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广州出坞(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钟伟 摄)新华社广州4月20日电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20日在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更多
中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考及文物考古船在广州出坞
...新社广州4月20日电 (郭军 彭永桂)中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20日在位于广州的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出坞。该船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出资...……更多
...模持续扩大,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正式出坞4月20日,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正式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的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更多
厦门智造“托起”大国重器
...能够为深海长期驻留设备提供核心支撑。行业革新 按下多功能化应用加速键在李辉选看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耐力赛”,也是“加速跑”。“当前,我们正按下空心玻璃微球多功能化应...……更多
...年完成100次下潜,平均下潜深度1292.52米。作业类型包括科学考察、工程应用、搜索打捞和应急响应等。2022年是我国“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常规化运营第二年,累计在海上作业天数202天,共完成75个潜次,科学潜次平均...……更多
AI时政画报 | 深海拓荒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更多
...这些不断涌现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换来了我们从事海洋科学考察活动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海洋是人类共同的蓝色家园,对深海进行探索和研究也离不开国际合作。尤其是大洋钻探,技术要求高、经费投入大,十分依赖国际协作...……更多
探测神奇海底世界
...3章介绍了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历程、前沿科学技术,并对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应用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第4—6章分别介绍了无人遥控潜水器、无人自主潜水器和水下滑翔机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了探...……更多
汪品先:为国家做事是一生的信念
...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下潜至1410米的海底,成为我国载人深潜史上年龄最大的下潜者。为了这一刻,汪品先等待了整整40年。那是1978年,他跟随当时石油部科技代表团出访国外,一位法国专家向他描述了乘坐载人深潜器...……更多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勤于耕作,不问收获
...长达5千米的塘山水渠连接,构成了集防洪、灌溉与漕运多功能于一体的庞大水利系统。 得到消息后,严文明立即想到,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成千上万的劳动力持续多日的施工,还需要大量后勤物资的保障,如果没有一个...……更多
明代富商一次运十万件景德镇瓷器出口海外?
...Y499和SY500潜次任务时,发现了两艘沉船。这两艘沉船位于我国海南省三亚市至西沙群岛中间,距三亚市约150海里。南海的海底地形是从周边向中央倾斜的,从外向内依次分布着大陆架和岛架、大陆坡和岛坡以及深海盆地三大单元...……更多
考古新发现!南海千米深海底发现古船遗址,揭示古代商船失事秘密
...北陆坡一号和二号沉船遗址中的发现尤为引人瞩目。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海千米级海底发现的大型古代沉船遗址,为研究古代海上贸易、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宝贵材料。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二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本岛与西沙群...……更多
矢志报国  听海一生
...士参加海试。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士莪教授。杨士莪院士“一站到底”为学生授课。图片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提供编者按3...……更多
劳模精神在基层 | 海南省工人先锋号获得者中国深海所“探索二号”船团队:向海图强,深海科考有我!
...、地质、生物等多个科学实验室,能为科学家们提供综合科学考察等服务,可以说是一艘移动的海上实验室。”介绍起“探索二号”船,船员们如数家珍。科考船设备种类丰富,自动化程度高,对随船船员的要求也很高,随船的...……更多
老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深度观察)
...“深海压强那么大,为什么没有把深海生物压扁?”打开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在某视频网站主页,一个个生动的短视频引人关注。 “海洋太有意思啦”“这说话太有气质了”……视频...……更多
看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可破一米厚当年冰,载有水下自主机器人
...是用于我们国家黄海、渤海海冰的监测,以及海洋环境的科学考察,其他季节就可以到深远海的区域开展科学考察。一年四季都非常忙,这个船的使命任务排得非常满。 设计建造中充分借鉴了“雪龙”号、“雪龙2”号的经验“...……更多
研学之路收获满满!外事学子携手探索深海之路致敬传承劳动精神
...基地,世界上第五个、中国唯一深海技术支撑基地,也是我国深海科考最核心的载体“蛟龙”号,即“安家”于此。在这片静谧的海湾中,“深海一号”科考船屹然耸立。作为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用载...……更多
神秘生物在马里亚纳海沟中现身,科学家大失所望
...科学界大失所望的事件。一群勇敢的科考队在这片无垠的深海中发现了一种神秘生物,其形态与任何已知物种完全不同。究竟是什么样的生物冒险在这悬崖峭壁般的海底现身?这也许将是我们追寻真相的绝佳契机。请各位继续读...……更多
水下考古探向深海
...沉船遗址,威海甲午沉舰遗址3项重要考古成果,展示了我国在水下考古取得的最新成绩。深海科技助力水下考古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今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杨士莪逝世
...信公众号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士莪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19日22时58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杨士莪...……更多
“梦想”号来了!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南沙试航 建有全球功能最全的船载实验室
...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按照“小吨位、多功能、模块化”的设计建造理念,“梦想”号突破十余项关键技术,完成多项国际首创设计,总体装备和综合作业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船具有全球最先进的钻探系...……更多
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主楼主体结构今日封顶
...能力的增强,科考站就变成了集生活、科研、后勤保障等多功能的综合平台,甚至是城镇。目前,全球已经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70多个考察站,我国在1985年和1989年,分别建造了两座常年科考站——长城站和中山站,之后又...……更多
