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秦王嬴政决定乘大胜之势,发动灭楚战争。但在动用多少兵力上,王翦与李信发生了分歧,李信认为20万秦军即可灭楚,而王翦则坚持非60万不可。最终的结果证明,王翦是正确的。那么,王翦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得出灭楚需要...……更多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
...翦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秦王粗暴多疑,现在国内所有兵力都掌握在我手里,他心中难免会有猜忌。如果我不多索要田宅,秦王会怀疑我有谋反之心。”秦始皇二十三年,即224年,王翦侵占了陈县以南直至平舆邑的土地。楚国...……更多
李信:从名将到成为王翦的陪衬,揭秘一战失败背后的真相
...初打算继续让王翦担任主帅,但是王翦向秦王嬴政要60万兵力。虽然王翦很能打,但是把这么多兵力交到王翦手里,嬴政也不放心,于是就去问李信。李信说,只需20万兵力,就可以灭掉楚国。于是,秦王嬴政派李信担任主帅,...……更多
看看秦王政是如何处置李信的
...火花。王翦要用六十万军队,那应该是秦国可动员的全部兵力,这样庞大的军队必然内含为数不少的刚刚放下农具或笔杆又拿起兵戈的新兵以及驾战车、服杂役、供军需者,谈不上是精兵。不过,在冷兵器时代,一般而言,寡不...……更多
将军战功赫赫自觉功高过主,便心生一计终得善终
...刀弄枪和研究兵法策略。当时的秦朝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兵力,王翦仿佛看到了希望。王翦心中暗想,要是进入军队,不仅能吃饱饭还能为国效力,岂不是两全其美。于是王翦毫不犹豫的从军,此时的他才20岁。虽然王翦没有真...……更多
...顺的。换而言之,一场战役的胜利,不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兵力等客观因素,也和将领的指挥能力存在直接的关系。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李牧就曾不止一次击败了秦军,客观上阻碍了秦灭赵国的进程。与此相对应的是...……更多
探索蓝田之战的具体经过
...齐军在濮上遭遇惨败。这在客观上减弱了秦国可以动员的兵力。此时的楚国,面对败局并不甘心,在丹阳之战后不久,即“悉国兵复袭秦”,这意味着集中了几乎所有精锐的孤注一掷,这十分冒险,因为其余国家完全可能趁机偷...……更多
秦国名将王翦攻打楚国,临行前说了什么话
...60万大军不是一个小数目,60万大军出征后,秦国国内的兵力不足了,秦王生性多疑,即使他信任王翦,但内心还是有些质疑。王翦的那番话让秦王吃了颗定心丸,彻底相信王翦。王翦既然向秦王多求良田,那么言外之意呢,就...……更多
李信攻楚:秦国统一六国的挫折
...是李信率20万大军攻打楚国却最终落败。那么,率领如此兵力雄厚、装备精良的大秦军队,为何会在楚地遭遇滑铁卢呢?过于自信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已经先后消灭了韩、赵、魏等国,接着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大国——楚...……更多
秦王嬴政与王翦:统一六国的战略与博弈
...万大军不可。此言一出,嬴政面露难色。因为当时秦国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帝国的北方屯集有10万大军准备灭燕,还有10万大军正在王翦之子王贲的带领下攻打于魏国。如今,王翦所提到的60万大军,是要起全国之兵一举伐楚,...……更多
王翦的“自污”策略:古代名将如何巧妙应对君王的猜忌
...,商议灭楚大计,问王翦:“老将军,此次灭楚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突然一人不屑地说:“将军老了,依我看二十万足矣!”嬴政一眼望去,见是少壮派将领李信。李信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名将。公元...……更多
秦灭楚之战是怎么回事
...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更多
秦始皇21岁亲政,仅用10年连灭6国完成大一统
...,主动向秦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王嬴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之时,秦王政派出...……更多
秦国为什么能灭掉楚国?王翦的招数让人看不懂
...国倾巢出动,楚国上下十分紧张,楚王赶紧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想要与王翦拼死一搏。不料,不管楚军如何挑衅,王翦就是不应战。就这样,双方持续了一年时间。慢慢地楚军松懈了,部分部队甚至被调往了东边。王翦知道,灭...……更多
历史上最邪门的称号武安君,得此称号者无一不是人杰,却都没善终
...手楚国。当时的秦国老将王翦,认为灭掉楚国需要60万的兵力,另一个将领李信20万秦军可以灭楚。秦王大喜,于是任命李信带二十万秦军伐楚。当时楚国领军的人物是项燕,他率领40万楚军对战的20万秦军。他依靠楚国的地形,...……更多
