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考留下的“勋章”。今年3月,张楠刚刚结束2023—2024年度南极科考任务回到国内。这是他第6次带队参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因为要在南极夏季作业,所以每次都是10月底出发,次年3—4月返回,一待就是近半年。”张楠说。“...……更多
...,中标金额4395万元。该项目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南极中山站承建,是航天建设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又一次深入合作,是航天设计深入探索海洋卫星领域的又一里程碑。中山站不仅是我国南极考察的支持站点,也是...……更多
研究发现:地球正处于间冰期,下次冰河时期什么时候到来?
...地孕育出了文明,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上次大冰期可能跟南极洲最终与澳洲和南美洲分离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因为德瑞克海峡的形成以及南极洲和南美洲之间的广阔海域的出现,产生了沿着大陆所有海岸流动的寒流。如果全球变...……更多
...道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月6日报道,卫星数据显示,今年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之一。专家认为,地球“保护罩”中的巨大缺口可能是2022年初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导致的。报道介绍,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距...……更多
...新闻客户端讯 2024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开始,一批又一批考察队员远赴极地、奋战冰雪,书写着我国极地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这期间,武汉大学师生参与了我国39次南极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更多
搁浅30多年的最大冰山首次移动,它将带来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冰山—比英国首都的两倍还大—编号A23a在南极洲海底搁浅了三十年后正在移动。1986年,该冰山从费尔奇纳-罗尼冰架上断裂,几乎立即搁浅在南极的威德尔海底。这座名为A23a的冰山厚约400米,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更多
珠穆朗玛峰长草了!科学家:全球超过14亿人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筑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南极冰川加速融化更让人兴奋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速度依然以不断的翻倍,就比如现在一年发展速度是过去200多年的十几倍,未来10年人类发展速度将达到现在的几倍甚至...……更多
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采访日志:跟着“雪龙”探南极
...”号静静停泊在岸边。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即将出征,码头挤满了前来送别的亲友。雄浑的汽笛声响起,出发!数百名队员奔赴地球之极、冰雪之巅。我有幸成为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的一员,作为“...……更多
日本登月探测器进入绕月轨道
...要进展:成功进入绕月轨道这个登月探测器被称为“月球南极抵达器”(SLIM),其目的是研究月球南极地区,并寻找可能存在的水冰。SLIM在今年2月份由H-IIA火箭发射升空,然后经过了长时间的推进和轨道调整。现在,SLIM已经完...……更多
零下1℃,他们相继跳入泳池
...世界,游向了地球的两极。6年前的1月13日,他成功到达南极,在水温零度的冰水中挑战成功,成为上海冬泳挑战南极第一人。去年,他又前往北极,成功挑战自我。“南极只是感觉冷,北极不仅冷,还很危险。”侯卫星说,在...……更多
特写:“极地对话”激发香港青少年科考热、爱国情
4月10日,香港会场与南极中山站进行线上“极地对话”。“香港你好,这里是中山站。”10日下午,当香港会场与南极中山站成功连线时,香港科学馆演讲厅里的全场师生一起激动地欢呼起来。10日下午,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更多
...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整体呈东-西区域差异大、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常年略高0.05℃。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更多
不care羽绒服,模仿北极熊御寒模式的保暖“黑科技”
...不休,也有人穿上了军大衣御寒。与此同时,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首批32名队员已经抵达天气更为寒冷的罗斯海新站现场,开启了考察前期准备工作。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常年覆盖冰雪,天气异常寒冷。而南极由于大陆性气候,...……更多
探月工程稳步推进 “中国星光”精彩可期