叩问海底一万米
...采作业全过程监测、科学实验智能协同。按照“小吨位、多功能、模块化”的设计建造理念,“梦想”号开展了56项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了水动力性能综合优化、作业系统模块布置等10余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多项国际首次、首创...……更多
...。他发明了我国第一台颠振型振动出矿机,成功研制11种多功能的新型振动设备,创新了6种采矿方法,并发明了7项采矿新工艺,推动中国的出矿技术迈入新的发展时期。针对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大量落矿采矿法中存在的落矿...……更多
...样性养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协定等磋商;开展深海、极地科学考察,加快建设我国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向联合国捐赠2000、2010、2020三版高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服务全球生态环境监测、气候变化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更多
透过“海洋之眼”看向“海底幽蓝”
... 通讯员 王冰笛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00多米,深于1000米的深海面积超过90%。深海热液系统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海底深处没有生命。“最近十几年,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把实验室搬到海底’。我们做了一根探针,叫‘拉曼光谱...……更多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张大鹏考古,既是一个行业,也是一门科学。随着时代进步,如何将学术成果为大众所知,让更多人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公众考古成为21世纪新考古...……更多
春节坚守岗位 他们“上天入地下海”诠释别样年味
...腹地。春节期间,这里的100多名石油工人持续作业,这口我国首个万米科探井目前已换上全新的钻头,钻井深度突破了9900米,正加速向万米掘进。中国石油西部钻探120001钻井队平台经理 林楠:现在是工程最吃劲儿的时候,一年...……更多
...站在站博士后,在研究所研究员张鑫团队工作,主要研究深海拉曼光谱原位定量探测技术。在10月26日至28日,即将在烟台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他将代表山东参赛。在实验室,席世川向记者介绍了团队...……更多
更深更远更极限 海洋装备如何不断超越?一起了解
...面面一直以来,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而这一切科学考察活动必须紧紧依靠各种先进可靠的海洋科考装备,海洋科考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目前主要有海洋综合、专业和特种3大类科考船。其中,专业科考船...……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人民网“福建金融舆情管理共享平台”上线 打造金融舆情服务新模式
本文转自:人民网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扎实做好加强金融监管
2024-06-26 20:22:00
更轻更节能!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在青岛发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侯琳良6月26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为青岛地铁1号线研制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1
2024-06-26 22:42:00
蔚来车主踩断加速踏板 官方回应:车辆曾发生严重碰撞事故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说一个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的冷知识,汽车的加速踏板并非金属,是有可能被踩断的,特殊情况下也会自己断裂
2024-06-26 16:07:00
美团忽视的闲时生意:被抖音做火了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抖音通过创新的"错峰特惠"活动,巧妙捡起了美团忽视的闲时生意。想象一下,一家店有时候人头攒动
2024-06-26 16:07:00
@高考生,新能源汽车大佬们喊你来选专业啦
‍‍‍‍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缺口可达103万人。其中
2024-06-26 16:11:00
千余家企业参展 第27届青岛国际机床展览会启幕
宋祖锋青岛报道6月26日,第27届青岛国际机床展览会和第7届中日韩智能制造大会在青岛市即墨区启幕。本次展览会为期五天,将深度聚焦中日韩智能制造前沿
2024-06-26 16:12:00
青岛发布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重量更轻 年内载客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全球首列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今日在青岛正式发布。该列车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青岛地铁集团联合研制
2024-06-26 16:22:00
7分10秒!疑小米SU7纽北圈速曝光:比奔驰AMG GT R还快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小米SU7已经前往世界最为知名的纽北赛道测试,近日,有网友曝光了该车的成绩,其称自己就在现场观看
2024-06-26 16:22:00
腾讯QQ的“祖师爷”!聊天软件鼻祖ICQ今日正式停止服务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聊天软件鼻祖ICQ在5月份发表公告称,将于6月26日关闭,建议用户改用VK Messenger。ICQ官网今天显示“Service stopped working”
2024-06-26 16:22:00
探店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短视频、直播让餐饮酒旅更巴适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6日讯在数字化浪潮下,抖音等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
2024-06-26 16:22:00
设计大咖齐聚2024科勒 · 设计上海设计论坛
2024年6月19日(中国,上海)——亚洲权威设计盛会「设计上海」2024于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汇聚世界设计力量,见证全球设计新高度
2024-06-26 16:23:00
同一角色两套穿搭!美女COS老头环人物反差感十足
借着《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发售后的热度,围绕游戏中的女角色,例如女武神玛莲妮亚、永恒女王玛莉卡、梅琳娜的COS作品在近期也涌现了出来
2024-06-26 16:37:00
光存储第一股!紫晶存储因欺诈发行退市被追偿10.86亿元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紫晶存储发布公告称,收到中信建投、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和广东恒益律师事务所等的诉讼材料
2024-06-26 16:52:00
万元折叠屏机皇降临!三星Galaxy全球发布会前瞻
三星公司官宣将于北京时间7月10日21点在法国巴黎举办Galaxy全球新品发布会。本次活动全程网络直播,将会发布Galaxy Z Fold6
2024-06-26 16:52:00
两栋大厦几乎搬空 完美世界回应大规模裁员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针对近期网络传言关于完美世界启动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公司今日作出回应,确认此举为必要的人员结构优化
2024-06-26 1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