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外专家齐聚四川泸州 共话心血管疾病共襄学术盛宴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高达3.3亿,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11月24日至26日,2023年中国酒城国际心血管医学学术会议、四川省医学会第...……更多
中国空间站上4条斑马鱼怎么样了?科学家称目前状态良好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相关研究的4条斑马鱼停留快满月了,“太空养鱼”进展情况、现状如何颇受关注。作为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亮点活动之一,...……更多
2023中国科协年会10月下旬在皖举行 突出“主角、主体、主场”特色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10月10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中国科协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10月22日至24日在安徽...……更多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履铿锵 中国高质量发展积聚澎湃动能
...学实验和试验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十八号乘组自4月26日进驻中国空间站以来,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三名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工作进展顺利。上周,三名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内开展了“长期在轨典型姿态...……更多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自然界新矿物倪培石
...华社天津1月21日电(记者白佳丽、周润健)20日,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获悉,经国际矿物学学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专业委员会(IMA-CNMNC)评审投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曲凯课题组联合国际研...……更多
...州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5个省重大项目之一——“中国汽研长三角研究院暨华东总部生产基地”建设迎来最新进展,项目行政及研发办公楼、专家楼、各生产车间主体结构实现封顶,机电安装、幕墙安装全面启动。据介绍...……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网络神经外科将成脑科学转化研究纽带■本报记者 张思玮“进入21世纪,随着脑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微创手术技术等生物医学及科技的加速创新,神...……更多
了解全球脑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库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脑科学前沿译丛”了解全球脑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库脑科学,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承载着人类对自我认知最深层次的探索。它不仅关乎我们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更是推动医...……更多
农业领域首个国之重器!“神农设施”武汉开建
...,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3月30日,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建设启动。二期工程将在目前已建成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装置基础上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今年以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更多
薛其坤院士:中国量子科技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近些年来,以量子信息为代表的量子科技,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指出,超导是一个典型的...……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获取多项重要进展和原创性成果黑碳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黑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发生热解的产物。科学研究显示,黑碳气溶胶能够吸收太阳光,对全球气候变化、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更多
...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不仅体现了对数据资源的战略性管理和规范化利用的需求,也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治理的重视。 智慧城市(s...……更多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进展如何?
...最大“人造太阳”项目磁体支撑产品在广州交付。至此,中国已完成最后一批磁体支撑产品,按时兑现国际承诺,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的重大工程节点奠定了基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全球...……更多
...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研究成果入选世界十大医学突破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早在学生阶段,高绍荣便下定决心要开启一场生命科学的“长跑”。加入同济大学以来,他带领团队利用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重编程体系,系统解...……更多
...户数最多、产生成果最多的大科学装置......”5月6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举办的“上海光源开放十五周年学术论坛”上,上海光源晒出了开放15年的亮眼成绩单。坐落在张江科学城的上海光源是中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韦香惠)基础物理、分子化学、海洋冰川……当这些神奇的科学知识变成优秀的科普创作内容呈现在我们眼前,世界似乎变得很不一样,不仅扩充大脑信息量,还帮助公众从日常琐事中...……更多
...融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多年深耕与创新,中国在超算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CCF会士、大会共同主席陈左宁在致辞时指出,当前,“计算+数据”双驱动,已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高性能计算推...……更多
中国科大在第六大植物激素运输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婉婉)3月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来消息,该校孙林峰团队在第六大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的运输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者发现了首个油菜素内酯的运输蛋白,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本报讯通讯 员 张根 报道6月5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大气活性氮国产化高精度在线分析仪研制及应用”入选...……更多
树起心脏科学领域的“斯高”丰碑
...誉院士、牛津大学生理解剖与基因系主任大卫·帕特森,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崔占峰,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等国内外专家,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吕志华出席开幕式。 市委书记高建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更多
...球采回的月壤样品科研进展如何?也引发公众浓厚兴趣。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贺怀宇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已完成向40家科研机构的114个科研团队发放258份77.7克,目前已有多个领域70余项嫦...……更多
