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唐高宗李治:如何巧妙铲除异己,独掌大权
...消灭了皇族中最有威望,有一定继承资格的荆王李元景与吴王李恪。然后就是废后事件,李治果断选择了个人能力顶尖但是家族势力弱小的武则天。他利用武则天,废了王皇后,消灭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彻底打倒了上一代和这...……更多
废太子李忠为何被武后赐死?因曾被立为皇太子
...这个案件时,却怀着私怨刻意将案件扩大化,把太宗爱子吴王李恪等人牵连进来,污其谋反,结案时,一大批地位尊贵的皇室成员,比如高祖之子、太宗之子、众公主驸马等或被处死、或被流放,长孙无忌的威风权势达到了巅峰...……更多
李世民为啥立年幼的李治为皇太子
...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还有李世民和杨妃生的儿子,吴王李恪,虽非嫡出,却有帝王之气;那他为什么会选择李治?李治的两个哥哥李承乾、李泰,这俩人的情商并不高,再加上太宗的偏袒,导致李承乾被废,还要加上李世民...……更多
房遗爱案导两位亲王、两位公主、三位驸马被杀,都是高阳惹的祸
...诬告李恪谋反,于是在新的打击力度下,最终获罪的有:吴王李恪影视剧形象驸马房遗爱---被杀,高阳公主---被赐死,荆王李元景---被赐死,巴陵公主(唐太宗第七女)---被赐死,巴陵公主驸马柴令武---被杀,武安郡公薛万彻(...……更多
权谋之斗:长孙无忌如何助武则天登顶皇后之位
...天搞上了!这是一切悲剧的根源。李世民用错的人,就是长孙无忌。这个人是他的大舅子,在李渊起义的时候就跟着李世民。他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主管后勤,功劳显赫,曾经被李世民比喻为萧何。比较巧合的是,武则天的父亲...……更多
高阳公主为什么会被赐死
...民在立太子一事上,就一直踌躇不前。当时最有贤名的是吴王李恪,他不仅名望极高,文武皆备,在李世民看来也是最合适的太子人选。但是宰相长孙无忌却极力反对,理由是李恪是庶出,没有资格继承帝位,随后,又极力举荐...……更多
李恪一生没有多么突出,后世却对他充满怀念
...一个人来作为他们的“义祖”。他们找的人,就是曾当过吴王的李恪。要知道,李恪最终是被杀掉了,而南唐还要将他作为“义祖”,显然就是因为怀念,对他的一种认可。那么,后世为什么这么怀念李恪呢?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更多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大舅子、凌烟阁第一功臣,在唐高宗初期更是大权独揽。但长孙无忌的人生却以悲剧收场,最终被逼自杀。而李治(唐高宗)被立为太子时,唐太宗说的一句话就预示长孙无忌的悲剧。大约从贞观十四年(640年)...……更多
...扯其中。房遗爱辩解绝无此事,长孙无忌说,只要你招出吴王李恪,我就饶你一命。房遗爱信了,遂诬陷吴王李恪参与其中。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初一,李治下诏,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斩于西市;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巴...……更多
...,他不仅娶了自己的小妈还将造反的李元景、太平公主及吴王全部赐死,又亲手剪断了李世民给他留下的羽翼。深深继承了李世民,逼宫杀哥,强占嫂嫂的老李家优良传统,甚至有所突破,一步一步的让自己的皇后也跻身在了历...……更多
李恪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被后人怀念
...来作为他们的“义祖”,而他们所找到的人就是曾经当过吴王的李恪,我们知道,李恪最终可是被杀掉了啊,即便这样,南唐仍然还是要将他作为他们的“义祖”除了对他的怀念,更重要的就是对他的认可啊。我们不得不说李恪...……更多
权谋之争:长孙无忌与武则天的较量
...了自己的生命,结束了三十多年的叱咤风云。这个人名叫长孙无忌,而逼迫他自缢的则是他的外甥媳妇武则天。作为助李世民登上帝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最后落得如此下场,怨不得他人,而是长孙无忌亲手为自己挖...……更多
为何说李治立武则天为后,全靠李勣一句话
...天三人之间的后宫争斗,逐渐演变升级,变成皇帝李治向长孙无忌集团夺权的导火索。争斗从后宫全面引向外朝,能否立武则天为皇后,成为李治能否夺权的标志。李治与武则天拉拢许敬宗、李义府等一批寒门出身的官员,与以...……更多
...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显庆四年(659年),为中书令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于昭陵。长孙无忌少年丧...……更多
大唐功臣长孙无忌本是贵族杀马特,却成功跻身凌烟阁二十四臣
...案件,肯定也在里面做了不少文章,而且把太宗最宠爱的吴王李恪也牵扯了进去,枉杀先帝爱子。 ……更多
李治为什么执意要立武则天为皇后
...的态度是坚决的,可以说一意孤行。当时,托孤大臣舅舅长孙无忌极力劝阻,宰相褚遂良血溅朝堂,面对极大的阻力,李治想方设法将武则天立为了皇后,他为何要这样做呢?武则天“狐媚偏能惑主,峨眉不肯让人”武则天并不...……更多
长孙无忌为什么要除掉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李义府?