...特产”就要“快递”到家了。嫦娥六号落月地点并非月球南极原来是“潮汐锁定”让我们总是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科学探索就是这么有好奇心,越是看不到的地方就越想去探索一下。嫦娥六号这次在月球上着陆的地点是在月球背...……更多
俄北极和南极研究所:南极洲蔬菜种植实验将有助于未来火星任务
...通讯社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月13日电俄罗斯北极和南极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马卡罗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在未来前往月球或火星的长期任务筹备工作时,将考虑到南极洲蔬菜种植的实验结果,因为宇航员必须...……更多
筑梦南极 青春飞扬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筑梦南极 青春飞扬跨越16600公里, 中国科大学子完成科考顺利返肥刘鸿伟在南极长城站考察。吴旭东在南极长城站考察。 极地的海豹一点也不怕人,露出肚皮晒太阳;巨大的方形浮冰,还有梦幻般的碧蓝...……更多
地球真要大降温了?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记得在国内的地理课本里经常提到,大陆之间的靠垫都是南极洲,中国的大陆就在南极大陆的下方。 当时我还想,南大洋怎么会比北大洋更小呢?毕竟国家要在南大洋比在南极洲更多一些,面积应该大一些,那还能有多大差别...……更多
海冰融化速度前所未有 新模型揭示其隐藏的热通量
...,并支持沿界面的对流。 资料来源:Ken Golden,2007 年,南极洲。由犹他大学数学家和气候科学家领导的新研究正在生成新的模型,用于理解海冰系统中对全球气候有深远影响的两个关键过程:热量通过海冰的通量,热量将海洋...……更多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悄悄来临,科学家:多个迹象已经表明
...体每年的总量几乎是上百亿吨的庞大级别,根据科学家在南极冰层中的发现,如今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要远远高于人类的农耕时代,这意味着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据近100...……更多
豆瓣9.7,对话最了解冰冻世界的纪录片团队
...人感到难过的故事”发生在地球面积最大的冰冻地区——南极洲,摄制组展开拍摄时,这里刚走出为期6个月的极夜。帽带企鹅妈妈和它们的幼鸟聚集在南极海岸的繁衍地上,因气候变暖而增多的冰雪融水使毛还没长好的企鹅宝...……更多
“雪龙”号如何破冰远航?
...完成这次展示任务后,他们将返回上海,11月1日出发前往南极开展科考活动。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1993年从乌克兰赫尔松船厂购进后,经改造于次年投入使用。记者昨日登船看到,“雪龙”号有一个...……更多
极地气象站实现核心装备国产化
...:人民日报客户端胡润新 刘诗瑶当地时间2月12日,位于南极恩德比地的极地国产新型气象站调试结束。至此,首次随第40次南极考察队运往南极的3座气象站均已安装完毕。目前,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项监测监控数据正常...……更多
磁场:揭开地球上最神秘的力量!
...现,这个保护屏障正在发生变化,其强度在减弱,北极和南极的位置似乎也在缓慢移动。这一现象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人们开始探究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影响。地球磁场的变化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实际上...……更多
地磁暴:太阳与地球的动人交响
...于把一个磁铁棒放到地球中心,将磁北极(N)处于地理南极附近所产生的磁场形状。 不过,在太阳风的吹动下,地球磁场已经变成某种“流线型”。就是说朝向太阳一面的磁力线被大大压缩,相反方向却拉出一条长长的、形似...……更多
俄罗斯和巴西正筹备围绕南极洲的考察活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7月29日电北极和南极科研所所长亚历山大∙马卡罗夫对卫星通讯社说,俄罗斯将与巴西一道,进行围绕南极洲的环球科学考察,来自8个金砖国家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将于秋季乘坐“特列什尼科夫院士”号...……更多
太阳打了一个“喷嚏” 地球上演绚丽极光秀
...以我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绿白色的。尽管极光主要出现在南极和北极,但中低纬度地区也会出现极光,只是比较罕见。去年冬天,我国的北京和漠河地区就出现了美丽的极光,吸引了大批“追光者”前往拍摄。3 地磁暴的“副作...……更多
联合国:臭氧层开始缓慢“愈合”,有望在四十年内修复
...于2020年10月21日的延时照片中,一个用于帮助科学家监测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仪器上升到南极上空。近日,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发现,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巨大空洞正在缓慢“愈合”,有望在40年内得到修复。联合国新闻1月9...……更多
...,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年报》显示,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整体呈东-西区域差异大、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常年略高0.05℃。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年均...……更多
