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特写:“极地对话”激发香港青少年科考热、爱国情
4月10日,香港会场与南极中山站进行线上“极地对话”。“香港你好,这里是中山站。”10日下午,当香港会场与南极中山站成功连线时,香港科学馆演讲厅里的全场师生一起激动地欢呼起来。10日下午,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更多
极地科考未来如何继续“破冰”
...:北京日报雷淼今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上月考察归来,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这次考察成果进行后续研究。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科考开始,一批批考察队员远赴极地,考察站陆续落成,那么,年...……更多
穿越赤道时, “雪龙2”号33小时援救遇险船只
正在执行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近日穿越了赤道,就在考察队员为穿越赤道而举行纪念活动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件事情让“雪龙2”号在赤道附近足足停留了30多个小时,“雪龙2”号究竟遇到...……更多
蛋白质含量远超牛肉 小小的南极磷虾潜力巨大?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雪龙2”号正在南极的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为了持续收集海洋水体及生物生态等数据,考察队员们开展了本航次的潜标布放作业。一套潜标,由传感器、浮球、重块三部分组成,中间通过绳索穿...……更多
...(记者周圆)当地时间12月18日上午,中国第40次和第39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越冬队在长城站完成交接工作。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越冬队于12月11日从上海乘机出发,途经法国巴黎、智利圣地亚哥等地机场,最后在智利彭塔搭乘...……更多
南极微纪录:95后眼中的“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化天、冰裂隙……他们勇闯“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老南极”都说,去内陆,冻伤是常有的事,紫外线扒一层皮是必须的,掉十多斤是少的。“雪龙”号跨越赤道之际,听5位年轻队员的船头呐喊,一同...……更多
...动,搭载国际一流的海洋和考察设备。在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后,“雪龙2”号将于4月归航,并首度访问香港。另外,“雪龙2”号会在4月9日至4月12日上午,向公众开放登船参观。“雪龙2”号访港执委会主席何建宗表示...……更多
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建成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建成。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南极秦岭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第3个常年考察站,新时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考察站,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建筑面积达到5244平...……更多
见证国家极地科考很多个“第一次”——访“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
...到国家的科考工作中。”他顿了一下,补充道,“能够去南极和北极,是一辈子非常难忘的回忆。”肖志民聊到这里时,采访已经从办公室,转移到了驾驶舱。摸着熟悉的驾驶设备,肖志民像是换了一个人,习惯性地研究起控制...……更多
...号12月7日电 特写:“雪龙2”号犁海破冰新华社记者周圆南极大陆就在前方,但40海里冰脊丛生区横亘在前。“这是本航次最艰难的一段路程。”浮冰如拼图般填满水面,乱冰斜插入海,翠绿而坚硬。“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说,...……更多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3船起锚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犁海出征11月1日上午,在雄浑悠长的汽笛声中,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3艘船出发,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更多
...“雪龙2”号3月29日电(记者周圆)记者29日从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获悉,本次考察期间,考察队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首次开展了冰下基岩无人机电磁探测,成功采集基岩电磁数据并实现了三维电阻率成像。这标志着我国在南极...……更多
南极磷虾宜加工后食用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并非越“鲜”越好南极磷虾宜加工后食用中国南极科考队获取的磷虾样品。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由视觉中国提供◎新华社记者 周 圆在阿蒙森海,“雪龙2”号艉甲板上,随着对讲机里传出...……更多
...国极地研究中心及知名医院、科研机构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南极健康人因疗愈舱项目,因其在南极科考人员健康保障方面的贡献和科技创新,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的重点报道和广泛关注。自2012年起,郝洛西带领跨学科团队开展了12年...……更多
...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本报讯 (记者 林蔚) 日前,南极大陆的新地标——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在南极罗斯海岸建成并投入使用。福建宁德青拓集团生产的不锈钢材料成功应用于秦岭站主体楼外墙结构,为国家重点...……更多
中国首批南极科考中最年轻的他:无悔40年前的极地岁月
“再过几天,最后一名仍在工作岗位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员亦将跨入退休这一人生新阶段。”这几天,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二所”)研究员杨关铭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作为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更多
活力无限的中国“多点开花”擘画新图景 为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蓄势聚能
...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2月21日,《新闻联播》报道了我国南极科考、生态修复、物流、交通、产教融合、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好消息,同时结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多项利好政策公布,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的发展动能和增长潜力,新...……更多
“雪龙 2”号船长空降贵阳! 快来贵阳孔学堂聆听来自极地的声音
...后登上“雪龙”号和“雪龙2”号,7次奔赴北极、9次远航南极,其中包括中国首制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 2”号的建造和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2017 年 1 月担任“雪龙 2”号的大副、见习船长,在第 38 次南极科考任务中便已担...……更多
南极科考归来,几位队长讲述最难忘的那些事
...丰硕成果。”4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山东青岛奥帆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本次南极考察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考察...……更多
科技力,世界瞩目!我国已成为国际南极研究不可或缺的力量