...,李义府的紧急上书并不是唐高宗授意的,而是李义府对长孙无忌的绝地反击。如果长孙无忌没有下令将李义府贬官,自私的李义府肯定不会主动出头与长孙无忌做对,“废王立武”也许就是另一个走向了。那么长孙无忌为什么...……更多
李治看似纯良的背后是权谋的深邃
...无忌无奈之下上吊自尽,褚遂良被贬爱州(今越南)。3.吴王李恪于653年,唐高宗即位4年以谋反罪(房遗爱、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谋反牵涉其中,后证实为诬告)被诛,享年34岁;李泰于唐高宗李治即位后3年病逝,享年32岁; ...……更多
为何说高阳私通和尚可能跟欧阳修有关
...反。在长孙无忌的审理下,牵扯进谋反案的人越来越多,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也被扯进来。最后的结果是,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被斩,李元景、李恪、高阳、巴陵公主被赐自尽,江夏王李道宗被流放,与房遗爱有交情的...……更多
李治废王立武的真相是什么
...简单。一、李治废王立武在李世民去世时,曾叫诸遂良、长孙无忌和徐茂公担任托孤大臣,共同辅佐李治管理国家。三人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唐高宗李治时期也出现过短暂的“永徽之治”,继续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可惜一切好景...……更多
表现平平又懦弱的李治为何能成为储君?
...集团以及关陇集团没半毛钱关系,李世民疯了立他?那句吴王类我,可为太子,不过是李世民测验长孙无忌而已。历代皇家祸端。又亲历自己父亲政治之凶险,养成了李治的谨慎的性格,这样的人绝非会懦弱,而是有心机。李世...……更多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一生跌宕起伏,才华横溢却无缘帝位
...亲及皇子大加分封。 在这一次的分封中李恪又被封为了吴王并受任潭州都督,此时李恪已经长大成人,不久后他前往自己的封地就任,临行之前李世民还特意设宴为李恪送行,也可见李世民对李恪的疼爱。李恪到了封地后,由...……更多
许敬宗巧言令色,长孙无忌谋反案的背后真相
在李治册立武则天为皇后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持反对意见,也由此得罪了武则天。搞掉褚遂良之后,武则天就将目标瞄准了长孙无忌。相比于褚遂良,长孙无忌的根基深厚多了,需要一击致命。武则天将这份“光荣”的任...……更多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中的作用
...,但这个李治性情懦弱,唐太宗忧虑不已,也曾想过改立吴王李恪为储君,结果长孙无忌反对对,这件事就拉倒了。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临死前,任命长孙无忌为辅政大臣。唐高宗李治在位时,对舅父长孙无忌也敬重有加。但长...……更多
...舅长孙无忌逐渐有独断专行的趋势,就像被他陷害而死的吴王李恪所说的那样:“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而改立皇后,正是李治展现权威、对抗辅政大员的绝佳机会。关于为啥要改立皇后,李治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更多
...二日,加授鄜州刺史、荆王李元景为司徒,前安州都督、吴王李恪为司空兼梁州刺史。二十四日,赠梁国公房玄龄为太尉;赠申国公高士廉为司徒,赠蒋国公屈突通为左仆射,都可在太宗庙庭配祭。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六日,高宗...……更多
李治如何亲身将长孙无忌一伙赶尽杀绝的
永徽六年九月,一日退朝,李治宣旨召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李勣入内殿,貌似有要事相商。这四位可是最有实力的四位宰相了,新帝登基六年来,除了褚遂良短暂被贬过,基本上一直都身居相位,属于这个帝国最核心...……更多
长孙无忌最后是什么结局
...初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却被严重淡化了。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的第一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作用,远比秦琼、程咬金等人更大。但是在绝大多数涉及到隋末唐初这段历史的文学作品当中...……更多
唐高宗李治真的懦弱无能吗
...能的,事实真的如此吗?李治能够坐上皇位,与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有很大的关系,当初正是长孙无忌的支持,让李治成功的做了皇帝。问题是,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成为了权臣。面对长孙无忌,李治肯定是非常忌惮的,历史上...……更多
...李贞出藩。在咸亨二年去世,陪葬昭陵。除此之外,还有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的生母杨妃,传闻是隋殇帝之女,而在唐太宗死后不久,李恪被卷入政治斗争,蒙冤至死,其弟也受牵连,而这位曾经的帝女,太宗的杨妃,史书上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