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一聊三国比较著名的五位太子中庶子
太子中庶子,是一个始于秦朝的官职。东汉时期,太子中庶子属太子少傅,员五人,秩六百石,为太子侍从官。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太子中庶子可谓是太子的亲信了。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继续设立这一官职。以下,...……更多
...败走麦城。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为太子,司马懿任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同列为曹丕的“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丕代汉,司马懿任丞相府长史,又为督军御史中丞,但没有什么...……更多
...遂称汉中王。而就在219年,司马懿也升官了,当了个太子中庶子,奉命佐助魏太子曹丕,算是抱上一条粗腿。这个“太子中庶子”不过是个侍从官,“员五人,秩六百石”,同时担任此职的有五人之多,与太子中舍人共掌东宫禁...……更多
谁的突然离世,才让司马懿执掌兵权
...,属于出谋划策之类的工作。公元219年,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太子曹丕。一年后,魏文帝曹丕正式篡汉自立,建立曹魏。在此基础上,曹丕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之后转任为督军、御史中丞。其中,督军在三国时期类...……更多
揭秘三国最能忍之人:司马孚,司马家族的幕后推手
...马孚为文学掾!后来曹丕当上太子后,司马孚又升为太子中庶子,相当于太子的侍臣!曹操死后,司马孚帮助曹丕整顿秩序,积极筹备曹丕继位事宜。不久曹丕代汉称帝后,司马孚因功被升任为中书郎!曹丕称帝后不久,因刘备...……更多
盘点三国时期的9大权臣
...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之后,司马懿逐渐成为权力的核心人物;在曹芳继位后,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两任安南将军
...病逝后,霍弋为黄门侍郎。等到刘禅册立太子后,霍弋为中庶子。尽言规谏太子,甚为得体。后来,因为南中地区的永昌郡蛮夷作乱,刘禅以霍弋领永昌太守。在这场战役中,霍弋率军讨伐,斩其豪帅,郡界宁静之后迁监军翊军...……更多
聊一聊三国时期的十位著名养子
...子舍人,后主刘禅即位后,霍弋历任谒者、诸葛亮记室、中庶子,规谏太子甚得体。永昌各族恃其地方险阻,数为寇害,霍弋以护军兼任永昌太守,率偏军讨平之。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蜀汉景耀六年(263年),进号安...……更多
赵云在刘备生前所担任的最高职务是什么
...主左右负责传达通报等事宜。刘璿被立为太子后,霍弋为中庶子,再次成为太子的近侍,行侍从、规谏之责。霍弋游戏形象 诸葛亮对霍弋也很看重,他屯兵汉中准备北伐时,曾召霍弋为丞相府记室(记室,负责撰写章表文檄。...……更多
...为曹魏太尉。魏文帝曹丕即位之前,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后,王昶升任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后任兖州刺史。魏明帝曹叡即位,加封扬烈将军,赐关内侯爵。对于王昶来说,不仅具有指挥兵马的才能,也在...……更多
奠定三国格局的不是赤壁之战,而是一场大瘟疫
...耿直的老父亲也在71岁高龄去世。时年40岁,担任魏太子中庶子的司马懿,成为司马家的掌门人。在他心里,司马家的利益高于曹魏朝廷。 而曹魏的当家人曹丕却情深不寿,在登基6年后以40岁壮年早逝,儿子们死的死,幼的幼,...……更多
三国时期,曹魏灭亡前最后的四大忠臣都是谁?
...,仍不忘读书自学。后来,司马孚被曹操选中,升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曹丕继位后,不久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司马孚在曹丕时代也和辛毗观点相同,反对伐吴,主张休养生息。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魏...……更多
2022-12-16 20:46忠臣,时期,三国
...,没有实权。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跟着世子曹丕混。而曹操去世时,是公元220年,这时,司马懿也没有实权,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虽然司马家族是河内郡的名门大族,可是还没放在曹操眼里。即...……更多
...,后来还当了西晋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自然不敢说司马家的坏话。《三国志》吹曹操而不敢骂司马,《三国演义》尊刘贬曹,《魏略》则说张郃是被司马懿坑死的:“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更多
“以茶代酒”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主人公是史学大家韦曜
...现出色的韦曜被召回朝廷,官拜尚书郎,而后又升任太子中庶子,辅佐太子孙和。赤乌十三年(250),孙和在二宫之争中失利,太子之位被废黜,韦曜则转任黄门侍郎。两年后孙权去世,其子孙亮继位,身为托孤大臣之首的诸葛...……更多
曹魏与司马懿:权力斗争与政治智慧的交织
...,他位不过军司马。曹丕为魏国王太子时,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大为曹丕所亲任,与陈群、吴质朱铄号称¨四友”。曹丕称帝,司马懿的地位渐渐重要起来,由尚书、督军、御史中丞起官至抚军将军,加给事中录尚书事。黄初...……更多
王昶击败东吴,帮助司马氏平定叛乱,他是如何获得司马懿赏识的?
