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青藏科考:探明多年冻土区路面病害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
...网西宁5月10日电(祁增蓓)“青海省内分布着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未来在多年冻土区必然有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10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冯起院士说,将第二次青藏科考冻土重大科研成果...……更多
...成 何炳勋2月15日,由国网青海电科院牵头承担的《高原冻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失稳演化机制及防控关键技术》科研项目顺利通过青海省科技厅专家成果评价。该项目由国网青海电科院、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黑...……更多
西北研究院俞祁浩荣获首届“全国科创名匠”称号
...工匠精神,攻坚克难、不断进取和超越,始终致力于我国冻土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害的整治、防控关键科技难题的攻克。瞄准青藏铁路、青藏直流输电线路、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冻土工程,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围绕冻土...……更多
...推青海道路工程绿色建设与科学养护。自2019年以来,“冻土冻融灾害与重大冻土工程病害”专题科考团队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开展了深入调查。针对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冻融灾害多发等问题,团队揭...……更多
【新春走基层】我在海拔4630米给青藏铁路“量体温”
...里的桥路设备,而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路基多为常年冻土,影响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路基的冻土变化,冻土退化形成的蠕变形和高温冻土融化形成的路基下沉,将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所以需要时刻关注...……更多
口述丨“我们在海拔4000米处攻坚世界性难题”
...特殊复杂环境、筑路材料和路面使用性能,攻克青藏高原冻土路基这一世界性难题。从坐在办公室搞科研,到跑到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做调研,身体能适应吗?过去的一年,团队成员用实践证明,我们就是一群属于青藏高原的“...……更多
...称“国网”)青海电科院获悉,由该院牵头承担的《高原冻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失稳演化机制及防控关键技术》科研项目近日通过专家成果评价。据悉,该项目由国网青海电科院等6家单位历时8年联合攻关完成。项目成果已在...……更多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三审稿提请审议
...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风险防控,突出雪山冰川冻土等的特殊性保护要求,对重要雪山冰川实施封禁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人为扰动;严格控制多年冻土区资源开发,严格审批多年冻土区城镇规划和交通、管线...……更多
守护“天路”的“钢轨医生”:叩诊线路护航春运
...海拔最高、高原线路里程最长、运行环境最为恶劣的高原冻土铁路,也被称为“天路”。图为“钢轨医生”对轨道检查仪检查出的高低进行人工复核。党敏嘉 摄青藏线0公里正是“天路”起点,隶属于湟源线路车间管辖。侯鹏所...……更多
地球正处在五大气候“临界点”触发边缘,或触发“级联效应”
...洲西部冰盖的消亡、热带温暖水域中珊瑚礁的死亡、永久冻土层的大范围融化以及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减弱。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蒂姆·莱顿(Tim Lenton)教授表示,触发一个气候临界点可能对...……更多
...;深化地表基质调查,启动黄淮海产粮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等地表基质调查,带动各省积极参与;实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建设完善国家—区域两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 ……更多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许云平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取得冻土碳循环的重要进展,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融化后溶解有机碳(DOC)的光降解和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湖沼学...……更多
西藏授予8名一线劳动者年度西藏工匠荣誉称号
...23年西藏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8名来自牦牛育肥、铁路冻土养护、藏医药、茶产业创新、藏毯编织、藏天麻野生抚育、高原电网安全防护、医疗领域的一线劳动者获西藏工匠年度人物荣誉称号。图为西藏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更多
突破转化率,把“热”传导到极致
...“热棒”作为高效传热技术的创新应用,解决了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变形难题,被指定为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冻土保护重要支撑和病害整治唯一技术储备,为保护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该技术被评为中国科学...……更多
...轨、防洪模拟训练,全面提升职工非正常情况下处理线路病害的能力。在他日复一日的影响带动下,车间职工整体素质在全段名列前茅。“作为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刻就得往前冲,不能让隐患威胁到列车安全。”工作中,崔新泉...……更多
...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风险防控,突出雪山冰川冻土等的特殊性保护要求。二是,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监测,加强信息共享。三是,强化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突出长期性要求。四是,统筹生态安全布局,加强产...……更多
青藏联网工程扩容 输送电容量将翻倍
...会效益。据悉,青藏联网工程是世界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里程最长的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于2011年12月建成投运,结束了西藏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截至2024年4月底,工程已双向累计输送电能超过200亿千瓦时,其中,由青海...……更多
...能力。青藏联网工程(一期)是世界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里程最长的直流输电工程。工程于2011年12月9日建成投运,彻底结束了西藏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使西藏电网首次实现与全国大电网互联互通。自2015年西藏首次通...……更多
被誉作“天路”的青藏铁路是如何修成的?他在人民大会堂讲述背后故事