...的科学研究成果。40年来,我国基本上创立了独立自主的南极考察研究科学体系。前不久,在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区,来自俄罗斯别林斯高晋站的科考队员前来交流访问。他们参观了长城站实验室,对冷冻高速离心机、水下机器人...……更多
年味从厨房开始弥漫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南极除夕夜:年味从厨房开始弥漫2月9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南极秦岭站贴对联。 新华社记者 周 圆摄除夕,地球之南,刚刚开站的中国南极秦岭站,迎来了第一顿年夜饭。年味是从厨房开始弥漫的。扣肉、盐...……更多
“雪龙2”号访港,它有多强?搭载“十八般兵器”可双向破冰
4月8日上午,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抵达香港,将展开为期五天的访问行程。香港各界在尖沙咀海港城举行热烈的迎船仪式,此次是“雪龙2”号首次到访香港,也是继...……更多
海洋专家与城阳小学生面对面
...多所学校的小学生们,开启了充满欢乐的海洋探索之旅。南极科考专家现场授课“哇!科学家来啦!”活动当天,在位于上马街道的逢时(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当身穿南极科考队服的专家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孩子们忍不住发出一阵欢...……更多
科技加持、政策发力……多领域“硕果累累”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雪龙”号抵达中山站开展卸货作业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于北京时间12月1日顺利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并开展中山站区域卸货作业。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是中国首次派出3艘船执行南极考察任务。“雪龙...……更多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踏上征程年复一年,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南极潮声丨执笔 张蓉 何冬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已于11月1日启航,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此次科考队由来自80余家单位的460多...……更多
南极罗斯海新站建设全面展开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执行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与“天惠”轮昨天(12月7日)抵达罗斯海开始卸货作业,罗斯海新站的建设同步展开。罗斯海区域是南极地区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更多
极地科考船穿越冰区如何避开危险?卫星遥感这样护航
...新站附近海域,这也意味着,包括“雪龙号”,参与这次南极科考的三艘船只都已经安全抵达目的地。对于极地航行来说,穿越海冰区充满了危险和挑战,那么这次航行中三艘船遇到的冰情如何,又是如何避开危险的,我们一起...……更多
中新人物丨她成为科学家后,不想只当科学家
...一场青年分享大会。上一个十年里,首位兼具大洋深潜与南极科考经历的中国女科学家,是唐立梅身上显著的标签。总有人说,女生娇生惯养、不适合东奔西跑,她却在“男人堆”里冲出一片天。海报设计:徐洋去更深的海底,...……更多
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  “极地课堂”走进西部高校开讲
...支持和参与极地工作的热情。1984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去探索这块酷寒、偏僻,拒绝向人类展现自己真实容貌的神秘大陆。一转眼,时光的指针转动到2024年,中...……更多
大国基建提速、能源保障有力…… 中国经济展现独特“魅力”
...“雪龙”号抵达中山站开展卸货作业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于北京时间12月1日顺利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并开展中山站区域卸货作业。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是中国首次派出3艘船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我国...……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之江实验室推出的海外优秀青年项目,税前年薪70万元起,综合待遇最高可达350万元;宁波凯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义乌分公司急招9名事业部总经理
2025-02-24 07:49:00
聚焦北京:课间扩容“5分钟”要改变什么让孩子身上有汗、眼里有光2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学迎来了新学期,同时到来的还有一个“健康大礼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5-02-24 07:59:00
职教视野《哪吒2》爆火 带给动漫人才培养哪些启示“一切就像做梦一样,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得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2025-02-24 07:59:00
近日,艺人鹿晗、关晓彤被传分手,相关词条频频登上热搜。2月23日晚间,鹿晗好友陈赫直播,直播间被“鹿晗、关晓彤是否分手”的问题刷屏
2025-02-24 08:07:00
浙江20多岁女孩病危急救医生见到满手脚的镶钻美甲急了 “要留一根手指保命!”
测量普通款未贴钻美甲同事的无名指,显示血氧饱和度为98%测量贴钻款美甲同事贴钻的大拇指时,数据无法显示 测量同一位同事未贴钻的食指时
2025-02-24 08:19:00
上午的门诊看到下午3点才结束 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启用满一周“创纪录了,重离子治疗门诊从上午8点看到下午3点才结束
2025-02-24 08:19:00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23日从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获悉,2025年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共执行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任务93起
2025-02-24 08:1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袁舒琪)我市住房公积金政策助力青年安居,留厦补贴已惠及万余毕业生。根据市住房公积金近日发布的数据
2025-02-24 08:26:00
低空经济新突破!国产载人飞艇科研首飞,有啥看点?
文/阮煜琳今天,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2025-02-24 08:2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预计到2035年,全国产量有望达到400亿—500亿立方米煤层气开发由“浅”入“深”■本报记者 杨沐岩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4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提到
2025-02-24 08:33:00
林步冉,加拿大人,今年41岁,本科念的会计学,但“学了3年,发现经济学是骗人的”,于是退学。2018年,他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南昌
2025-02-24 08:37:00
作者:国馆截至2月21日,《哪吒2》的票房已超127亿,进入全球票房榜前8,从目前趋势来看,有望冲击全球影史前3!一路高涨的票房成绩以及不断冲榜的热度
2025-02-24 08:38:00
抓捕、救助、绝育、领养、放归 一套程序解决扰民和无序繁殖双重难题冬去春来,很多小区又会出现流浪猫夜半扰民的问题,有的发情一叫一整晚
2025-02-24 08:50:00
家长:前晚九点半在北京考完,昨天一早到杭州考点 追梦路上所有付出都值得!这周三中国美院校考开启,美术生全国飞行赶考。昨天浙江音乐学院校考也拉开帷幕
2025-02-24 08:50:00
正流行的无麸质饮食,真的更健康?营养专家称保持均衡饮食比盲目追求某一种饮食方式更重要近年来,无麸质饮食十分流行,在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浏览量达1
2025-02-2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