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国际论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4日 第 10 版)6月20日,中国参展商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演示一款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摄近日,南京国际半导体博览会现场,通富微电展台展示高端人工智能产业芯片。王路宪摄(...……更多
...技日报科技日报大连6月12日电 (记者张蕴)12日至13日,中国工程院第十四届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术会议在大连举行。大会以“化工冶金材料工程与东北振兴”为主题,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院士们跨学科、跨部门、...……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解说】11月5日,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智能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分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科技发展前沿,探讨通用人工智能、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更多
...于周围环境的零散知识,并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国古代地理学则更多地附属于历史学,成为历史学的附庸,一直到清代的《四库全书》分类,仍按照史部地理类的分法,将地理列在历史名下。地理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近日,由中国新闻社主管的《中国慈善家》杂志评选出“技术公益慈善影响力”年度案例,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小米、阿里、腾讯、抖音等入选。“技术公益”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本世纪初的英...……更多
两院院士投票评选出2022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吴月辉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更多
追求极致、为人类作出中国人的贡献 走近这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仁是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成为遥感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颁奖仪式后,记者见到了李德仁院士以及他的夫人朱宜萱教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更多
揭示中医舌诊辨识糖尿病冠心病科学内涵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中医舌诊辨识糖尿病冠心病科学内涵本报讯 (记者徐 婧)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心血管糖尿病学》(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发表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国家中医...……更多
中国科技创新“乘”数直上
...民图片)2023年10月21日,安徽省芜湖市,市民在第十一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上体验虚拟现实技术。 新华社记者 杜 宇摄2023年11月23日,浙江省杭州市,观众在2023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了解华为研发的盘古大...……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常备药不能当“长期饭票”!药监提醒:药物滥用或影响免疫力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病小痛,这时,常备药物成了快速缓解症状的方便之选。然而你是否知道,它也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埋下隐患
2025-02-22 11:54:00
腹泻病毒界的“捣蛋鬼”——诺如病毒那些事儿
近期诺如病毒的阳性持续上升,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我们自身的预防策略,都要牢记健康为本。即使不小心遇上了小小的诺如病毒
2025-02-22 11:55:00
南京高淳:蟹塘“春耕”正当时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江楠蟹苗即将入塘。人民网 江楠摄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眼下,正是蟹苗投放的最佳时节。“今天再‘下’20袋蟹苗
2025-02-22 12:20:00
老年人如何通过调理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气血逐渐趋于不足,许多老年人会感到身体虚弱、精力不济,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等问题,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2025-02-22 10:16:00
橘、柚、柑、橙等柑橘类水果,哪种对血糖更友好?
柑橘类水果以其独特的酸甜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那么,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朋友们来说,哪种柑橘类水果更加友好呢
2025-02-22 10:45:00
湖南江永:烤烟春耕备耕忙 农技服务来护航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烤烟育苗基地。陈丽华摄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连日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各烟区乡镇的烟叶育苗大棚和大田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2025-02-22 10:49:00
以酒为媒 奏响“舌尖”与生态的和谐共鸣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一锅浓郁的酸汤、一把火红的辣椒、一条新鲜的江团鱼……在厨师的巧手烹饪之下,煮出一整个贵州味
2025-02-22 11:20:00
拔罐和刮痧疗法是否安全无副作用?
拔罐和刮痧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通过刺激皮肤和经络来调节身体机能,但其安全性需结合个人体质与操作规范综合判断。许多人认为这类疗法“纯天然无副作用”
2025-02-22 09:00:00
中药如何达到调和气血的效果?
气血如同人体的能量之源,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系生命活力。中药通过独特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2025-02-22 09:00:00
中医对老年性疾病有何特殊调理方法?
中医在应对老年性疾病时,始终秉持“整体调理、防重于治”的理念。老年人因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减缓,易出现关节疼痛、失眠
2025-02-22 09:00:00
针灸治疗能否改善心理状态和情绪?
中医理论认为,情绪失调与人体气血运行受阻密切相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从而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2025-02-22 09:00:00
中药在美容护肤中有何应用?
随着人们对天然护肤的追求日益增长,中药美容凭借其温和安全的特性,逐渐成为现代护肤领域的“新宠”。自古以来,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便记载了珍珠
2025-02-22 09:00:00
【干眼防控】儿童眼健康行动:科学防治儿童干眼,筑牢近视防控防线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儿童激素水平变化,儿童青少年的近视与干眼症日益凸显,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未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2024年7月青海爱尔眼科医院党总支与城东区妇计中心党支部携手共建党建联盟
2025-02-22 09:12:00
反复的胎停、流产、生化?一定要重视这些因素!
对于备孕中的夫妻来说,怀孕是一件充满期待的事情,特别是备孕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怀上的人。而胎停育的发生,则无异于晴天霹雳
2025-02-22 09:15:00
肝癌的现状及介入治疗手段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恶性肿瘤中男性居第六位,死亡率居第三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 70 万,一半左右发生在中国。中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 4 位和第 2 位
2025-02-22 0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