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5826米!我国自研海底地震仪创作业水深新纪录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科研人员正在投放海底地震仪。王明/摄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任颖芝)11月8日,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局)获悉,近日,该局“海洋地质十二号”船在西太平...……更多
5826米!我国自研海底地震仪创造纪录
...西太平洋海域圆满完成首次海底地震采集作业任务,海底地震仪(OBS)最大投放水深5826米,创下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底地震作业全新水深纪录。投放海底地震仪本次任务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主研发超深水OBS的首次应用,投放OB...……更多
张衡:开创天文地理之先河,历经章帝至顺帝六朝
...风地动仪,这是有史以来可以精准测定地震方向的第一架地震仪。当时这一仪器就报出发生在陇西地区的地震,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正是张衡的突出贡献,后世誉他为"木圣"、"科圣",称之为东汉杰出的发明家、地理学家...……更多
...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海经”此次作业区域平均水深2000米左右,最大作业水深达到3500米,勘探目的层最大埋深处5600米,打破了我国海洋三维地震勘探作业最大水深纪录。海洋拖缆三维地震勘探装备技术在能源勘探领域...……更多
...全球大震的监测能力。青年报:那海啸可以预警吗?答:地震仪虽然不能监测海啸(海啸监测需要验潮仪),但可以对海啸进行预警,利用监测到的地震波,判断是否能引发海啸,若能产生地震海啸,则利用地震波比海啸波传播...……更多
南京地震科学馆:深入地震科学的奇妙之旅
...透露出对地震科学深入探索的热情。其中,伽里津垂直向地震仪和维歇尔地震仪——这两种仪器在地震监测技术的进步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现场工作人员解释道:“大型维歇尔地震仪,是我们南京地震科学馆的镇馆之宝,它首次...……更多
浦口区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设备安装
...段融合的现代预警系统,观测设备包括强震动仪、宽频带地震仪、GNSS、烈度计等,通过异地预警模式和现地预警模式,综合产生预警信息,并通过地震预警终端、电视、手机、应急喇叭等渠道进行发布,第一时间向公众和用户...……更多
...适合生命存在。美国航天局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携带地震仪于2018年降落在火星表面,这是第一个探测到火星地震的仪器。2018年至2022年间,仪器检测到数百次火星地震。2021年7月,根据“洞察”号对11次火星地震的观测,研...……更多
...感器,取代传统的固定地震预警监测仪,让手机“变身”地震仪,而众多手机组成地震监测预警网,能延伸覆盖传统地震预警监测仪未覆盖的区域,助力建立全国地震预警网,加密监测网络、减少预警盲区,达到防灾减灾目的。...……更多
地动仪为何被说成还不如房梁下吊块肉
...到来的危机。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张衡在东汉时期发明的地震仪,比西方国家发明的类似机器,早了大约1700多年,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意义。后来,张衡地动仪模型被列入课本之中,国家宣传多年,可是后来这个地动仪模型却...……更多
...对油田进行全面的物探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应用到地震仪。地震仪是油田勘探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仪器,但是由于地震仪体积庞大,应用十分繁琐复杂,因此会产生高额的使用成本。而在这个过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就能够有...……更多
国际火山专家:全球多地火山活动并无显著增加,未来需做好监测
...监测的方法有多种,地震学方法是其一,在火山附近放置地震仪,以此监测规模较小的地震并记录下来,原因在于如果火山喷发,地球深处流动的岩浆到达地表时会引起非常小规模的地震。如果一个地方设有足够多的火山观测站...……更多
...包括位于日本本州岛以东的日本海沟,由于日本海沟位于水深数千米的深海,此前一直未能现场勘测。2022年,研究团队利用潜航能力达1.1万米水深的“限制因素”号载人潜水器,在宫城县近海日本海沟水深约7500米的海底调查了...……更多
南阳五圣之一的张衡坚守自我全面发展,醉心研究为后世谋福
...对地震发生的方向有一定的掌握,从而提高救援的时间。地震仪 根据历史记载,这可比西方的测震工具出现足足早了几百年。由于他的突出贡献,当代联合国天文组织甚至还将月球表面上的一个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来感谢他...……更多
...的巨大断层崖。报告说,研究团队利用潜航能力达1.1万米水深的“限制因素”号载人潜水器,在宫城县近海日本海沟水深约7500米的海底调查了地形、地质等。他们发现,一处隆起地形的东面边缘存在一个落差达26米、近乎垂直的...……更多
...心技术垄断;再如在万米海下进行多次试验,全海深海底地震仪玻璃球舱始终运行良好,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正如产品历经了种种弯折、重压考验才通过验收,蚌埠的玻璃产业也在压力与挑战中逐渐成长...……更多
盘点古人发明的几个神奇的东西
...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大发明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可以记录地震发生的情况,碾压国外科技。除了地震仪,张衡还顺便改进了西汉时期的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用来测量天体坐标的。我国古人爱...……更多
...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22.1米,自2023年发现以来一直坚持继续勘探,先后钻探多口评价井。其中,渤中26-2北2井钻遇油气层达118米,测试平均日产油超390立方米、日产气超50000立方米,创该油...……更多
神秘信号频频传至地球,每16天一循环,外星生命欲传递何讯息?