...,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让李信灰头土脸地撤回了秦国。在李信失败后,秦王嬴政意识到王翦的建议才是正确的。于是,秦王嬴政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更多
司马错和张仪争得脸红脖子粗,秦王赢驷咋决断
...内舔舐疗伤。秦国君臣想借此机会继续向外开疆拓土收取兵力强大自身。张仪、司马错脸红脖子粗秦惠文王询问眼前的几位主心骨:秦国下一步该怎么办?张仪作为秦国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首先站出来说明了自己的...……更多
白起的名声为何这么响
...秦国的领土。他们只有秦国和韩魏交界的城市驻扎,因为兵力悬殊,所以没有先进攻秦国。秦王一听,韩魏来攻打了,派白起率领10万大军应战,白起到达伊阙后,他发现汉魏军表面上看非常强大,但实际上他们不是一条心,谁...……更多
李信的辉煌与败落:秦国统一战争中的关键人物
...信没有料到,这一次楚国打仗,用了一计,他没有用全部兵力去跟李信打,只有少量兵力跟李信打,所以李信打胜了,楚军的主力悄悄的跟在李信军队后边,李信不知道,李信带领军队向安徽移动,然后楚军的大部队就跟在李信...……更多
战国名将的命运,王翦的独善其身之道
...疑的嬴政王翦更是如此。灭楚之战中,王翦提出“非60万兵力”不能灭楚,这几乎是秦国全部兵力。在行军路上他不断向嬴政求取良田豪宅,看似愚蠢,实则大智,这样做正是为了提醒君王自己胸无大志,对权力没有追求,以此消...……更多
刘邦入关中秦王子婴为何轻易投降
...关中。秦朝时这些并非边塞之地的关塞,大多荒废,驻扎兵力很少。郦商四千多虎狼之师,西进连破勋关、旬关,攻下南郑也指日可待。而秦朝在汉中的布局,是一名谒者赵衍主持军政要务。赵衍是赵高的族人,身份是秦二世身...……更多
王翦在战国时期的杰出军事成就及心理战术应用
...国时,王翦率领60万大军陈兵楚国国境。楚国也出动全国兵力进行抵抗。王翦按兵不动,坚守营垒,避免与楚军交战。双方相持一年多后,楚军多次挑战无果,又因为秦军营地防守严密,无法判断秦军虚实,于是开始向东转移。...……更多
王翦打仗有个恶习,让秦始皇觉得十分心疼,但每次只能咬牙容忍
...问手下将军,楚军号称四十万大军迎战,我军将派出多少兵力为佳?言毕,将目光投向老将王翦,王翦上奏:“依微臣拙见,需要六十万兵方能灭楚。”六十万大军,远征楚地,粮草军费将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支,若战况有变,...……更多
秦兵百万、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为何真么快就灭了
...224年,秦国发倾国之兵六十万,由大将王翦率领,以优势兵力造成压顶之势,对楚国的心脏西楚地区发动致命一击。楚国集中了全国的兵力迎战秦军,两军决战于淮阳一綫,楚军大败,楚王也被俘。楚国大将项燕立即在都城寿春...……更多
蓝田之战对楚国造成什么影响
...时诸侯乱战的一部分,历史记录缺乏,甚至双方的主帅和兵力都没有记载。楚军推断至少在二十万以上。秦国由于兵力分散,可以集中的兵力可能稍逊于楚军。一说蓝田之战中有齐国参战,依据一是《张仪列传》“秦齐共攻楚”...……更多
盘点秦国失败的三次战役
...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更多
武安君白起为何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白起为左更,率军与韩、魏联军在伊阙对峙。当时,秦军兵力不及联军兵力的一半。而且,与初出茅庐的白起相比,他的对手,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将。韩军主将暴鸢、魏军主将公孙喜(犀武),都是时之名将。几年前,他们参加...……更多
2022-12-18 12:04白起,武安,败仗
秦始皇采用尉缭的策略,仅十年灭六国
...国的一个郡,灭之无益,徒添骂名而已;秦国当集中优势兵力,在韩国的支持下先攻灭赵国,然后南下击灭楚国,之后再北上击破齐燕两国,最后再回师灭魏。至于韩国,当作为秦王室的一个诸侯国继续存在。韩非韩非子的灭国...……更多
张仪成功行使离间之计,使得见利忘义的楚怀王战败丧地
战国后期,七雄并立。实际上秦国兵力最强,楚国地盘最大,齐国地势最好,其余四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一、张仪献计离间齐楚。当时,齐楚两国结盟,秦国无法打其中任何一国的主意。秦惠文王虽急于称霸一统,但也只得...……更多
秦始皇统一六国背后的功臣王翦的智慧与决断
...—王翦和李信。在商议攻楚计划时,秦始皇询问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自信满满地回答:“不过用二十万人”,王翦却回答说:“非六十万人不可”。在王翦看来,楚军实力不俗,仅凭20万军队伐楚,要冒极大的风险。这时的王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晋朝的军事体系是怎么样的