标杆2023丨唐立梅:讲述“两极”科考的故事
...蛟龙”号一起在西太平洋深潜,也曾随“雪龙”号一起赴南极科考。她是中国第一位兼具“两极”科考经验的女科学家。科研之外,唐立梅将自身的经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致力于为少年儿童做科普。从2013年至今,她已参与科...……更多
地球臭氧层恢复步入正轨
...,世界气象组织(WMO)日前证实。科学家于1985年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了一个大洞。几年后,世界各国通过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这是一项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球环境公约。现在,由于这项工作,科学家们预计臭...……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谷歌AI大牛吴永辉加盟字节跳动 负责AI基础研究探索工作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谷歌工作长达17年的“Google Fellow”吴永辉博士已离开谷歌,加入字节跳动
2025-02-17 23:25:00
大学生刷短视频1个月欠费上万 质疑运营商不提醒、也不停机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据报道,大学生小陶向媒体反馈称,自己2024年11月当月手机话费达到8700多元,加上违约金,截至目前欠费已经逾万元
2025-02-17 23:55:00
三元锂电池被车企边缘化 多位电池大厂人士透露原因
作为曾经新能源汽车“标配”的三元锂电池正在走下神坛。三元锂电池是一种正极材料采用镍、钴、锰或镍、钴、铝的氧化物制成的锂电池?
2025-02-17 23:55:00
腾讯电子签AI起草合同功能来了:混元、DeepSeek大模型一键写合同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腾讯电子签公众号发文宣布,AI起草合同功能即将上线。该功能将由混元、DeepSeek大模型支持,帮助用户一键生成合同
2025-02-18 00:25:00
网易就情人节宣发用未成年角色道歉:文案由AI生成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近日,网易超级会员2月13日情人节推送中,使用《燕云十六声》未成年女性角色红线,引发游戏玩家不满
2025-02-18 00:25:00
人去世后 各个平台的账号怎么办
文章开头,说一个悲伤的故事。上个月,一位网友去世近 10 年的父亲,突然在她微信联系人里消失了。网友说她从没删过父亲的微信
2025-02-18 00:25:00
《黑神话:悟空》发布新版本更新补丁:Epic首发!修复大量BUG
快科技2月18日消息,《黑神话:悟空》最新发布了1.0.14.17737版本更新,目前仅在Epic率先提供,其他平台将陆续发布
2025-02-18 00:55:00
大学生不满小说结局 改编续集结果被索赔13万元
快科技2月18日消息,对小说结局不满意,自己又重写了续集发布在网上,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吗?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
2025-02-18 00:55:00
不只0元购 这年头都开始“0元游”了
这两年旅游形式不断进化,先是穷游,然后是特种兵,现在小红书上又有了个旅游形式的新概念:0元游。见多了消费概念,乍一听这词还以为这是商家的新招式
2025-02-18 01:25:00
丰田等多家日企禁用DeepSeek 理由是担忧安全
快科技2月18日消息,作为当前全球最火的开源大模型之一,DeepSeek受到广泛关注,国内众多头部企业相继接入。但考虑到政治及其它原因
2025-02-18 01: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DeepSeek在多家医院完成本地化部署;微信测试接入DeepSeek;部分地区政务系统已接入……众多行业产业与DeepSeek“联姻结对”的消息接踵而至
2025-02-18 04:2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2月17日电(吴丹、邱子睿)氢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是当前全球加速开发利用的重点之一。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零碳制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02-18 04:2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2月17日电(记者丁怡婷)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去年中国海上钻井总数突破1000口,10余项关键技术获突破
2025-02-18 04:2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王 平看到大陆AI模型DeepSeek全球爆红,民进党当局又“破防”了,近日抛出一纸禁令,要求公务机关与关键基础设施限制使用DeepSeek
2025-02-18 04:24:00
如何安全回收一部旧手机?(美丽中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如何安全回收一部旧手机?(美丽中国)中国资环创新完成手机安全回收利用第一单,该模式将向全国复制推广本报记者  靳  博核心阅读买了新手机
2025-02-18 0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