...以获取关于星系、恒星和行星的信息。地球科学家则利用地震仪捕捉到的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通过测量波的传播速度和振动特征,推断地球内部的密度和性质。解读信号中的信息需要科学家们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更多
苹果公司发出新规:禁止通过摇一摇跳转广告
...象网友们苦不堪言,甚至有网友戏称这是“21世纪最新型地震仪”“摆上四台手机,哪台手机跳转到淘宝,就是哪个方位有地震”。近日,苹果公司向国内多家头部App发出通知,要求移除陀螺仪权限,以禁止通过摇一摇来跳转广...……更多
亚洲最长最重海底“钢钉”在珠海完成装船
...的330米级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导管架所在海域平均水深324.5米,导管架设计总高度为338米,超过北京国贸三期主楼高度。导管架重量达3.7万吨,所用钢铁接近“鸟巢”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总重,目前,该导管架已实现主体封...……更多
海底核爆:日本沉没的可能性?
海底核爆:日本沉没的可能性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数十年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畅销小说《钻石时代》曾描绘出海底核爆引发的浩劫,如今,这种灾难的发生在现实中是否成为真实威胁引起了广泛争议。而当代...……更多
德媒:以军将派“鼬鼠连”渗透哈马斯地道系统
...。报道又称,以色列在过去10年中采取了防御措施。利用地震仪和声学传感器网络,以军工程师在2018年找到并摧毁了8处地道。以色列军队自2013年以来一直将这些地道视为“战略威胁”。由900名专家组成的钻石特种部队自此承担...……更多
日本震区一处渔港海底隆起4米多高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生后,石川县轮岛市五十州渔港遭受重创。受地震影响,海底隆起4米多高,周边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富士电视台报道称,五十州渔港海岸一片狼藉,一只船倾斜着靠在港口。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在这里调查后发现,渔港海底隆...……更多
他们用大科学装置为海底地层“拍CT”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工作人员调试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沈春蕾近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称,“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载我国自研的海洋拖缆地...……更多
胡塞选好了下一个目标,真敢动手剪海底光缆,恐怕没人保得住他
...有能力,将威胁变成现实。要知道,红海和亚丁湾的平均水深都在500米左右,必须要依靠较为先进的深潜设备,才有可能切断被布置在海底的光缆。这类设备和相关操作人员,胡塞武装大概率是没有的。在此情况下,胡塞武装最...……更多
日本两小时发生40多次地震,最高震级达到了7.6级,在测试核弹?
...加强了地震频发的可能。尤其近期日本公布在海里发现了海底断崖,深度堪比几十层楼高的断层,这样的断层岩出现滑坡和断裂,自然会造成地震灾难了。日本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地震是具有特殊性的...……更多
日本能登半岛地震导致部分海域变成陆地
...究人员的话报道,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地震导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国土地理院研究人员分析卫星观测数据,发现从能登半岛珠洲市经轮岛市至志贺町的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总长度大约85...……更多
...洋流动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它促进了海水的循环流动。海底地壳抬升使得海水在地缘运动中形成涡流、逆流和湍流现象,这些运动促进了海洋深层水与海洋表层水的交换,有利于水中养分和氧气的循环。 构造活动还影响了海...……更多
被“催生”的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百年未落成,到底难在哪?
