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齐桓公的霸业:改革与创新引领的春秋盛世
...止了狄人扰害,使齐国的威望进一步提高。齐桓公在争得中原地区霸主地位后,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联军向南拓展,先后讨伐了蔡国和楚国,迫使楚国承认其霸主地位。此后,齐桓公几方诸侯,周天子也派...……更多
春秋首位霸主齐桓公:九合诸侯的经济帝国
...是文化底蕴不深的国家。比如:地处西陲的秦国、刚入主中原的北魏,外国的还有罗马城邦等。那此时的齐国刚好,也符合这个条件。在古代,处在胶东半岛的齐国可不是现在,还可以去青岛喝喝啤酒吃吃有名的“青岛大虾”。...……更多
战国七雄都城的现状如何
...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超级城市。从秦汉到隋唐,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城市。有“七树明霞五凤楼,仪门自古为皇国”、“汴京天下无双”的美誉。然而明朝末年,开封遭受重创,政治经济地位迅速下降。新中国成立后,开封...……更多
齐桓公五访小官,礼贤下士选贤任能,打造春秋强国
...国,对外攘除蛮夷,最终成为可以号令诸侯、匡扶天下的中原霸主。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自救齐桓公接手的齐国,可谓是内忧外困。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战乱不断,这是当时的大环境。而彼时齐国刚刚经历内乱,就连齐...……更多
战国时期的六国是怎么衰弱的
...这3国实力非常强。可奇怪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越往后发展其他六国就越弱,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拥有天下一半地盘的楚国最后沦为了秦国欺负的小弟。那么齐、楚、燕、赵、韩、魏这6强是怎么走向衰落的呢?其实这7场战役早...……更多
秦始皇为什么修建长城你知道吗
...。春秋战国时期,匈奴频繁南下,对秦国、赵国、燕国等中原王朝进行骚扰。虽然那时候匈奴还没进入鼎盛阶段,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不大,但这种骚扰防不胜防,让人十分头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了6国,统一了中国。这...……更多
管鲍之交:春秋时期的智慧较量与兄弟情深
...沛,阳光普照,没有大灾大害。在交通上东连大海,西连中原,齐国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国家非常富庶。管仲相齐后,又“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为齐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天时西周灭亡...……更多
魏国出走九大人才,秦国成为最终赢家
...奉命出使游说各个国家,以“横”破“纵”帮助秦国稳固发展。7、范雎-出走秦国范雎本来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受到主人嫉妒而被诬陷通齐卖魏,差一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来范雎逃到了秦国,受到秦昭襄王重用,...……更多
权力禅让:燕王哙的悲惨遭遇与战国纷争
...史证明这场权力禅让只是一场闹剧。燕王哙身世显赫,是燕国周王朝正统的分封国君。燕国位于渤海湾北部,包括今天的河北、辽宁一带。尽管在周朝实行分封制度时,燕国因地理位置偏僻而历史存在感相对较低,但在战国时代...……更多
荆轲刺秦:历史中的一场壮烈牺牲
...可以互相对抗,单从军事实力上说。接下来,回到主角,燕国,这个国家相对于其他的几个战国七雄,是个老牌的国家,立国最久,三晋建国于战国初年,秦国建国于平王东迁,楚国大概成王时期,齐国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姜太公...……更多
赵国迁都邯郸,逐鹿中原的关键决策
...史舞台。一开始赵国的国都是在晋阳,不过后来为了逐鹿中原,提高自己的政治军事地位,于是便将国都搬到了中牟。然而赵国仅仅在中牟39年,便于公元前386年又将国都迁往邯郸,从此一直到被灭国,赵国的国都都是在邯郸。...……更多
黄老之术与战国时期的齐国:一种策略的失误及其后果
...在此之前,秦国已经拿下了赵魏韩三国,加上名存实亡的燕国,山东六国只剩下了齐国与虚弱不堪的楚国。当时的秦国,并没有直接对付齐国,而是将攻打燕国的主力调去了南方追击楚国,如果齐国聪明的话,自然知道最好的办...……更多
周王室的衰落:郑国的挑战与周桓王的求援
...,鲁国的内变,齐、鲁等国都与郑国的交好,使得郑国在中原地区日益势大,周围各诸侯国都很惧怕它,于是郑国就开始骄横起来,开始与周王室发生摩擦。春秋初郑武公和郑恒公两度做过周平王的卿士,在王朝内有相当大的权力...……更多
...阳君赵成不喜欢苏秦,他不得不离开赵国。苏秦最后到达燕国,和燕文侯相谈甚欢,并承诺为燕国报仇,搞垮齐国。他为报答燕文侯的知遇之恩,出使赵国,组织“合纵”,兼佩六国相印,集合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力,对抗强大...……更多
六国被秦国攻取以后,六国国君的下场是怎样的?