...们中的一份子,深感骄傲。”郭吉安说,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阻挡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激发起我们勇于担当,敢创一流的精气神。我们结合高原铁路特点,在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更多
...学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揭示三维应力下冻土稳定性新机制本报讯(见习记者叶满山)在寒冷地区,边坡、路堤和地基等工程结构面临复杂的三维应力状态,尤其在地震和车辆等动力荷载的影响下,其稳定性问题...……更多
...。几十年不懈奋斗,青藏铁路建设突破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等三大世界级工程难题。建成通车打破了西藏不通铁路的魔咒,苍茫雪域、巍峨昆仑,见证了这一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更多
2023年铁路进出藏旅客运送量创历史新高,共计295.9万人次
...运行系统,全方位监控设备状态,更好地保障了青藏铁路冻土区段的行车安全和运行时速。青藏集团公司持续优化客运服务,构建以“天路格桑花”为核心的站车品牌集群,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辨识度,形成了涵盖咨询引导、进...……更多
啥叫“双核型”变化?科学研究揭示亚洲高山区降水变化特征与成因
...环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临冰川退缩、积雪减少和冻土退化等问题。HMA地区陆地水储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这种陆地水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变化,与该地区过去几十年夏季降水北部增多、南部减少的“双核型...……更多
...进行了推广应用,应用路段跟踪观测表明,高速公路路基病害减少70%,路面裂缝减少30%,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吉林省交通科研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耕寒区公路建养关键技术攻关,依托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更多
为啥说江源打个喷嚏,长江就会感冒
...的雪山、蜿蜒曲折的河道、草肥水美的湿地、地下厚厚的冻土、不时冒出的藏羚,这是任斐鹏2014年首次在长江源参加科考时看到的壮丽场景。凭借环境地理学与生态学等领域的长期专业积累,让他将目光锁定在江源植被和土壤...……更多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公路沿线冻土遍布,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高寒缺氧,气候极其恶劣,建设条件异常艰苦。项目中标后,公司董事会立即召开“杂查项目前期部署专题会议”,决定安排先遣组直奔项...……更多
...时之内抵达现场——这些现场,甚至包括极寒地带的旷野冻土、方圆几十里渺无人烟的隧道。目前,泰通有约半数人员遍布全国各地,每个铁路局范围内都有泰通的技术维护人员蹲点。国内铁路目前大多采用2G系统,我国相关规...……更多
...物保护”领域获批重点研发计划,分别为“山西寺观壁画病害机理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和“山西蒲津渡遗址铁质文物腐蚀现状与特征研究”项目。“山西寺观壁画病害机理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更多
...湿地和雪山高原等“生命禁区”,在攻克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后全线通车。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青藏高原这片神秘的土地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在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多
“抗冻”科技守护“中国速度”
...,快速融化、烘干积雪,保证道岔转换自如。 攻克多年冻土区施工难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动车“抗寒”,“保暖”工作要从解决冻土问题做起。“道路路基稳定耐久是实现陆地交通功能的决定因素。”东...……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5月31日,副省长杨兴平在成都会见中国美国商会董事会主席谭森一行。杨兴平欢迎谭森主席履新后首次来川
2024-06-02 06:25:00
□新华社记者 林晖 施雨岑 史竞男 王思北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2024-06-02 06:25:00
施小琳主持召开成都市委警示教育会
2024-06-02 06:25:00
新华社成都6月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5月29日至6月1日到四川调研。他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4-06-02 06:25:00
一股醇厚的咖啡香,正在席卷中国产茶大省浙江。在城市的商业区和创业园,咖啡馆已是标配,各大景区、书店甚至是医院也纷纷推出特色咖啡
2024-06-02 07:24:00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浩)这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
2024-06-02 06:25:00
日前,位于松阳智慧交通产业园内的测试路段上,刚下线的20辆载物无人车进行了测试。“这批车通过颠簸路、减速带、驻车坡等24种城市路况安全测试后
2024-06-02 07:24:00
“你看,这就是我们温州朋友认养的果树,目前已经进入了膨果期,果子全部转绿了。”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的梅橙香货种植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强站在光伏大棚前
2024-06-02 07:24:00
近日,在“想创就创”——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创业驿站,来自电子信息学院网络2127班的蒋晨龙,承接了一项宣传制作业务。一年前
2024-06-02 07:24:00
本周末,全省各地130家农家特色小吃主体携上千款乡村美食亮相东海之滨,由省农业农村厅携手舟山市政府主办的浙江省第三届乡村美食大会火热举行
2024-06-02 07:24:00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本报讯 记者刘海平、通讯员颜永江、黄慧报道:近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公安局以全县“2024水韵苗乡·龙腾锦江”首届传统龙舟赛为契机
2024-06-02 07:37:00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本报讯 记者苏婕、通讯员伍甜甜报道: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联合自治区教育厅举办“防溺水”情景式公益教学课活动
2024-06-02 07:37: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 张杰 通讯员 黄水林本报讯 (记者 徐士媛 张杰 通讯员 黄水林) “我们的牛百叶不能用开水烫……”近日
2024-06-02 07:37:00
江阴港8号、9号泊位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本报记者 游庆辉 通讯员 陈思兴 摄影报道5月31日,福州港江阴港区8号、9号泊位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2024-06-02 07:37:00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本报讯 记者杨槐柳、通讯员徐飞、成顺报道: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2024-06-02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