...往跨海大桥建设难度更大,建设论证受技术困扰。其一,水深制约。琼州海峡平均水深44米,最深处达114米。彭卫兵分析,以中线方案为例,路线全长20.3公里,平均水深88米,“约相当于30层楼高”。相较之下,杭州湾大桥最深...……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 通讯员韩旸子)6月25日,携带月球背面珍贵样本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2024-06-26 08:33:00
嫦娥六号带“珍宝”回家 哈工大硬核助力……
本文转自:生活报人类历史上首次!嫦娥六号带“珍宝”回家 哈工大硬核助力……轨道器与上升器对接月表高温作业机械臂钻取相机拍摄月背采样 生活报讯 (记者吕晓艳) 6月25日14时7分
2024-06-26 09:30:00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通讯员王永铮本报讯通讯员王永铮报道:近期,由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商飞试验试飞人才培训班结业典礼在上海举行
2024-06-26 09:53:00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月背“挖土”“广寒”探秘……这有一部53天的“追月大片”给你看这是注定载入人类探月史册的重要时点!6月25日14时7分
2024-06-26 07:51: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潜艇兵的“时间观”■杨 捷 本报特约记者 雷 彬你会如何感知时间?通常,这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许是瞥见一只蝴蝶飞出花丛
2024-06-26 06:16:00
酷暑“烤”出战斗力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酷暑“烤”出战斗力■刘含钰 罗嘉乐作者:周 洁高温天候,各装备性能有哪些具体变化?如何防止面部和手部流汗造成操作失误
2024-06-26 06:21:00
嫦娥六号回来了!25日13时41分许,嫦娥六号经历了回家路上惊心动魄的时刻——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11
2024-06-26 06:39:00
□卢欧欣 郭佳鑫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在53天的月球“出差”中,嫦娥六号历经了11个飞行阶段。这背后离不开“四川技术”的贡献
2024-06-26 06:39: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梁英爽 商艳凯 刘培香 本报记者 赵一诺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2024-06-26 07:08:00
70万大军进前线,俄进战时状态,乌幻想俄撤军,被普京亲口抹杀
来源:七号观察室前段时间,普京突然宣布,俄罗斯已经投入了70万士兵进入前线,普京这番话的用意,就是在向外界宣布,俄罗斯已经结束了前期动员
2024-06-25 18:40:00
两个重磅消息传来,任何一方出现错判,西方核战争就会一点就燃?
来源:七号观察室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高等军事院校毕业生大会上明确表示,将会进一步发展俄罗斯核三位一体计划,以确保战略威慑力以及世界力量平衡
2024-06-25 18:41:00
普京的胜利要到手了?泽连斯基助手透露,乌克兰准备接受和平
来源:七号观察室一出闹剧结束之后,泽连斯基似乎决定要接受和平,为何说普京的胜利要到手了?瑞士召集了几十个国家,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乌克兰和平峰会
2024-06-25 19:04:00
107台发动机一路相伴 每一个动作完成都有液体动力的推举
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如同一颗流星划破天际,以百米冲刺的姿态回到地球。这一刻,中国航天又创造了新的历史
2024-06-25 21:12:00
五角大楼谈袭击塞瓦斯托波尔:不希望有平民死亡,将与基辅磋商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6月25日电五角大楼发言人帕特里克∙赖德谈及6月23日袭击塞瓦斯托波尔事件时向记者表示
2024-06-25 11:48:00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多个城市上空一周内拦截约100架无人机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分局新闻处向卫星通讯社表示,过去一周,在顿涅茨克、马克耶夫卡、阿夫杰耶夫卡和亚西诺瓦塔上空发现并拦截了96架乌克兰无人机
2024-06-25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