...是晋国唯一的对手,但到了战国时期,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尤其到了楚怀王时期,楚怀王受张仪蒙蔽,舍合纵就连横,结果不断挨打,楚怀王更是被秦国软禁致死,到了他儿子楚顷襄王时期,公元前278年,白起攻进了鄢、郢...……更多
匡章:战国时期的第五大名将,齐国的重要支柱
...章依然颇为倚重。齐宣王六年(前314),齐宣王趁着北方燕国内乱,派出匡章率领大军攻打燕国。据《资治通鉴》记载,由于当时燕国士兵毫无战意,甚至连城门都不关,匡章轻轻松松便攻陷了燕国大片土地,并斩杀了燕王哙。...……更多
战国九大名将:英勇与智慧的传奇
...有下降。第八位:翟良,作为晋国军旅的一员,他在称霸中原的过程中也斩获不少战功,虽然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较少,但他的军事才华和战功同样不容小觑。第九位:司马错,他在历史上以出奇制胜而闻名,提出的“连横”之...……更多
蒙恬、赵奢、廉颇,秦统一之路的三大猛将
...第一个社会混乱群雄割据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文明快速发展的时期。战国以\'\'三家分晋\'\'为起点,形成了7个最大的诸侯国对峙,俗称战国七雄,这七雄分别为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不过虽然是7大国...……更多
另外五国为何不派杀手刺杀秦始皇
燕国派荆轲刺秦,差点一击成功,另五国为何不派杀手刺杀秦始皇?公元前227年,一个北风呼啸的夜晚,燕国王宫,燕王太子丹将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交给壮士荆轲:“这是我花重金买来的利刃,还用毒药泡了很久,只要划破...……更多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探究:是他太菜还是秦王武艺高超
...末,随时面临亡国的危机。而这一切,都起源于秦国逐鹿中原,统一六国的野心。数十年前,春秋末期的纷乱岁月里,各诸侯国混战不休,百姓涂炭。秦穆公登基之初,就下定决心要结束这无休无止的混战,实现天下大同。于是...……更多
齐国历史上的奇女子:与父亲终生不见,司马迁两次称“贤”
...”。慧眼识珠,私定终身《燕召公世家》记载,齐愍王趁燕国内乱,派齐军打入燕国,导致燕王哙在战乱中丧生,齐短暂地霸占了燕的大部分国土,却遭到了加倍偿还的打击。燕昭王招天下之贤士,誓雪先王耻辱。军事奇才乐毅...……更多
赵国扶立了哪两个诸侯王,最后却都成了赵国的劲敌
...的衰败埋下了祸根。小结虽然几代赵王努力维持着赵国的发展,想要通过合纵连横来阻挡秦军进攻的步伐,但是无异于螳臂当车,很快就被迅速崛起的秦国给消灭。赵武灵王扶立了两个诸侯,最后却都成了赵国称霸道路上的绊脚...……更多
齐桓公:尊王攘夷,重塑周朝秩序
...保障。用孔子的话来新人,那便是——礼崩乐坏!而就在中原地区的各路诸侯沉浸在礼崩乐坏,互相攻伐的游戏中时,来自外部的威胁正在悄然靠近:公元前660年,居住在黄河以北的游牧民族,(当时的河北地区大部分都还处在...……更多
战国时期封君和封侯制度是怎么来的?
...搞到最后,楚国不爽了,自己说:“我蛮夷也”,不理会中原那一套爵位制度了,自称为王,和周天子一个级别,不过其他诸侯国本来就看楚国是蛮夷,也就随他去了。楚国疆域秦国的爵位此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军功激...……更多
战国君臣黄金搭档:秦孝公与商鞅的变法之路
...留下的秦法。而数十年后燕昭王和乐毅这对黄金组合也在燕国进行了一场差不多三十年的变法,贫弱的燕国通过这场变法积累的国力军力,差一点就灭亡了齐国,让当时的战国观众眼球跌了一地。但在燕昭王去世后,燕国变法就...……更多
从权倾天下到阶下囚,揭秘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
...王负刍,楚国灭亡,至于负刍的结局就不得而知了。5、燕国最后一任国君——燕王喜燕国可谓是与周朝同在,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也是燕国第一任国君。燕国处于北方苦寒之地,在当时...……更多
六国兴衰录:末代君主们的抉择与命运
...他们身处战国时期,纷乱与征战必不可少,每个国君都想发展势力,最后终会有一方得取最后的胜利,那么战败方所要迎接的便也显而易见了。 ……更多
...棣。”(《左传·僖公四年》)其实,齐国的北部边境与燕国相邻,也是以黄河为界。无棣又名碣石,俗称大山,就在春秋时黄河的南岸。齐国与燕国为邻,两国隔河相望,舟楫往来,难免有矛盾冲突。《春秋·昭公十二年》载...……更多
齐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与警示
...耗国力,也加重了人民的税赋负担。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发展停滞。这样内忧外患并存的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的边缘。五国伐齐:800年国运的终结齐国的覆灭,与一场名为“五国伐齐”的战争息息相关。五国伐齐的战争,是一...……更多
尊王攘夷: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略智慧与领土扩张
...战斗力。在经济政策上,管仲继承姜太公时期因地制宜的发展方针,采取尽地利,官山海,控物价,铸钱币等措施,积极发展工商业;国家控制渔盐经营,实行盐铁专卖,使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加,同时允许百姓冶炼矿产,百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