前言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之后,以司马家族为核心,建立了晋朝独特的军事治理体系。晋朝的军事治理体系充满了家族式的中央集权统治色彩
2024-06-22 19:44:00
昙花一现的永贞革新,为何使得唐朝重回中兴之局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秦汉以后,唐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封建大一统,尤其是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更是成就了大唐盛世
2024-06-22 19:43:00
唐玄宗作为一代英主,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其姑母太平公主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集团,登上皇位。在他统治前期,勤于正事,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2024-06-22 19:54:00
永贞革新对于唐朝的政治究竟有何影响
每一个王朝都要接受由盛转衰的命运,盛唐也难以逃过这个魔咒,唐朝的中后期差一点被安史之乱毁掉,唐朝自此之后元气大伤。其中有一些皇帝试图重新让唐朝恢复到鼎盛时期
2024-06-22 19:52:00
唐高宗为什么废立皇后?王皇后有什么故事
永徽六年(655),唐高宗李治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武则天)为皇后。几乎同时,朝廷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
2024-06-22 19:50:00
为何唐玄宗没那么不堪,他还曾开创盛世呢
仰望大唐星空,在不到三百年的岁月中出现了两座辉煌的盛世王朝,至今依然难以企及。唐玄宗李隆基沿用太宗贞观遗策,勤心庶政缔下盛唐辉煌
2024-06-22 19:53:00
乾陵门外的守陵人为什么无头
武则天的陵墓就是现在位于陕西咸阳乾县的乾陵,该陵墓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保存最好的陵墓。所谓的乾陵守陵人,是说的乾陵外的番臣石像
2024-06-22 19:52:00
聊聊唐朝盛世背后那些狼狈逃离都城的皇帝们
唐朝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在我们的印象中,唐朝是一个军事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朝代。特别是唐朝辉煌的文化发展
2024-06-22 19:56:00
唐朝究竟有哪些节度使,一起来看看
唐朝的节度使的制度我们都知道,唐朝最终也是因为这些节度使导致灭亡的。但是这些节度使军阀割据,导致内乱不断,中央大权旁落
2024-06-22 21:06:00
唐朝篡夺了隋朝,李世民如何评价隋文帝
导语大定元年(581年),接受北周静帝禅让,即位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
2024-06-22 21:06:00
宦官当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唐王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之前隐藏的问题开始一一暴露出来,让唐王朝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败,无力回天。唐王朝在建立初期
2024-06-22 21:04:00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绵延流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有过矛盾和冲突,但总体上还是积极友好的时期更多一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
2024-06-22 21:09:00
唐朝时期,就地落籍的新罗人,成为了在唐新罗侨民的主要组成人员
引言唐朝时期,就地落籍的新罗人,成为了在唐新罗侨民的主要组成人员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是唐兴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
2024-06-22 21:09:00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为何却被称为“懦夫皇帝”
李治是很强,但也只是守成之君,现在已经有人把它吹得比李世民都强了,他在位30年也是基本延续太宗的制度律法,自己并没有什么改革
2024-06-22 21:08:00
唐朝节度使制度的确立影响了藩镇
玄宗时期边疆局势的发展,促成了节度使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募兵制改革的实施,节度使逐渐拥有募兵之权,于是藩镇体制得以确立
2024-06-22 2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