...分道扬镳了。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公元220年,曹丕即位以后,自然没有忘记辅佐自己的王昶。于是,王昶被升任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当时洛阳树木成林,王昶以他的勤劳为百姓做了表率,开垦...……更多
蜀国的国号到底是什么
...地贬官。又过了几年,陈寿稍稍缓过点劲,被推荐为太子中庶子,最后又是不了了之。如果一次两次折辱,还可以解释成巧合。一而再,再而三地贬官,这就能说明问题了,晋朝对蜀国故臣是极其不放心的。陈寿也有自知之明,...……更多
揭秘曹魏最后的忠臣司马孚传奇的一生
...博涉经史”,最初在曹植手下担任文学掾,后来调任太子中庶子,在曹丕手下做官。曹操死后,司马孚“与尚书和洽罢群臣,备禁卫,具丧事,奉太子以即位”。因此可以说,曹魏建立时,司马孚算是开国功臣之一。之后,司马...……更多
邓艾兵临城下刘禅为什么会不战而降
...弋是太子舍人,刘禅登基后立长子刘璿为太子时,霍弋为中庶子负责教导太子,可以说霍弋和刘禅的关系相当密切;当然霍弋能力也很强,曾平定永昌叛乱并驻守南中震慑南中七郡,司马昭伐蜀之时霍弋曾要求提兵北上协防成都...……更多
从红楼梦,三国演义,看古代嫡庶之别
...这在当时属于基本操作。所以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大家族中庶子不受待见可以说是常态。作为庶子的悲哀,只有庶子能懂。 ……更多
揭秘三国时期的四大主薄,吕布、司马懿、黄权、廖化的权谋之路
...任丞相府文学掾,这一待就是十余年一直到219年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这期间司马懿先后出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主簿等职,由此可见丞相府主薄地位不低。曹操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且有“狼顾之相”,临终...……更多
曹丕一生的贵人都有谁?
...早在曹操逝世之前的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太子中庶子一职便由司马懿担任,其辅助曹丕称魏帝,尽心尽力。当时的司马懿被称之为“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在曹操逝去之后,曹丕即魏王之位,...……更多
邓艾兵临城下,刘禅有四个选择,他为何选择了不战而降?
...人,是刘禅的近臣,刘禅立刘璿为太子后,又任命霍弋为中庶子,可以说霍弋绝对是刘禅心腹中的心腹。自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虽然南中时有反叛,但仍在蜀汉掌控之中,而且南中地理形势复杂,如果刘禅真能突围到南中至少...……更多
...蜀汉灭亡后,其虽在晋朝为官,担任过治书侍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务,但蜀汉情结可以说是相当深厚的,对于蜀汉的奠基人刘备,陈寿和众多蜀汉“遗老遗少”一样,依然是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这在《三国志》中也体现的淋...……更多
芍陂之战:吴魏争锋的转折点
...据辽东的公孙渊向孙权求援,孙权本想视而不见,但太子中庶子羊衜建议:“不如因而厚之,遣奇兵潜往以要其成。若魏伐渊不克,而我军远赴,是恩结遐夷,义盖万里,若兵连不解,首尾离隔,则我虏其傍郡,驱略而归。”尽...……更多
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当官过得怎么样
...权,大破孙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后来,司马懿转任军司马。延康元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并奉曹操梓宫回到邺城。司马懿在曹操时代最后的官是军司马,千...……更多
曹操贪色误国,一己私欲导致江山易主
...角色。曹昂战死后,曹丕被立为太子,司马懿也成了太子中庶子,在曹丕的不断提携下,司马懿步步高升,并掌握了军权,也为他最终篡魏埋下了伏笔。如果曹昂不死的话,曹丕是没有机会当太子的。曹昂和曹丕都是庶出,曹昂...……更多
介绍东晋名将温峤
...西晋灭亡后,南下拥戴晋元帝即位,拜散骑常侍。迁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与太子(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晋明帝即位,拜侍中,转中书令,从平王敦之乱。晋明帝病重,随王导、郗览等同受顾命,拜平南将军、江州刺史,从...……更多
杨骏是如何上位的
...马昭相国主簿。司马炎即位,初建东宫,以郭奕和郑默为中庶子,升任右卫率、骁骑将军,封平陵男。咸宁初年,升任雍州刺史、鹰扬将军,不久借给他赤幢曲盖、鼓吹。郭奕有个寡妇姐姐,随郭奕到任上,她手下的奴仆有许多...……更多
2022-12-20 11:05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